《春季养生知识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养生知识ppt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春季养生知识主讲:卢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亥”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春天的气候特征是多风,风主疏泄,越吹越干。如果长期处于多风的环境中,风的疏泄作用于人体,于是这个阀门便开的很大,人体内部的热量也就是阳气便消耗的很多。如此一来到了夏天,夏天的时候大地的阳气全部发出到地面,使华英成秀。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天地的气机而疏泄到体表。由于春天的时候损失了大量的能量,便造成此时内部脏腑的空虚,真阳虚弱,脾胃运化不力,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很多事物在肠胃中消化吸收的很少,便顺肠道排出体位,表现为完谷不化。也就是内径中所讲的飧泄。此即为春伤于风,夏生飧
2、泄之机理。,主要内容,春季,让身体和万物一起复苏,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春季养生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春季养生特点,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同时自然界阳气也开始升发。春季,阳气初生,是生长的季节,万物生长发育,欣欣向荣,
3、在“五行”中属木,与人的肝、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养阳之中重在养肝。肝在五行中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喜条达,恶抑郁。,春天里百花开,春天生机勃勃、万物复苏、令我们意气风发,但我们往往在春季会出现春困、乏力、旧病复发等。这是因为春季肝火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所以春季一定要坚持艾灸肝经穴位来养生保健。春天灸肝经,养肝血,除春困艾灸肝经穴位适合:所有女性朋友、亚健康人群、贫血患者、体内毒素过多者等,黄帝内经把春、夏、秋、冬对应生、长、收、藏。春天万物复苏,都在生长,此时我们身体的肝气最足(阳气),肝火最旺,身体阳气一旦充足就会自动冲击潜藏了一冬的病灶。春季人最容易偏头疼
4、、口苦、肩膀酸疼、乳房及两肋胀疼、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等,都是肝经造成的后果。,百病从肝治,消化不良,烦躁易怒,失眠多梦,食欲不佳,肝气失调,精神抑郁,双眼干涩,失眠多梦,食欲不佳,消化不良,烦躁易怒,春季养肝,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因此,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未病先防,有病防变”加强对肝脏的保健正当其时。把肝这个解毒工厂建设好、经营好,人才不会得病,这里特别推荐三个脚上的肝,肝经在身体中没有从头到脚的完全通道,故其
5、排散淤血和气都得借助身体的胆经通道,所以反应到身体的症状大都在胆经沿线。肝在身体里的重要,不言而喻,中医讲,肝乃将军之官。肝主魂。肝经上有14个穴位,起于脚大拇指内侧趾甲缘上,沿腿的内侧(内裤线)向上到达肋骨缘期门穴。,用手按压肝经上的穴位,你会发现诸多的疼点。说明经络堵塞,或因怒气、或因血淤,这与个人一生的性情状况有关。一般女生有月经,如果走大的血块,还可排泄一些,男生多怒造成的淤堵就很麻烦,随着时间易发肝硬变,甚至转性。故男人肝癌多于女人,这该是一个因素。肝经要每天艾灸2到3个穴位从上到下,时间每个穴位15分钟,起初可10分钟左右,贵在坚,肝主血脉主筋,长期坚持养血脉,补肝血!女人主肝,对
6、女人来说肝是主要的哦!肝经十四个穴位里,有几个非常神奇有效,,行间穴第一、二脚趾缝纹端。该穴属火,“主身热”是肝经的子穴,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疼、面热鼻血、心里烦热、燥咳失眠,肝脏不舒,对生殖器方面也有效果,对痛风的脚踝肿疼也很有奏效。故称“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每天二次强烈刺激,向下按压。,太冲穴在行间上二寸的凹陷中。为人身之大穴也。它能在有气无力时补足血气;能在头晕脑胀时降压气爽;能在身体虚寒时增加温度;能在怒发冲关时泻火入眠;能在月经不调时调理周到。总之它算肝经上的命门了,所以每天常常揉它二分钟,只有大好,没有不是,坚持数月必见奇效!,期门穴位置源自肝脏附近,长期每天坚持刺激,对人体肝
7、脏会有很大的改善。,大敦穴针对气郁不舒的妇科症状,闭经、疼经、崩漏、更年期。男科也有很好的效果。(就是经常多揉、多刺激自己的大拇脚指头,用艾灸熏也很好),中封穴为人体保养精血之要穴,为肝经上的“金穴”它可抑制肝火过旺,利通小便,即“溺窍开则精窍闭”,故是固精之妙法。,曲泉穴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处。它为护膝要穴,还可平压,并适用各种肝虚之症。多揉多收益。疏泄肝气,首取阴包,太冲;健补脾胃,一般会选足三里,中脘,天枢等穴。,主要功能:主藏血,主疏泄。肝经当令:凌晨1点到3点 阴气下降,阳气上升。安静休息,顺应自然。(太冲穴)失眠:11点-1点胆经当令,一定要休息,养住阳气。,心 肾 不 交,晚饭摄入
8、过多,春季养肝,春季养生方法,食,原则:1.养肝为先 2.增甘少酸3.多吃蔬菜4.补充蛋白质,养肝为先:春气内应肝,肝有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可适当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芥末等。,增甘少酸:适当进补,平补肝肾健脾胃。肝属木,脾属土,肝旺则克脾土,春季肝胆之阳气升,宜食辛甘发散、清淡之品。如葱、姜、麦、豉、枣、桔、花生、瘦肉、蛋、牛奶、蜂蜜、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酸性食物有收敛作用,可阻滞气机,不利于阳气升发。,多吃蔬菜:经过冬季之后,人们较普遍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表现为多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和某些皮肤病等。,补充蛋白质 春季饮食中还要多补充
9、优质蛋白质,以增强抵抗力,如鸡蛋、鱼类、牛肉、鸡肉和豆制品等。,春季养生方法,行,散步:春季气候宜人,万物生发,更有助于健康。散步要不拘形式,因人而异,同时也应注意:找空气新鲜,环境安静之处;,踏青出游,经过寒冷冬季,人体器官功能下降。此时外出踏青赏景,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精神。,春季养生方法-精神调养,1.培养开朗的性格 2.协调人际关系 3.丰富日常生活 4.戒怒,春季病理因素,中国自古有“春困秋乏夏打盹”一说,冬天温度较低,人们在这种状态下毛细血管收缩,血液流量少,循环慢,汗腺和毛孔也随之闭合,减少了热量的散发,以维持人体正常体温。进入春季后,气温逐渐升高,人的身体毛孔、汗腺、血管开始
10、舒张,皮肤血液循环也旺盛起来。这样一来,供给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近段时间很多上班族上班时犯困属正常现象。但也不排除有些人含有病理因素,比如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因体虚引起的困乏,此种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确诊。,湿气致病,时入三月,春雨连绵,空气中挥之不去的缠绵湿意,不仅衣服晾不干,脸上油腻腻,就连身体也变得滞重酸痛,容易出现各种不适“湿症”。在这个潮湿的季节,用传统的艾灸疗法祛除体内湿气效果最理想,可以起到预防各种疾病的作用。,如何判断体内有湿,如果最近两周内常有以下表现,就说明体内有湿需要治疗了。口中发黏舌苔腻:湿性黏腻,所以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这是因为湿邪入里伤及脾阳,脾
11、运失常,而“脾又开窍于口”,所以导致食欲的改变和口味的异常。除口中发黏外,还应伴有吃什么都没胃口,苔很黏腻。腻而色白,为寒湿;腻而色黄,为湿热。胸腹胀满小便涩: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经络,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涩。头部沉重四肢乏: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头为诸阳之会,湿困中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因此,感受湿邪后,头重头沉犹如被布包裹之感。脾主肌肉和四肢,湿伤脾阳,可出现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四肢困重乏力。湿邪留滞于经络,则关节疼痛。下肢浮肿便溏泻: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但黏而不清利,便完后感觉不爽。,艾灸注意事项,1、艾灸时先灸左方
12、,再灸右;2、艾灸后,不要立即冷水洗手或洗澡;3、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4、要循序渐进,初次施灸要注意掌握好刺激量,先少量、小剂量,以后再加大剂量;5、出现头晕、眼花、恶心、面色苍白、心慌、汗出等晕灸症状后,要立即,并躺下静卧,再加灸足三里,温和灸10分钟左右;6、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不可喝冷水或冰水);7、空腹及饭后一小时内不宜艾灸;8、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9、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推荐6个养生穴位,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强壮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命门穴
13、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月一横指处,用艾条灸10-15分钟或艾罐灸20-30分钟。,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用艾条灸15分钟即可有效健脾化湿。,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每日艾灸15分钟。,春季艾灸除湿效果最佳,中医认为,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
14、温经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因此,艾灸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消肿散结及养生保健的作用,对春季除湿邪更是有它法所无法替代的良效。,艾灸4个基本施法,温和灸 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治疗或保健的穴位,距离皮肤3-5厘米左右。艾灸时,点燃的一端距离皮肤约3厘米,一般每穴灸10分钟左右,灸至皮肤温热发红,有温热感,而又不致产生灼痛和烧伤皮肤为宜。回旋灸 将艾条点燃端先在选定的穴位熏灸,距离皮肤3厘米,至局部有灼热感时,在此距离做平行往复回旋施灸,以局部潮红为度。间接灸 施灸时,在皮肤与艾炷之间加上生姜、蒜片、食盐、附子等物隔离,可以增强功效和减少刺激。生姜、附子可加强其温阳补益的作用,多用于补虚助阳;鼓饼隔物灸则多用于散泻毒邪。艾罐灸 把艾叶磨碎了之后做成艾绒,装进带小孔金属罐子里,点燃艾叶,把罐子装入小布袋,再包一层毛巾,然后放在穴位上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发热为宜。,祝您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