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封建国家莫斯科公国波兰捷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63770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0.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欧封建国家莫斯科公国波兰捷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东欧封建国家莫斯科公国波兰捷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东欧封建国家莫斯科公国波兰捷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东欧封建国家莫斯科公国波兰捷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东欧封建国家莫斯科公国波兰捷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欧封建国家莫斯科公国波兰捷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欧封建国家莫斯科公国波兰捷克.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东欧封建国家:莫斯科公国、波兰、捷克,第一节 莫斯科公国一、罗斯国家的分裂和外族入侵 基辅罗斯、莫斯科公国、俄罗斯,这是俄国(俄罗斯)的历史发展线索;基辅罗斯可以看作俄国史的前史。因此这里回溯到基辅罗斯(1)1054年基辅大公雅罗斯拉夫死后,其子三分天下(2)11C起,罗斯国家受到突厥人的一支波洛伏齐人的侵略,更加分裂(12国),(3)13C蒙古人的侵略和建国对罗斯的危害最大。成吉思汗和拔都的两次西征都横扫罗斯国家,并都占领基辅。后蒙古人建立钦察汗国统治罗斯国家(前述)(4)在拔都入侵的同时,瑞典和德国人也从西北方侵入罗斯。1230-1231年,条顿骑士团占领普鲁士;1240年,诺夫

2、哥罗德公亚历山大与入侵的瑞典人在涅瓦河畔激战取胜,获得“涅夫斯基”美称;1242年,亚历山大又在楚德湖击败入侵的日耳曼骑士团,二、莫斯科开始崛起(1)金帐汗国对罗斯诸国统治早期采用“八思哈”制度,后废除(2)莫斯科借助蒙古势力而发展起来。约在1147年建城,初弱小。13C初,特维尔和莫斯科争夺大公权位。但前者后来发生反抗蒙古起义,莫斯科公伊凡一世替蒙古人镇压起义(被贬称为“伊凡卡利达)。1328年,金帐汗册封伊凡为大公,替蒙古人征收赋税(3)后来莫斯科又兼并不少土地,不断壮大,(4)14C初,莫斯科成为总主教驻节地。总主教帮助莫斯科发展三、开始摆脱蒙古统治的斗争(1)14C后期,金帐汗国内讧不

3、断;而莫斯科大公底米特里却征服或联合了以它为中心的东北罗斯(2)1378年,莫斯科败金帐汗国(3)1380年,底米特里在顿河再败金帐汗马麦汗,获得“顿斯科伊”美称(4)但1382年金帐汗又恢复对莫斯科统治,四、以莫斯科为中心统一罗斯(1)底米特里之子瓦西里一世用重金收买蒙古贵族和大汗,占领大片领土;其子瓦西里二世(“失明大公”)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2)莫斯科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在15C后期伊凡三世和16C前期瓦西里三世时期(3)伊凡三世经过征战,吞并了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等大小罗斯,形成以莫斯科为中心的统一罗斯,五、彻底摆脱蒙古统治和最终完成统一(1)金帐汗在15C已经分裂出喀山、克里米亚等汗国

4、(2)伊凡三世在克里米亚的协助下,于1480年在乌格拉河不战而胜金帐汗国(1502年为克里米亚灭)。至此蒙古统治罗斯200多年的历史结束,莫斯科成为独立的中央集权国家(3)伊凡摆脱了金帐汗的统治后,反过来征服那些分裂的鞑靼汗国,1487年灭喀山,(4)伊凡还利用与克里米亚的同盟,通过两次战争夺取波兰-立陶宛君合国占领的西南罗斯土地(5)伊凡还是第一个企图在北方寻找出海口的俄罗斯君主。他打败了立窝尼亚骑士团,但未获出海口(18C彼得一世获得)(6)伊凡之子瓦西里三世消灭里亚赞等,最终完成统一大业,莫斯科公国的扩张,第二节 波兰一、古波兰建国(1)波兰人属于西斯拉夫人,自古住在东欧平原西部(2)6

5、-10C波兰从原始公社制向国家过渡。在9C后半期,波兰人形成一些“部落联盟”或“部落公国”。其中较大的是小波兰和大波兰。前者后被大摩拉维亚所灭;后者则成为古波兰国的核心。10C末波兰初步统一(3)966年,波兰从捷克接受了西方基督教,二、封建割据和波兰统一国家的形成(1)1138,歪嘴波列斯拉夫将国土分给4个儿子,从此波兰进入约200年的分裂时期(2)分裂期间,德国人大批移入波兰(3)1320年,罗凯提克统一大小波兰;其子扩张至西南罗斯三、波兰立陶宛君合国的成立(1)立陶宛人很早从第聂伯河流域迁来,14世纪中,它已经成为包括基辅在内的、统治整个第聂伯河流域的东欧强国,(2)14C中,它和波兰共

6、同瓜分了基辅公国和西南罗斯(3)莫斯科公国兴起后,波立两国联合起来(4)1385年,两国订立克列沃协定而成为君合国。但一度破裂(5)1569年,迫于莫斯科的强大,两国再次联合,订立卢布林协定,正式成为君合国四、波兰议会君主制的特点 君合国一度成为东欧强国,但其议会君主制的特点使其后来软弱乃至灭国:,(1)波兰中古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限制国王权力、削弱大贵族权力、加强小贵族权力、忽视市民权利、践踏农民权利(2)波兰议会任何法案必须一致通过;17C又实行“自由否决权”制。这使波兰国会和政府实际陷于瘫痪状态(3)上述特点是由波兰的土地制度决定的(4)波兰在18世纪三次被瓜分,1815年维也纳会议第

7、四次被瓜分而亡国,一战后才复国,第三节 捷克一、捷克早期国家(1)捷克人属于西斯拉夫人。曾在与阿瓦尔人(柔然人)的斗争中形成最早的国家“萨莫公国”(2)7-9C捷克人从原始公社向国家过渡。9C初建立封建国家大摩拉维亚国(3)摩拉维亚先接受东正教,后转而皈依天主教(4)906年,大摩拉维亚国被匈牙利攻灭(5)895年,以波希米亚为中心形成捷克国家。先后受摩拉维亚和德国统治,10C末独立,二、德国移民(1)12、13C,欧洲普遍开展了垦荒运动。捷克垦荒运动不仅吸收本国移民,也吸收了不少德国移民(2)德国移民后来集中于城市;斯拉夫人则集中于农村(3)德国移民进入捷克,成为捷克国家长期的阶级和民族矛盾

8、(1938年慕尼黑协定)三、胡司宗教改革和胡司战争(1)捷克人民对封建主和德国贵族的不满,集中表现为对教会的仇恨,(2)15C初,胡司作为布拉格大学教授和校长宣传反罗马教会的宗教改革思想(3)1414年,教会以“异端”罪处胡司火刑(4)胡司被害后,捷克爆发了人民起义,因初期起义者自认胡司信徒而称“胡司”战争(5)起义者后来形成两派:圣杯派和塔波尔派。前者温和派市民,后者激进派农民,(6)教会和封建主分化两派,最终塔波尔派被圣杯派出卖和镇压,持续15年(1419-1434年)的轰轰烈烈的捷克农民战争失败(7)胡司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光辉一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国际影响。胡司和塔波尔派的思想对欧洲各国、特别是1517年开始的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以及欧洲宗教有着深远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