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抗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6704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抗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山西抗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山西抗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山西抗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山西抗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抗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抗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抗磨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x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 项目概述8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8二、 项目建设地点8三、 可行性研究范围8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9五、 建设规模9六、 项目建设进度10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10八、 环境影响10九、 建设投资估算10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1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14一、 项目背景分析14二、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14第三章 市场分析16第四章 选址方案分析24一、 项目选址原则24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24三、 创新驱动发展28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30五、 产业发展方向32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34第五章 产

2、品方案分析35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35二、 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35第六章 法人治理37一、 股东权利及义务37二、 董事41三、 高级管理人员46四、 监事48第七章 发展规划51一、 公司发展规划51二、 保障措施52第八章 原辅材料分析55一、 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55二、 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55第九章 环境保护方案57一、 编制依据57二、 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57三、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57四、 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57五、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58六、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58七、 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60八、 营运期水环境影响60九、 营运期

3、固废环境影响61十、 营运期噪声环境影响61十一、 环境管理分析62十二、 结论及建议65第十章 项目节能分析67一、 项目节能概述67二、 能源消费种类和数量分析68三、 项目节能措施69四、 节能综合评价69第十一章 进度计划方案70一、 项目进度安排70二、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70第十二章 组织机构管理72一、 人力资源配置72二、 员工技能培训72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5一、 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75二、 建设投资估算76三、 建设期利息80四、 流动资金82五、 项目总投资83六、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84第十四章 经济收益分析85一、 基本假设及基础参数选取85二、 经济评价财

4、务测算85三、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89四、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92五、 偿债能力分析92六、 经济评价结论94第十五章 项目招标及投标分析95一、 项目招标依据95二、 项目招标范围95三、 招标要求96四、 招标组织方式98五、 招标信息发布100第十六章 总结分析101第十七章 附表附件102报告说明抗磨剂是一种高科技的机油(润滑油)添加剂,通常在润滑油中使用的抗磨剂有硫类抗磨剂、磷类抗磨剂、硫磷类抗磨剂、卤素类抗磨剂、有机金属类抗磨剂和硼类抗磨剂,可以降低发动机磨损、增加发动机功率,所以又称为发动机养护剂或强力修复剂,能延长机油的使用寿命,节省燃油,提升动力。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

5、042.4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32.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60%;建设期利息210.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1%;流动资金3799.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49%。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428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4958.56万元,净利润5717.93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7.08%,财务净现值1946.4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7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前瞻性;项目产品技术及工艺成熟,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且项目产品性能优越,是推广型产品;项目产品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工

6、艺技术方案;项目设施对环境的影响经评价分析是可行的;根据项目财务评价分析,经济效益好,在财务方面是充分可行的。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第一章 项目概述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山西抗磨剂项目项目单位:x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占地面积约55.00亩。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三、 可行性研

7、究范围根据项目的特点,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1、项目单位及项目概况;2、产业规划及产业政策;3、资源综合利用条件;4、建设用地与厂址方案;5、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6、投资方案分析;7、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力求提供较准确的资料和数据,对该项目是否可行做出客观、科学的结论,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四、 编制依据和技术原则(一)编制依据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二)技术原则按照“保证生产,简化辅助”的原则进行设计,尽量减少用地、节约资

8、金。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辅助、服务设施及该项目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先进可靠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和完善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生产中的排放物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和规定,重视安全与工业卫生使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 建设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6667.00(折合约55.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70393.36。其中:生产工程47595.25,仓储工程8085.07,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8891.78,公共工程5821.26。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xx吨抗磨剂的生产能力。六、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建设的实际工作情况,x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工程的建设周

9、期确定为12个月,其工作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勘察与设计、土建工程施工、设备采购、设备安装调试、试车投产等。七、 原辅材料及设备(一)项目主要原辅材料该项目主要原辅材料包括xxx、xx、xx、xxx、xxx。(二)主要设备主要设备包括:(略)。八、 环境影响本项目选址合理,符合相关规划和产业政策,通过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污染物可做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内,因此,在切实落实评价提出的污染控制措施和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基础上,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九、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

10、务估算,项目总投资23042.4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9032.1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60%;建设期利息210.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91%;流动资金3799.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49%。(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19032.12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6565.00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109.67万元,预备费357.45万元。十、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428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34958.56万元,纳税总额3936.28万元,净利润5717.93万元

11、,财务内部收益率17.08%,财务净现值1946.47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07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表格题目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36667.00约55.00亩1.1总建筑面积70393.36容积率1.921.2基底面积22000.20建筑系数60.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326.612总投资万元23042.402.1建设投资万元19032.122.1.1工程费用万元16565.00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2109.672.1.3预备费万元357.452.2建设期利息万元210.322.3流动资金万元3799.963资金筹措万元23042.403

12、.1自筹资金万元14458.083.2银行贷款万元8584.324营业收入万元428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34958.566利润总额万元7623.917净利润万元5717.938所得税万元1905.989增值税万元1812.7710税金及附加万元217.5311纳税总额万元3936.2812工业增加值万元13762.5413盈亏平衡点万元19091.71产值14回收期年6.07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17.08%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1946.47所得税后十一、 主要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生产线设备技术先进,即提高了产品质量,又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13、效益。本项目生产所需原料立足于本地资源优势,主要原材料从本地市场采购,保证了项目实施后的正常生产经营。综上所述,项目的实施将对实现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期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一、 项目背景分析润滑油添加剂是决定润滑材料最终性能的关键性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运输工具、工程机械、冶金、矿山、机床、特种作业等领域,其中,运输工具领域是应用比重最大的市场,包括汽车、飞机、铁路和船舶的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本世纪以来,添加剂的重要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上述领域新法规的影响,尤其是环境保护、排放法规和节能的要求对添加剂及其配方设计影响深远。目前添加剂的开发

14、动向主要是提高单剂性能并开发某些新品种,发展多功能复合添加剂,以及改进配方并提高使用经济性,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润滑要求和节能减排需求。二、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一)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公司业务发展需求作为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已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较高的市场知名度,产品销售形势良好,产销率超过 100%。预计未来几年公司的销售规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随着业务发展,公司现有厂房、设备资源已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强化管理等手段,不断挖掘产能潜力,但仍难以从根本上缓解产能不足问题。通过本次项目的建设,公司将有效克服产能不足对公司发展的制约,为公司把握市场机遇奠定基础。(二)公司产品

15、结构升级的需要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自动化产业升级,公司产品的性能也需要不断优化升级。公司只有以技术创新和市场开发为驱动,不断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精密化程度,将产品质量水平提升到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准,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契合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需求,才能在与国外企业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保持公司在领域的国内领先地位。第三章 市场分析润滑油添加剂是决定润滑材料最终性能的关键性功能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运输工具、工程机械、冶金、矿山、机床、特种作业等领域,其中,运输工具领域是应用比重最大的市场,包括汽车、飞机、铁路和船舶的发动机及传动系统。本世纪以来,添加剂的重要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受上述领域新法规的影响,尤

16、其是环境保护、排放法规和节能的要求对添加剂及其配方设计影响深远。目前添加剂的开发动向主要是提高单剂性能并开发某些新品种,发展多功能复合添加剂,以及改进配方并提高使用经济性,以满足日益严苛的润滑要求和节能减排需求。20世纪30年代以前,工业润滑材料中很少使用润滑油添加剂,一般采用矿物油即可满足工业润滑的需求。随着汽车、航空、船舶业等产业的发展,发动机功率及马力大大提高,对润滑材料的使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单纯的使用矿物油润滑经常使发动机出现活塞环沉积物增多、活塞积炭、缸套腐蚀磨损严重等问题,导致粘环事故不断发生,甚至造成发动机无法运转。20世纪30年代,国外添加剂生产商研发出了添加环烷酸铝的

17、润滑油以解决此类问题,从此进入发动机油中使用添加剂的时代。这一阶段,在工业动力设备以及燃油技术不断升级换代的推动下,润滑材料以及润滑系统得以长足进步,各种解决特殊问题和提高润滑性能的添加剂被研发出来,并逐步从单剂向复合剂方向发展。伴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普及,人们对工业污染排放以及能源消耗问题愈来愈重视,市场发生了以下对润滑油添加剂影响重大的转变:一是在政府立法领域,各国推出新的节能减排法规,要求改善排放、提高燃料经济性;二是在工业应用领域,政策的变化促使动力设备的技术发生了升级转变(比如发动机的设计),设计运行条件变得越来越苛刻;三是终端用户方面,用户希望能够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比如汽车机油更长

18、的换油期)、更佳的运行稳定性和更低的维护成本。上述要求及需求的转变,对添加剂行业产生了诸多影响:一方面,添加剂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高品质添加剂用量迅速增大;另一方面,需要研发新的添加剂品种来适应更为严苛的使用环境,同时也使得添加剂的配方变得更为复杂。我国添加剂产业起步较晚,自20世纪50年代添加剂产业建立以来,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国外生产技术,历经几十年的积累和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我国在主要添加剂的品种上已与国外相当,但在产品质量上尚有一定差距,高端产品依然需要进口。随着国内添加剂技术持续进步,目前部分国产添加剂产品已经可以与国外添加剂在国内外市场上展开竞争,并涌现出数家颇具实力和拥

19、有一定规模的民营添加剂公司。全球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趋于成熟阶段,市场规模巨大且较为稳定,2015-2017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分别为417万吨、429万吨及450万吨,市场规模分别为135亿美元、141亿美元及145亿美元。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节能环保监管日趋严格以及消费升级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未来几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市场将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至2020年,全球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将从2017年的450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504万吨,复合增长率达3.85%;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4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162.8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达3.94%。在全球各类润滑

20、油添加剂中,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和清净剂这三种添加剂约占润滑油添加剂市场的70%,其次是抗磨剂、抗氧剂、腐蚀抑制剂等。随着汽车工业不断发展,较多应用于车用润滑材料的分散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和清净剂比重有所上升,从2008年的65%增长至2012年的70%。在全球,按润滑油添加剂的主要应用领域分类,约有2/3的润滑油添加剂应用于机动车领域(主要有PCMO乘用车发动机油、HDMO重型发动机油及其他车用油);其次是金属加工液和工业发动机润滑油(包括船舶用油和铁路机油),两者添加剂用量相当;还有一小部分用于通用工业润滑油以及润滑脂。HDMO和PCMO产品与工业产品相比,需要添加更多的添加剂。由上可以看

21、出,车用润滑油添加剂应用比重最大且基本保持稳定,而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工业领域对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逐步增大,应用比重有所增加。我国是机动车保有量大国以及工业制造大国,润滑油添加剂需求巨大,2015-2017年,我国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分别为81.40万吨、84.50万吨及88.10万吨,复合增长率达4.03%,增速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在我国机动车市场快速增长、工业强国进程加快以及节能环保措施不断加强的因素影响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润滑油添加剂市场需求仍将保持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增速,稳步增长。至2020年,我国润滑油添加剂需求量将从2017年的88.10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100万吨,复合增长

22、率达4.31%。在我国,分散剂、清净剂和粘度指数改进剂是生产车用润滑油脂的主要添加剂材料,是消耗量最大的几种润滑单剂,三种单剂产品合计占添加剂需求量的65%以上2015年前述三种添加剂的消费量分别为19.71万吨、17.02万吨和18.32万吨,分别占2015年添加剂需求量的24.2%、20.9%和22.5%。随着我国润滑油品质的不断提升,复合剂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使用,一方面是由于复合剂在储运、调合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在使用过程中,不再需要对单一功能添加剂分批次、品种的购进,也减少了流动资金和储运费用的占用;另一方面,中高档的润滑油配方技术和添加剂供应市场很大程度上被添加剂公司控制,所以国内目

23、前的润滑油企业都普遍采用复合剂来生产。润滑油添加剂行业与润滑材料生产行业紧密联系,下游润滑材料行业的发展将会影响润滑油添加剂行业未来的发展。目前,润滑油(含润滑脂)行业是润滑油添加剂产品应用比重最大的领域,对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润滑油行业是润滑油添加剂行业的直接下游行业,添加剂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性能的改进、档次的提高和使用寿命的延长等大多数都要归功于添加剂技术的进步。润滑油的生产供应、经济性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添加剂。对于润滑油行业而言,车用润滑油长期占据润滑油需求主要部分,是润滑油中升级换代最快的品种,更是润滑油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汽车行业的发展,为我国车用

24、润滑油及润滑油添加剂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总体来看,近年来全球润滑油需求量基本保持稳定,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快速发展,从而带动了全球润滑油需求量较快增长。全球润滑油消费量由2013年的3,960万吨增长至2015年的4,170万吨,年均增长率为2.62%。2015年,全球润滑油需求量中,车用润滑油占比54%,工业润滑油占比46%。近年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伴随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直接带动了车用润滑油市场快速发展。中国2013年润滑油消费量超过760万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润滑油消费国之一。虽然我国润滑油消费量整体增速较快,但人均消费量依然偏

25、低,2015年人均润滑油消费量不足6公斤,与发达国家人均消耗15-20公斤的水平差距仍然很大,预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润滑油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经济占全球比重的增加以及经济的成功转型,国民润滑油消费量也会达到或超过全球人均水平,润滑油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未来几年中国润滑油市场将以年均近3.5%的增速发展,至2020年,中国润滑油市场总需求将超过1,000万吨。我国润滑油需求结构与世界润滑油需求结构基本保持一致,车用润滑油长期占据润滑油需求的主要部分。2012年以来,由于我国工程机械、电力设备等行业的持续低迷,工业润滑油需求增速有所下滑,同期,汽车工业发展相对稳定,车用润滑油

26、保持稳定增长,车用润滑油需求占比有进一步提高的趋势。2014年国内车用润滑油需求量占比为57.39%,工业润滑油需求量占比下滑至42.61%。受低碳节能环保的影响,润滑油使用者越来越注重油品品质,提出了润滑油品高性能、换油周期长、维护成本低等更高要求。高品质润滑油逐渐取代原有低端产品,成为各类终端用户的主要选择,其原因如下:第一、装备水平迅速提高,大量精密、自动化设备需要高品质、个性化润滑油产品确保其有效运行;第二,我国润滑油工业水平提高,已经能够为终端客户提供各类高品质、个性化、差异化的润滑油产品;第三,在政策层面上,国家大力推广“合理润滑”的理念,倡导通过选择高品质润滑油产品减少因润滑不当

27、导致的各类损耗,提高经济效益。高品质润滑油具有如下特征:采用优质润滑介质(在润滑油中为基础油),确保产品基本性能;使用优质添加剂有效弥补及改善产品特殊性能,产品各项理化指标优异;生产过程使用先进的调配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针对具体应用领域或设备研发生产,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属于润滑油产品各类分级标准中规格较高的产品;用于行业中的高端市场。国内润滑油消费结构正逐步发生转变,高品质润滑油占全部润滑油需求量的比例稳步提升。2005年我国高品质润滑油需求量占润滑油整体需求量的19.80%,2014年上升至25.90%。近年来,中高档车辆销量及保有量快速增长,消费者在购买价格昂贵的新车的同时,也会要求

28、使用质量较好的润滑油,对高性能润滑油添加剂产品需求增大伴随中高档车的快速增长,我国车用润滑油尤其是发动机油等级迅速提高,其中,汽油机油的主流等级正快速向SJ、SL、SM、SN升级,柴油机油主流等级则向CH-4和CI-4升级,最高等级油品和发达国家市场基本保持同步,进一步增加了对高性能润滑油添加剂的需求。第四章 选址方案分析一、 项目选址原则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要求;依托选址的地理条件,交通状况,进行建址分析;避免不良地质地段(如溶洞、断层、软土、湿陷土等);公用工程如城市电力、供排水管网等市政设施配套完善;场址要求交通方便,环境安静,地形比较平整,能够充分利

29、.用城市基础设施,远离污染源和易燃易爆的生产、储存场所,便于生活和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场址上空无高压输电线路等障碍物通过,与其他公共建筑不造成相互干扰。二、 建设区基本情况山西,简称“晋”,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介于北纬34344044,东经1101411433之间,总面积15.67万平方千米。山西省地势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高原内部起伏不平,河谷纵横,地貌有山地、丘陵、台地、平原,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0.1%。山西省地跨黄河、海河两大水系,河流属于自产外流

30、型水系。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019年,山西省共辖11个地级市,市辖区25个、县级市11个、县81个,常住人口3729.22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026.6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4.7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7453.0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748.87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724元。初步预计,2019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左右、9.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55.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

31、失业率分别小于3%、6%,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在3%以内。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确保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全社会固定

32、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以上和6.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控制在4.5%以内、6.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省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

33、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等重大战略,为我省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拓展了新空间。全面深化改革

34、破解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我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增强了动力和活力。从省内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并实施“六大发展”“三个突破”、煤和非煤两篇文章等战略举措,为我省加快发展明确了思路、方向和路径。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释放了活力。全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是我省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丰富的资源禀赋、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效,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煤、电等能源产业优势和丰富的交通、电网、燃气管网等基础设施,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净化政治生态,从严落实“两个责任”、保持“三个高压态势”、推进“六

35、权治本”,形成了我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中部欠发达省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面临着政治、经济、民生和生态的“立体型困扰”,面临着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突出短板,发展不足、发展粗放、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创新不够的问题仍然突出。地区生产总值虽然突破万亿元大关,但总量在全国排名还相对靠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一煤独大”局面尚未实质性改变。资源和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资源型产业产能过剩

36、问题突出,发展空间趋紧、抗风险能力弱化。生态环境“瓶颈”问题仍然突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较重,水生态环境脆弱,造林绿化尚有差距。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十二五”后两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部分县(市、区)财政收入负增长,企业运行艰难。全省安全生产基础还不牢固,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城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繁重。三、 创新驱动发展依托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能源矿产、装备制造、地质勘探、历史文化等优势,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

37、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立足山西区位特点,积极推动东融西进南联北合,加强与周边区域融合发展。大同、朔州、忻州要用好面向京津冀蒙和俄罗斯、蒙古的区位优势,真正成为环渤海地区的广阔腹地和京津“后花园”。阳泉要发挥好山西东大门的优势,力争成为山西走向京津冀和环渤海的重要桥头堡。长治、晋城要力争成为山西走向冀鲁豫和长三角东部发达地区的重要支撑。临汾、运城要积极成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在新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吕梁要面向陕甘宁,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全力打造“一核一圈三群”城镇化格局。积极构筑晋北

38、、晋南、晋东南三大城镇群,加快提升城镇群的整体实力,使三大城镇群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增长型区域。支持绿色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建设和城际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培育壮大若干一体化发展区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开辟农村广阔发展空间。(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积极培育高端成长型产业,支持新兴接替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稳步发展互联网支付、股权众筹融资、网络借贷、互联网基金销售等新型金融业态。(三)拓展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39、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四)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全面落实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分享经济、国家大数据战略等重大举措,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的规模优势和应用优势,借势加快山西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进程。四、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力争经济较快增长,确保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工业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煤炭安全、清洁、高效、

40、低碳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新兴接替产业形成规模,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迈上新台阶,粮食安全基础更加巩固。京津冀清洁能源供应基地、国家级的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和全球低碳创新基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科技、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提高。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人才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民生保障水平普遍提高。就业比较充分,教育、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

41、全部稳定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安全生产向稳定好转坚实迈进。文化建设呈现全新局面。文化强省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文化发展主要指标、文化事业整体水平、文化产业综合实力明显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增加值不断提高,文化创造力、影响力增强,三晋文化“走出去”成效更加显著。生态建设实现稳步提升。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低碳化水平显著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

42、高,能耗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森林、草地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明显提高,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支撑资源型经济转型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建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经验。开放型经济和对外合作体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五、 产业发展方向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科技创新和全面创新,培育创新沃土,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以“四创联动”为路径,发

43、挥优势创抓机遇,抓住机遇创造需求,根据需求创新供给,围绕供给创优机制,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山西发展的活力和后劲。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落实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要求,着力加强结构性改革,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在挖掘有效需求中厚植发展优势,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更加重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供给质量,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同发力,统筹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速发展动力转换。发挥有效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

44、以投资负面清单为抓手,引导和有效调控全社会投资,实施有扶有控的投资引导政策,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努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提高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做好统筹兼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补上短板、突破瓶颈。通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抢占提高竞争力的战略制高点,提供更优质、更多样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优化投资环境。落实国家及省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加大对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领域建设的支持力度,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更多参与重点项目建设。发挥消费对经

45、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坚持消费者优先,以新消费为牵引,催生新技术、新产业,努力把城乡居民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完善消费政策。坚持“长期政策与短期政策相结合,政府支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着力完善鼓励合理消费、可持续消费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消费的引领作用,在总结家电下乡、建材下乡、节能产品惠民等鼓励消费政策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鼓励居民合理消费的财税、信贷等政策。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各类服务机构。积极落实国民休闲计划和带薪休假制度。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以新消费引领经济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

46、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扩大品质消费,稳定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发展教育培训消费,培育健康养老消费,刺激信息消费,升级文化旅游消费,鼓励绿色时尚消费,提升农村消费。继续开展“山西品牌中华行、丝路行、网上行”“山西购物季”“美丽山西休闲游”等专题促消费活动,在全国主要城市和我省旅游景区建立山西省品牌产品展销中心。发挥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结合度。积极扶持培育外向型龙头企业、拳头产品。加快培育和完善外贸综合服务体系,畅通国际物流通道,积极促进与天津港、青岛港、连云港、欧亚大陆桥等国际物流通道的互联互通。努力稳定传统优势产品出口,推进以质取胜战略,优化外贸结构,

47、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巩固旅游、建筑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优势,发展版权贸易,积极推进山西特色文化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拓展商贸物流、跨境电子商务等出口业务范围。六、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项目选址应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符合城乡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保证城乡公共安全和项目建设安全,满足项目科研、生产要求,社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互协调发展。 第五章 产品方案分析一、 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一)项目场地规模该项目总占地面积36667.00(折合约55.00亩),预计场区规划总建筑面积70393.36。(二)产能规模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xxx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