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06977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依照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及有关医疗废物处理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医疗废物处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行政第一把手为责任区域的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二、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1、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2、医疗废物运送,坚持服务流程,严防遗撒。3、采集医疗废物人员做好个人防护。4、医疗废物暂存处设施、管理达标。5、医疗废物交接手续齐备。6、院感办对全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实施监督管理。7、医疗废物暂存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三、医疗废物管理措施1、医疗废物暂存处的医疗废物桶必

2、须有盖。2、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分类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对于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输液瓶、输液软袋、各种抗生素的废弃瓶、小药瓶及塑料外包装;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尿不湿、卫生巾、一次性尿垫等物品,不属于感染性废物,可作为生活废物放入黑色垃圾袋。感染性疾病病人所产生废物均按医疗废物处置。3、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必须及时更换。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负责废物袋的封扎和标识。医疗废物袋标识清晰、包装袋上须注明科室、日期、分量,封口符合要求,医疗废物要与生活垃圾分开采集、密闭运输。4、产生医疗废物的临床科室必须由护士与运送采集医疗废物的人员每天进行交接

3、登记,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册并双人签字,资料保存至少3年。5、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防护措施,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运送到医院的暂存场所。对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及时清洁和消毒。6、医疗废物暂存处应防潮、防湿、防四害、防渗漏。8、各类人员在产生、采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按暴露后处理流程进行处理。9、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故时按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处理。10、对有关接触处理医疗废物的人员定期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医疗废物暂存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运送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

4、、帽子、穿工作服、工作鞋、橡胶手套、隔离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如有突发事件,进入感染性疾病病区采集医疗废物,应加强防护,运送工作完成后,脱去手套、隔离衣,彻底消毒双手,应将隔离服放入污衣袋内送洗衣房消毒灭菌后洗涤。二、医疗废物暂存处每日彻底冲刷,保持清洁干净,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Ih并做好记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干燥。三、医疗废物全部放置周转箱,不得随便堆放在地面,装运过程中包装袋有破损,要及时外罩一层包装袋,周转箱外表面不得有明显污迹。四、运送医疗废物车辆应达到防渗漏、方遗撒。专车专用。每次运送工作结束,应在指定地点彻底清洗消毒。五、医疗废物暂存处专人管理,有严密封闭、防鼠、防

5、蚊蝇、防螳螂、防渗漏和雨水冲刷措施,有明显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六、医疗废物暂存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七、建立医疗废物采集记录与医疗废物转联单记录,资料保留3年。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规定和要求一、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规定1、在一楼医疗废物暂存处暂时进行贮存医疗废物,有严密的封闭措施,加盖、上锁,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2、应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4、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OOmgZD对废物暂存处的墙面及地面进行清洁和消毒,定期喷洒防蚊蝇、防螺螂药物。5、设兼职人员管理,

6、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二、医疗废物交接工作要求1、运送人员采集各科医疗废物要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分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2、科室实行登记记录。禁止工作人员及清洁工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3、医疗废物采集人员将医疗废物交给运送人员时,应进行交接点数,详细记录重量、袋数、时间并双方签名,再运送指定的垃圾处理地进行焚烧处理。4、禁止在非采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三、医疗废物院内运送采集管理规定1、运送采集人员每天下午XX时从各科室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从高楼层到低楼层的路

7、线从楼梯走道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并锁好门窗。2、运送采集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3、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者增加一层包装。4、运送采集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者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5、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锋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6、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运送人员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mgl)对运送工具(推车及容器)进行擦拭或者浸泡,运用医疗废物的专用

8、车不得运送其他物品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以及有关医疗废物处理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一、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人医疗废物处理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行政第一把手为责任区域的责任人,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二、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1、严格医疗废物的分类采集。2、医疗废物运送,坚持服务流程,严防遗撒。3、采集医疗废物人员做好个人防护。4、医疗废物暂存处设施、管理达标。5、医疗废物交接手续齐备。6、院感办对全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实施监督管理。7、医疗废物暂存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三、医疗废物管理措施1、医疗废物暂存

9、处的医疗废物桶必须有盖。2、各临床科室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要求分类处置产生的医疗废物。对于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各种输液瓶、输液软袋、各种抗生素的废弃瓶、小药瓶及塑料外包装;非传染性疾病病人的尿不湿、卫生巾、一次性尿垫等物品,不属于感染性废物,可作为生活废物放入黑色垃圾袋。感染性疾病病人所产生废物均按医疗废物处置。3、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必须及时更换。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负责废物袋的封扎和标识。医疗废物袋标识清晰、包装袋上须注明科室、日期、分量,封口符合要求,医疗废物要与生活垃圾分开采集、密闭运输。4、产生医疗废物的临床科室必须由护士与运送采集医疗废物的

10、人员每天进行交接登记,填写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册并双人签字,资料保存至少3年。5、运送医疗废物的人员要有防护措施,将分类分装的医疗废物按指定路线运送到医院的暂存场所。对用后的医疗废物运送工具及时清洁和消毒。6、医疗废物暂存处应防潮、防湿、防四害、防渗漏。7、禁止任何科室、个人转让和买卖医疗废物。8、各类人员在产生、采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一旦发生刺伤、擦伤等意外事故时,按暴露后处理流程进行处理。9、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故时按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处理。10、对有关接触处理医疗废物的人员定期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I。医疗废物暂存处消毒隔

11、离管理制度一、运送医疗废物的工作人员严格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帽子、穿工作服、工作鞋、橡胶手套、隔离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如有突发事件,进入感染性疾病病区采集医疗废物,应加强防护,运送工作完成后,脱去手套、隔离衣,彻底消毒双手,应将隔离服放入污衣袋内送洗衣房消毒灭菌后洗涤。二、医疗废物暂存处每日彻底冲刷,保持清洁干净,室内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1h并做好记录,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干燥。三、医疗废物全部放置周转箱,不得随便堆放在地面,装运过程中包装袋有破损,要及时外罩一层包装袋,周转箱外表面不得有明显污迹。四、运送医疗废物车辆应达到防渗漏、方遗撒。专车专用。每次运送工作结束,应在指定地点彻

12、底清洗消毒。五、医疗废物暂存处专人管理,有严密封闭、防鼠、防蚊蝇、防蟒螂、防渗漏和雨水冲刷措施,有明显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六、医疗废物暂存处贮存时间不得超过2天。七、建立医疗废物采集记录与医疗废物转联单记录,资料保留3年。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规定和要求一、医疗废物暂存处管理规定1、在一楼医疗废物暂存处暂时进行贮存医疗废物,有严密的封闭措施,加盖、上锁,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防止渗漏和雨水冲刷。2、应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3、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4、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mgl)对废物暂存处的墙面及地面进行

13、清洁和消毒,定期喷洒防蚊蝇、防螳螂药物。5、设兼职人员管理,防止非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二、医疗废物交接工作要求1、运送人员采集各科医疗废物要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分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2、科室实行登记记录。禁止工作人员及清洁工人转让、买卖医疗废物。3、医疗废物采集人员将医疗废物交给运送人员时,应进行交接点数,详细记录重量、袋数、时间并双方签名,再运送指定的垃圾处理地进行焚烧处理。4、禁止在非采集、非暂时贮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禁止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三、医疗废物院内运送采集管理规定1、运送采集人员每

14、天下午XX时从各科室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从高楼层到低楼层的路线从楼梯走道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并锁好门窗。2、运送采集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3、装物或者容器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者增加一层包装。4、运送采集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时,应当防止造成包装物或者容器破损和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和扩散,并防止医疗废物直接接触身体。5、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锋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专用运送工具。6、每天运送工作结束后,运送人员用含氯消毒液(有效氯浓度1000mgl)

15、对运送工具(推车及容器)进行擦拭或者浸泡,运用医疗废物的专用车不得运送其他物品。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3、医院要将医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手术室、内窥镜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

16、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6、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定期对医院在职职工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1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2 .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造设计

17、、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3 .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4 .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重点部位、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5 .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浮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6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7 .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8 .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一、医院

18、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赋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会议由(医院)感染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全体委员参加。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主要议定的事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消毒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并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制定与完善医院感染突发事件的应急程序与措施。2、医院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医院感染的诊断、预防、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程序。3、医院要将医

19、院感染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考核的重要内容。4、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工作,做好手术室、内窥镜室、临床检验部门和消毒供应室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测工作。5、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协同有关科室监督、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定和完善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临床用药监控,实施抗菌药物用量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行为及时予以干预,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6、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的分类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有效管理,并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7、医院建立全员医院感染控制培训教育制度

20、,定期对医院在职职工和新职工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的宣传教育与培训。1 .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2 .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本医院的建造设计、重点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3 .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4 .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重点部位、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5 .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浮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

21、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6 .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7 .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8 .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召开的目的,是及时发现医院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正确赋予指导,增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针对各部门反馈的信息,协调工作,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会议由(医院)感染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全体委员参加。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主要议定的事项、一次性

22、医疗用品使用销毁登记表,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要求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毁形、消毒、销毁工作并记录,处置医疗废物人员实时签字。二、存在的问题1 .我县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除县医院运送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外,其余医疗机构均为自行处置医疗废物。2 .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存放点未能有明显的标示。3 .一次性医疗废物输液器、针头未能分类存放。4 .自行销毁单位未能很彻底销毁医疗废物。5 .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6 .没有实行专人专管。三、相关意见1 .设立集中销毁点。2 .各单位增设医疗废物的存放点,并且分类存放各类医疗废物。3 .设立专人专管采集与销毁医疗废物,并实时签字确认。4 .定期对医疗废物

23、存放点进行消毒处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四):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销毁登记表,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按要求做好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毁形、消毒、销毁工作并记录,处置医疗废物人员实时签字。二、存在的问题1 .我县无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点,除县医院运送到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外,其余医疗机构均为自行处置医疗废物。2 .一次性医疗废物的存放点未能有明显的标示。3 .一次性医疗废物输液器、针头未能分类存放。4 .自行销毁单位未能很彻底销毁医疗废物。5 .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6 .没有实行专人专管。三、相关意见1 .设立集中销毁点。2 .各单位增设医疗废物的存放点,并且分类存放各类医疗废物。3 .设立专人专

24、管采集与销毁医疗废物,并实时签字确认。4 .定期对医疗废物存放点进行消毒处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四)、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使我院院感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本年度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现将2022年度院内感染工作总结如下: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医院感染控制计划,并组织实施,使我院院感发生率控制在较好的范围,本年度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现将2022年度院内感染工作总结如下,建立完善了传染病报告登记制

25、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发现传染病病人,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及时进行电子网络报告。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3、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应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即将销毁,并做详细记录,杜绝2次使用隐患,我院对所购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备案制度科室所有的诊疗器皿,均标有明确的消毒更换日期和详细的记录。全院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有紫外线灯管每周进

26、行擦拭消毒,即保证了灯管寿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坚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我院供应室对蒸汽压力消毒锅的消毒进行严格效果监测,按消毒规范要求,对所有消毒物品,每天每次均做bd试验,并做详细标记和记录,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为暂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医疗保障。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院感质量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我院今年在环卫局的指导和匡助下对医疗废物用储备室进行了重新改造,使之达到环境保护的的卫生要求。对全院的医疗、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环节均有严格的交接,对所有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均有严格规章制度。重新设计了医疗废物回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对医疗垃圾的外运数量,有详细的

27、登记和严密的交接制度。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置的专业培训学习,使医疗废物的管理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务人员受伤害的机会,同时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而做出努力。5、加强院内卫生环境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就诊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建立了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开展了每月一次卫生环境大拂拭的工作;(6、开展多种形式院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为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消毒技术、传染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院感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案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培训,做到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学有记录、有

28、笔记、有签到并进行现场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试卷考核,考核成绩归入个人档案。结束语本年度,我们院感领导小组在院组织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差距还很大,如对院内环境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抗生素使用调查等院感工作还未开展。我们决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开展医院院感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有力保障。现代医院院感领导小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五):传染病报告登记制度、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传染病报告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发现传染病病人,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及时进行电子网络报

29、告。今年报告乙类传染病3例。3、强化消毒、灭菌意识,保证消毒灭菌质量组织全院临床医务人员”学习新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制度。各科室的注射、穿刺、采血器皿保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对应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后即将销毁,并做详细记录,杜绝2次使用隐患,我院对所购消毒剂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进行了备案制度。科室所有的诊疗器皿,均标有明确的消毒更换口期和详细的记录。全院严格执行紫外线消毒制度,对消毒时间、地点均有严格要求,并认真做好记录,对所有紫外线灯管每周进行擦拭消毒,即保证了灯管寿命又提高了消毒效果。及时更换紫外线灯管,坚决保证工作环境符合卫生要求。我院供应室对蒸汽压力消毒锅的消毒进行严

30、格效果监测,按消毒规范要求,对所有消毒物品,每天每次均做b-d试验,并做详细标记和记录,保证消毒灭菌质量,为暂时提供了可靠安全的医疗保隙。4、加强医疗废物管理,提高院感质量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我院今年在环卫局的指导和匡助下对医疗废物用储备室进行了重新改造,使之达到环境保护的的卫生要求。对全院的医疗、生活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各环节均有严格的交接,对所有医疗废物分类包装标识均有严格规章制度。重新设计了医疗废物同收登记本,利于回收存档。对医疗垃圾的外运数量,有详细的登记和严密的交接制度。责任明确,分工到人。并对全院职工进行了医疗废物处置的专业培训学习,使医疗废物的管理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务

31、人员受伤害的机会,同时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人民健康而做出努力。5、加强院内卫生环境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为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患者就诊建立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建立了严格的卫生检查制度,开展了每月一次卫生环境大拂拭的工作;(6、开展多种形式院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为强化医院感染控制意识,普及医院感染、消毒技术、传染病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院感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案安排,采取多种形式的感染知识培训,做到了集中学习,分组学习,学有记录、有笔记、有签到并进行现场提问和实际操作的考核,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试卷考核,考核成绩归入个人档案。结束语本年度,我们院感领导

32、小组在院组织和全体职工的支持下,做出了一点成绩,但差距还很大,如对院内环境的监测,医务人员的手监测,抗生素使用调查等院感工作还未开展。我们决心在下一年度更好地开展医院院感工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是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手段。提高医疗质量,是医疗安全的有力保障。现代医院院感领导小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2022(五)、2022年全省固体废物管理现场检查工作计划和关于2022年全市固体废物管理现场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检查涉危(Wei)险废物单位的重点和内容如下:2022年全省固体废物管理现场检查工作计划和关于2022年全市固体废物管理现场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检查涉危(Wei)险废物单位的

33、重点和内容如下应当有针对性地制定意外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每年开展至少一次应急演练,并向环保部门备案。(六)查危(Wei)险废物管理计划严格按危(Wei)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要求,编制危(wei)险废物管理计划,制订减少危(Wei)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以及危(Wei)险废物贮存、处置、利用等措施,并向环保部门备案。(七)查贮存设施危(Wei)险废物贮存设施应当符合危(Wei)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2)的要求。贮存场所地面须硬化,规范建设雨棚、围堰或者围墙,切实做好危GVei)险废物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者渠道,将冲洗废水纳入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34、;贮存液态或者半固态废物的,应设置液体采集装置;装载危(Wei)险废物的容器应完好无损。危(Wei)险废物应按特性分类进行采集、贮存。危(Wei)险废物采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设施、场所和危(Wei)险废物的容器、包装物必须设置危(wei)险废物识别标志。危(Wei)险废物贮存不得超过一年,超过一年的需经环保部门批准。建立危(Wei)险废物贮存台账,并如实记录危(Wei)险废物贮存情况。(八)查转移危(Wei)险废物产生单位在转移危(Wei)险废物前,必须向环保部门报批转移计划,并得到批准。转移的危(Wei)险废物必须全部提供或者委托给持危(Wei)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危(Wei)险

35、废物产生单位在危(Wei)险废物转移前应当与经营单位签订危(Wei)险废物处置利用合同、与具备相应资质的运输单位签订危(Wei)险废物运输合同,制定运输应急预案,如实填写转移联单,加盖公章,并保存齐全。(九)查设施运行危(Wei)险废物经营单位和自行处置、利用物的产生单位,其处置、利用物的设施应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完成“三同时”验收。建立物处置台帐,如实记录物处置利用情况。定期对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定期对处置设施、监测设备、安全和应急设备以及运行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十)查风险防范对从事危(Wei)险物采集、运送、暂存、利用和处置等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及工作

36、人员要进行培训,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危(Wei)险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掌握危(Wei)险废物分类采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规程。危(Wei)险废物(医疗废物除外)入厂时应进行特性分析。三、工作要求(一)各有关单位应结合实际开展固废废物自查,自查情况于5月30日前上报县环保局监察大队、固废站。(二)在自查过程中要从严要求、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三)我局将按要求对有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之后填写安仁县环境保护局固体废物管理现场检查记录表并建档保存,检查结果将作为危(Wei)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发和换发危(Wei)险废

37、物经营许可证的重要依据。(四)我局于每年12月30日之前,按照环保部制定的危(Wei)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及考核指标要求,对辖区涉危(Wei)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上报市环境监察支队和固废站。以上这篇固体废物管理检查工作计划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翼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匡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应急预案,每年开展至少一次应急演练,并向环保部门备案。(六)查危(Wei)险废物管理计划严格按危(Wei)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要求,编制危(Wei)险废物管理计划,制订减少危(Wei)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以及危(Wei)险废物贮存、处置、利用等措施,并

38、向环保部门备案。(七)查贮存设施危(Wei)险废物贮存设施应当符合危(Wei)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22)的要求。贮存场所地面须硬化,规范建设雨棚、围堰或者围墙,切实做好危(Wei)险废物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设置废水导排管道或者渠道,将冲洗废水纳入生产废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贮存液态或者半固态废物的,应设置液体采集装置;装载危(Wei)险废物的容器应完好无损。危(Wei)险废物应按特性分类进行采集、贮存。危(Wei)险废物采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的设施、场所和危(Wei)险废物的容器、包装物必须设置危(wei)险废物识别标志。危(Wei)险废物贮存不得超过一年,

39、超过一年的需经环保部门批准。建立危(Wei)险废物贮存台账,并如实记录危(Wei)险废物贮存情况。(八)查转移危(Wei)险废物产生单位在转移危(Wei)险废物前,必须向环保部门报批转移计划,并得到批准。转移的危(Wei)险废物必须全部提供或者委托给持危(Wei)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危(Wei)险废物产生单位在危(Wei)险废物转移前应当与经营单位签订危(Wei)险废物处置利用合同、与具备相应资质的运输单位签订危(Wei)险废物运输合同,制定运输应急预案,如实填写转移联单,加盖公章,并保存齐全。(九)查设施运行危(Wei)险废物经营单位和自行处置、利用物的产生单位,其处置、利用物的设施应依

40、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完成“三同时验收。建立物处置台帐,如实记录物处置利用情况。定期对处置设施污染物排放进行环境监测,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定期对处置设施、监测设备、安全和应急设备以及运行设备等进行检查和维护。(十)查风险防范对从事危(Wei)险物采集、运送、暂存、利用和处置等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要进行培训,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危(Wei)险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掌握危(Wei)险废物分类采集、运送、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规程。危(Wei)险废物(医疗废物除外)入厂时应进行特性分析。三、工作要求(一)各有关单位应结合实际开展固废废物自

41、查,自查情况于5月30日前上报县环保局监察大队、固废站。(二)在自查过程中要从严要求、不走过场、不留死角,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三)我局将按要求对有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检查之后填写安仁县环境保护局固体废物管理现场检查记录表并建档保存,检查结果将作为危(Wei)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发和换发危(Wei)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重要依据。(四)我局于每年12月30日之前,按照环保部制定的危(wei)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及考核指标要求,对辖区涉危(Wei)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进行考核,并将考核情况上报市环境监察支队和固废站。以上这篇固体废物管理检查工作计划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翼它能够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匡助,

42、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更多范文尽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Wei)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O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

43、理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

44、担任。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Wei)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医务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规章和标准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院感染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制定并落

45、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第六条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上的医院应当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独立的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住院床位总数在100张以下的医院应当指定分管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部门。其他医疗机构应当有医院感染管理专(兼)职人员。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医务部门、护理部门、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手术室、临床检验部门、药事管理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后勤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者主管医疗工作的副院长担任。医院感染管理

46、委员会的职责是,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并达到以下要求:(一)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二)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三)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具体措施,保证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诊疗环境条件、无菌操作技术和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符合规定要求,对医院感染的危(Wei)险因素进行控制。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

47、隔离措施。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医务人员职业卫生防护工作的具体措施,提供必要的防护物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Wei)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Wei)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措施,积极救治患者。第十八条医疗机构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和耐药菌监测管理。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制度,分析医院感染的危(Wei)险因素,并针对导致医院感染的危(Wei)险因素,实施预防与控制措施。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和医院感染的暴发,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处理和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