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井得一人(竞赛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7057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穿井得一人(竞赛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穿井得一人(竞赛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穿井得一人(竞赛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穿井得一人(竞赛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穿井得一人(竞赛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穿井得一人(竞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穿井得一人(竞赛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导入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寓言作品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盛行,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有不少寓言,如郑人买履(韩非子)、鹬蚌相争(战国策)、刻舟求剑(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学习目标,1.了解吕氏春秋,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词语。2.理解文章大意。3.学习多角度看问题的

2、思维方式,提倡个性化解读文章。,知识锦囊,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全书有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余万字。汇合先秦各派学说,所以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杂家”。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吕氏春秋(吕览),一字千金,(?约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知识锦囊,吕不韦,朗读课文,1.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顺;2.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等到,译文:宋国有一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个人居住在外(专门 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他)告 诉别人说:“我挖水井得到一个人。”,翻译1,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

4、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的,顺接连词,打水浇田溉,灌溉。,代词,他,告诉,得到,这里指“节省”,居住,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听到,译文:有人听到这话以后就去传播,说:“丁家打井打出了一个人。”都城的人 都谈论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谈论,使知道,向、对,翻译2,代词,指丁家人说的那句话。,传播,得到,这里指“发现”,这件事,这件事,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译文:宋国国君派人向丁家人询问这件事。丁家 的人回答说:“(我说的是打井)得到 了一个劳动力,不是说从井中发现了一个人呀

5、。”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向,这件事,回答,的,劳动力,在,翻译3,派遣,得到,这里指“节省”,得到,这里指“发现”,一词多义,宋之丁氏 国人道之,助词,的,有闻而传之者有光耀者,.的人.的东西,闻之于宋君 非得一人于井中,在,之,者,于,向,对,代词,这件事,划分层次,短文穿井得人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有开端、发展、结局,但最后也未点出寓意。全文共3节,分三层。第一层(第1节)叙述宋国姓丁人家因为要到外面打井水用,常要占一个劳动力。后来自家打了井,趣说为“穿井得一人”。第二层(第2节)别人并未懂这话,就把丁氏的话传开了,直传到国君那里。第三层(第3节)丁氏告诉国君使者自己的话的真正意思。,质疑,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2.传话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意思是他家打井省了一个劳动力。,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启发提升,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告诉人们不可轻信传言并盲目传播,作者写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延伸拓展,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如果有,我们应该怎样去对待?,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要有调查研究、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要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切忌:以讹传讹!,切忌:以讹传讹!,多媒体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