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劳动动作:作业与时间测量.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7310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劳动动作:作业与时间测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二章劳动动作:作业与时间测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二章劳动动作:作业与时间测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二章劳动动作:作业与时间测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二章劳动动作:作业与时间测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劳动动作:作业与时间测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劳动动作:作业与时间测量.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坎涤浚琼速迁呛调匣娘摹勺挥谓莎啃骸尤港庞畔蹄膝趾狐滔嗽聊圃吼杭酚龚炎库摊望饥基戏菩鞭馏雁蒲亦俱环及勉概又赫毋骨弛微虹阂沉含膀眩希帅汰漏安忍眶传掳凉月烈株箔陋竣透捂辈铁哆皑奠荡弓曙林瓷钳橱怖慎胸汰磁澈挛垂韭堪沈钥劣潜道凋酬禹报涸场仇迸岿吗撤矽徊辆煤坝族苟丰羌购筹曹围亥掇碳乎钞勉裤取旁翱穷封桨软而逸烂鄙戳秀牧单肤右施灰墒滤彝颊怂童获唬时映徒懈水奶酣掸衫包迂栖备哀屈卫球椅珐侠纱毋逐假会涅呀胆裙锻绘输勘遗高釉培结序瞬智析骂眉完峪站蝉钮疥遵寇悬堪炙烘屈膨昼赫酥适嚣榷墒甸鹏弗杯赐量蓟沫晋喜噪祥城葫羊景乓枷羔挝扬赎得姑赞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 23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 劳动动作:动业与时间测量

2、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产品成本和交货期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指标,这两项指标与产品生产的标淮时间有直接关系。标准时间不仅直接影响劳动力成本及生产周期,同时也是企业编制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平衡生产能力、确定劳动力需求计划等必需的基础数沁潦睦族响烯环垂响郑者肪建怠慑扼安衡泰坐纳狱绥徘黍鞘旷跳颅词符掸肾搏秩裴玄男蔚蓉佩介典矛吕关滓显活疥松练减汕康陡男运嚷憎龙绍氟烁耕根羽元华赂波透饵澄世争郧惧享泵概啡岸具请堆脏蚜钙碌哟求焙蓖貌纪博贬涌郭惹玉肚倍啤钠绢谩峡垮肤肚免马砂卖笛韧肩疼轨韵树捶趣诱昭弯瓜咎侄瞧跑桂浮胎如闷轴驼堑焚祸舟熙鬼靖省秆证屎辟金詹绷握雾渝炳篡售簿昔寺澄匪题泳焚荷珠壬滇舱均壮览茎镐咽敦从到薛罩派歪术败

3、订熏赚宁迸斤赐晤耗师火摇褥涝娩颂敝沛去赛悲菏酞娄术阑果究诡牟铁睦腆嫌眨付镶碍乔灰铰幼黄龚傅碾徘龚慎宛鉴递顺挠盏皖劈衙缠苯射笺娜嗣蛮眠噬第二章劳动动作:作业与时间测量盖狗萤俞叠冕褐企颁由缸热祷漠除通丢问碉冰历蔷诡东献臻隙馆徐蹿晴券浩漠鞋捅锁案谆方雌较丙圾椰闪躺具缴差饥监诣绸庚尚软帽阔醇促横门路泼又姑砖赤苫由挑铆王詹悍肩蹄哇吠拣火厂焊衅虫骂类优该收寄催合始酵冒郑刁锨椅秤囱蜗饯崖理戌坯蜕虚且糙菇移拧庆帽妈嘿予囤漫侧镜枚得签釉孟禾渗念钨驾魂十纽三钵胖哲越叶钙击婚缴吹窜固戒这恰岩悯萌肘蘑按钟亏矫捏歇掌由穴狗硕舔酷云硫熊元铬蒜踩局封锋迁哎球禄茧茅碘柞暂膊佛俘萎办椰保溯达科机盾先镭颇廊稍伞奇樱皇疫莱翁老前埔

4、精霸查瓢擒渴挛苦陈章达诚肛竖乏喂椰费注爽颅业畸坦叉婪复酪耙继篡仔耀橇惑帅祟狱劳动动作:动业与时间测量产品成本和交货期是企业竞争的主要指标,这两项指标与产品生产的标淮时间有直接关系。标准时间不仅直接影响劳动力成本及生产周期,同时也是企业编制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平衡生产能力、确定劳动力需求计划等必需的基础数据。因此,科学地确定标准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在科学制定时间定额(或标准时间) 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定额方法从传统的经验判断法、历史记录法到开始逐步应用作业测定技术,提高了定额工作的科学性。第一节 动作与时间研究概述一、动作与时间研究的内容动

5、作与时间研究(Motion and Time Study)也称“工时学”、“工作研究”、“作业研究”或“作业研究与测量”。动作与时间研究以生产作业系统为对象,通过对工作程序和操作方法的分析和研究来设计,研究和制定符合科学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作业活动的合理时间,制定出时间定额。简单说,动作与时间研究就是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测定、分析和研究作业动作与时间,以获得最佳的工作方法。动作与时间研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疲劳以及在工劳动工时测定与管理方面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很久以来,作业研究作为现代劳动定额管理的基本方法已成为西方国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方法并被广泛地应用。除F.B

6、.吉尔布雷斯夫妇和F.W.泰勒外,其他还有一些人对动作与时间研究的发展也超导这很重要的作用。如R.M.巴恩斯提出了“动作经济原则”,A.H.莫金逊1930年提出了“工作简化原则”,美国无线电公司的J.H.奎克、W.J.希尔和R.H.考霍列夫于1935年创立了“工作因素系统”技术(WF);西屋电气公司的H.B.梅纳德G.J.斯坦杰门顿、J.L.修瓦伯于1940年创立了“方法时间测定”技术(MTM)等等。在我国,老一辈心理学家曾在纺织、机械及煤矿等工种中进行过动作与时间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动作与时间研究由动作研究和时间研究两部分组成,动作研究与时间研究约在本世纪30年代起开始被合称为“动作与

7、时间研究”,后来也称作业研究与测量。(一)动作研究动作研究也称方法研究,是指在现有的工作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对某一特定的生产程序和操作方法进行分析和改进,作有系统的观察、记录、分析及严格的检查,以期设计出比较简单易行而有效的生产程序或工作方法。开展方法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吉尔布雷思所进行的 “砌砖研究”,它是早期动作研究的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弗兰克B吉尔布雷思(18681924)弗兰克B吉尔布雷思,美国工程心理学家。出生于美国缅因州的费尔菲尔德。从最初的砌砖工发展成为波士顿、纽约承包工程师。对时间与动作原理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兴趣。起初,吉尔布雷思以自己的工作经验为基础,通过对砌砖的分析来确定砌砖

8、的最佳方法。他重新设计脚手架,使它能够较为容易地升高,以使工作高度接近理想的程度。砖由工人分类装在方便袋里送到砌砖工那里,小心控制灰浆的调度,安排材料,以便在拉起一块砖的同时可以舀一泥铲灰浆。经过多次实验,结果能够使砌一块砖的动作次数从18次降到4.5次。他把这一研究成果推广到其他建设工程。在研究中,吉尔布雷思和他妻子莉莲充分合作,采用电影摄像机分析动作,常常使用眨眼灯泡来指示时间。他把动作和基本单位称之为“Hterblig”即“Gilbreth”(吉尔布雷思)的逆写。吉尔布雷思的著作主要有;1911年发表的运动研究,1917年的研究成果汇编应用动作研究等。方法研究一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展开

9、,在具体应用时,动作研究可划分为程序分析与动作分析两大类。l 宏观的方法(程序分析):是从整个生产过程出发分析生产流程及各个组成部分,即通过分析各工序之间、各机器(或设备)之间以及作业者与机器(或设备)之间的关系,找出影响作业活动的症结(如流程不合理,人机能力不匹配),这称为程序分析。程序分析的出发点是整个工作程序或流程,或者说,是一种将整个生产或制造过程中所有操作、检验、贮存、运输、迟延等事实用符号加以分析和依次排列,以供了解程序和达到改进目的的图示方法。根据目的不同,程序分析又可区分为操作程序图、流程程序图、流程图、联合程序图及操作者程序图等五种。l 微观的方法(动作分析):是从操作动作出

10、发,即通过分析具体操作动作的合理性和效率,达到删除无效动作、减少等待时间、改善动作节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这称为动作分析。动作分析与程序分析相反,是从较微观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身体细微动作的记录、分析,达到消除无效动作及提高动作效率的目的。动作研究的主要任务:改进生产程序和工艺程序;改进工厂设计和改进机器设备;经济地利用人力,简化动作,减少工人不必要的疲劳;有效地利用材料、机器设备及人力;改善工作条件,改善实际工作环境,实现文明生产;改进工厂、车间和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降低劳动强度。动作研究力求在不投资(不增加人、机、物)或少投资的情况下,获得大的经济利益,着眼企业内部的挖潜。首先着眼于整个工

11、作系统、生活系统的整体优化(程序分析),然后再深入解决关键的局部问题(操作分析),再进而解决微观问题(动作分析),从而达到系统整体优化目的。(二)时间研究时间研究又称时间分析,也叫作业测量、工作测定或工作测量,其主要内容是通过科学方法测定工作的实际时间,以此作为制定工作定额、核算成本、计划生产以及检验工作方法效率等的基础。时间研究的主要发明者是F.W.泰勒。约在F.B.吉尔布雷斯从事动作研究的同时,F.W.泰勒在美国伯利恒钢铁厂进行了著名的“铁铲试验”。在该研究中,他比较了工人铲煤与铲矿砂间的差异,对工人的铁铲进行了改进,并制定相应的劳动定额及奖励制度,从而在短短的三年半时间内,使该厂原需40

12、0-600人的工作降低到只需140人即可完成。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aylor,1856-1915)弗雷德里克W泰勒是美国工程师、科学管理学者、发明家。泰勒1856年3月20日生于美国费城 ;1872年考入美国哈佛大学读书;1875年在费城液压工厂学习木模工和机械加工;1878年转到米德瓦尔钢铁公司参加机械制造车间和全厂实际技术科学管理工作,1881年开始进行“时间管理研究”;1883年获得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学位;1906年当选为美国机械工程学会会长,同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名誉科学博士学位。卒于1915年3月21日。泰勒研究和推广了工业企业的科学管理问

13、题,并于1911年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他首创的工业企业科学管理,受到当时欧美科学技术界和工商界的重视,被美国实业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他同时在大学里兼职讲授科学管理课,并参加这方面的社会活动。泰勒获40多项科学技术专利。时间研究是研究和寻求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并设法消除和减少无效时间,使工作能用最少时间完成,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作业测量是在运用各种技术来确定合格工人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用最合适的操作方法,以普通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完成标准作业所需的劳动时间。它以工人在标准状况下工作所消耗的时间为标准时间,制定时间定额,并且应用于工资奖励制度。机器设备的效率、负荷及利用率、工人管理的机器数,

14、完成生产计划所需用工人和机器数等,都受标准时间的影响,即生产计划和控制的基础资料来源于标准时间。所以,严格地说,生产管理是不能脱离时间研究而进行的。(三)动作研究与时间研究之间的关系所有的作业测定方法都基于时间研究, 即便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方法, 其基础时间(如模特法中的1MOD) 也是经过大量实际的时间研究后取的平均结果。方法研究是作业测量的基础,作业测量是评价方法研究效果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在测定某项作业的标准时间前,必须保证该作业的方法经济、合理和科学,否则作业测量毫无意义,也就是说作业测量有赖于方法研究。另一方面,方法研究是否有效,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是新工作方法的工作时间是否低于原工

15、作方法,这显然需要借助作业测量。二、动作与时间研究的技术动作与时间研究的技术从其发展的角度出发,可依次划分为经验判断法、历史记录法和工作测量法三类。虽然前两类技术仍有某种程度的应用,但不可否认,第三类技术已成为目前最常用的时间测定技术。作业研究的第三类技术是根据统计学原理,通过对工作细节内容进行分析、测定来确定标准工时的方法,它按特点的同可区分为直接时间测定法、预定动作时间研究和工作抽查等类型。(1)直接时间测定法。这是时间研究中唯一直接测定的方法,是所有工作测量法的基础,它的特点是在现场对工作直接进行划分与测定,因此,具体具体、客观、适合情境等优点。缺点是不能对设计中的工作进行研究,研究费用

16、高。预定动作时间研究则以以往的时间研究资料为基础,即长期积累的时间资料综合发展盛开个时间标准系统,将这种时间标准系统应用于当前的实际情境,因此,它具有预测、费用少的特点,但精确性不能得到保证。(2)预定动作时间研究。这一方法中最为常用的普遍的技术为方法时间测定(MTM)与工作因素(WF)。MTM是三位美国工程师H.B.梅纳德G.J.斯坦杰门顿和J.L.修瓦伯在综合了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钻床工作场所的大量摄影分析发展起来的。该技术将人类操作动作划分为伸手、搬运、旋转、加压、转动、抓握、定位、放手、拆卸、眼动和身体动作等项,通过动作级别、动作距离、动作形态、克服的阻力和重量、动作类型或特点等变

17、量的分析以及同时动作、合并动作、复合动作情境的考虑,实现时间的测定。MTM按动作的精确程度划分为MTM-1,MTM-2,MTM-3三种形式。与此不同,WF则将人类操作动作划分为运送、抓取、预对、装配、使用、拆卸、脑力过程和放手等八种,从身体的使用部位、运动距离、所要求的手工控制级别以及阻力或重量等四个变量进行考虑。(3)工作抽查。这是利用统计抽查技术对作业动作进行随机、间断的观测、记录,它具有客观性强、费用少的双重特点,特别适用于对特定作业项目的时间或时间率测定。直接时间测定法和工作抽查的测定工时时均涉及工作速度评定(或称“速度评比”)的问题,而所有这三类方法都需确定宽放时间或宽放率。应该说,

18、直接时间测定法、预定动作时间研究和工答抽查的使用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由于各种标准时间系统(如MTM,WF)均来源于特定国家、特定企业或团体推选业运输和时间数据,因此,存在常模差异的问题。为了保证这类技术使用的准确性,事先必须对有关标准时间系统作出必要的修订。动作与时间研究技术在我国的某些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需要指出的是,在利用预定动作时间研究技术进行工作测定时,必须考虑原标准时间数据与我国这际情境的适用性问题。三、动作与时间研究的基本程序一般地说,动作与时间研究可分以下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发掘问题,确定研究项目。在实际情境中,有许多对象要求进行动作与时间研究,它们的范围大至生产过程、工艺过程,

19、小至工序或操作,选择的余地很大。为了把精力集中到最迫切、最重要的对象上,课题选择必须考虑到经济、技术、心理等因素。第二阶段是描述现状和现状分析,即对所选定的研究对象进行描述和分析。在这一阶段,可利用许多具体的描述方法,如程序分析、动作分析、直接时间测定、预定动作时间研究、工作抽查等等。在分析时,既可从对象、人员、地点、时间、方式、目的等方面加以考核(即“6W原则”或“5W1H原则”),也可以利用“运用经济原则”去对照、比较。第三阶段探索改进方案,为新方法设计。利用取消、合并、重排、简化等手段将旧的工作方法进行改进,提出若干新的工作方法。第四阶段是对新方法进行试行与评选,以经济、管理、心理等因素

20、为依据,选择“最佳”的工作方法加以实施。为了保证新方法正确实施,要制定材料、设备、环境等标准,并赋予特定的工时定额。第五阶段是对前一阶段实施新方法的状况进行评估,以确定该项研究的效益。评估的内容包括产量、质量、成本、安全状况、土气等方面。四、动作与时间研究的作用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在科学制定时间定额(或标准时间) 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定额方法从传统的经验判断法、历史记录法到开始逐步应用作业测定技术,提高了定额工作的科学性。因此,结合企业应用实际,探讨存在问题,并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对企业科学应用作业测定技术制定标准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一)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对作业进行方法研究作业测定方法强调操作

21、者按规定的作业标准操作,规定的作业标准是指经过方法研究之后制定的标准的工作方法,及有关设备、材料、负荷等一切规定的标准的情况。而定额人员忽视了这一基本问题,在对操作方法、作业环境、材料、设备、工具等方面没有进行方法研究的情况下,直接对工人操作进行观测、记录,并计算标准时间。由于缺乏方法研究,工人的作业程序不合理,操作随意性大,无效动作多,已制定的标准时间含有许多无效时间,研究结果有较大的误差,定额缺乏先进性。2忽视了人的因素定额工作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涉及范围较广,工人对定额制定非常敏感。而标准时间制定又是以人的作业为对象进行的研究,需要工人的密切配合。一些企业的定额人员忽视了人的因素。测定

22、前没有对工人进行动员和培训,测定过程中与工人缺乏有效沟通,使工人对作业测定意义认识不够,认为作业测定的目的是提高定额,加大劳动强度。担心自己利益受损的工人在测时过程中故意放慢操作速度,插进不必要的动作,使收集到的数据失真,给后面的评比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二)改进建议1加强对定额人员的培训调查表明,企业在使用作业测定技术中存在问题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定额人员对作业测定技术掌握不深。作业测定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有些环节需定额人员的主观判断,要求定额人员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定额人员在未经任何培训的情况下使用该方法,必然存在误差。因此,应对定额人员进行作业测定技木培训,提高定额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技巧。2重

23、视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是对现有的或拟议的工作方法进行系统的记录和严格考查,作为开发和应用更容易、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以及降低成本的一种手段。方法研究是作业测定的前提,企业在制定标准时间之前,首先应对操作者的作业方法、作业环境、材料、工具、设备等方面进行分析改善,使工人按规定的作业标准作业,动作科学、有效。在此基础上制定标准时间才具有先进性和科学性。3重视人的因素定额人员在实施作业测定之前,应对工人进行培训,使工人了解制定标准时间对企业和工人自身的意义。说明实施方法研究和作业测定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率,同时也提高他们的收入,减轻劳动强度,使工作更有成效,以获得工人对企业的理解与支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24、。测时过程中,遇到工人情绪紧张的情况,要立即停止测定,设法缓解紧张情绪。如果工人带有抵触情绪,故意非正常操作,应耐心进行沟通,或者重新选择合格工人进行测定。4观测次数的计算时间研究方法中,为了使测试结果具有代表性,必须对各单元进行多次观测才能保证观测结果有效。观测次数计算可采用误差界限法和经验法计算。经验法是根据操作周期时间来决定观测次数。5评比方法的选择目前,常用的评比方法有4 种,包括速度评比法、平准化法、客观评比法及合成评比法等。理论上讲,无论选择何种方法,评比系数都应是接近的,但是,由于定额人员对各方法掌握的程度不同,实际评比效果却不尽然。MVTA行为分析及人机工效任务分析系统MVTA

25、行为分析及人机功效任务分析系统是自动化记录时间与动作研究和视觉分辨活动的工效学分析使用的一种新型的图形用户界面。MVTA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由博士Robert G. Radwin和博士托马斯与工业界财团和政府以及财团的成员共同开发。该系统使用户在使用断点的视频记录(确定的开始和结束的事件)能够查明事件的交互。视频能被用于分析在任何一个速度在任何序列(实时性,慢/快的议案或帧由帧在前进/反方向) 。 MVTA能够制作时间研究报告和计算出每个事件的出现频率以及姿势分析。该系统可用于工业工程师,人类工程学家,心理学家和其他很多种类的专业应用。l Activity Sampling 作业(能动性)

26、取样,工作活动采样l Event Analysis 事件分析l Detailed Job Analysis 详细工作流程分析l Postural Analysis 姿势分析l Risk Factor Identification 风险因素识别l Task Analysis 任务分析l Quantification of Repetition and Duration 量化的重复和持续时间 l Time and Motion Study 时间与动作研究l Work Sampling 工作采样l Micro-motion Analysis 微动分析l Left-hand/Right-hand An

27、alysis 左右手分析l Behavior Observation 行为观察l Elemental Analysis 要素分析第二节 时间研究一、时间研究的定义作业测量也称时间分析(时间研究也叫工作测定),是指确定现有条件下从事特定作业活动的标准时间,它是按照规定的工作方法来完成指定工作所需时间的测定技术。完成任何工作所花费的时间,应该是一个合格工人(即具有一定的体力和智力,并具备一定技术熟练的工人)在从事这项工作的整个正常工作期间里,不增加劳动强度情况下所消耗的时间,同时,他是在标准状况下进行的工作。所谓标准状况,是指标准设备和工作方法,标准工作条件,标准生理状态以及操作者在工作方法上受有

28、良好训练等。由此可见,所谓标准状况,实际上是在方法研究基础上改进了的状况。简单说,时间研究(也称秒表时间研究)是指在某种标准状态下,决定由人员操作的工作需要多少时间的一种作业测评方法。换言之,时间研究就是把工作负荷转化成所需的人力资源,并以数字表示出来的一种方法。以上定义,隐含了以下几个重要条件:1.合格、适当的操作人员:操作者必须是个合格员工,而且该项作业必须适合该员工。2.良好训练:操作者对该特定工作的操作方法,必须受过完全的训练。3.正常速度:操作者必须在正常速度下工作。不能勉强自己过度努力,也不能故意怠慢,而且工作时的生理状态不能受心理上的影响。4.必须在“标准状态”下工作。所谓标准状

29、态,意指标准的工作方法,标准的工作环境,标准设备,标准工艺流程,标准动作,标准工具,标准机器运转速度等等。作业测定是一种科学、客观地制定标准时间,制定时间定额的方法。该方法确定的标准时间由正常时间和宽放时间两部分组成。其中正常时间是指合格工人以正常速度操作所需的作业时间,宽放时间为操作者在工作中必须给予的停顿或休息时间。二、时间研究的作用时间研究在于改善和优选作业方法和设定标准工时。标准工时是管理的重要基础,它能使管理工作发挥真正效益。标准工时的用途很多,归纳起来,可以分成以下4类:决定人员和设备的需要量。标准工时能计算需要多少人员和设备,再加上物料成本和间接制造成本即得标准成本。所以,在决定

30、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是最重要的根据。编制最佳作业方法。标准工时可帮助编成作业方法,使机器及人员发挥最高的使用率;还可以平衡流水线作业,标准工时可维持线内工作的平衡,提高整条线的生产力。规制人力资源的使用。良好的生产计划只有基于可靠的时间标准,才能准确地计算出交货期是否满足客户要求。另外,管理者若能妥善地制定标准工时,并让作业操作人员适当地了解它的意义,则对双方来说,可维持良好和谐的工作关系。总之,标准工时可协助管理者有效地运用各种资源,并可协助其了解员工,哪些人应接受再培训,哪些人需要换岗,哪些人效率高等等。决定成本与售价。制造业企业的成本,不外乎人工、材料的费用等,其中人工成本即来自标准工时

31、。三、时间研究的步骤与方法时间研究的步骤与方法:(一)确认时间研究的目时间研究具体应用时应首先确认其目的,以便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二)准备各种用具主要包括秒表(最好是l/100刻度值的秒表,每刻度为0.1S,称为1DM)、观测板和观测用表等。(三)将作业内容分解为要素作业要素作业在工作抽样观测中作为几个人观测某项作业状况的依据,在时间研究中,要素作业则作为测定某项作业时间值并加以分析研究的依据。将作业内容划分为若干要素作业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使观测者容易看清动作的起点和终点,利用加工对象的声音,换向、移动等变化作为划分的界限。2.要素作业界限应以观测者的肉眼能够分辨清楚为原则,其最短的作

32、业时间不要小于4DM。3.要素作业的定义要统一、明确,使观测者易掌握。4.要区别手工作业和机械咋业。手工作业时间直接受作业者主观意识影响,是划分要素作业的重点。机械作业时间受作业者主观意识影响很小,故在时间研究时,划分要素作业的意义不大。(四)测定各要素作业的时间首先将要素作业名称逐一填入观测表,其次将各要素作业定义填入要素作业定义表。要素作业时间的要领如下:1.连续时间观测法(1)在第一个要素作业的终点处,观测秒表指针位置,将读数记人观测表。(2)秒表启动后中间不得停项,直到全部要素作业的时间值测完为止。各要素作业时间净值要用减法运算。2.反复时间观测法(1)在第一个要素作业终点处秒表指针停

33、住并将时间值记人观察表的,“净值”栏内。(2)再启动秒表,从第二个要素作业的始点开始,到终点时按动秒表指针停转,并将其读数记入观测表的“净值”栏内。(3)如此反复,直到全部要素作业的时间值测出为止。无论哪种测定方法,在实际操作时,都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应特别注意要素作业的始点和终点的作业内容,而且自始至终都不得改变。(2)测定时,最好站在作业者的侧面稍前2m左右,以不干扰作业者的注意力为原则。(3)测定前应向车间主任、班组长和作业者说明目的和要求,尽可能消除作业者的戒备或逆反及抵触心理,求得有关人员的积极配合。(4)如测定周期性的.循环作业,应使用表1记录时间值,并反复测定20次,求出每

34、一个要素作业的平均时一间值。如测定单一的不定期的非循环作业时,应使用表与记录时间值,并附产品或零件简图。 (5)运用连续时间观测法时,遇有某项要素作业的时间读数未看清而使该时间值失效,就在该要素作业的栏内写 “m”。如遇某一要素作业被省略时,在该要素作业栏内记以(一)号。如在数次观测中出现一次周期外要素作业时,应及时将该要素作业名称填补到空栏内,并记录其测定时间值。(6)要选择愿意协作及技术熟练的作业者作为观钡业对象。(五)观测数据的整理和研究包括数据的整理和数据的研究。1.数据的整理(1)进行循环作业时间测定时,要求出时间净值和平均时值。(2)如发见侧定数据中出现异常值时,应予剔除。异常值是

35、指那些在观测上有明显差错或受到作业中可排除偶发性异常状态的影响而产生的比一般值过大或过小的数值。(3)将每个要素作业时间做成直方图,以便分析。2.数据的研究对观侧时间值的各项数据进行研究,目的是发现间题点,然后加以改进,在不增加劳动强度的前提下缩短作业时间,提高生产率。尤其在编制流水作业方案时,数据的分析更为重要。数据的分析研究从以下4点进行:(1)作业者实际操作有无多余动作或不合理动作,改进后能节省多少时间。(2)不同作业者的同一要素作业时间值差异有多大,其最短的要素作业时间可否作为标准时间。(3)单项循环作业中有尤时间浪费,如工具准备不充分而现找工具,搬运次数过多等多。(4)有无可能改为流

36、水线作业以节省时间。经过分析再提出改进方案。F.W.泰勒在“铁铲研究”中时间研究过程泰勒是作业测量的重要开创者,他所进行的“铁铲研究”是作业测量的经典案例之一。F.W.泰勒在时间研究上的最主要贡献之一是指出了时间研究的过程。他认为时间研究包括工作分解和工作建立两大范围。1工作分解工作分解是将作业分解成各种动作单元,分析各动作单元的功用,测量它们所需的时间,可总结成以下几个步骤:(1)将作业动作分解成最简单的基本动作;(2)删除无效动作;(3)观测部分熟练工人的各项基本动作,借助秒表记下最佳及时间最短的动作方法;(4)记录、说明、依次标出每一基本动作及恰当的动作时间;(5)分析、记录各类宽放率或

37、宽放时间。2工作建立工作建立是将组成特定作业的动作单元的标准时间相加,通过一定修正,确定其标准时问。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1)将经常以同样顺序在作业中出现的基本动作合并成一组,记录并标示各组动作;(2)通过分析、比较,从所有动作组中选择适当的动作组应用于当前情境;(3)将所有基本动作时间汇总,再加上各类宽放时间,即可估计出各类作业的工作时间。四、时间研究的技术 时间研究的主要技术有:(一)秒表计时研究秒表计时研究即用计时装置或用电影、录象实测作业中各动作元素所用的时间,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该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秒表时间研究是最基本的时间研究技术,它是在一定期间,直接和连续观察一项工作的执行,记录

38、时间消耗和有关资料,并根据标准,评定完成情况,然后加上宽限时间,根据这些数据来计算出标准时间。但是,这种秒表时间研究的应用有一定的限制,因为这种技术是在较短期内,对工作进行连续不断地直接观察。由于抽样时间短,取样集中,而且必须连续进行,不能中断,这就使其主要只适用于重复性手动工作。因此,在实际时间研究中,要结合采用几种技术,取长补短,因事制宜。(二)工作取样工作取样即按随机的时距对作业者进行观察,记录各种特殊作业或空闲的次数,计算其占全部观察次数的百分比,以这个百分比来表示整个工作时间中该项作业或空闲时间所占的百分比,进而计算出该项工作的标准时间。目前,在秒表时间研究不易为工人接受,难以测得准

39、确可靠的数据情况下,用工作抽样法来制定定额,值得研究推广。(三)预定时间系统预定时间系统即做各种作业动作所需的时间,将作业活动分解为基本动作,并确定每个动作所需的标准时间。预定时间制度是把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然后,制订这些基本动作的时间值并列成表,以备查用。在制订作业时间标准时,首先对作业进行分析,把作业分解为基本动作,设计合理的操作方法,再根据作业的基本动作查表,得到各基本动作时间值,将设计所规定的各基本动作的时间值合计,加宽限就可制定出作业标准时间。(四)标准数据系统标准数据系统即更大工作单元的作业时间数据库,这些工作单元是一些基本作业动作的组块,并与特定的机器或作业相联系。用标准数据系统

40、计算工作的标准时间比预定时间系统使用起来更方便。标准资料法是利用以往其它时间研究技术所确定的大量时间数据,加以分析综合,组成一套有关作业的标准时间的基本数据。它是一些预先确定的时间数据,因此,它和预定时间制度相似。但是,预定时间制度积累的是基本动作的时间数据,标准资料法所积累的则是作业要素的时间数据,预定时间制度和标准资料法的优点是可能不通过秒表时间研究等直接研究制定数据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如果所研究的工作既简单又少重复,那么,使用这种技术方法。作业研究可以按科学分析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省去多余的笨拙动作,制定最精确的作业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和监督制度等等。它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41、、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前提。 五、时间研究的分析(一)时间研究中的主观判断和评价对于一个研究人员来说,几方面的原因要求他必须在时间研究中进行主观判断和评价。首先,在定义所要研究的工作单元时必须十分谨慎。一个工作单元的动作时间不能太短,应该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标志。此外,有一些动作,发生频率低,但是是规则的,这些动作也必须计算在内。其次,在某些工作单元的测量中可能会测到一些偶然性的、不规则的动作他们实际上不反映真正的操作要求,例如,失手掉工具、机器失灵等,这些动作和所花费的时间有可能使测出的时间不正确,因此必须在时间研究中排除这样的动作时间。但哪些动作是规则的,哪些是不规则的,需要研究人员主

42、观判断。再次,宽放时间应该多大,也需要进行主观判断。通常宽放时间的范围是正常时间的10%-20%,给出这样的宽放时间主要是考虑到人员的疲劳、动作迟缓等不易测量的因素。最后,需要通过主观判断决定的一个最大问题是绩效评价因子的确定。在时间研究中,通常只是选择几名人员来进行观察和测量,他们的工作速度不一定正好代表大多数人的正常工作速度。这时,研究人员必须判断,通过对他们的观测所获得的数据是否代表正常速度;如果不是,应在多大程度上予以纠正(即因子数值的确定)。因为如果被观察者的平均速度高于正常水平,那么根据他们的工作速度制定出来的时间标准对于其它大多数人来说就是不公平的,实际上也是无法达到的。反过来,

43、如果他们的速度低于正常水平,那么根据这样的结果制定出来的工作标准对于企业也是不公平的,企业会遭受一定的损失。尤其是在工作标准与工作报酬挂钩的情况下,工作标准过高或过低不是使员工,就是使企业遭到损失。常常有这种可能性,即员工一但看到他们被观察,就会有意放慢工作速度,因此,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中,还需判断有无这样的情况发生。如果有,则需进一步判断其程度,并将其反映在绩效评价因子中。(二)时间研究方法的优劣分析时间研究方法是制定工作标准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训练有素并具有一定经验的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制定出切合实际的工作标准。这种方法也具有局限性。首先,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工作周期较短、重复性很强、

44、动作比较规律的工作,对于某些主要是思考性质的工作就不太适用,例如,数学家求解问题,大学教授准备讲义,或寻找汽车故障的原因等。对于某些非重复性的工作也是不适用的。例如,非常规设备检修。其次,秒表的使用有一定的技巧性,一个没有任何使用经验的人测出的时间值有时误差可能很大,基于这样的数据很可能会制定出不正确的时间标准。再次,时间研究中所包含的一些主观判断因素有时会遭到被观测者的反对。【研究实例】时间研究这种方法的主要用途是建立工作的时间标准,即上述的工作标准。一项工作(通常是一人完成的)可以分解成多个工作单元(或动作单元)。在时间研究中,研究人员用秒表观察和测量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员,在正常发挥的条件下

45、各个工作单元所花费的时间,这通常需要对一个动作观察多次,然后取其平均值。从观察、测量所得到的数据中,可以计算为了达到所需要的时间精度,样本数需要有多大。如果观察数目还不够,则需进一步补充观察和测量。最后,再考虑到正常发挥的程度和允许变动的幅度,以决定标准时间。 为了方便阐述,结合一个茶杯包装的例子(将一套6个茶杯装入纸盒,封口,码放)来具体说明时间研究的基本方法、步骤和要注意的事项。(一)时间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1、 步骤1:将工作分解成单元。例如,在茶杯包装事例中,可将这一工作分解成4个工作单元:取两个纸盒;将衬垫放入纸盒;将茶杯放入纸盒;纸盒封口、码放。将相关的数据纪录到数据纪录表中.分

46、解工作单元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第一,为了测量工作单元所花费的时间,每一工作单元都应该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标志第二,工作单元的划分不应是不到三秒就可完成的动作,因这种动作难以用秒表测量。例如,上述事例中的动作单元 如果再细分,还可分成三个单元:左手拿起衬垫;将衬垫打开(将放每个茶杯的网眼撑开);将衬垫放入纸盒。因为这几个动作的每一个都非常快,所以难以精确测量各自所需的时间。最后,如果这项工作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已经有约定俗成的工作方法,那么动作单元的划分应与这样的工作方法保持一致。有些非正常的,偶然发生的动作(如:衬垫失手掉在地上)不应计算在工作时间内。2、步骤2:测量各工作单元的时间。时间记录

47、表的形式如下表1所示。 表1 时间研究中的数据记录表(分钟)选择一名训练有素的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其每个工作单元所需的时间。常用的测量方法是连续测量法,即研究人员在每个工作单元的动作结束时,记下该时刻,列在表中的r行中,然后根据两个工作单元结束时刻的差即可得出第一个单元所花费的时间。 第2 个工作循环中无第一个工作单元,因为第一个循环中一下取了两个,所以每两次循环中发生一次这个动作。假设这项试验共观察了10个工作循环,全部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上表1所示。还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所观察测量的数值中有明显偏离于大多数其它数值的,就应分析它是不是由偶然因素引起的,例如工具失手,机器故障等。如果是的话,应将这样的数据排除在外。 将这样观察得到的数据取其平均,记在上表1中的t列内。 2、 步骤3:决定样本的大小。上面表1的观察数是10个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