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饲养管理资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7464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306.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蛋鸡饲养管理资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蛋鸡饲养管理资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蛋鸡饲养管理资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蛋鸡饲养管理资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蛋鸡饲养管理资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蛋鸡饲养管理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蛋鸡饲养管理资料.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养鸡成功的条件,功能完善的鸡舍。优良的品种。*适应当地的条件。*鸡种产蛋性能好。*种鸡质量好。优质全价的饲料。科学的管理。科学的、完善的、防疫、防病制度。,经济效益=,(品种+环境+营养)管理,蛋鸡品种,白壳蛋鸡:体形小,耗料少,产蛋量高 蛋小,死淘率高,神经质。褐壳蛋鸡:体形大、耗料多、抗应激强、羽色自辨雌雄、产蛋量高。,环 境,外部环境:地势地形、水源水质、地质土壤、气候、三通条件、环境疫情、位置确定、场地面积。场内环境:分区分功能规划、房舍功能、舍间距、朝向、道路、绿化。鸡舍:生产工艺方案、鸡舍建筑环境工程、功能设计。,决定鸡舍间距的四要素,排污 防疫舍间距防火 节地,鸡生长的规律,第一

2、阶段:0-6 周龄第二阶段:7-13 周龄第三阶段:14-18 周龄第四阶段:19-23 周龄第五阶段:24-42 周龄第六阶段:43周龄 淘汰,育雏期的管理 育雏的目的,用最佳的饲养管理技术,使雏鸡正常 生长发育,长势均匀。减少人为,疾病等造成的死亡,提高成活率。,育雏期的管理 雏鸡的生理特点,1.体温调节力差,初生时37-39,未达到40.5,4日雏均衡上升,10日龄达成年体温,3周趋于完善,7-8周可适应外界温度。2.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心跳:250-350次/分。3.胃的容积小,消化力弱,消化道内缺少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能力差。,4.羽毛生长快,孵出 20周龄换4次羽毛。4-5周 7-

3、8周 12-13周 18-20周。5.敏感性强,各种营养缺少,有毒物质均表现病态。6.抗病力差,缺乏自卫能力。7.群居性强,胆小。,育雏期的管理 雏鸡的生理特点,变温育雏。褐壳鸡换羽晚,前期温度略高。,育雏期的管理 一、温度,育雏期的管理 二、湿度,低湿、造成脱水。高湿、不利于换羽,舍内空气不好。,育雏期的管理 三、适中的密度,密度大:强弱 不均,整齐度差。密度小:利于成活,发育,不利于保温。,饮水的标准:细菌总数100个/ml 大肠杆菌3个/L出雏24小时,消耗体内水分8%,48小时耗水15%。先饮水后开食的好处:排除胎粪,吸收残留卵黄,促进肠道蠕动,利于开食。初饮水中加入8%多维葡萄糖,饮

4、足12小时。,育雏期的管理 四、饮水,水中加入抗生素,多维素或电解质溶液。配方:CuSO4 19g,FeSO4 6g,MnSO4 0.5g,K2SO4 8.5g,Na2SO4 8.0g,ZnSO4 0.5g,糖57.5g按2-5%配置。一周内用20左右的温开水。防止缺水。水位适宜,防止淹死鸡。,育雏期的管理 四、饮水,1.时间:出壳24-36小时为好或饮水后6-12小时。2.提早开食,有利于肠道发育及肠道免 疫力的形成。3.开食晚,消耗体力,造成虚弱,死亡增加。,育雏期的管理 五、喂料,通风的目的:*满足 鸡群对氧气的需要。*排除二氧化碳、氨气,多余的水气和羽毛屑。*排出舍内的治病微生物。,育

5、雏期的管理 六、通风,作用:减少啄癖,减少饲料浪费,杜绝挑食,不正确断喙,会致残,影响生产成绩。,育雏期的管理 七、断喙,断喙注意事项:1)舍内光线明亮。2)前后两日加入VK500PPm;3)刀片1500,呈橙红色;4)防止烫伤鸡舌;5)上喙比下喙短;6)断去1/2;7)500羽换一次刀片;8)时间不少于2秒;9)7-10日龄,断喙器孔径4.4mm,以后4.8mm。,育雏期的管理 七、断喙,密闭鸡舍:1周龄23小时,2-18周龄8-9小时。开放鸡舍:*4月15日至9月1日孵出的雏鸡,利用自然光照。*9月1日至次年4月14日,采用恒定光照或渐减光照。原则:育雏,育成期严禁加光。,育雏期的管理 八

6、、光照要合理,褐壳鸡5周龄体重非常重要,应达到400g。体重达标时,可继承产蛋数量遗传性的82%,产蛋持久性能的90%试验:400g以上组比400g以下组的生长,生产性能提高15-20%。,育雏期的管理 九、体重的管理,育成成绩与产蛋期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五周龄体重与产蛋期主要经济性状之间的相关Correlation between 5 weeks body weight and:,只日产蛋率 21-24周 wks 0.63+%HD Production 68-72周 wks 0.82+累计死亡率 60周龄 wks-0.71-Acc.mortality 72周龄 wks-0.65-72周龄

7、入舍母鸡产蛋数 72周龄 wks 0.93+Eggs HH,影响5周龄体重的因素Factors affecting 5wk body weight(1),育雏温度 Temperature“扎堆”Crowding饮水的供给 Water supply 易发现、饮用 Open water 饮水的温度适宜 Water temperature 抗菌素饮水问题 Antibiotics相对湿度 Relative humidity光照 Lighting 光照强度 Intensity 日照时间长短 Day lenght,饲料 Feed 饲料结构与质地 Structure 能量/蛋白质 Energy/Protei

8、n 育雏前期料 Pre-starter鸡群密度 Density 0-3周 wks:120-125 平方厘米/只 cm2 3周wks:200-220 平方厘米/只 cm2断喙 Debeaking免疫 Vaccinations,影响5周龄体重的因素Factors affecting 5wk body weight(2),1.防疫要点:(1)1B在ND以前,或同时使用联苗。(2)控制IBD,防止隐性IBD影响ND、IB效果。2.防止细菌性疾病:(1)沙门式菌病。(2)大肠杆菌病。(3)霉形体病。,育雏期的管理 十、疾病的防治,规律:早期死亡多在10日龄以前,以后抗病力增加,残废率下降。原因:1.垂直

9、传播疾病:白痢、MG。2.孵化过程中,感染,如脐炎。3.孵化条件掌握不好,造成脐部闭合不严。4.运输不当,体质削弱。5.育雏条件掌握不好,造成雏鸡死亡。6.其他,如兽害,机械损伤,人为致死。,育雏期的管理 十一、早期死亡规律及原因分析,1.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机能和较强的生活能力,对环境适应性强。2.消化能力强,食欲旺盛。,育成期的管理 一、育成期(7-18周龄的生活特点),1.适当的开产日龄。2.健壮的性成熟和体成熟一致的鸡群。3.胫骨长度达到品种要求。4.较高的均匀度。,育成期的管理 二、育成期的目标,7-13周,每周增重90-120g,骨骼、肌肉为主。14-18周,每周增重70-90g,脂

10、肪沉积,生殖系统开始发育。力求13周龄体重超过1150g。,育成期的管理 三、育成期鸡的生长特性,1.质的限制:2.量的限制:前敞后限,但16周后不限料,否则造成鸡群有可能在生产周期内少产蛋11枚。,育成期的管理 四、饲料的控制(体重的控制),在标准体重的10%,1.均匀度85%,优秀2.均匀度80%,良好3.均匀度75%,合格控制均匀度的方法:1.商品代5周始称重。2.抽查数1%,至少称100只。3.每周同一天,同一时间称重。4.称鸡地点相同。,育成期的管理 五、均匀度的控制,1.一日龄脱水。2.一日龄室温低。3.断喙不当。4.饲料不匀。5.密度大,空间小。6.水温低。7.雏鸡入场放入笼中太

11、迟。8.限饲不当。9.饲料搅拌不均。10.每层笼中放入鸡数不等。11.应激、疾病。,育成期的管理 六、影响均匀度的原因,1.补喂砂砾:每周每百只鸡补不溶性砂砾500g,3.0mm,增加消化机能,防止肌胃缩小。2.适时补钙:16周开始补钙作用:(1)防止体重增长不足。(2)防止蛋重增加慢。(3)防止产蛋数低于标准。,育成期的管理 七、日粮中补喂砂砾和钙,采用恒定光照或渐减光照,强度为3LKS即可。注意:不能增加光照。,育成期的管理 八、光照,1.减少应激。2.缩小两舍温差。3.尽量不做免疫、断喙。4.转群前2日,增加维生素用量。5.淘汰次劣病弱鸡只。,育成期的管理 九、转群,产蛋期指19周淘汰分

12、一般管理和阶段管理阶段管理分为:预产期,19-23周;高峰期,24-42周;产蛋后期,43周-淘汰。,产蛋期的管理,1.温度 16-23。2.密度 不同方式,密度不同。3.通风 供给充足的氧气,排除有害气体。4.饮水 饮水清洁,充足。5.光照 15分钟/周,直至16小时,产蛋期 严禁减少光照。6.营养,产蛋期的管理 一般管理,一、生理特点:1.生殖系统自16周开始发育,输卵管由6英寸至14-16寸,性激素上升至原来10倍以上。2.母鸡体重增400-500g,骨骼增15-20g,其中4-5g为钙储备。3.髓骨发育,髓骨占全身骨重的72%。,产蛋期的管理 预产期19-23周,二、预产期常表现的症候

13、:1.脱肛 产蛋10%换高峰料。2.拉稀(1)换料早。(2)生理性。3.瘫鸡(1)CaP 不平衡。(2)补钙晚。(3)VD缺乏。,产蛋期的管理 预产期19-23周,一、生理特点:生殖机能旺盛,代谢强度大,抵抗力较差。二、营养需求主要是维持基础代谢,增加体重,产蛋。三、产蛋期的生长高峰,每日增重高达3-5g,体重不增或减少表现脱毛、冠萎缩,特别是260天以后即有代谢性休产鸡。,产蛋期的管理 高峰期24-42周,四、能量第一,蛋白第二,否则造成脂肪肝和痛风R-NH3 脱氨 转化 尿酸 不畅 尿结石 排出,产蛋期的管理 高峰期24-42周,一、生理特点:体重几乎不增加,产蛋率下降,但蛋重有 增加。二

14、、管理工作的重点:保持产蛋率,缓慢平稳地下降。三、限制饲料:夏季严禁限料。,产蛋期的管理 产蛋后期的管理(43周至淘汰),一、蛋壳质量 1.年龄2.营养:Ca P Vc VD3 Ca+过高,则Vc VD3相对不足。3.钙化醇(Calcihicl)合成和因素。钙化醇在肾中形成,作用是将饲料中的Ca+吸收入血液中,转入输卵管,形成固体Ca,其中有VD3 VC参与。,产蛋期的管理 产蛋期常见问题,肾上腺皮质激素 VC VD3 钙化醇由图中可见,VD3不足则不足以形成钙化醇,钙化不好;同时VC参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合成用以抗坏血酸,在应激时,VC少,钙化醇少,蛋壳质量不好。影响因素:(1)环境(2)免疫

15、(3)抗坏血酸的生物合成(4)肾组织、损伤(5)传支、法氏囊炎,霉形体病。,产蛋期的管理 产蛋期常见问题,二、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疲劳综合症)。1.笼养鸡的特定环境。2.上笼早。3.钙、磷、VD3不足,尤其是可利用磷。补有效 磷,0.05-0.1%即可。4.高产蛋鸡。,产蛋期的管理 产蛋期常见问题,三、啄癖症的原因和对策 1.环境因素 1)密度 2)灰尘3)通风不足 4)饲糟、饲料不足5)饮水、水位不足 6)断喙不好7)湿度太高 8)外寄生虫9)高温或温度不足 10)光线强或强弱不均匀,产蛋期的管理 产蛋期常见问题,三、啄癖症的原因和对策2.营养1)Ca、P、粗纤维少。2)氨基酸不平衡。3)植

16、物蛋白高。4)Na+和Cl比及供应量3.激素Estroten和羽毛蛋白相似。,产蛋期的管理 产蛋期常见问题,三、啄癖症的原因和对策4.对策1)隔离 2)补断3)控光 4)降低密度 5)通风、减少灰尘6)换粉料 7)配方是否合理8)废机油、碘酊涂抹,产蛋期的管理 产蛋期常见问题,四、影响蛋重的因素 1.产蛋期内,初产蛋小,随后增大。2.开产日龄,开产推迟,蛋增0.15g。3.开产季节,春季产蛋率高,但蛋小。4.育成期光照。5.延迟饲喂。10%停料5日。6.环境温度(1)育成期高温。(2)产蛋舍超28。7.营养(1)亚油酸1.5%。(2)能量(3)蛋白质8.种鸡的日龄,产蛋期的管理 产蛋期常见问题,养殖成功的四大要素,遗传,生产效益,营养,管理,疾病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