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76831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片机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片机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单片机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单片机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单片机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在机械行业中的应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论文题目名称:单片机在机械行业方面的应用专业班级:机械10-1班 学 号:3100644183学生姓名:李全鹏指导老师:汪彦君单片机在机械行业方面的应用【摘要】机械制造工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应运而生,使得单片机技术在我 国得到深入广泛应用,把单片机技术融入到机械行业的生产中,不仅能提高企业 生产效率,还能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并且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动化,还能保 证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精度。【关键词】单片机机械手机械制造1. 引言在国民经济中,机械工业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传统的机械产品 一般仅是与强电相结合。

2、当前正面临着新技术强有力的挑战。它已不能满足生产 力发展的需求,只有迅速地实现对老产品的改造,形成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才能应 付这种挑战。随之机械制造工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应运而生,使得单片机技术在 我国得到深入广泛应用,而机械制造业已经被国家政府列入支柱性产业之一。把 单片机技术融入到机械行业的生产中,不仅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还能减少企业 的人力资源成本,并且提高企业的生产自动化,还能保证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 精度。所以单片机技术怎么与机械行业更好的融合是当前各个企业和学术界研究 的更要课题。这种变革必须依赖近二十年来飞速发展的微电子技术,单片机的出 现为电子计算机在机械工业中的广泛应用打开了大门

3、。2. 单片机的概念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在一块芯片上 集中了中央处理器(CPU)、一定容量的RAM和ROM(或EPROM、Flash ROM)、定时 /计数器及I/O接口电路等部件,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3. 单片机的特点(1)优异的性价比;(2)集成度高、体积小、适应性强、可靠度高;(3) 控制功能强大;(4) 低功耗、低电压、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5) 外部总线增加了2C及SPI等串行总线方式,简化了结构;(6) 单片机系统扩展、配置较典型和规范,易构成各种规模的应用系统。所以,用单片机可以构成形式多样的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通信系统、 信号检测系统、

4、无线感知系统、测控系统、机器人等应用控制系统。例如工厂流 水线的智能化管理,电梯智能化控制、各种报警系统,与计算机联网构成二级控 制系统等。4. 以单片机在机械行业中机械手方面的应用4.1机械手的简介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照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能实现自动抓 取、搬运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叫做“工业机械手”。在实 际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 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粉尘、 易爆、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下,它代替人进行正常的工作,意义更为 重大。随着生产的发展,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改善

5、和提高,在机械加工、冲压、锻、 铸、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得到了越 来越广泛的应用。国内外对机器人及机械手所作的定义不尽相同。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机器人的 定义:机器人是一种能自动定位、可控的可编程的多功能操作机。这类操作机具有 几个轴在可编程序操作下,能处理各种材料、零件、工具和专用装置,以执行各 种任务。美国国家标准(NBS)对机器人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并在自动化控制下执行 某种特定操作和移动作业任务的机械装置。”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对工业机器人的 定义:“一种装备有记忆装置和最终执行装置,能够完成各种移动来代替人类劳动 的通用机器。”它又分为以下两种情况来

6、定义:(1)工业机器人:“一种能执行与人 的上肢类似动作的多功能机器。”(2)智能机器人:“一种具有感觉和识别能力,并能够控制自身行为的机器。”机械手由执行机构、驱动一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这三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4.2机械手的类型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 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 定工作。它的特点是除具备普通机械的物理性能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 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操作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 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信号操作机械手来进行 探测月球、火

7、星等。第三类是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 于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传送。这种机械手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它 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 的。4.3机械手的基本结构机械手是一个水平、垂直运动的机械设备,用来将工件由左工作台搬到右工 作台。有上升、下降运动,左移、右移运动和夹紧、放松动作和位置控制。简易 机械手在各类全自动和半自动生产线上应用得十分广泛,主要用于零部件或成品 在固定位置之间的移动,替代人工作业,实现生产自动化。本设计中的机械手采 用上下升降加平面转动式结构,机械手的动作由气动缸驱动,气动缸由相应的电

8、 磁阀来控制,电磁阀由单片机控制驱动执行元件完成,能十分方便的嵌入到各类 工业生产线中。图2-1为机械手简图,其中SQ1-上限开关,SQ2-左限,SQ3-下限开 关,SQ4-光电开关,SQ5-夹紧,SQ6-右限。SQ4光也开关图2-1机械手简图这个机械手具有二个直线运动和一个旋转运动自由度用于将源工作台上的物 品搬到其左侧或右侧目的工作台上。机械手的直线动作由气缸驱动,气缸由电磁 阀控制,整个机械手在工作中能实现上升/下降、左传/右转、夹紧/放松功能,是 目前较为简单的、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机械手。其升降运动通过升降气缸、垂直 导柱、滑动导柱、垂直导轨及升降位置微动开关相互配合完成,升降工作行程

9、为0 100mm、转动是通过旋转气缸实现、转动工作行程为090;手爪是通过气缸、 弹簧的作用来夹持物品,夹持力是靠调节弹簧的预压缩调整。机械手的基本结构由感知部分、控制部分、主机部分和执行部分四个方面组 成。采集感知信号及控制信号均由气动缸驱动。主机部分采用了标准型材辅以模 块化的装配形式,使得气动机械手能拓展成系列化、标准化的产品。图2-1中工件所处位置为原点位置,根据要求:机械手初始位置在原点位置, 每次循环动作都从原点位置开始,完成上升、下降运动,左移、右移运动和夹紧、 放松动作和位置控制,并能实现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方式。当机械手在原点位置 下启动按钮,系统启动,左传送带运转。当光电开关

10、检测到物品后,左传送带停 止运行。根据分析可得出机械手的工作流程图,如图2-2所示。图2-2机械手工作流程图根据以上分析,机械构造方案基本固定。整个机械手一共用到三个气缸,单 片机需要控制每个气缸的动作:横梁长气缸的内外调,执行气爪的夹持与放松、 竖导杆气缸的升降、各气缸的定位控制和旋转轴的定位控制,另外两个是工件计 数和故障报警。4.4机械手的控制要求机械手的操作方式分为手动操作和自动操作,自动操作又分为单周期操作和 连续操作方式。手动操作是指用按钮对机械手的每一步运动单独进行控制;单周 期操作指机械手从原点开始,按启动按钮,机械手自动完成1个周期的动作后停 止;连续操作指机械手从原点开始,

11、按启动按钮,机械手的动作将自动地、连续 不断地周期性循环。在工作中若按停止按钮,机械手将继续完成1个周期的动作 后,回到原点自动停止。(1)机械手的自动运行: 下降:当机械手检测到传送带A上有工件时,有原点位置开始下降,下降 到位时,碰到下极限开关,机械手停止下降,同时接通加紧电磁阀线圈。 加紧工件:当机械手加紧到位时,压力继电器动合触电闭合,接通上升电磁 阀线圈。 上升:当机械手夹紧到位时,机械手开始上升,上升到位时,碰到上极限开 关,机械手停止上升,同时接通右移电磁阀线圈。 右移:当机械手上升到位时,机械手开始右移,右移到位时,碰到有极限开 关,机械手停止右移,同时接通下降电磁阀线圈。 下

12、降:当机械手右移到位时,机械手重新开始下降,下降到位时,碰到下极 限开关,机械手停止下降,同时释放加紧电磁阀线圈。 放松工件:放松动作为时间控制,设为2秒。 上升:工件放松后,机械手开始上升,上升到位时,碰到上极限开关,机械 手停止上升,同时接通左移电磁阀线圈。 左移:机械手上升到位后,开始左移,左移到位时,碰到左极限开关,机械 手停止左移。 回到原位:机械手左移到位后,回到原点位置,再次自动启动传送带A,当 光电开关检测到工件后,又开始新的工作循环周期。机械手的手动运行(2)手动运行是指机械手的上升、下降、左移、右移及夹紧操作通过对应的手 动操作按钮控制,与操作顺序无关。单片机模块选择:电源

13、模块,CPU模块,输入模块,输出模块。其中输入和输出 模块都选用数字量的类型,输入量较多,选择32路模块,输出量较少选择16路的 模块。4.5机械手的控制方案设计考虑到机械手的通用性,同时使用点位控制,因此我们采用可单片机对机械手 进行控制。当机械手的动作流程改变时,只需改变单片机程序即可实现,非常方便 快捷。4.6机械手的手部结构为了使机械手的通用性更强,把机械手的手部结构设计成可更换结构,当工件 是棒料时,使用夹持式手部;当工件是板料时,使用气流负压式吸盘。本文设计的是 抓握直径为05020的零件。按照抓取工件的要求,本机械手的手臂有三个自由度, 即手臂的伸缩、左右回转和升降运动。手臂的回

14、转和升降运动是通过立柱来实现的, 立柱的横向移动即为手臂的横移。手臂的各种运动由气缸来实现。手臂的伸缩、升 降运动由伸缩气缸来实现,回转由回转气缸实现。4.7机械手硬件电路设计机械手系统电路设计可主要分为三个模块:单片机主控模块、矩阵按键模块、 串口通讯模块。图3-1为硬件电路设计方框图。图3-2单片机整体模块设计原理图。图3-1硬件电路设计方框图图3-2单片机整体模块设计原理图4.8单片机方案选择单片机体积小巧,内部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存储器,程序存储器及输入输出 设备。对于需要灵活机动,精度要求不高,有可扩展性及程序可擦写和简单成熟的 编程平台等要求,单片机不失为最合适的选择。现有两种单片

15、机AT89S51和AVR可 供选择。万案一:采用常见的89S51作为米粉机点餐系统的控制核心。传统的51单片机具有 价格低廉,输入输出接口多,使用简单等特点,容易开发。万案一:采用AVR单片机,AVR单片机在一个芯片内将增强性能的RISC 8位CPU与可 下载的FLASH相结合使其成为适合于许多要求。具有高度灵活性的嵌入式高效微 控制器。从机械手的功能实现来说,单片机主要能够多路模拟输出精确的PWM功能上, 实现上位机串口通讯,S51单片机与AVR单片机相比,AVR单片机拥有内置多路的 PWM输出而且AVR单片机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程序处理效率,实现起来也比较方便, 因此采用方案二的AVR单片机

16、。4.9单片机主控电路设计ATmega64是基于增强的AVR RISC机构的低功耗8位CMOS微控制器。由于其先进的指令执行时间,ATmega64的数据吞吐率高达1MIPS/MHz,从而可以缓减系统在功 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主控电路的设计是以ATmega64单片机和RS232通信模块为核心,外接矩阵按键 模块和电源等硬件电路。ATmega64单片机工作在8MHZ的频率下,采用+5V的直流电 源供电。图3-3为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图。p p p p p p pJ3.2.3 54 6j76 87 910111233 1334 14PB515PB616P BOP B1 P B2 B313A D F

17、|4 6l21i987i6i55555 54pGA |FFIIFFFGVAAAP E1 P E2P E3P E4P E5P E6P E7P BOP B1P B2P B3P B4F叽 zTJLP Ba_L EB!TB G PR1 1 9J9ATME GA64P P P P PA3A4A5A6A7P G2P C7 P C6 P C5 P C4 P C3P C2 P C1 P COP G1 I GO一.2:bggOL 曲 mQn图3-3 ATmega64处理器.48.4-34P G133P G0在单片机系统模块中,还包括有外部晶振电路、复位电路。4.10AVR晶振电路的设计与传统的51单片机相比,A

18、VR单片机内置RC振荡电路。出厂时,未进行时钟源 设置的AVR,其时钟源使用的是内部RC振荡,一般情况使用的是1M频率。通过对熔丝位的设置,可以设置MCU的内部RC振荡频率。例如:4M、8M等。不过,内置RC振荡,在一致性方面存在差异,它因生产的批次有所差异,亦与 温度等因素有较大的相关性。所以,在一些对时钟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精确定时, RS232通信等,这些场合,建议使用外部的晶振线路。图3-4为外部晶振电路:C8122pFIY1 LZ=_J16MHzC92亍 22pF图3-4晶振电路4.11AVR复位电路的设计AVR单片机内置复位电路,并且在熔丝位里,可以控制复位时间,所以,AVR单 片

19、机可以不设外部上电复位电路,依然可以正常复位,稳定工作。若是系统需要设置按键复位电路,那么注意,AVR单片机是低电平复位,图3-5为设计的按键复位电路:+5图3-5复位电路4.12矩阵按键模块单片机通过动态扫描识别矩阵按键,可大大减少单片机IO 口的使用。使用按键 时注意由於这种按键是机械式的开关,当按键被按下时,键会震动一小段时间才稳 定,舄了避免让8051误判舄多次输入同一按键,我们必须在侦测到有按键被按下, 就延迟一小段时间,使键盘跳过抖动状态以达稳定状态,再去判读所按下的键,就 可以让键盘的输入稳定。图3-6为矩阵按键电路图:图3-6矩阵按键图3-7矩阵键盘4.13串口通信模块RS-2

20、32C是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正式公布的,在异步串行通信中应用最 广泛的标准总线。它规定连接电缆和机械、电气特性、信号功能及传送过程。现在, 计算机上的串行通信端口(RS-232)是标准配置端口,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图3-7 为串口通信模块,C1+VCCV+GNDC1-T1OUTC2+RIINC2-R1OUTV-T1INT2OUTT2INR2INR2OUTMAX232D9910图3-8 RS232串口通信4.14单片机总程序设计根据设计的的要求,进行AVR单片机C语言编程,编程思路方框图如图4-1。图4-1单片机程序框图5. 总结单片机的使用能大大地提高机械手的智能性,灵活性及通用性等主要

21、性能指 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把单片机技术融入到机械行业的生产中, 不仅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还能减少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并且提高企业的生产 自动化,还能保证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精度。所以单片机技术怎么与机械行业 更好的融合是当前各个企业和学术界研究的更要课题。参考文献1. 蒋辉平,周国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2. 吴振顺,气动传动与控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3. 方华,许江淳,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4. 蒋新松.机器人与工业自动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5. 王耀南.机器人智能控制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