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工程量计算图解讲义(PPT159页).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77854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159 大小:18.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工程量计算图解讲义(PPT159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图解讲义(PPT159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图解讲义(PPT159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图解讲义(PPT159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钢筋工程量计算图解讲义(PPT159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工程量计算图解讲义(PPT159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工程量计算图解讲义(PPT159页).ppt(1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钢筋工程量计算概述,关键点:(1)钢筋工程量计算依据(2)钢筋的分类(3)钢筋的连接方式(4)有关计算的基础知识(5)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6)计价规范相联系,引:钢筋工程量计算重要性(1)涉及构件多(2)计算内容繁杂(3)价值量大,单方面决定造价,1.1 钢筋工程量计算依据,(1)结构施工图(建筑施工图为辅助)(2)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854-2013中相关条文规范(3)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G101系列,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结构施工图,一套完整的结构施工图的顺序:,结构设计说明基础图楼层结构平面图(柱、梁、板)屋顶结构平面图楼梯结构图雨棚

2、配筋图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854-2013中相关条文规范,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G101系列,(1)发展历程G101系列图集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就是“平法”的发展历程(2)现行的G101系列图集11G1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2 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3 独立基础、条形基础、阀形基础及桩基承台,1.2 钢筋分类,1、热轧钢筋(1)热轧光圆钢筋(2)热轧带肋钢筋(3)余热处理钢筋回火: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2、冷加工钢筋(1)冷轧带肋钢筋冷轧或冷拔:对于金

3、属材料,为达到某种力学性能,在材料处于常温的条件下进行轧制或拉拔。(2)冷轧扭钢筋(3)冷拔螺旋钢筋,冷轧扭钢筋,冷拔螺旋钢筋,3、预应力钢绞线及钢丝(1)预应力钢绞线(2)预应力钢丝按加工不同分为冷拔钢丝消除应力钢丝按外观不同分为光圆钢丝刻痕钢丝螺旋肋钢丝,4、各种类型钢筋强度等级代号及符号表,1.3 钢筋工程量计算基础知识,1、钢筋单位理论质量(1)钢筋=7.85103kg/m3(2)钢筋单位理论质量=d2/47.8510310-6=0.006165d2(特别强调:上述公式中的“d”单位是“mm”),180弯钩,2、钢筋弯钩,90弯钩,180弯钩长度;(前提:I级钢筋,弯心圆直径为2.5d

4、,平直段长度为3d)则弯钩长度=(R+d/2)*2*180/360-(R+d)+3d=6.25d 其中:R=1.25d,同理:可得135弯钩的取值为11.87d;90弯钩的取值为3.5d.需要注意的是:若平直段长度和弯心圆直径不同时,上述取值应调整。,3、钢筋保护层,1、概念03G101(教材):保护层是从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11G101:保护层是从最外层钢筋的外皮到混凝土边缘的距离。(图集P54右侧注1)影响:所有箍筋都发生变化,且对于多肢箍的长度计算将变得更为复杂,拉勾也影响保护层的厚度.规范规定保护层大于50MM时需要做保护层的防裂措施。,03G101保护层如图中所示

5、,4、钢筋锚固长度,1、概念:钢筋锚固长度是指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2、确定方法:03G101(教材):直接规定锚固长度La和Lae;直接查表即可11G101:关于这部分的理解,见WORD文档,总结如下图所示:,锚固代号意义分解l长度Length的字头字母,a锚固anchorage的字头字母,b基本basic的字头字母,lab基本锚固长度。E地震Earthquake的字头字母。labE基本抗震锚固长度11G101-1第53页的表格,上表是供人们直接查阅用表,对工程中遇到的大多数钢筋都可以直接查阅,他们的la就=lab他们的laE就labE;其左下表是上表的编制说明,只是告诉我们,上表中的一、二

6、级抗震是用四级或者非抗震(两者完全一样)的数据乘以1.15得到,并不是说对上表的数据还要再 乘以1.15;上表中的三ji级抗震的锚固长度数据是用四级或者非抗震(两者完全一样)的数据乘以1.05得到,并不是说对上表的数据还要再乘以1.05。,其右下表是上表的使用说明,告诉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乘以什么系数,譬如:3)如果你碰到直径大于等于28mm,先查的相应抗震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的lab或labE,再乘以1.1;4)如果你碰到环氧树脂涂膜钢筋,再扩大25%;5)如果你碰到施工时钢筋有可能被扰动,再乘以1.1。,支座的概念,基础板(或者基础梁)是柱子的支座,谁是谁的支座,?,梁(或墙)是板的支

7、座,5、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1、概念当连接方式为绑扎时,需要增设搭接长度11G101与03G101(教材)对比基本无变化(图集P55左下)。(注3:增加“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为表的中间值时,可按内插取值。”),6、钢筋连接,1、焊接(1)闪光对焊,广泛适用于钢筋纵向连接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2)电阻点焊焊接钢筋骨架、钢筋网中交叉钢筋的焊接。,(3)电弧焊适用于各种钢筋结构的焊接。,(4)电渣压力焊直径为1440mm的竖向或斜向钢筋的焊接接长。,(5)气压焊(补充)采用一定比例的氧气和乙炔的混合气体燃烧的高温火焰为热源,对需要焊接的两根钢筋端部接缝处进行加热烘烤,使其达到热

8、塑状态,同时对钢筋施加轴线压力,使钢筋顶煅在一起。,2、机械连接两种施力方式:轴向挤压;螺纹,3、绑扎搭接,1.4 钢筋工程量计算,1、钢筋工程量计算公式(1)为什么以“t”为单位?(2)钢筋工程量=(钢筋长度单位理论质量构件数量)单位理论质量=0.006165d2 计算钢筋工程量的关键在于确定钢筋长度和构件数量,2、计算简例(题目见教材P18)(1)为什么I级钢筋端部必须带180弯钩?(见11G101-1 P53 左下测注1)(2)箍筋的边长为190mm,如何算出的?(240-25*2)(3)弯钩长度为什么是0.075mm?11.87d?(见11G101-1 P56),3、钢筋计算表(1)重

9、要性(2)关键点:钢筋简图、计算式(3)与广联达的联系第一章练习题教材P21,第4题 第5题,第二章 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关键点:(1)独立基础识图(代号、尺寸及标高)(2)独立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相关规定(3)独立基础钢筋工程量的计算(4)条形基础识图(代号、尺寸及标高)(5)条形基础钢筋标注及配筋相关规定(6)条形基础钢筋工程量的计算,引:建筑基础的分类(1)独立基础,(2)条形基础,(3)桩基承台,(4)阀板基础,(5)人工挖孔桩,本章重点讲解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的钢筋工程量计算,2.1 独立基础,坡型,特别强调:独立基础的钢筋一般布置在底部,受力需要时也布置于顶部。,准备什么叫集中标注?什

10、么叫原位标注?,1、独立基础的识图,(1)独立基础的编号大写“DJ”:“独基”拼音缩写的首字母小写“J”:“阶形”小写“P”:“坡形”教材P24表2-1,(2)平面尺寸及竖向尺寸平面尺寸:在图中已经标出,此处不作说明竖向尺寸普通阶型独基:从下至上,h1/h2/h3,普通坡型独基:从下至上,h1/h2,杯口阶型独基;分组表达,一组表达杯型(从上至下),一组表达阶高(从下至上).a0/a1,h1/h2/h3,杯口坡型独基分组表达,同上.a0/a1,h1/h2/h3,(3)独立基础的标高注写区分清楚“标高”和“竖向尺寸”标高:表达整个构件空间位置通常有绝对标高和相对标高之分绝对标高相对于黄海平均海平

11、面;相对标高建筑施工图中多相对于“室内平面标高”标高通常是一个带“+”或“-”的,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的数字。例如“-2.600”,竖向尺寸:空间直角坐标系上Z轴上的尺寸且长OR宽OR高,均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数字。,(4)独立基础钢筋注写1)底板配筋以“Bottom”的首字母“B”表达X向配筋以X打头,Y向配筋以Y打头;双向配筋相同以X&Y表示。11G101-3取消了圆形的独立基础的平面注写方式(教材P28不要求),2)杯口独立基础顶部焊接钢筋网以Sn表示,双杯口的同理;,3)高杯口独基杯壁外侧和短柱配筋什么叫“高杯口独基”?,双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高杯口独立基础配筋标注方式:以O表示角筋/

12、x边中部筋/y短边中部筋,箍筋(杯口范围/短柱范围),4)独立基础上部配筋注写什么情况下配置上部钢筋?双柱独立基础,且柱距较大时,注写为:T:双柱间纵向受力钢筋/分布钢筋如何区别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受力钢筋沿着柱子连线方向;分布钢筋沿着短方向,2、独立基础钢筋计算,P30独立基础钢筋工程量计算举例:,2.2 条形基础,1、条形基础识图(1)条形基础编号,(2)基础梁的集中标注1)基础梁编号:JL2)截面尺寸:bh;宽度高度3)钢筋注写:基础梁底部钢筋:以B打头,当跨中所注根数少于箍筋肢数时候,需要在梁底部增设架立筋,基础梁顶部钢筋:以T打头,用“;”将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隔开。当梁底部或顶部贯通

13、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以大写字母G打头注写梁两侧面对称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总配筋值4)基础梁底面标高当条形基础底面标高与基础底面基准标高不同时,将条形基础底面标高注写在()内,关于基础梁底面和条形基础底面的区分,关于基础梁的标注,很多地方和梁的标注相同,还会在后面梁的学习部分继续深化。,(3)基础梁的原位标注当梁端或梁在柱下区域的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当梁中间支座或梁在柱下区域两边的底部纵筋配置不同时,需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底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4)基

14、础底板的平面注写方式条形基础底板编号:阶形:J表示;如TJBJxx(xx)坡形:P表示;如TJBpxx(xx),()中应标明跨数,好像梁一样,条形基础底板竖向尺寸:当为多阶时各阶尺寸自下而上以”/”分隔顺写。,条形基础底部和顶部配筋:底部配筋:,顶部配筋:,条形基础底板TJBP和TJBJ配筋构造(11G101-3P69页),2、条形基础钢筋计算,第三章 柱钢筋工程量计算,关键点:(1)柱的识图(2)柱钢筋分类、构造(以11G101-1为准)(3)柱受力钢筋的计算(4)柱箍筋的计算,1、柱的识图,柱平法施工图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列表注写方式或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在柱平法施工图中,尚应按规定注明各

15、结构层的楼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1)列表注写方式,列一张表;表中包含哪些项目?柱编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含柱截面对轴线的偏心情况)配筋(若表达需要,会给出柱截面形状图和箍筋类型图),柱编号:柱编号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分析一下柱的类型,框架柱:框架柱就是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受力构件。,起点是基础,框支柱:因为建筑功能要求,下部大空间,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构件连接。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剪力墙的时候,转换梁叫框支梁,支撑框支梁的柱子就叫做框支柱。,芯柱:指在砌块内部空腔中插入竖向钢筋并浇

16、灌混凝土后形成的砌体内部的钢筋混凝土小柱(不插入钢筋的成为素混凝土芯柱),分为砌块芯柱和框架柱芯柱两种。砌块芯柱:指在建筑工程中空心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在混凝土砌块墙体中,砌块的空心部分插入钢筋后,再灌入流态混凝土,使之成为钢筋混凝土柱的结构及施工形式。框架柱芯柱:框架芯柱就是在框架柱截面中三分之一左右的核心部位配置附加纵向钢筋及箍筋而形成的内部加强区域。,框架柱芯柱,梁上柱:在梁的上面生出的柱子,梁下无柱,柱端部筋锚入梁内。,各段柱的起止标高;自柱根部往上的变截面位置或截面未变但配筋改变处为界分段注写。,注写柱截面尺寸:矩形柱:注写柱截面尺寸 bxh及轴线关系的几何参数代号b1、b2、h1、h

17、2;,b=b1+b2,h=h1+h2,注写柱钢筋柱纵向钢筋,当柱纵筋直径和各边根数相同时,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除此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h边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对于采用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柱,可仅注写一侧中部筋,对称边省略不注),柱箍筋注写要素为钢筋级别、直径和间距;当为抗震设计时,用斜线“/”区分柱端箍筋加密区与柱身非加密区长度范围内箍筋的不同间距。注意:螺旋钢筋用“L”表示。,(2)截面注写方式,2、柱钢筋相关信息,(1)柱钢筋计算相关数据详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纵向钢筋弯钩构造,(3)梁、柱、

18、剪力墙箍筋和拉筋弯钩构造,3、框架柱,(1)框架柱钢筋的一些基础性知识框架柱钢筋就两类:纵筋、箍筋按楼层位置不同可分为:顶层钢筋、中层钢筋、底层钢筋,框架柱按所处位置的不同分为角柱、中柱和边柱。柱纵筋的连接方式为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连接。关于教材P47图3-8的理解,对照11G101-1P57,重点明晰下列问题:hc的概念?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Hn的概念?所在楼层的柱净高llE的概念?如何计算?,“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50%”如何理解?“当某层连接区的高度小于纵筋分两批搭接所需要的高度时,应改用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如何理解?,

19、分两批搭接是什么意思?是否为相邻纵筋进行错开连接,例如图中左侧和右侧钢筋各有4排,其中左侧和右侧钢筋1、3排的绑扎搭接位置平行,左侧和右侧钢筋2、4排绑扎搭接位置平行,但是左侧和右侧钢筋1、2排绑扎搭接位置错开、3、4排绑扎搭接位置错开,结果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为50%,即使左右侧钢筋中间再增加同样形式错开连接的钢筋,接头面积仍为50%,4、框架柱纵筋,(1)基础插筋,新版11G101-3 P59 柱插筋在基础中的锚固和教材不同(事实上更加简化,具体不同见后续例题)有下列几点不同(归纳):(2)地下室柱纵筋,基本同教材,应注意区分,11G101-1 P57和P58的嵌固部位和基础顶面的概念

20、上的不同。认真理解“如果出现多层地下室,只有基础层及首层顶面的加密区为Hn/3,其余均为MaxHn/6,hc,500中取大值”,(3)首层柱纵筋在11G101-1中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标注的标高以下部分是可以理解为柱根的,一般情况下,无地下室时:嵌固部位在基础顶(首层地面)当有地下室:在基础顶面嵌固部位由设计决定(可设可不设),地下室顶面仍然为嵌固部位(4)中间层柱纵筋(基本同教材)(5)顶层柱纵筋(具体见11G101-1 P59),关于11G101-1 P59页相关问题的解读“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 1.2%分两批截断”的意义?配筋率:钢筋截面的面积除以整个柱子的有效面积20d:大于1.2%,

21、就表示柱配筋很大了,故此处在柱承载力状态时应力相对很大,为了保证应力过于集中,所以分批截断。就是柱外侧的钢筋分两批断,不可以一次截断!如果外侧的配筋率小于1.2%的话不用分两次截断。“角部附加钢筋”的作用:增强约束,防止混凝土裂缝及坠落。,节点E的使用:59页的关于柱筋收头的钢筋构造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柱子必须是边柱;二、梁必须为地下室顶板梁或屋面梁,即上部已无构件。现场施工一般都是采用的节点E做法,梁筋弯猫入柱中1.7LaE,施工起来比较容易。而节点A,B,C需要把柱筋锚入粱中,施工难度比较大(主要是柱筋的竖向尺寸不好控制)。节点A是把柱筋与梁筋拉通。,5、柱子箍筋,相关的构造知识应见11G

22、101-1P56;教材的内容是一个概略性的总结;详细来说仍然要看图集。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具体应满足封闭箍筋及拉筋弯钩构造;并筋的内容应了解即可。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应该满足P56右下角规定:,6、箍筋长度问题,(1)非复合箍筋复合箍的反义。什么叫复合箍:沿混凝土结构构件纵轴方向同一截面内按一定间距配置两种或两种以上形式共同组成的箍筋叫复合箍筋。由于保护层的概念变化,教材中关于各种非复合箍的长度计算公式有些会发生变化。注意:关于计算公式,图集上是不会给出的,需要自己进行推导或者总结。,常见箍筋长度计算公式:一字箍:L=(构件外表面尺寸-2保护层厚度)+2弯钩提问:为什

23、么公式中不直接写11.87d?教材上的公式和上述公式有什么区别?矩形箍:L=构件截面周长-8保护层厚-4箍筋直径+2弯钩长,其余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请同学们自己总结,关键点在于正确理解保护层厚度和明确你的已知条件。,(2)复合箍筋(图集P67)44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外箍筋长:L=2(b+h)-8c-4d+2弯钩长内箍筋长:L=2(b-2c-2d-D)/3+D+d+(h-2c-2d-D)/3+D+d+2弯钩长注:d箍筋直径 D纵筋直径基本思路:为了更准确,以纵筋的位置来定位。,螺旋箍筋的长度计算公式详见PDF详细推导,其中的理解关键,在于在纸上做一个直角三角形,然后将纸面卷成圆柱形。请同学们自己

24、验证。,注意:在此基础上仍然要加上教材上所列出的2倍弯钩长和一圈半的长度。,教材P69页例3-4的计算过程。,第四章 梁钢筋工程量计算,关键知识点1、框架梁、非框架梁、框支梁、悬挑梁、井字梁的概念2、框架梁、非框架梁、框支梁、悬挑梁、井字梁的钢筋种类及其注写3、框架梁、非框架梁、框支梁、悬挑梁、井字梁的钢筋工程量计算,教材P76页下表4-1中各类梁的具体区别,1、框架梁: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框架梁,屋面框架梁(WKL):屋面框架梁指的是框架结构屋面最高处的框架梁;楼层框架梁(KL):楼层框架梁指的是各楼面的框架梁;地下框架梁(DKL):地

25、下框架梁指设置在基础顶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标高正负零(室内地面)以下并以框架柱为支座,称为地下框架梁。,2、框支梁(KZL):因为建筑功能要求,下部大空间,上部部分竖向构件不能直接连续贯通落地,而通过水平转换结构与下部竖向构件连接。当布置的转换梁支撑上部的剪力墙的时候,转换梁叫框支梁,支撑框支梁的柱子就叫做框支柱。,3、非框架梁(L):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梁之间设置的将楼板的重量先传给框架梁的其他梁就是非框架梁。传力形式为:楼板非框架梁框架梁框架柱基础。即非框架梁的支座是框架梁,4、悬挑梁(XL):不是两端都有支撑的,一端埋在或者浇筑在支撑物上,另一端伸出挑出支撑物的梁。,井字梁(JZL):井字梁就是

26、不分主次,高度相当的梁,同位相交,呈井字型。这种一般用在楼板是正方形或者长宽比小于1.5的矩形楼板,大厅比较多见,梁间距3m左右,由同一平面内相互正交或斜交的梁所组成的结构构件。又称交叉梁或格形梁。,109,梁里钢筋道理有哪些钢筋?,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有哪些?,上:上部通长筋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左:左支座钢筋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右:右支座钢筋箍筋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梁钢筋的平法标注,1、平法图集11G101-1中规定了梁的各种钢筋在图纸上用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两种表示方法,集中标注,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

27、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中,原位标注优先于集中标注。,114,原位标注,集中标注,2、集中标注的注写规定,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中引出)(1)梁编号(必注);应注意有关井字梁的规定见条(2)梁截面尺寸(必注);注意水平加腋梁和垂直加腋梁的区别(3)梁箍筋(必注);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与肢数;,(4)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必注):所注规格与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用“+”相连;详见11G101-1P27页(5)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

28、筋配置(必注):当梁腹板(指梁除去与板重叠所剩下的部分)高度450mm时,需要配置纵向构造钢筋,以大写字母“G”和“N”打头。详见11G101-1P27页(6)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详见11G101-1P28页,118,梁编号,集中标注,截面尺寸,箍筋,上部通长钢筋,侧面纵筋,梁顶面相对于楼板面的标高高差,3、原位标注的注写规定,(1)梁支座上部纵筋“/”分隔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缺省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

29、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例 625 4/2,225+222,(2)梁下部纵筋:“/”分隔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前面。“”不入支座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童写在括号内。例 625 2(-2)/4,225+322(-2)/525,,当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再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值原位标注在

30、该跨或该悬挑部位,施工时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详见11G101-1P29页。(进一步理解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含义)附加箍筋和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详见11G101-1P30页。,123,梁平法标注例题,G410,什么意思?,标注一样,怎么配置钢筋?,124,集中标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悬挑,截面为300*600;箍筋为I级钢筋,直径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两肢箍;上部通长筋为2根直径22的二级钢;原位标注表示:支座1上部纵筋为4根直径22的二级钢,支座2两边上部纵筋为6根直径22的二级钢分两排,上一排为4根,下一排为2根;第

31、一跨跨距3600,下部纵筋为3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纵筋为4根直径18的二级钢,全部伸入支座;以后类推,框架梁通常筋计算(11G101-1P79页),关于注1的理解:ln指的是扣除支座后的长度,是净跨长度。关于注3的理解:所谓通长筋并不是指有一根很长很长的钢筋,只是说钢筋通过连接达到了“通长”的目的。或者说,不连接哪能贯通呢。公式: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上部、下部是一样一样的)左、右支座锚固长度的取值判断: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必须弯锚,算法:取Max(0.4

32、LaE15d,hc-保护层)15d,集中标注,梁编号 跨数 截面尺寸,箍筋信息,上部贯通筋,侧面受扭钢筋,相对本层板顶标高低0.1m,?中间支座负筋在哪?,原位标注,左支座,右支座,中间支座,中间支座处钢筋,?钢筋信息代表什么?,框架梁支座负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225,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225,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225,625 4/2,??他们的形状是怎样的?,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225,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225,??长度如何计算?,Ln/3,Ln/3,Ln/4,Ln/4,上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3+支座宽下排长度=2max第一跨,第二跨净跨长/4+支座宽,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单根

33、长度=max3.003,3.9032+0.60=3.20m,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单根长度=max3.004,3.9042+0.60=2.55m,思考?,当支座钢筋是三排,如925 4/3/2,如何计算?,上部通长筋为4根:则第二排3根钢筋为第一排中间支座负筋,第三排钢筋为第二排中间支座负筋,两种情况,上部通长筋为2根:则第一排另两根钢筋为第1排支座筋,第二排3根钢筋为第二排支座筋,第三排2根钢筋为第三排支座筋。,第三排负筋长度?,陈青来解释:由设计人员给出,若无,则按1/4计算,思考1:当中间支座两边钢筋标注不同时,如何计算?,厚德博学,筑基建业,思考2:当中间支座两边梁顶标高不同时,如何计算?

34、,厚德博学,筑基建业,思考3:当中间支座两边跨宽度不同时,如何计算?,厚德博学,筑基建业,思考4:当两大跨之间为小跨,中间支座钢筋如何设置?,悬臂跨跨中筋计算,参见11G101-1 P89关键应搞清图中在自由端钢筋究竟向左延伸多长,应与P79页对应起来看,同样符合第一排ln/3,第二排ln/4的规定。,下部非贯通钢筋计算,下部非贯通钢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伸入支座,一种未伸入支座,应注意教材P85页讲的仅仅是其中一种形式,即11G101-1 P79-P82,侧面纵向钢筋计算,此部分公式和讲解可以完全参照教材P85下部关键是理解11G101-1P87右下注3.,关于拉筋,1、拉筋的位置框架梁如果有

35、侧面纵向钢筋,就一定有拉筋2、拉筋的构造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竖向错开设置。,3、拉筋的计算,由于保护层的概念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拉筋的长度=梁宽-2C-2d+1.9d+max10d,75mm,关于吊筋和附加箍筋的计算,注意:附加箍筋和吊筋一般由设计来标注配筋值。意思说在此处应根据具体的建筑结构情况综合判定。附加箍筋范围内梁正常箍筋或加密区筋照设,例题讲解(教材P80 图4-4),第五章 板钢筋工程量计算,关键知识点:1、现浇板编号、板筋集中标注及原位标注的注写;2、板钢筋计算,一、板的类别,有梁板:梁和板整体浇筑的板无梁板:板无梁、直接用柱头支

36、撑,包括板和柱帽平板:平板是周边直接由墙来支承的现浇钢砼板;一般在砖混结构中。,板钢筋的配置,板的钢筋: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 分布筋 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马镫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板钢筋三维示意图,1、板集中标注,(1)板块编号:楼面板LB;屋面板WB;纯悬挑板XB。(参见11G101-1 P36)(2)板厚:h=XXX;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注写为h=xxx/xxx;当设计已在施工图中统一注明板厚时,选项可不填写。(3)贯通钢筋B底部;T顶部;还应区分X和Y方向;注意B&T(4)板面标高高差(同之前内容),L

37、B1 h=120B X:10200 Y:8200,8200,8200,1700,1100,板平法标注,集中标注,LB1指楼板1H120指板厚为120mmB板底受力筋其中:X方向为10200 Y方向为8200,原位标注,8200水平段长度为17008200水平段长度为1100 指到梁中心线的长度,1、板底钢筋计算,板底钢筋的长度计算,板下部钢筋工程量计算(11G101-1 P92),注:如为二级钢筋不设弯钩,长度=净跨+端支座伸进长度+中间支座伸进长度+弯勾(6.25d*2),板底钢筋的支座伸进长度,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伸进长度max(支座宽/2,5d),伸进长度max(支座宽/

38、2,5d),伸进长度max(板厚,120),板底钢筋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1/2板筋间距,根数=(净跨-板筋间距)/间距+1,板筋间距,板筋间距,板支座负筋及分布筋工程量计算(11G101-1 P92),当支座负筋在中部:长度=支座宽度+两端伸入跨内长度+弯折长度(板厚-2保护层-1/2下部钢筋直径),当支座负筋在端部:长度=锚入支座内长度+伸入跨内长度+弯折长度+(弯钩)若为光圆钢筋则有,板负筋的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根数=(净跨-0.1m)/间距+1,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板负筋分部筋计算,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150*2,分布筋和负筋搭

39、接150mm,板负筋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第一根钢筋距梁或墙边50mm,根数=(布筋范围-0.05m)/间距+1,楼板马镫筋工程量计算,马镫筋的概念:在板的上下两层钢筋中间,固定板的上层钢筋的支撑钢筋。钢筋的形状像凳子俗称马镫筋,也称撑筋。作用:使上层钢筋在承受各种施工活动荷载时,能确保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在规范规定的范围内。注意:马蹬筋一般在图纸上不标注,大都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详细标明其规格、长度和间距。,马镫筋的长度计算:长度=上平直段长度+马镫高度2+下平直段长度2,马镫筋的个数计算:马镫筋一般按矩形和梅花形布置在板上部筋纵横筋的交错位置,纵向和横向的间距一般为1m。一般来说,马镫筋的个数计算比较复杂,可以采用近似法计算个数=板净面积/(马镫横向间距马镫纵向间距),教材P94页例子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