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辅导3第四章教育目的.ppt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84370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49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辅导3第四章教育目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教育学辅导3第四章教育目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教育学辅导3第四章教育目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教育学辅导3第四章教育目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教育学辅导3第四章教育目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学辅导3第四章教育目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辅导3第四章教育目的.ppt(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教育学辅导,广州大学杨运鑫 博士、教授,第四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一)教育目的的定义 人们根据对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需要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的认识,在思想上对教育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计,二、教育目的的功能(一)定向功能:为学生的发展和整个教育工作预定方向(二)规范功能:规范和支配教育的各个方面(教育内容、方法、手段、活动)(三)评价功能:根据计划和标准对教育活动和环节不断检查,达到高效益和高质量。,三、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一)社会本位论:重视社会的存在、发展和价值,忽视个体的存在、发展和价值;重视个体的社会化,而忽视个体的个性化。,代表人物主要有中国的孔孟

2、学派、法国的孔德(Auguste Comte,1798-1857)、迪尔凯姆(mile Durkheim,1858-1917),Confucius 孔子,孟子,孔德,迪尔凯姆,(二)个体本位论:重视个体的存在、发展和价值,忽视社会的存在、发展和价值;强调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社会的价值只在于帮助个人的发展。重视个体的发展。,庄子Zhuangzi,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雕像,亚里士多德画像,夸美纽斯,法国的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712-1778)。提出了培养“自然人”的教育宗旨,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儿童的独立性和创造性,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要

3、求把儿童培养成自由的人。为此,卢梭极力反对盲诵枯记的经院式教学以及摧残儿童的严峻纪律和体罚。,卢梭,英国经验哲学学派的巨子洛克(John Locke,1632-1704)、瑞士民主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等都持个体本位论。到了现代,美国的杜威更明确地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主张,明确地宣告儿童是教育的中心。,洛克,瑞士民主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合适尺寸实际尺寸,德国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美国杜威,马克思主义认为,确定教育目的应该把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结合起来考虑,使教育目的既体现社会的规范和要求,又体现个人发展的目的把二者辨证地统一起来。,四、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一)社会政治经济需

4、要(二)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三)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问题: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1)教育目的的确立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2)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需求。(3)教育目的的确立还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第二节 新中国的教育目的一、新中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教育学意义(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2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进程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

5、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1)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个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尽可能多方面发展;个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的、自由的发展;个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的发展。(2)人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是一致的(3)工场手工业的分工加剧工人片面发展(4)现代机器大生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并提出了客观要求。(5)资本主义制度阻碍和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6)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7)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条件下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现实。(8)教育

6、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与方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科学地概括了人类发展的规律,确立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根本方向和条件,它为包括我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供了正确的方法论的指导和重要理论依据。,试析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3)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4

7、)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二、实施新中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一)正确理解全面发展,科学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二)结合国际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及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把握好教育目的的动态性和丰富性,(三)在把握教育目的整体性的基础上,要将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细化为可操作的具体目标,如何理解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个部分组成。(2)五育中的任何一育不仅有其特定的任务、内容和功能,而且对其他各育又起着影响、促进的作用。(3)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密切联系的,它们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统一的整体,从各个方面保证教育目的的实现。(4)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重点,但不能忽视任何一育。否则,就会影响其他各育的实现,影响人的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