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终稿).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084947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 页数:385 大小:1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终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5页
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终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5页
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终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5页
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终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5页
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终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工程土建施工0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终稿).doc(3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1、工程总概述11.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1.1、编制依据11.1.2、编制原则11.1.3、编制范围11.2、工程概况21.2.1、工程简介21.2.2、工程环境31.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51.2.4、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主要技术对策61.3、工程创优规划91.4、竣工验收策划102、专项工作实施方案112.1、建(构)筑物的保护方案112.1.1、建(构)筑物的现状概况112.1.2、建(构)筑物的调查112.1.3、建(构)筑物的保护方案112.2、管线保护、拆除及管线改移方案122.2.1、管线的现状概况122.2.2、地下管线改移、拆除及保护原则122.2.3、

2、管线核实调查122.2.4、主要管线的分布及处理方案132.2.5、拆除、改移、悬吊管线安全保证措施132.2.6、管线改移、拆除、保护的抢险应急措施132.3、交通导改方案142.3.1、结构位置与现状交通概况142.3.2、交通导改方案142.3.3、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措施152.3.4、大型活动与重大节假日期间的交通疏解措施152.4、临水引入152.4.1、施工临时用水引入方案152.4.2、临水引入干管管径计算152.4.3、施工排水162.5、临时用地及地上物拆迁162.6、临电需求172.7、交通安全协管173、主要施工方案193.1、总体施工方案193.2、施工测量与监控量测20

3、3.2.1、施工测量203.2.2、施工监控量测223.3、大井站(明挖车站)土建工程施工363.3.1、工程概况363.3.2、大井站施工步骤363.3.3、大井站主体基坑围护结构施工373.3.4、大井站主体基坑开挖473.3.5、钢管支撑施工513.3.6、基坑土方外运523.3.7、基坑开挖技术标准533.3.8、基坑开挖措施533.3.9、大井站主体结构施工563.3.10、大井站附属结构工程施工613.3.11、基坑回填土及路面恢复施工673.3.12、主体结构施工技术标准693.3.13、主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733.4、区间暗挖段土建工程施工773.4.1、区间暗挖段概况77

4、3.4.2、区间暗挖段施工方案793.4.3、洞身开挖823.4.4、超前支护863.4.5、初期支护883.4.6、隧道二衬施工923.4.7、初支及二衬背后注浆943.4.8、联络通道施工963.4.9、人防工程施工963.5、区间明挖段土建工程施工963.6、结构防水施工963.6.1、防水设计原则及标准963.6.2、结构防水体系973.6.3、明挖结构防水983.6.4、暗挖区间隧道防水1023.6.5、特殊部位结构防水1083.6.6、混凝土结构自防水1133.7、区间降水方案1163.7.1、降水设计方案1163.7.2、管井施工工艺流程1243.7.3、管井施工1243.7.4

5、、降水常见问题及预防措施与处理方法1273.8、特、一级风险工程专项施工方案1283.8.1、风险源分布1283.8.2、风险工程保护措施1313.9、安装工程施工1413.9.1、各种预留孔洞及设备基础等的施工1413.9.2、车站外通信人孔制作1423.9.3、综合接地和防雷接地施工1433.10、装修工程施工1443.10.1、合同范围1443.10.2、总体施工方案1443.10.3、天花吊顶工程施工1443.10.4、墙面工程施工1463.10.5、地面工程施工1513.10.6、栏杆、扶手等装修工程施工1543.10.7、站台绝缘层施工1563.10.8、卫生间防水施工1583.1

6、0.9、设备用房装修施工1593.11、站前广场施工1644、进度计划及措施1654.1、总工期及节点工期1654.2、施工进度安排1654.3、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和网络图1674.4、工期总体保证措施1674.4.1、对总工期目标进行分解,加强阶段目标工期控制1674.4.2、按项目法组织施工1674.4.3、对影响本工程工期的项目现状进行分析,制定相应对策。1674.4.4、强化过程控制,实行工期动态管理1674.4.5、制定相应的成品保护措施1684.4.6、配备足够的资源1684.4.7、节假日施工保证措施1684.5、关键工序工期保证措施1694.5.1、明挖基坑开挖工期保证措施16

7、94.5.2、明挖主体结构施工工期保证措施1694.5.3、暗挖施工进度保证措施1694.6、不可抗因素影响工期滞后的补救措施1694.6.1、开展多工作面平行作业,加快结构施工进度1694.6.2、增加资源投入,提高结构施作进度1704.6.3、做好成品保护,减少返修率1704.6.4、采取技术措施,改善施工环境1705、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1715.1、质量标准和目标1715.1.1、工程质量标准1715.1.2、工程质量目标1715.2、质量保证体系1715.2.1、建立质量管理机构1715.2.2、质量保证体系1715.2.3、创优保证体系1765.2.4、质量记录管理1785.2.5、

8、主要质量管理者职责1785.3、质量保证措施1795.3.1、组织保证措施1795.3.2、技术保证措施1805.3.3、施工控制措施1825.3.4、关键工序质量保证措施1845.4、质量事故处理应急预案2005.5、质量奖惩措施2025.5.1、接受业主质量奖罚条例2025.5.2、内部质量奖罚条例2025.5.3、质检人员不到岗处罚2036、安全管理体系及措施2046.1、安全目标2046.2、安全保证体系2046.2.1、安全施工管理组织机构2046.2.2、建立健全生产保证体系2046.2.3、安全生产责任制2056.2.4、安全管理制度2076.2.5、安全教育制度2086.3、安

9、全保证措施2086.3.1、施工现场安全措施2086.3.2、供电与电气设备安全措施2096.3.3、机械作业及设备使用安全措施2106.3.4、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2106.3.5、基坑围护支撑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116.3.6、基坑开挖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116.3.7、暗挖隧道洞内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126.3.8、模板支架施工安全保证措施2136.4、工程风险估计与评价2146.4.1、工程风险估计的原则2146.4.2、工程风险估计的主要内容2146.4.3、工程风险定级2156.4.4、工程风险评估的程序2156.5、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2166.6、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186.6.1、暗

10、挖段塌方应急预案2186.6.2、管线破坏、有害气体泄漏、突然涌水事故应急预案2196.6.3、火灾事故应急预案2196.6.4、大雨引起的洪灾的紧急应对措施2196.6.5、物体打击及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2206.6.6、触电事故应急预案2206.6.7、既有建筑骤然倾斜、沉陷紧急应对措施2206.6.8、边坡支撑突然失稳的紧急应对措施2217、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2227.1、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2227.1.1、文明施工目标2227.1.2、文明施工保证体系2227.1.3、文明施工保证措施2247.2、环境保护体系及措施2257.2.1、环境保护目标2257.2.2、环境保护

11、体系2257.2.3、环境保护措施2258、消防、保卫、健康体系及措施2298.1、消防、保卫、健康体系2298.2、消防、保卫、健康保证措施2308.2.1、保卫管理措施2308.2.2、消防管理措施2308.2.3、健康管理措施2319、机械设备配备及保障2339.1、机械设备配备2339.2、机械设备保障措施23310、劳动力、材料配置计划及保障23510.1、劳动力配置计划及保障23510.1.1、劳动力计划23510.1.2、劳动力管理及劳动力直方图23510.1.3、劳动力保障措施23610.2、材料供应计划及保障23710.2.1、材料供应计划表23710.2.2、材料供应计划保

12、障措施23711、用款计划24112、分包计划和管理措施24212.1、分包计划24212.2、分包管理措施24213、协调配合措施24313.1、与建设单位的施工配合措施24313.2、与设计单位的施工配合措施24313.3、与监理单位的施工配合措施24313.4、与其它承包商的配合措施24413.5、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施工配合措施24413.6、工程接口界面施工协调措施24413.7、系统调试、开通及竣工验收的配合措施24414、施工现场总平面图24614.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24614.1.1、布置原则24614.1.2、布置说明24614.1.3、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24714.

13、2、主要临时设施安排24714.2.1、施工围挡24714.2.2、场内道路及场地硬化24714.2.3、砂石料场及搅拌设备布置24814.2.4、临时堆土场24814.2.5、临时房屋24814.2.6、安全消防25014.2.7、污水及垃圾处理设施25014.2.8、施工供水25014.2.9、施工供电25114.2.10、施工供风25114.2.11、施工通风25114.2.12、施工通讯25114.2.13、车站龙门吊25214.2.14、竖井提升设备25214.2.15、主要临时工程数量表25215、现场组织机构框图及职责25415.1、机构设置原则25415.2、现场组织机构框图2

14、5415.3、施工架子队伍部署25515.4、施工现场各项管理25615.5、管理分工及职责25816、降低造价的合理化建议26217、附表26317.1、拟投入本合同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表26317.2、拟投入本合同工程主要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26517.3、建(构)筑物保护/管线保护/管线拆除/管线改移表26717.4、交通导改表27017.5、临水引入表27117.6、临时用地及地上物拆迁表27217.7、临电需求表27418、风险管理体系及措施27518.1、工程风险管理的目标27518.2、动态工程管理周期27518.3、工程风险管理体系27618.4、风险分级参考表27918.5

15、、本合同工程特级、一级风险源的管理方案及措施28019、附图351101、工程总概述1.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1、编制依据(1)北京地铁14号线工程正式施工图(2)北京地铁14号线01合同段地下线K8+200K18+200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2009年5月)(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6)地铁暗挖隧道珠江施工技术规程(试行)(DBJ01-96-2004);(7)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8)地铁防水工

16、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9)地铁工程监控量测技术规程;(10)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11)北京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暗挖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 01-87-2005);(12)地铁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技术规程;(13)北京市有关环保、卫生、健康、消防、文明施工的规定和要求;(14)施工现场考察资料及有关调查走访材料;(15)本单位多年从事地铁施工施工能力及施工经验。1.1.2、编制原则(1)采用成熟工法、突破重、难点工程;(2)根据合同文件,在安全稳妥的基础上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本标段施工任务;满足业主对总工期的要求和阶段性工期的要求;(3)充分考虑本标段工程特

17、点和周边施工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施工对城市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地面交通、既有设施安全及市民正常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4)采用监控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指导施工;(5)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健康等达到北京市政府及业主的要求。1.1.3、编制范围北京地铁14号线04合同段K8+534.25K11+584.180合同范围内(丰台北路站除外)所有土建工程、装修工程、安装工程、降水工程、站前广场、总负责及协调配合等。1.2、工程概况1.2.1、工程简介北京地铁14号线04合同段位于14号线南段,起讫里程为K8+534.25K11+584.18,包括一站三区间。线路出小屯路车站后右转下穿穿过

18、京石高速、卢沟桥路后,沿丰体南路一直向东延伸,经过大井站后沿丰体南路向东穿西四环丰北桥,并沿丰台北路东行,经过丰台北路站后沿丰台北路向东行至西局站。(1)郭庄子站大井站区间合同段内本区间起止里程为K8+534.25K9+111.8,区间总长度577.55米。区间线路由K8+540区间临时施工竖井开始,沿丰体南路一直向东延伸直至大井站。区间线路上方为郭庄子村及丰体南路,沿线房屋密集、地下管线密排。区间沿线地面平缓,略有起伏,地面高程49.3450.37m。隧道埋深1018.8m,主要穿越圆砾砾石层。结构基本处于潜水水位以上。其中K8+545.75K9+057段为暗挖段,采用矿山法施工,K9+05

19、7+111.8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暗挖段中K8+545.75+800段为单线单洞断面,复合式衬砌,断面形式采用马蹄形断面,开挖宽度6.2m。 K8+800K9+057段右线为双线单洞断面,复合式衬砌,最大开挖宽度12.05m,左线为单线单洞断面,复合式衬砌,断面形式采用马蹄形断面,开挖宽度6.2m,左右线最小隧道净距3.4m。(2)大井站大井站位于大井路与丰体南路交叉口以东。车站为地下两层双柱三跨岛式站台车站,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地下二层为站台。车站起点里程K9+111.8,终点里程K9+318.2,车站总长206.4m,标准段总宽20.9m ,站台长138m,站台宽12m,车站共设4座出入口(

20、其中一座预留),2组风亭、风道,2座紧急疏散出入口。车站主体建筑面积8743m2,出入口及其通道建筑面积为2011.7m2,风亭风道建筑面积为2699.3m2,总建筑面积为13454m2。(3)大井站丰台北路站区间本区间起止里程为K9+318.2K10+675.424,区间总长度1357.224m。区间线路出大井站后沿丰体南路向东穿西四环丰北桥,并沿丰台北路东行至丰台北路站。区间主要在道路下方穿行,沿线地面高大建筑物较多,下穿丰台北路与小井村路交叉口处人行天桥一座。区间沿线地面平缓,略有起伏,地面高程46.1449.79m。区间覆土5.4m18m,穿越地层主要为卵石-圆砾层,结构基本处于潜水水

21、位以上。区间全段均为暗挖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为单线单洞结构,复合式衬砌,断面形式采用马蹄形断面,区间线间距088m,线路纵向呈“V”字坡,纵向最大纵坡23.215。区间设联络通道两处。为满足施工需要,区间设置三个竖井辅助施工,竖井位于联络通道范围内,1#竖井设置于里程K9+785处,围挡占地1002m2,2#竖井设置于里程K10+32处,围挡占地面积3776m2,3#竖井设置于里程K10+262处,围挡占地面积1050m2,竖井尺寸6m4.6m,断面呈矩形。区间左右线隧道接近丰台北路站近120米范围内呈叠加形式。(4)丰台北路站西局站区间本区间起止里程为K10+950.224K11+

22、584.180,区间总长度633.956m。区间线路出丰台北路站后沿丰台北路向东行至西局站。区间主要在道路下方穿行,沿线地面高大建筑物较多,下穿丰台北路与西局西街交叉口处人行天桥一座。区间沿线地面平缓,略有起伏,地面高程45.7146.63m。区间覆土5.4m18.4m,穿越地层主要为卵石-圆砾层,结构基本处于潜水水位以上。区间全段均为暗挖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为单线单洞结构,复合式衬砌,断面形式采用马蹄形断面,区间线间距017m,线路纵向右线呈“一”字坡,左线呈“人”字坡,纵向最大纵坡27.762。区间设联络通道一处。为满足施工需要,区间设置一个竖井辅助施工,竖井位于联络通道范围内,

23、竖井设置于里程K11+400处,围挡占地1570m2,竖井尺寸64.6m,断面呈矩形。1.2.2、工程环境1.2.2.1、地形、地貌及气象北京地铁14号线04合同段位于北京城区西南部平原地区,属于永定河冲洪积扇的上部。所处地貌类型主要为第四纪冲洪积平原地貌。区间隧道沿线地形基本平坦。北京地区位于东亚中纬度地带东侧,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3.1,极端最高气温41.9,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7.0,年平均降水量为626mm,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标准冻结深度为0.8m。1.2.2.2、地面周边环境本合同段区间上方地面周边环境如下:(1

24、)K8+540处占用丰体时代物美停车场;(2)区间地下穿行丰体南路;(3)K9+106区间下穿丰体南路过街人行天桥;(4)大井站位于大井路与丰体南路交叉口以东丰体南路正下方,占用丰体南路路面,车站出入口及风亭占用丰台体育中心地块及丰体南路南侧人行道;(5)区间沿丰体南路向东下穿西四环丰北桥,地下穿行丰台北路,下穿丰台北路与小井村路交叉口处人行天桥。(6)K9+785及K10+032两处施工竖井占用丰北桥桥下绿地。(7)区间沿丰台北路东行下穿丰台北路与西局西街交叉口处人行天桥。(8)合同段沿线地面交通繁忙,沿线地面高大建筑物较多,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主要建构物有:丰体南路过街人行天桥、军民苑小区3#

25、楼、西四环丰北桥、望园西里10#及11#楼、望园东里27#及28#楼、小井村路人行天桥、万丰桥、西局西街人行天桥。1.2.2.3、地面交通状况本区间线路呈东西走向,基本位于丰体南路、丰台北路路下穿行,线路横向穿越大井路、西四环南路、万丰路,地面交通繁忙。合同段施工主要影响丰体南路、丰台北路、卢沟桥路及大井路交通,其中丰体南路、丰台北路基本呈西东走向,红线宽度约60m,具备主车道双向6车道及双向2车道辅道交通能力,为现状城市主干路,路面车流量较大;大井路为南北走向,红线宽度30m,双向2车道。另外,沿线经过较多桥梁,右西至东依次经过丰体南路人行天桥、西四环丰北桥、小井村路人行天桥、万丰桥、西局西

26、街人行天桥,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大。1.2.2.4、管线情况本合同段线路沿丰体南路、丰台北路行走,沿线穿越多条道路,道路下的管线横穿于区间结构上方,本合同段上方主要管线有:(1)丰体南路北侧1600雨水管;(2)丰体南路北侧1000污水管;(3)丰体南路南侧2500*2000雨水管廊;(4)丰体南路南侧1000污水管;(5)K9+570处2500*2200雨水管沟;(6)K10+390处4000*2000雨水管沟;(7)K10+400处2200污水管;(8)K10+480+675.424处400中水管;(9)K10+480+675.424处600上水管;(10)K11+220处2200污水管;(1

27、1)K11+270处6800*2000雨水管廊;(12)K10+950.224K11+100处400中水管;(13)K10+950.224K11+100处600上水管。这些管线均位于合同段主体及附属结构的上方,影响合同段结构的施工。施工期间均需进行加固保护或改移处理。1.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1.2.3.1、工程地质情况(1)区域地质概况北京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北部边缘,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西部为山区,属于燕山和太行山余脉,两山围绕形成北京小平原,工程整体位于平原上,地势平缓。北京地区工程范围内主要地层为第四纪河流沉积地层,受断裂活动的影响和古地理环境的限制,第四纪沉积地层的厚度由西向

28、东逐渐增大,岩相分布由山地向平原具有明显过渡的特征,市区西部的第四纪古河流形成的冲洪积扇顶部、中上部的地层以厚层砂土、卵砾石土为主;向东过渡为冲洪积扇的中部和中下部,第四纪地层为粘性土、粉土与砂土、卵砾石交互沉积层。北京地区的构造格局是新生代地壳构造运动形成,其特点是以断裂及其控制的断块活动为主要特征。北京市区正位于怀柔-北京-涿州构造带和张家口-北京-烟台构造带交汇和交接部位,沿线附近区域分布有良乡-顺义断裂和永定河断裂。(2)场地地层概述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本合同段工程范围内涉及地层主要为杂填土、粉土、卵石土、砂土,区间暗挖隧道部分穿越地层主要为卵石土层。1.2.3.2、水文地质情况(1

29、)地下水位分类根据初步勘察情况,结合附近的勘察资料,拟建工程沿线地面下46.0m深度范围内的松散沉积层中主要分布1层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为潜水。潜水主要赋存于标高23.7440.34m以下的砂、卵石层中,工程场内潜水当前水位标高为28.5020.00m,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根据本合同段工程情况,设计在大井站丰台北路站区间及丰台体育站区间西局站区间局部采取降水措施。(2)历史水位与设防水位1959年水位标高: 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水位标高: 29.121.5m;抗浮设防水位标高: 49.6m;(3)地下水的腐蚀性本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

30、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1.2.3.3、岩土工程分析评价(1)地震基本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本场区位于地震基本烈度8度区。根据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判别,本段线路自地面下25m深度范围内土层的等效剪切值Vse为277485m/s;本区间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场地类别为类。(2)抗震设计参数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拟建线路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内,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加速度值为0.2g。(3)液化判别该段线路自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的饱和粉土及砂土不会发生地震液化。1.2.4、工程特点、重点、难点及主要技术对策1.2.4.1、工程特点本合同段工程特点简述如图表1-1。图表1-1 工程特点一览表环境、

31、地质特点1、本区间地处繁华市区,地面地下建(构)筑物众多,环境复杂,且线路附近多处建筑距区间主体结构较近,施工风险大,安全防护要求高,政治影响大。2、合同段工程所处的丰体南路、丰台北路为城市交通主干道,交通十分繁忙,车流密度大,车站及竖井施工对道路的交通影响很大。3、根据设计勘察报告,本合同段内地下水位埋深较深,工程结构大多处于潜水水位附近及以上,但根据历史记录,水位变化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考虑进行施工降水。4、施工地处密集建筑区,存在扰民与民扰问题。结构特点1、本合同段主体结构埋深大,断面复杂且变化多样。有单线单洞马蹄型断面、停车线段及过渡段的双线单洞断面、区间明挖段的矩形断面等。2、结构

32、之间的接合面多,有单线单洞断面与矩形断面、单线单洞断面与双线单洞断面、双线单洞断面与矩形断面、区间隧道与车站连接、车站主体与附属连接等,其节点受力复杂,施工控制困难。3、大井站采用明挖法施工。标准段开挖宽度21.1m,开挖深度18.5m,开挖及支护难度较大,施工组织复杂。4、区间在丰台北路站前后上下叠加,沉降控制及施工安全控制困难。施工特点1、本合同段工期较短,工程量较大,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影响因素多,需投入足够施工资源,采用科学、先进、成熟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作好施工部署和安排,合理、有序组织施工,才能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地按期完工。2、施工面及洞内施工场地狭小,洞内场地布置及材料运输困难

33、。3、本合同段混凝土施工数量大,需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做好夏季、冬季混凝土施工的降温及防冻措施。1.2.4.2、工程重难点及对策本合同段工程重难点及对策简述如图表1-2。图表1-2 工程重难点及对策一揽表序号工程名称工程重难点概况主要对策1郭大区间对过街天桥的保护本区间明挖法区间下穿丰体南路过街人行天桥,对天桥桥基采用10001500mm钻孔桩保护。施工过程中减小对天桥桥基的影响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1)严格按设计要求做好天桥的围护保护措施。2)明挖施工时必须执行先撑后挖的原则,加强基坑支护和钢支撑的刚度,严格控制基坑变形。3)加强施工监控量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加强支撑或跟踪注浆等措施。

34、2丰大井站临时用地本站因施工场地和交通导改需要,需临时占用丰台体育中心9016m2用地用于交通疏解及施工用地。如何顺利完成临时用地征用,保证社会秩序正常,是本工程的难点之一。1)成立征地拆迁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责任到人,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征地拆迁工作;2)进场后迅速详细调查需要临时征地范围内的产权单位、数量、使用年限等;3)积极与业主及政府主管部门联系,取得支持;4)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办事,按程序办理手续,保证社会秩序正常。3建构筑物及管线保护车站位于丰体南路正下方,丰体南路下方和南北两侧管线密集车站两侧附属结构下穿管线段均采用暗挖通过。车站小里程端距丰体南路过街天桥净距约5.5m,天

35、桥为钻孔桩基础,桩基长度约10m,桩底埋深约12m。施工期间如何减少施工引起的沉降影响,保证天桥及管线的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1)施工前应对区间结构周边建构物进行详细调查,明确并确定各类建(构)筑物的沉降安全控制值,并设警戒值,一旦突破,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相关单位,待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后,方能继续施工。2)明挖施工时必须执行先撑后挖的原则,加强基坑支护和钢支撑的刚度,严格控制基坑变形。3)加强施工监控量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加强支撑或跟踪注浆等措施。4)隧道施工严格遵守浅埋暗挖“十八”字方针,控制结构变形,控制建筑物沉降。5)成立监测小组专职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监测工作,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

36、,进行针对性强的严密的监控量测。6)严格控制降水,最大限度减小降水引起的沉降,必要时采取回灌处理。4交通疏改及管线改移丰体南路现状主车道为双向6车道,道路红线宽度60m,现状交通繁忙。车站主体位于路中,施工期间需对路中500mm的污水管,700mm的雨水管进行改移。施工期间如何做好管线改移及地面交通疏改工作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1)成立交通疏解及管线改移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责任到人,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交通疏解工作;2)根据业主、交警部门及市政管理部门要求并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交通疏解和管线改移方案,并向交警部门和市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有关手续;3)严格按照交通疏解方案实施,制定交

37、通疏解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派专人值班协作指挥交通;4)施工运输选择在交通流量少时段,减少施工对正常交通的影响。5)管线改移期间,时刻与其它标段联系,统筹安排好管线改移工作,进行动态管理;6)做好管线安全保证措施和抢险应急措施。5大丰区间区间侧穿丰北桥桩区间多次侧穿丰北桥桩,与桥桩平面净距最近1.37m,如何在施工中有效控制桥桩沉降及倾斜是本工程的重、难点之一。1)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2)进行针对性的严密监控量测,当监测数据达到警戒值或超过警戒值时,停止施工,修正支护参数,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3)减小隧道开挖步距,严格

38、按设计加固措施进行地层加固;4)隧道初期支护外侧及时注浆填充。6区间下穿丰体中心地下水池区间暗挖隧道在K9+520.53K9+529处侧穿地下水池,地下水池位于丰体南路丰台体育中心地块内,水池平面尺寸为22m13m,水深8米,与隧道结构上方垂直距离约7.5m,平面投影侵入隧道结构2.3m。施工期间如何确保施工安全是本工程重难点之一1)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2)加强超前支护;3)减小隧道开挖步距,严格按设计加固措施进行地层加固;4)隧道初期支护外侧及时注浆填充。7区间侧穿望园西里10号、11号楼区间侧穿望园西里10号、11号楼,与

39、楼房平面净距1.84m,与基础净距11.34m,如何在施工中有效控制房屋倾斜及沉降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1)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2)进行针对性的严密监控量测,当监测数据达到警戒值或超过警戒值时,停止施工,修正支护参数,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3)减小隧道开挖步距,严格按设计加固措施进行地层加固;4)隧道初期支护外侧及时注浆填充。8丰西区间区间上下叠加段区间在丰台北路站前后上下线叠加,如何减少施工中引起的沉降,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保证结构安全是本工程的重点之一。1)隧道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

40、测”的原则组织施工;2)进行针对性的严密监控量测,当监测数据达到警戒值或超过警戒值时,停止施工,修正支护参数,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3)减小隧道开挖步距,严格按设计要求加固地层;4)隧道初期支护外侧及时注浆填充。5)按照先下后上的施工顺序,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减少沉降。1.2.5、主要工程数量标段主要工程数量钻孔桩17042m,挖土方336229m3,小导管400290m,喷射混凝土33642m3,钢筋加工17788t,型钢支撑1553t,钢管支撑1244t,防水板140951m2,混凝土61672m3。1.3、工程创优规划1)工程质量目标工程质量达到国家、行业质量验收标准,符合设计文件

41、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100,工程质量确保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配合全线争创“鲁班奖”。2)安全生产目标无工程事故和重大设备、人身伤害事故。杜绝因工死亡事故,年重伤率控制在0.6,年负伤率控制在12以内,确保安全生产指标达国标。3)文明施工目标施工现场达标,确保达到北京市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要求。4)环境保护目标噪音、水、气、碴及其它污染物排放符合环境保护要求;不发生环境污染事故。1.4、竣工验收策划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分部、分项及时进行验收隐蔽,工程施工结束后,提前21天通知监理,由监理组织对工程项目进行预验收,对验收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提报业主组织进行竣工

42、验收,提交竣工验收申请及竣工资料,验收合格后由业主、监理、设计及施工单位共同签署竣工验收证书,同时进行工程资料移交。2、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专项工作合同范围:本合同段内的建(构)筑物保护,管线保护、改移及拆除,地上物拆除、恢复及补偿,临时用地使用及恢复、补偿,交通导改,临水引入,专项工作协调配合等工程或事务。2.1、建(构)筑物的保护方案2.1.1、建(构)筑物的现状概况本合同段区间线路位于丰体南路及丰台北路路下穿行,大井站位于大井路与丰体南路交叉口以东,车站、区间明挖部分占用道路进行施工。沿线交通繁忙,线路穿越桥梁及周边高大建构物较多,对工程影响较大的主要建构物有:丰体南路过街人行天桥、军民苑小

43、区3#楼、西四环丰北桥、望园西里10#及11#楼、望园东里27#及28#楼、小井村路人行天桥、万丰桥、西局西街人行天桥。其中区间明挖段下穿丰体南路过街天桥,天桥距大井站小里程端净距5.5m;区间侧穿丰北桥桩,与桥桩平面净距最近1.37m;区间侧穿望园西里10号及11号楼,与楼房平面净距1.84m;施工中需采取保护措施。本合同段范围内涉及的需进行保护的建构筑物见“17.3、建(构)筑物保护/管线保护/管线拆除/管线改移表”。2.1.2、建(构)筑物的调查项目进场后对施工可能产生影响的建筑物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内容包括建筑物名称、修建年代、建筑物与隧道结构及线路的位置关系、结构类型及地面层数、地下室

44、绝对标高及地下室层数、建(构)筑物基础类型及地面高度、建(构)筑物基础底面与隧道结构顶部的距离等。通过这些相关数据确定出重点保护对象与一般保护对象。2.1.3、建(构)筑物的保护方案1)保护原则(1)施工前,根据建筑物调查情况,明确并确定各类建(构)筑物的沉降安全控制值,并设警戒值,一旦突破,立即停止施工并通知相关单位,待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后,方能继续施工,把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层、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始终置于可控状态。(2)明挖区间开挖深度较深,部分地段距房屋建筑较近,施工时必须执行边挖边撑的原则,加强基坑支护和钢支撑的刚度,严格控制基坑变形。加强施工监控量测,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加强

45、支撑或跟踪注浆等措施,控制地面沉降,保证建筑物安全和正常使用。隧道施工严格遵守浅埋暗挖“十八”字方针,控制结构变形,控制建筑物沉降。(3)成立监测小组专职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监测工作,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进行针对性强的严密的监控量测,以科学的监测手段和严谨的监测方法确保监测信息及时、可靠。做到信息化施工,将现场量测结果、开挖后的地层情况及时反馈,为施工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及时调整支护参数,把工程施工过程中地层、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的动态变化始终置于可控状态。(4)严格控制降水,最大限度减小降水引起的沉降,必要时采取回灌处理。2)具体保护方案建构筑物的具体保护方案见“3.8.2、风险工程保护措施”。2.2、管线保护、拆除及管线改移方案2.2.1、管线的现状概况本区间结构位于丰体南路及丰台北路下穿行,道路下众多管线位于隧道上方,与隧道并行,同时,区间结构穿过几条南北走向的道路,道路下的管线均横穿于区间结构上方。根据管线资料和现场调查,本区间共涉及电信、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燃气、工业等7种专业管线,管线权属单位涉及单位多,需要保护、拆除及改移的管线多。2.2.2、地下管线改移、拆除及保护原则(1)对与区间平面位置和纵向高程有矛盾的管线提出悬吊保护、拆除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