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营养与氮肥》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素营养与氮肥》PPT课件.ppt(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氮素营养与氮肥,第五章,第一节 植物的氮素营养,一、植物体内氮的含量和分布 在所有必需营养元素中,氮是限制植物生长和形成产量的首要因素,对产品品质也有多方面影响。一般植物含氮量约占作物体干重的0.3-5%,而含量的多少与作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二、氮的营养作用,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例如蛋白质、核酸、叶绿素、酶、维生素、生物碱和一些激素等,这些物质涉及遗传信息传递、细胞器建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在细胞内硝酸盐具有渗透调节作用。硝酸盐还可能具有信号作用。,三、氮的吸收,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某些可溶性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
2、基酸、酰胺和尿素,也能被植物直接吸收。,1.NO3-的吸收,植物根细胞吸收NO3-是逆电化学势梯度进行的,首先需要由细胞膜上的质子泵(H+-ATP酶)水解ATP,并向膜外释放H+,使膜电化学势下降,产生驱动力,最后由硝酸盐转运蛋白(载体)2H+:1NO3-共运的方式,将NO3-运入细胞膜内。是一个主动吸收过程,2.NH4+的吸收,植物可能以两种方式吸收NH4+。一是NH4+在质膜上发生脱质子作用以NH3的形态跨膜运输;二是植物根细胞质膜上有多种NH4+转运蛋白,通过主动运输方向将NH4+运入细胞内。NH4+的吸收伴随H+向膜外的释放,从而导致根际H+浓度的升高(根际酸化)。NH4+吸收的这一特
3、点非常重要,因为根际酸化对其它难溶性养分的有效性有很大影响。,四、氮的同化与NO3-的还原,NO3-8H+8NH3+2H2O+OH-氮的同化包括由NO3-还原为氨,再同化为氨基酸的过程。NO3-进入植物体后,多数情况下以NO3-的形式直接通过木质部运往地上部,其余一部分在根系中同化为氨基酸、蛋白质,或在根细胞的液泡中贮存起来。,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是一种黄素蛋白酶,含两个相同的亚基,每个亚基由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细胞色素557(Cytc)和钼辅基(Mo cofactor)三部分组成。在还原过程中,由NAD(P)H作为电子供体,经过一系列电子传递,最后由钼辅基将电子转移给硝酸根,使它
4、还原为亚硝酸根。,亚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是一种含血红素(Siroheme)和一个4Fe-4S中心的单体酶(图)。它以还原态的铁氧还蛋白作为电子供体,转移给亚硝酸,使亚硝酸根还原为氨。,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五、NO3-和NH4+营养作用的比较,从生理的角度看,NO3-和 NH4+都是良好的氮源,但在水培条件下,单纯供应铵态氮抑制植物生长,这是由于根际酸化所造成的。田间条件下,有些在硝态氮下生长较好(喜硝性),另外一些则在铵态氮下生长较好(喜铵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作物进化过程中对土壤生态条件的适应性有关。,作物对氮肥的喜好,水稻是典型喜铵的作物,施用铵态氮肥的效果比硝态氮肥好。而大多数
5、旱地作物则表现喜硝性。,不同形态氮肥对玉米和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15天),以NaNO3为氮源 以(NH4)2SO4为氮源 干 重 原来pH值 最终pH值 干 重 原来pH值 最终pH值 玉 米 0.41 5.2 6.8 0.27 5.1 4.0 水 稻 0.13 5.2 6.0 0.31 5.1 2.9 很多研究表明,当两种氮源以适当比例同时存在时,作物生长状况会明显改善。这在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上都有相同的结果。不过在土壤中很难实现这一点。,NO3-吸收与还原的调节,1、硝酸盐对NR的诱导作用2、光照对NR活性的影响3、不同叶龄叶片中NR的活性4、植物体内氨基酸、铵离子对NO3-吸收的调节
6、,七、植物缺氮症状,缺氮后蛋白质合成受阻,细胞分裂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下降后出现叶片黄化,光合强度减弱,光合产物减少。氮在植物体内的再移动能力能强。缺氮情况下,老叶中的蛋白质、核酸、叶绿素等分解为小分子氮化合物(如氨基酸或酰胺等),然后转运到新生器官被再利用,以满足这些器官的正常代谢。,1、营养生长期缺氮,轻微缺氮时,植株呈浅绿色。严重缺氮时,下部老叶显著黄化并衰老加快。进而导致植物生长发育缓慢,植株矮小细弱。严重缺氮甚至出现生长停滞,不能抽穗开花。,2、生殖生长期缺氮,缺氮导致繁殖器官(如幼穗、花)分化受阻。繁殖器官变小或变少。,3、籽粒建成或果实形成期缺氮,器官提前衰老,叶片氮输出过早,光
7、合产物供应不足,籽粒或果实中中细胞分化受阻,果实变小。谷物的败育籽粒数增加,籽粒结实率下降,产量明显降低。收获产品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相应地减少。,八、供氮过多的危害,超量供应氮素常使细胞增长过大,细胞壁薄,细胞多汁,导致作物易受各种病害侵袭。如果造成群体过大,受光条件恶化,则植株高度增加过快,下部节间过细,易造成倒伏。过量氮素的同化过程要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从而使植株碳氮代谢失调,导致甜菜块根的产糖率下降,园艺作物果实的含糖量降低,麻类作物纤维产量下降。过多氮素还打破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使营养生长过旺,生理殖器官得不到充足的养分,造成小麦贪青晚熟,棉花蕾铃脱落等。对叶
8、菜类蔬菜来说,过量氮素不仅降低其贮存和运输品质,更易导致植物体内硝酸盐积累,对人体营养有很大危害。,水稻田氮肥过多,群体太大,遇风倒伏,第二节 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土壤中氮的形态可分为有机氮和无机氮。有机氮占98%以上,包括水溶性(如氨基酸等,约占5%)、水解性(如蛋白质等,约占50-70%)及非水解性有机氮(如杂环含氮化合物等,约占30-50%)。无机氮也称矿质氮,包括硝态氮、亚硝态氮和铵态氮,只占土壤全氮的1-2%。,(一)化肥氮的生物学固定,1、作物对化肥氮的吸收 植物对氮肥的吸收率一般为30-50%!土壤残留5-30%,各种途径的氮肥损失高达15-70%!2、微生物
9、对化肥氮的吸收 微生物吸收化肥中的氮,构成自身有机体的一部分,微生物分解后,又将这些氮素释放到土壤中。微生物体含氮总称为微生物氮。,(二)化肥氮在土壤中的转化,1、土壤对铵的吸附与固定阳离子吸附交换,粘土矿物固定,有机成分吸附土壤对铵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氮的损失。其中的交换态铵较易释放,可以在作物生长季节中不断提供氮素。,粘土矿物固定,在粘土矿物的膨胀晶格中,铵离子置换层间阳离子而被固定。我国土壤中,被固定的铵态氮可占全氮的10-40%。蛭石和伊利石是固定铵的主要矿物。固定态铵可被使晶格膨胀的Ca2+、Mg2+、Na+、H+置换出来,但不能被使晶格收缩的K+、Rb+、Cs+离子置换。K+的
10、存在常限制铵的固定,这是由于K+也能填入相同的固定位点。因此,先施钾肥后再施铵肥可减少铵的固定。干湿交替和冻融交替可使土壤中刚固定的NH4+更加稳定。土壤对铵的固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氮的损失。其中的交换态铵较易释放,可以在作物生长季节中不断提供氮素。,2、铵的硝化作用,影响铵硝化作用的因素,1 通气性好2 适宜的水分3 pH值:,8.5左右最佳。酸性土壤上受到抑制。4 温度:30-35oC时硝化作用最快。,通气条件下硝化作用,3、反硝化作用-硝态氮的还原作用,在嫌气条件下,经反硝化细菌从NO3-或NO2-中取得氧气,并使之还原成气态氮(N2O和N2)的过程。,影响反硝化作用的因素,1 通气性:
11、当土壤含水量高时,氧气不足,增加反硝化作用。2 pH值:以(偏碱性土壤)最快。酸性土壤上受抑制。3 温度:在2-60oC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反硝化作用增加。4 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碳源)含高,反硝化作用强。,土壤含水量与反硝化作用,土壤pH值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土壤有机质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反硝化作用所需的能量与电子均由土壤中有机物质提供,大量有机碳的分解可迅速耗氧而形成嫌气环境。当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时,由于能源缺乏,反硝化作用受到抑制。,土壤有机质对反硝化作用的影响,4、氨挥发,随土壤pH值、碳酸钙含量、温度、铵态氮肥用量的增加,氨挥发损失增大。植物可以吸收土壤释施的氨,但同时,植物体内的氮素
12、也可能通过氨挥发的形式释放到大气,尤其是成熟期和衰老期。,第三节 常用化学氮肥的性质,氮肥的种类、特性和施用氮肥使用技术,一、氮肥的种类与特性,(一)氮肥生产原理1、氨合成原理 反应条件:高温、高压、催化剂氮气制备:由空气中分离氢制备:重油气化法,固体燃料法,电解法等,硝酸的合成原理:,2、氮肥生产,NH3+H2O+CO2-NH4HCO3(碳酸氢铵)2NH3+CO2-CO(NH2)2+H2O(尿素)NH3+HNO3-NH4NO3(硝铵)2NH3+H2SO4-(NH4)2SO4(硫铵),追肥量的确定,根据作物不同时期氮素需求量进行调控 土壤氮素速测法:土壤氮素速测箱 植株氮素营养诊断法:植株硝酸
13、盐测定法,植物叶绿素SPAD值法,土壤氮素速测箱,植物硝酸盐测定的反射仪,精确农业的养分管理系统,(二)氮肥的种类,1、氨态氮肥 液氨 氨水 碳酸氢铵 硫酸铵 氯化铵 液氨注入土壤后立即形成局部高浓度的氨和铵区,直径约3-13cm。短期内可使pH值高达9-9.5,土壤微生物数量锐减,有机质溶解。,碳酸氢铵,含氮17.7%,无色细料晶体,水溶液碱性(pH=8.2-8.4)。易受热分解,易吸湿水解,结块。肥效快。土壤对其中的铵的吸附量大。施肥后需覆土或灌溉,以减少氨挥发。解离后形成的HCO3-,可以进一步分解为CO2为作物提供碳源。,硫酸铵,白色结晶。含氮21.2%,较低。早期主要化学品种,标准氮
14、肥。水溶液呈酸性。生理酸性肥料。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所缺硫土壤上施用更好。不宜在水田施用,以防硫化氢毒害。,氯化铵,白色晶体,含氮26.1%,较低。水溶液呈酸性,生理酸性肥料。比硫酸铵生产成本低不宜在酸性土壤和忌氯作物上应用。,2、硝态氮肥,特点:易溶于水,速效,易吸湿结块,受热分解,硝酸根易随水流失,不易于水田。硝酸钠含钠,不适于盐碱地。硝酸铵:含氮35%,白色结晶,水溶液呈酸性。硝酸钠和硝酸钙:含氮15%左右,水溶液呈碱性。,硝酸铵,3、尿素,性质酰胺态氮肥,含氮46%,较高。白色颗粒。水溶液中性。吸湿性小。可用于基肥、追肥及叶面喷施 含少量缩二脲,对幼苗有抑制作用。,尿素,尿素的转化:在
15、脲酶的作用下,尿素可以与水反应,最终分解为氨气和二氧化碳。在20oC下,转化时间一般为4-5天。脲酶抑制剂:氢醌,苯醌,4、缓释肥/控施肥,缓释/控释氮肥主要包括合成的微溶的有机氮化合物、包膜氮肥、含硝化抑制剂氮肥三类。当前以应用包膜控释氮肥为主。目前全世界缓释和控释肥的消耗总量大约是65万吨,其中美国占70%,日本和欧洲各占有15%左右。主要用于园艺作物、草坪、高尔夫球场等。,缓释肥/控释肥各种各样的缓释肥/控释肥,合成的有机长效氮肥(微溶的有机氮化合物)脲甲醛(UF)、脲乙醛(CDU)、脲异丁醛(IBDU)、草酰铵(OA)等。包膜氮肥:包膜物质有硫磺、树脂、聚乙烯、石蜡、沥青、沸石、钙镁磷
16、肥等含硝化抑制剂的氮肥氯啶(Nitrapyrin)、脒基硫脲(ASU)、双氰胺(DCD)、氯唑灵(Terrazole)等。含脲酶的氮肥氢醌,苯醌等。我国的缓效肥料主要包括涂层尿素、长效碳铵、氢醌尿素、非溶性磷肥包裹尿素、沸石尿素等。技术含量较低。,缓释肥/控释肥各种各样的缓释肥/控释肥,合成的有机长效氮肥(微溶的有机氮化合物)脲甲醛(UF)、脲乙醛(CDU)、脲异丁醛(IBDU)、草酰铵(OA)等。包膜氮肥:包膜物质有硫磺、树脂、聚乙烯、石蜡、沥青、沸石、钙镁磷肥等含硝化抑制剂的氮肥氯啶(Nitrapyrin)、脒基硫脲(ASU)、双氰胺(DCD)、氯唑灵(Terrazole)等。含脲酶的氮肥
17、氢醌,苯醌等。我国的缓效肥料主要包括涂层尿素、长效碳铵、氢醌尿素、非溶性磷肥包裹尿素、沸石尿素等。技术含量较低。,二、氮肥的施用技术,1、氮肥的利用率指当季作物吸收氮量占总施氮量的百分比。氮肥利用率可由差值法和15N同位素示踪法求得。由差值法得出的值(25-83%)要高于15N示踪法(25-64%)。,氮肥的利用率的试验,差值法:氮肥利用率=(施氮肥区作物吸氮量无肥区作物吸氮量)/(肥料含氮量 x 施氮量)X100%15N示踪法:由富集15N(高15N原子百分超)生产一定形态的标记氮肥,将其施用后,测定吸收入植物体中氮素的15N原子百分超,进而根据15N丰度的稀释原理,计算利用率。,用15N示
18、踪法计算氮肥利用率:,第一步,计算作物吸收的肥料氮量 NF=(Nf+Ns)B/A NF:作物吸收的标记肥料氮量Nf+Ns):作物吸收的总氮量(包括肥料氮量Nf和土壤氮Ns)第二步,计算氮肥利用率,R=NF/Na x 100%R:氮肥利用率 NF:作物吸收的标记肥料氮量 Na:施用的标记肥料量两步可合并,由下式计算氮肥利用率R=(Wp x Npc x 15Npe)/(Wf x Nfc x 15Nfe)x 100%Wp:植物干重 Npc:植株的N%15Npe:植株的15N原子百分超 Wf:施用的肥料标记量 Nfc:标记的肥料N%15Nfe:标记肥料中的15N原子百分超,2、氮肥的损失途径,氨挥发
19、硝酸盐淋失 反硝化作用-N2O、NOx、N2的释放,作物的氨挥发损失:,植株体内氨/铵的产生主要与硝态氮还原、根系对氨态氮的直接吸收、光呼吸、脱氨作用及衰老时期的蛋白质降解有关。而铵的同化则主要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GS),因此,GS活性高低与氨的挥发有很大关系,如果GS活性受到抑制,则氨的挥发量增加。作物氨挥发可达到0-5kg/hm2。这一数值对作物体内总的氮平衡作用较小,但从大气环境的角度的出发,仍有一定的重要性。氨的释放因施氮量、作物生育期、田间温度及水分状况有很大关系,在大麦籽粒灌浆期,氨释放常达到最大值,增加施氮量更加明显。田间温度升高、水分缺乏均引起植株蒸腾量加大,同时增加氨的释放。
20、,硝酸盐的淋失(leaching),冬前施用硝态氮肥,如果春季土壤含水量高,易导致硝酸盐向土壤深处淋失。,3、减少氮损失的途径,合适的氮肥品种 合理的施氮量 适宜的施氮时间和次数 深施覆土 水分管理:如稻田“以水带氮”技术 硝化抑制剂 脲酶抑制剂 缓释肥/控释肥,4、推荐施肥技术,总施氮量的确定 氮素平衡法(目标产量法):施肥量=(目标产量下作物需氮量-播前土壤有效氮)/(含氮量度 x 氮肥利用率)肥料效应函数法:一元二次方程曲线,相交直线(直线加平台)边际产量分析平均适宜施氮量法,一元二次方程肥料效应曲线:,肥料效应函数-相交直线法,边际产量分析,依产量Y、平均生产率AP、边际产量MP最高值的出现时间,肥料效率曲线可分为4个部分,其中第3阶段为合理施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