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过程》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91770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8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观生态过程》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景观生态过程》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景观生态过程》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景观生态过程》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景观生态过程》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景观生态过程》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观生态过程》PPT课件.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景观生态过程,本章考核知识点:1景观生态流与生态过程 2 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机制 3 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模式 4 相邻景观要素间的生态流 5 流与景观结构 6 景观的一般功能,一、景观生态流与生态过程,1.景观生态流:景观中的能量、养分和多数物种,都可以从一种景观要素迁移到另一种景观要素,表现为物质、能量、信息、物种等的流动过程。景观生态流的表现形式即为景观过程。,2.生态过程:生态过程的含义比生态流要广,一个生态过程往往会伴随有许多流的发生。例: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风、火、地质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过程;景观空间格局和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过程,3.与景观生态流有关的两个重要概念 景观边界:在特

2、定时空尺度下,相对均质的景观之间所存在的异质性过渡区域。类似半透膜,能对进入和要离开景观要素的生态流进行过滤 成熟度:在相邻景观要素成熟度不同的地方,幼年期和老年期要素,在不同的场合,可以分别起源或汇的作用。(如成熟林地可为周围空地提供种源),二 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机制,1 媒介物:风、水、动物、人,风:携带水分、灰尘、雪、种子、小昆虫、热量等;水:包括雨水、冰、地表径流、地下水、河流、洪水等,能够携带的物质同上动物:如鸟、蜜蜂、可携带种子、孢子等;人:人对物质、能量和物种在景观中的传播作用更强,常有意识地造成景观过程的改变。,2 驱动力:扩散、重力、运动扩散:原描述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分子

3、运动,现将其概念含义拓宽用来指物体在景观中的随机运动。扩散作用主要取决于不同景观斑块间的温度或密度差。由于均质系统内不存在扩散,因此其与异质性紧密相连。风、气流均是扩散作用的表现形式。例:洒香水、粉尘扩散等;扩散是一种低耗能过程。,重力:是物质沿重力梯度移动的基本作用力。水流:在重力作用下,水流可携带许多物质(如矿质养分、种子等)运动,并常引起地表土壤侵蚀,对景观中物质的传输和再分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风流:是由于大气中的压力差引起的,作为一种传输媒介,它不仅可以使一些物体(如昆虫、种子、树叶等)进行短距离扩散,还可传输热能。,运动:是物体消耗本身能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例:动物捕食、

4、人类走路或乘坐各类交通工具穿越景观等。,扩散:使物体在景观中的随机运动。,驱动力下,生态流的流动表现出三种最基本的形式:扩散、物质流、运动。,物质流:是物质在重力和扩散力作用影响下沿能量梯度的运动,运动:是物体消耗本身能量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扩散:最少的聚 集格局;物质流:居中;运动:最明显的聚集格局,三 景观中生态流移动的模式,间歇运动、连续运动、综合运动、扩张扩散 生态流在由甲地向乙地运动的过程中,将与沿途的景观要素发生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生态作用,也可以是机械作用。如果这种作用不能使它们停歇下来,它们在做连续运动;如果使它们停歇下来,它们在做间歇运动。,1.连续运动 流的

5、主体在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不存在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既为连续运动。,2.间歇运动,流的主体从源到汇移动的过程中,其间出现过运动速度为0的状况,即流的主体在某地出现过停歇,既为间歇运动。间歇运动又可以分为两种:休息站式:即该物种在某地做短暂停留后再继续运动;暂住站式:指该物种不仅在某地停留休息,而且在该地成功地生长和繁殖,从而为物种的进一步扩散提供了新的种源。,3.综合运动,流的主体在移动过程中,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出现连续运动和间歇运动的原因:景观结构的异质性。景观结构的异质性作用:生态流运动由连续运动变为跳跃运动;运动中的停顿点增强,流的物质与流程环境间 的关系越密切;流的速度降

6、低。,4.扩张散布,扩张散布是指物体在继续占据原有位置的基础上扩大其分布面积。如:大型停车场的热能向周围地区的散布,树种在母树周围萌生时植物物种的扩张性生长。,四、景观生态流的运动方向和距离,1.运动方向相互作用角:与景观生态流的方向有关的景观结构的空间方向,即为相互作用角。斑块的形状平行于生态流的方向,斑块的形状垂直于生态流的方向,,2.运动的距离直线距离:连接两点间的距离为直线距离,是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间距离:把两点间运动速度最快的线路所需的最短运动时间称为时间距离。,五、相邻景观要素间的生态流,相邻景观要素间的生态流主要包括水流、养分流、空气流、动物流、植物流,它们往往是联系在一起共同

7、发生作用的,尤其是养分流往往是以溶解质的形式伴随水流运动发生的。通过这些流在景观要素间的流动,导致景观中的物质、物种、信息和能量得到再分配,结果使景观单一化或多样化。,水流1.水流在土壤中的传输形式:下渗、侵蚀和地表径流、中间径流下渗:雨水进入土壤表面的过程。侵蚀和地表径流:侵蚀和地表径流首先冲走落叶层和腐质层等地表颗粒物质,然后将矿质土冲掉,最后侵蚀基岩;在此过程中,也把一些植物种子、繁殖体和小动物冲走使之扩散。中间径流:主要根据水势梯度流动,遇到河流即入河流。除了横向流动外,还可向下流向基岩,与地下水汇合形成基底径流。,2.水流的方向和速度:水流的方向总是固定的:“水往低处流”水流的速度主

8、要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水输入量及其时间;土壤结构,特别是土壤孔隙度;土壤对水携带物质的过滤作用。,3.潮汐和海流潮汐和海流是海洋环境中海水的两种主要流动方式。潮汐:引起水位变化和海浪运动对海岸地形的塑造作用很强,形成特殊的海岸带景观。海流:盛行风推动和海水密度差异引起的全球范围内的海水流动。传输热量的作用。,4.水流携带的物质:水流携带物质一般可分成两类:颗粒物质:如细菌、孢子、腐烂的泥沙树叶等溶解性物质:如腐殖质、尿素、硝酸盐、可溶性盐等,养分流:景观中的养分流通常伴随着水流和土壤侵蚀而发生的 1.水流携带的养分流水流携带的物质分为颗粒和溶解物两大类,2.土壤侵蚀引起的养分流土壤侵蚀是景观中

9、养分流的另一种主要形式。养分主要来源于岩石和土壤中无机物的风化、溶解,以及有机质的分解,随水分被植物吸收后一部分进入食物链,在景观中实现再分配,或者迁移到更远的地方;另一部分可能会被反复循环利用;还有一部分会随水流进入河湖海洋,融入更大范围的物质循环。,在景观中,最为活跃的养分运动往往发生在水陆间,尤其是河流与陆地间。陆地与河流廊道交汇处,异质性最高,可直接利用的自然资源也极为丰富。矿质养分由高地进入河流廊道的途径:养分直接穿越廊道进入河流;养分可能被机械阻拦,累积在廊道内的土壤中,逐渐淤积于谷底;养分随植被生长而被廊道植物所吸收,成为生物量的一部分。,空气流1.风流和风型 风可分为平行流动的

10、层状气流和向上或向下流动的湍流两种风型,不同风型的风流对所携带物质的流动会有不同影响。大尺度的空气流动起着输送水分和热量的功能。带有大量水汽的气团上升可形成降水,有利于植物生长,下沉运动造成干旱,使地表形成沙漠。景观尺度上风气起着传播花粉、包子、小昆虫、种子等作用。另外风还传播烟尘和各种污染物。,2.声音 声音也是空气流动的一种方式。声能从声源以线性轨迹向各方面辐射。景观中的声音有两种作用:传递信息和干扰。景观结构对声能的扩散和传播有影响:例:宽的植被带能有效地反射和吸收声能;常绿植物能反射更多的噪声,而落叶植物能吸收更多噪声,几种植物的混交对减弱中等频率的噪声特别有效。,动物流1.动物运动方

11、式:巢域内运动、疏散运动、迁徙运动巢域内运动:动物围绕它们的巢穴取食和日常活动。疏散运动:指某种动物个体从其出生地向新巢区的单向运动,新巢区通常远离其出生地。这种疏散多见于接近成年的个体离开父母区建立自己的巢区。迁徙运动:动物随季节变化而在不同地域进行的周期性往返运动。,2.动物的分布格局 在大多数情况下,大片同质性地区不适宜动物生存。廊道与动物运动的关系取决于廊道类型和动物类型。小路成为许多动物的通道,大路可能成为障碍动物巢区通常呈偏长形,有时呈线条形。不同的巢区之间通常存在着天然障碍物。景观异质性在景观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植物流1.植物的散布 植物在景观中只能依赖种子、果实或孢子等繁殖

12、体,通过繁殖体进行散布。因此植物的散布就是植物繁殖体的运动过程。,2.植物分布区的变化植物的分布区边界的变化:植物分布区的边界会由于环境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化。植物种的灭绝、适应或散布植物种在新分布区的传播:植物到达一个新的分布区,如果缺乏相应的限制条件,会发生传播,并可能对当地物种的生存产生极大的影响,形成生态入侵。,六、景观结构对流的影响,1.廊道与流2.斑块与流3.基质与流4.网络与流5.景观边界与流,廊道与流,廊道是某些物种的栖息地;廊道是一些生态流运动的通道;廊道可以起到对生态流的屏障作用或过滤效应;廊道可以成为某些生态流的源或汇。,斑块与流,斑块大小:影响单位面积内的生物量、生产力

13、、生物多样性等;斑块形状和走向:影响着养分的迁移和物种的运动;斑块密度:影响通过景观的“流”的速率;斑块的分布构型:影响干扰的传播和扩散。,基质与流,基质连接度:基质连接度高,生态流受到的屏障作用小;景观阻力:影响景观内各种生态流的速度;狭窄地带:可以影响各种生态流的运动速度;孔隙度和斑块间的相互作用:高孔隙度的基质可以对生态流通过基质造成影响,影响的大小取决于生态流的性质、以及斑块是否适宜于流通过;,网络与流,结点结点对流有两种作用:作为廊道的交接区和流动物体的源和汇。结点通常是生态流的中继点而不是迁移的最终目的地,中继点上常出现对物流的某种控制:扩大或加速物流,降低流中的“噪声”或“不相关

14、性”,提供临时贮存地。网络的连接度廊道与景观内所有结点的连接程度,就是网络连接度。连接度高,生态流的速度高。网络的环度环度为能流和物流提供选择性路线的环数。,景观边界与流,通道或廊道 过滤或屏障 源 汇 生境,景观中的关键点,具有重要内容或源地效应的部位(如大型自然植被)或不寻常的地物(如沙漠中的河流);变化较多的区域,特别是生态敏感区,以及那些一旦受到干扰就长时期得不到恢复的区域;各种形式的流交汇的地方。,总言之,景观结构对生态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如方位(坡向)、母质组成和坡度等,将影响局部空气流动、地表温度、养分丰缺或其它物质(如污染物)在景观中的分布状况;景观

15、结构将影响景观中生物迁移、扩散、物质和能量在景观中的流动;景观格局同样影响由非地貌因子引起的干扰在空间上的分布、扩散与发生频率;景观结构变化将改变各种生态过程的演变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景观结构是各种景观生态过程的瞬间表现。例:洪水塑造地貌;森林大火后新的斑块廊道基质构型;有河狸居住的河流。,七、生态流对景观功能的影响,景观的功能即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即能量流、养分流和物种流等生态流从一种景观元素迁移到另外一个景观元素。1.斑块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 2.斑块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3.斑块廊道的相互作用 4.廊道基质间的相互作用,斑块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例1:农田(或空地)基质

16、与森林斑块 主要的生态流:能量流、养分流、物种流,能量流只涉及边缘部分,其余的流则多涉及每个景观要素,且不同形式的流在景观中大多呈双向流动。主要驱动机制:风、水和生物动力,例2:农田(或空地)基质与聚居斑块主要的生态流有:能量流、养分流 主要驱动机制:人和非原生生物动力,景观流主要是从斑块流向基质。,斑块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相似群落的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由生物动力所致,风的作用很小;一般说来,斑块间能量和养分的传输不重要,而物种的迁移很重要,尤其是动物中的特有种,可以从一个斑块到另一个斑块觅食,斑块中发生物种的局部灭绝时,可以由相邻斑块得到补充。,不同斑块间的生态流水是斑块间养分流动的主

17、要媒介物。毗邻田地的落叶硬木林,能通过地表径流转移作物80%以上的硝酸盐和全部磷。落叶硬木林从作物地得到的养分高于亩草地和其他林地。,斑块廊道的相互作用,类似于斑块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的流是物种流。廊道有利于伴随着斑块内部种局部灭绝后的物种再迁移。斑块是廊道的物种源。,山地森林对河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维持景观稳定性和保持水土(2)维持河流生物的能量和生存环境(3)维持河流良好的水文状况(4)维持河流的良好水质,廊道基质间的相互作用,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不但结构与功能不同,而且与围绕基质的相互作用也不同。基质气候对线状廊道具有主导性影响,此外,大多数作用的方向都是从廊

18、道到基质;如:灰尘、车辆污染会从公路进入农田。在线状廊道上繁育的非原生物种会散布到基质中。廊道对基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隔离种群,从而限制流动;带状廊道与基质之间的流数量众多,且互相依赖,这是由于宽度效应使带状廊道可以具备许多开阔区的物种;河流廊道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以水流为主要驱动力,流动方向基本是从基质向河流。,八、景观的一般功能,景观的生产功能1.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自然植被的净第一性生产)2.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粮食作物)生产力大大提高3.城市景观的生产功能 生物生产(生物初级生产、生物次级生产)非生物生产(物质生产、非物质生产),景观的生态功能 景观的生态功能不同于生物生产过程,它主要表

19、现为公益价值,如提供保存生物进化所需要的丰富物种和遗传资源,太阳能和二氧化碳的固定,区域气候的调解,维持水及营养物质的循环,维护整个大气化学成分的稳定等等。,景观的美学功能 景观的美学价值是一个范围广泛、内涵丰富、比较难于确定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在变化,如人工景观的创造是工业社会强大生产力的体现,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伴生,然而久居高楼如林、车声嘈杂的城市之后,人们又期盼亲近自然和回归自然。,景观的文化功能1.自然景观的文化功能(1)自然景观是艺术创作的来源之一(2)自然景观陶冶人的情操(3)自然景观是人类学习的源泉,2.人文景观的文化功能(1)提供历史见证,是研究历史的好教材(2)提高景观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3)丰富世界景观的多样性,作 业,1.简述景观生态流移动的机制2.简述景观结构对景观生态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