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蝶k3成本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蝶k3成本管理.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K3成本管理,概 叙,什么是成本?生产过程是价值转移的过程 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成本管理”在ERP中的“位置”成本管理与其他模块的关系,什么是成本?,车间消耗原材料、燃料动力给车间工人及车间管理人员发工资车间机器设备折旧车间财产物资保险费车间职工因工外出差旅费车间警卫消防费用车间工人的工作服鞋帽的购置费用,A产品B产品C产品N 产品,付出的“代价”,实现的“目的”,价值牺牲,成本就是为达到一定目的而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生产过程是价值转移的过程,车间消耗原材料、燃料动力给车间工人及车间管理人员发工资车间机器设备折旧车间财产物资保险费车间职工因工外出差旅费车间警卫消防费用车间工人的工作服鞋
2、帽的购置费用,A产品B产品C产品N 产品,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费用,生产费用的“受益者”,价值转移,说明:生产过程中各种费用转移到各产品中,“产品”是最终的“受益者”。成本核算的任务是计算出每个“受益者”所应负担的费用,即:生产成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材料费用,工资费用,折旧费用,其他费用,费用分配将要素费用中归集的费用按一定的分配方法分配到各个产品中去,A产品 B产品 N 产品,要素费用(起点),成本对象(终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起点:最初,费用被归集到“要素费用”中;终点:最后,费用被分配到“成本项目”中。费用分配就是费用对象化
3、的过程,费用分配的原则是:1)谁受益,谁负担;2)受益多少,负担多少;3)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计划管理,采购管理,车间管理,销售订单,“成本管理”在ERP中的“位置”,材料仓,采购计划,加工计划,外购入库单,产品仓,客户,产品入库单,成本管理成本核算的任务就是计算出产品入库单的单价,即:生产成本。,生产领料单,销售出库单,工资费用,成本管理与其他模块的关系,总 帐,工 资,固定资产,计 划,仓 存,成本管理,存货核算,折旧费用,投入产量,材料费用,完工数量,工资、折旧、其它费用,自制入库成本,凭证,出库核算,车 间,实际耗用工时,废品产量,基础资料设置,科目 部门 成本对象 成本项目、要素费
4、用,原材料,应付工资,累计折旧,现金、银行存款,产成品,手工帐中,费用核算的两种“路线”,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其他费用,间接人工,间接材料,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销售费用,财务费用,本年利润,期间费用部门发生的费用,销售收入,基础资料设置科目,在手工帐中,成本核算是通过“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两个成本科目来实现的.如果废品损失对制造成本影响较大,可增设废品损失科目。在手工帐中,成本类科目通常设置如下: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车间-产品-成本项目-辅助生产成本-车间-产品-成本项目 制造费用-车间-费用项目 废品损失-车间-产品-成本项目 如果使
5、用了K3成本管理,会计科目不需要设置的这么复杂,因为生产成本以及制造发费用的详细信息在K3成本管理中已全部提供。,基础资料设置科目,核算项目,基本生产成本,部门成本对象成本项目,部门要素费用,部门要素费用,部门成本对象成本项目,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废品损失,总帐科目,成本类科目的设置,要考虑成本系统向总帐系统传递凭证。,资本性购买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支 出建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本 非车间 用于产品销售的费用月 发生的 用于管理、组织生产的费用全 费 用 用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的费用部费 直接费用:用收益性 车 间 构成产品实体的材料、直接从事生产的工人工资 支 出
6、发生的 间接费用:费 用 机物料消耗、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费用的划分,说明:只有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才计入生产成本,基础资料设置部门,成本核算类型 1)基本生产部门 基本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计入基本生产成本。2)辅助生产部门 辅助生产部门发生的费用计入辅助生产成本,最终也转入基本生产成本。3)期间费用部门 期间费用部门发生的费用不计入生产成本,计入期间费用科目: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基础资料设置物料,物料属性 只有属性为“自制”或“配置”的物料才能作为成本对象。配置类物料是一种“可以进行配置的自制件”。计价方法:如果物料的计价方法是“分批认定法”,那么此物料的成本计算方法只能是“分批法”。
7、使用分批认定法,会增大日常核算工作量。因为在出库和入库时,必须指定批号,物料每新增一个批次,都要在成本系统中手工新增一个批次成本对象。,概念-成本对象/劳务/要素费用/成本项目,成本对象 成本对象就是成本计算的对象,按成本计算方法可分为以四种:产品品种、生产批次、生产步骤、产品类别。劳务 辅助生产车间是为基本生产服务的生产部门,“劳务”是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例如:供电、供水、运输、维修、模具等。要素费用“要素费用”是对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的分类,要素费用的作用是用于费用的归集。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是“费用”的类别,是对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划分,用于反映成本对象的费用构成。在手工帐中,成本
8、项目是生产成本科目的最明细科目。在K3中成本项目是核算项目。,影响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1:生产组织方式,单件,产量,单位产品价值,小批,大批,大量,ETO,MTO,ATO,MTS,(生产计划环境),(生产组织方式),造船,精仪仪器,电子挂钟,面粉,(生产组织方式企业实例),大量、大批生产:品种法小批、单件生产:分批法(订单法),影响成本计算方法的因素2:生产工艺过程,工业生产按生产工艺过程的划分,分为“流程型”和“离散型”。流程型(连续型)生产工艺过程是一系列连续加工步骤构成。车间或工序之间是“串联”的关系,半成品不做出入库处理,自动化生产水平较高。成本计算方法:分步法,直接成本份额较大。例:白
9、兰地生产工艺过程 葡 萄(原材料)=检 验=破 碎=压 榨=发 酵=分 离(去粗质酒 脚)=蒸 馏=调 配=陈 酿=冷 冻=封 装=成 品(白兰地)离散型(装配型)例如机械制造,其工业过程由可以间断的、分散在不同地点进行的生产步骤所组成。间接成本所占比例要高于流程型生产模式。成本计算方法:产品品种多,使用品种法。产品品种少,使用分步法或分批法。,基础资料设置成本对象,“品种法”与“分步法”成本对象 在基础资料中新增加一个物料,如果物料满足如下条件:1)属性为自制或配置类;2)计价方法不为分批认定法;则系统会自动增加一个与之对应的品种法成本对象。该成本对象可能是品种法成本对象,也可能是分步法成本
10、对象。在进行成本计算时,系统通过判断领料关系来识别该成本对象属于品种法还是分步法。例如:有两个品种法成本对象A和B A领用的所有物料中不存在自制物料,则A是品种法;B领用的物料中存在自制物料,则B是分步法。说明:品种法与分步法的成本对象是系统自动增加的,用户不能手工添加。,基础资料设置成本对象,“分批法”成本对象 新增一物料,如果该物料满足如下条件:1)属性为自制或配置类;2)计价方法为分批认定法.则用户可以在“基础资料=核算项目=成本对象”中手工添加该物料的分批法成本对象。一个自制物料可以拥有多个批次成本对象。“分类法”成本对象 可选多个自制物料作为一个类别成本对象,对应的明细产品必为两个以
11、上,需录入各明细产品的系数,需指定标准产品,标准产品的系数为1,标准产品只能选一个。本系统控制:已被定义为一种分类成本对象的产品,将被禁用,不能作为品种法成本对象,也不能做为另一类别成本对象的对应产品。,基础资料设置劳务、成本项目、要素费用,劳务 k3中一个辅助生产车间只能提供一种劳务;可以做出入库的劳务通常已被定义成物料,不能再定义为劳务。对应的车间也必须设置为基本生产车间,如:模具。成本项目/要素费用 只有标准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的成本项目,才计算该成本项目下的明细材料耗用成本,包括明细材料成本的数量和金额明细。新增“成本项目”和“要素费用”的原则:系统预置的成本项目和要素费用通常已经够
12、用了,用户新增项目的原则是:该项目费用占生产费用较大比重。,系统参数设置,对半成品进行还原 约当系数设到成本项目“计划成本法”计价的材料耗用单价取值,系统参数-对半成品进行还原,对半成品进行还原 对于有多道生产工序的产品,为真实反映最终产品的费用构成情况,可使用成本还原功能。在系统参数中选折了“对半成品进行还原”选项,则:1)基础资料“成本对象”属性页中“成本还原系数”功能可见。2)在成本计算时,系统自动对半成品进行还原;3)提供成本还原报表。,系统参数-成本还原,例:成本还原 半成品A是产成品X的子项;产成品X的制造成本为300元,按成本项目反映如下:直接材料:50;直接人工:100;制造费
13、用:100;半成品A的成本为50元,按成本项目反映如下:直接材料:30;直接人工:10;制造费用:10;如果不选折成本还原,在成本报表中X的显示如下:直接材料:50;直接人工:100;制造费用:100;如果选折了成本还原选项,在成本报表中X的显示如下:直接材料:30;直接人工:110;制造费用:110.,系统参数设置,约当系数设到成本项目 例:约当系数设到“成本对象-成本项目”某自制件本期共负担费用90元,其中直接材料30元,直接人工30元,制造费用30元。完工入库的产成品数量为1个,另有1个在产品月末仍在车间进行生产。在产品的原材料的投入程度为0.5,人工的投入程度为0.2,其他费用的投入程
14、度为0.2。计算出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期初余额录入,生产成本科目借、贷、余三栏含义 期初余额:期初在产品所占用的成本 借方发生额:本期发生生产费用 贷方发生额:本期完工入库产品的入库成本 期末余额的:期末在产品所占用的成本 K3成本系统初始数据录入录入的是什么数?生产成本科目期初余额,即上期期末在产品占用的成本。,初始余额录入界面各项目含义,期初在产品产量:生产成本科目期初结存数量本年累计完工产量:生产成本科目借方累计数量材料明细:双击材料明细,可录入直接材料的明细耗用。只有 标准成本项目为“直接材料”的成本项目可以进行明细材 料成本的录入.期初在产品成本:生产成本科目期初结存金额。本年
15、累计发生费用:生产成本科目借方本年累计。本年累计完工成本:生产成本科目贷方本年累计。,K3中费用的归集,费用录入就是费用归集的过程,生产费用按要素费用进行归集。【基础资料-要素费用】与【费用录入功能】的对应关系如下:,材料费用录入,材料费用录入就是录入生产领料单 在录入生产领料单时,在单据头上可以指定该此领料对应的“成本对象”。按F7弹出列表,可以分为三类:1)具体的某个成本对象;比如此领料完全用于生产某个单独的产品,则此领料单的价值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全部计入该产品的成本,2)共耗费用;比如此领料用于生产多个产品,则此领料单的价值属于共耗材料费用,须分配计入各个产品的成本。3)转入制造费用 比
16、如车间工人领用维修工具,用于生产但未构成产品的实体也未直接有助于产品的形成,属于制造费用。,分配标准,什么们是分配标准?系统预置的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定额材料”实例 分配标准只是一个“比例”的问题 自定义分配标准 自定义分配标准-注意事项 在产品分配标准设置 约当产量法,什么们是分配标准?,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共耗费用不能直接计入某产品的成本,须在多个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而分配标准就是分配共耗费用的分配方法。例:共耗材料按完工产量分配 一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都耗用X物料。本期一车间领用X物料 1个,金额 100 元。本期一车间 A产品完工5个,B 产品完工 15 个。计算公式:分
17、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产量之和 某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分配率*该产品的产量 费用分配如下:分配率=100/(5+15)=5 A产品应负担的成本=5*5=25(元)B产品应负担的成本=15*5=75(元),系统预置的分配标准,定额材料 用于分配共耗材料费用,是复合分配标准.计算公式:定额材料=投入产量*材料定额 实际完工产量 用于分配共耗材料费用,分配的结果没有“定额材料”准确。实际总工时 可用于分配人工费用、制造费用。约当产量 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是复合分配标准,计算公式:约当产量=约当系数*期末在产品产量.,分配标准-“定额材料”实例,例:共耗材料按“材料定额”分配 一车
18、间生产A、B两种产品,这两种产品都耗用X物料。在BOM定义中,一个A产品消耗1个X,一个B产品消耗0.2个X。本期一车间领用X物料 1个,金额 100 元。本期一车间 A产品投产1个,B 产品投产5 个。费用分配过程如下:计算公式:分配率=材料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定额材料”之和 某产品应负担的成本=分配率*该产品的“定额材料”分配率=100/(1*1+5*0.2)=50 A产品应负担的成本=50*(1*1)=50(元)B产品应负担的成本=50*(5*0.2)=50(元),分配标准只是一个“比例”的问题,按完工产量分配,按“投入产量*材料定额”分配,自定义分配标准,只有在产品的分配标准才需设到成
19、本项目 当选择复合标准选项时:系数设到成本项目选项为灰,系统根据公式定义的结果判断该标准是否计算到成本项目,并在保存该标准时自动为该选项打勾或不打勾。复合选项:是指通过加、减、乘、除、括号四则运算定义分配标准。公式检查复合分配标准公式中,只能有一个项目设到成本项目。分配标准在保存时,若有一个单元设到成本项目,则该复合分配标准必为设到成本项目的分配标准,并自动打上标记。,自定义分配标准-注意事项,我已经新增加了一个复合标准,为什么在分配标准设置中看不到?1)一个分配标准一旦涉及到“材料定额”,那么,此分配标准只能用于材料费用的分配。2)一个分配标准一旦涉及到“约当系数”,那么,此分配标准只能用于
20、在产品成本的分配。,在产品分配标准设置,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本期生产费用全部由完工产品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期末没有在产品或期末在产品数量少、价值小的情况。按年初固定数计算 即以为年初期初在产品成本作为各个期间的期末在产品成本,再倒算出完工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各个期间的期末在产品数量稳定的企业。按完工产品计算 即在产品约当系数为1,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按产品分配费用。适用于期末在产品完工程度比较高的企业。,在产品分配标准设置,只计算原材料费用 对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在产品约当系数为1,其他成本项目的约当系数为零。适用于产品成本中材料成本比重比较大的企业。按约当产量计算 通过约当系数计算出在产品的折合
21、为产成品的完工产量,在按产量进行费用分配。这种计算方法最准确。按自定义固定数值 设置固定的数值作为期末在产品成本。这种方法适用于每期期末在产品价值相对稳定的企业。,*约当产量法,约当产量法是一种仅用于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约当产量=约当系数*期末在产品产量 约当系数就是完工程度,应该=1 例:期末,A产品应负担的生产费用为:100元;A产品的完工数量为:7个 A产品的在产品数量为:10个 A产品的在产品的完工程度约为 30%,即 约当系数为:0.3 10个在产品的约当产量=10*0.3=3个 费用分配率=100元/(7个+3个)=10元/个 7个完工产
22、品应负担的成本=7个*10元/个=70 元 10个在产品应负担的成本=3个*10元/个=30 元,分配标准数据录入,产量录入 实际工时录入 约当系数录入 自定义分配标准数据录入,产量录入,投入产量录入 完工产量录入 录入产品入库单劳务耗用量录入 录入辅助生产车间的劳务产量,指定劳务受益部门。,投入产量,什么是投入产量?“投入产量”是反映企业本期投入的成本对象的产量。投入产量在K3成本系统中有什么作用?1)成本计算时,系统判断某成本对象是否投产,有投产的成本对象才能够负担费用。2)定义复合分配标准公式时,“投入产量”可以作为分配标准单元;3)在期末在产品盘点功能中,可通过投入产量计算出期末在产品
23、帐存数量,公式:期末在产品帐存数量=本期投入产量+期初始在产品数量-完工入库量-废品转出数量 4)提供投入产出报表。,成本计算前的合法性检查 向导式成本计算 辅助生产成本的计算 成本计算单 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在K3中的实现 联、副、等级品的成本计算 受托加工产品成本的计算,成本计算,成本计算合法性检查,1)有费用,就必须有投产;有投产,就必须有完工(或在产品);2)在产品数量=0;3)某产品在某车间的总完工数量=0;4)成本计算之前,自制入库单不能做凭证;5)成本期间与核算期间一致;6)辅助生产部门有费用发生就必须提供劳务;7)自制品必须有对应的成本对象;8)所有的费用单据都必须分配;9)
24、领料嵌套检查。,向导式成本计算,成本计算主要分为两个步骤:费用分配和成本计算。费用分配:材料费用:只分配材料数量,不分配金额。其他费用:分配金额到各个成本对象。成本计算 分步法成本对象成本的逐级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费用分配;计算分类法成本对象下的明细产品成本;半成品还原,向导式成本计算,材料出库核算(可选),材料费用分配(可选),其它费用分配(可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可选),制造费用分配(可选),成本计算步骤判断及确定,第XX步骤成本对象的成本计算,自制产品入库核算,半成品出库核算,投入总成本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的分配分类法按产量系数分配到明细产品半成品的成本还原(按还原选项确定),辅助生
25、产成本的计算,辅助生产的“产品”成本是如何计算的?辅助生产成本=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辅助生产“完工产量”其中“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就是辅助生产车间的生产领料、工资、折旧等费用;辅助生产“完工产量”来自于,成本项目的确认,在K3成本系统中,有三个地方可以指定成本项目:1)核算项目:“要素费用”对应的 成本项目;2)核算项目:“劳 务”对应的 成本项目;3)费用录入:“费用单据”对应的 成本项目;K3成本系统成本项目确认规则如下:1)辅助生产车间发生费用计入“劳务”对应的 成本项目;2)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 a、费用单据所指定的成本对象为“转入制造费用”则该笔费用一定计入“制造费用”成本
26、项目,无论其他地方如何设置。b、费用单据所指定的成本对象不为“转入制造费用”材料费用:取要素费用中材料费用要素对应的成本项目;非材料费用:首先取费用单据指定的成本项目,如果费用单据未指定成本项目,取要素费用对应的成本项目。,成本计算单,成本计算单(汇总显示),材料成本明细表,成本计算单(分页显示),连查,连查,连查,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在K3中的实现,这三种计算方法都是品种法的延伸,区别在于成本对象的设置方法不同,在费用分配过程中,无论是品种法成本对象、批次成本对象、分步法成本对象、分类法成本对象都是“平等”的,处理方法相同。分批法 1)增加自制类或配制类物料,计价方法选折分批认定法;2)在
27、“基础资料=核算项目=成本对象”功能中手工增加批次法成本对象;3)在成本计算过程中,系统对批次法成本对象处理与品种法相同。,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在K3中的实现,分步法 每个生产步骤的完工状态的物料都必须在K3总作为一个独立的物料主文件存在。比如:原材料 A 投入生产,经过铸造、打磨、喷漆三个生产步骤生产出产品 D。那么,必须将三个步骤完工状态的物料设置为自制半成品,即:铸造完毕的物料:B 打磨完毕的物料:C 喷漆完毕的物料:D(最终产品)则产品D的生产过程:A(原材料)=B=C=D(产成品)K3成本计算过程如下:第一步:计算A的发出成本(材料出库核算),将A的成本计入B,加上B负担的人工、折
28、旧及其他费用,得到B的生产成本。第二步:计算B的发出成本,将B的发出成本加上C负担的人工、折旧及其他费用得到C的生产成本。第三步:同上,计算出D的生产成本。最终,计算出了B、C、D的成本,也就是计算出D的各个步骤的成本。,分批法、分步法、分类法在K3中的实现,分类法 1)定义分类法成本对象 可选多个自制物料作为一个类别成本对象。2)成本计算 分类法成本对象与品种法处理方式相同。3)报表 查看成本计算单(分页),可以查询分类成本对象成本。鼠标双击,可以查看到分类成本对象下各个明细产品的成本。,联、副、等级品的成本,联、副、等级品及都是在BOM的字项类型中定义的。联、副、等级品作为BOM的子项,但
29、不代表父项的耗用,用量代表与父项的比例关系,投产时只投父项,父项完工入库时子项伴随入库。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在成本系统中必须设为分类法成本对象。联产品、副产品、等级品在成本中处理方式完全相同。与主产品一并设为分类法成本对象,然后按“产品成本项目”录入分类法成本对象下各产品的比例关系数,在分页成本计算单中双击可查看“类别成本对象”下的明细项目(产品)成本。,联、副、等级品进一步加工,投 入原材料,联合成本,同一生产过程,甲产品 直接销售,乙半成品 继续加工,丙产品,单独归集此步骤的费用,分离点,分离出来的联(副、等级)产品设置为一个物料代,继续加工后形成的物料无论“形态”是否改变,都必须再单独
30、设一个物料代码.,受托加工产品成本的计算,受托加工核算的特点 1)委托单位提供原材料,本企业加工完毕将产品返还给委托单位。2)对于原材料,只核算数量,不核算金额。3)对于加工完毕的产品,只核算加工费,不核算材料成本。核算的要求 1)委托单位已经给提供多少原材料?2)已经完工入库的数量是多少?已交货数量是多少?3)加工费是多少?,受托加工产品成本的计算,C(半成品),D(产成品),A(材料)B(材料),1)按委托单位设置虚仓,代管或赠品仓都可以;将A、B、C、D设置为独立的物料主文件(不能与本企业相同物料合用)设置BOM;材料费用分配标准使用“定额材料”,即,必须考虑BOM中的定额。2)收到材料
31、A、B,做虚仓库入库。产领用A、B材料,做虚仓出库;3)A、B加工成C,把C做产品入库单,入实仓;由于A、B未做生产领料单,所以A、B的成本未计入C。系统计算出来的C的成本仅仅是:人工+折旧+制造费用,无材料成本。4)生产领用半成品C做生产领料单,C的成本被计入D。D的生产成本=加工D本身耗费的人工、折旧、制造费用+C的成本,受托加工产品成本的计算,1)委托单位已经给提供多少原材料?=汇总查询收料统治单 2)已经完工入库的数量是多少?已交货数量是多少?=汇总查询D的完工入库单;汇总查询产品 D 的出库单。3)加工成本是多少?=查询成本计算单,产品D的成本就是加工成本。,废品处理,废品的确认 废
32、品的分类 废品损失的计算 废品损失的总分类核算 已入库、已销售废品处理,废品确认、分类,废品的确认 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后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的自制件。产品入库是合格品,后因仓库保管不善、或销售过程运输装卸不当或者其他原因而发生的变质、损坏,不包括在废品之内。质量不合格,但可以行降级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称为次品。不包含在废品之内。废品的分类可修复废品:技术上可以修复,而且所需修复费在经济上是合算的废品,可修复废品一般经过修复,即可成为合格产品;不可修复废品:在技术上已不可能修复,或者虽然技术上可以修复,但所需费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废品。,废品损失的计算,可修复
33、废品的损失=修复费用(超过合格品正常成本的多耗损失)-责任人赔偿款 不可修复废品的损失=废品已耗的实际成本(报废损失)-回收材料(废料)的价值-责任人赔偿款“废品损失”只能被本期的、已完工的、同类的合格品所负担。,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不可修复废品已耗实际成本,可修复废品的责任人赔偿金额不可修复废品责任人赔偿金额不可修复废品残料回收金额净损失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原材料,废品损失,借,贷,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制造费用,基本生产成本,其他应收款,原材料,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总分类核算,已入库、已销售废品处理,对于已入库的废品,处理方式如下:1)做红字产品入库单,对应凭证:借:基本生产成本 贷:产
34、成品 2)成本系统中录入废品产量。3)然后按本期在车间发现的废品进行处理。对销售后发现的废品,处理方式如下:1)作为销售退回处理,则冲销产品销售收入和产品销售成本,做如下分录:借:产品销售收入 贷:银行存款 借:产成品 贷:产品销售成本 2)然后按入库后发现的废品进行处理。,标准成本,什么是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如何计算的?差异的计算,什么是标准成本?,标准成本是指在当前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目标成本。标准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一种手段。,标准成本强调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事前控制 制定标准成本、落实责任事中控制 计算差异、差异形成的原因和责任、采取 响应措施避免不利差异的重现 事后控
35、制通过成本差异的帐务处理,汇总出产品实际 成本,确定分期损益,以便进一步考核和分 析成本控制的实际效果,为修订标准成本,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标准成本是如何计算的?,标准成本有四个固定的成本项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计算公式如下:直接材料标准成本=(材料标准价格*材料标准用量)直接人工标准成本=标准工资率*标准工时定额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定额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标准工时定额,其中:材料标准价格:来自物料主文件 材料标准用量:来自BOM;标准工时定额:来自物料主文件 标准工资率:生产一个产品一个小时的工资是多少钱 固定/变动制造费分配率:道理同工资率。,差异的计算,标准成本系统的两种体系 1)标准成本作为原成本会计的一个附带部分;脱离差异=标准成本-实际成本 2)标准成本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实际成本=标准成本-脱离差异 差异的分类别 标准成本每个成本项目都包含两个部分:标准用量和标准价格。差异也是按成本项目计算的,每个成本项目的差异也包含两个部分:用量差异 和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