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093266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迈克尔逊干涉仪.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迈克尔逊干涉仪.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迈克尔逊干涉仪.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迈克尔逊干涉仪.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迈克尔逊干涉仪.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迈克尔逊干涉仪.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迈克尔逊干涉仪.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迈克耳逊干涉仪,目 录,实验背景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介绍实验内容与步骤数据处理思考题,光的干涉现象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表现当一束光被分成两束,经过不同路径再相遇时,如果光程差小于该束光的相干长度,将会出现干涉现象。迈克尔逊干涉仪是一种利用分割光波振幅的方法实现干涉的精密光学仪器。自1881年问世以来,迈克尔逊用它完成了三个著名实验:否定“以太”的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光谱精细结构和利用光波波长标定长度单位。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简单、光路直观、精度高,其调整和使用具有典型性根据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基本原理发展的各种精密仪器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研领域。,一.实验背景,二.实验目的,学会调节和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

2、;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干涉现象,理解等倾干涉条纹和等厚干涉条纹的产生与特点;使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定钠双线平均波长。,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空气薄膜的等倾干涉空气薄膜的等厚干涉,三.实验原理,迈克尔逊干涉仪光路,P1和P2是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在P1的后表面上镀有半透明的银膜,能使入射光分为振幅相等的反射光和透射光,称为分光板。P1和P2与M1和M2成45角。由光源发出的光束,通过分光板P1分成反射光束1和透射光束2,分别射向M2和M1,并被反射回到P1。由于两束光是相干光,从而产生干涉。干涉仪中P2称为补偿板,是为了使光束2同光束1一样三次通过玻璃板,保证两光束间的光程差不致过大。由于P1银膜的

3、反射,使在M2附近形成M1的一个虚象M1。则光束1和光束2的干涉等效于由M2和M1之间空气薄膜而产生。,空气薄膜的等倾干涉,P1银膜的反射,使在M2附近形成M1的一个虚象M1,光束1和光束2的干涉等效于M2和M1反射光的干涉。M2与M1 平行时,M2 与M1 之间的空气薄膜的厚度d为常数。当光线垂直入射时,M2 与M1 反射光束的光程差为2d,等效于S2与S1两个相距2d两相干光源发出的光。,相干光束,空气薄膜的等倾干涉,光线以任意角度入射时,光程差,与空气薄膜d、光线入射角有关,空气折射率n=1。d不变时,相同的地方形成一条圆环,这些干涉条纹为等倾干涉条纹。,透镜,空气薄膜d的厚度变化,与条

4、纹的改变数成正比,即d改变/2,即可冒出或消失一圈明环或一圈暗环。,空气薄膜的等倾干涉,则待测光的波长为:,N,为条纹变化数;d,为M2和M1间空气薄膜的厚度改变量。,空气薄膜的等厚干涉,若两个平面镜没有严格垂直,M1和M2 不平行,此时的干涉为等厚干涉。,空气薄膜的等厚干涉,楔角增大,四.仪器介绍,可动全反镜在导轨上可由粗动手轮和微动手轮的转动而前后移动。M2位置的读数为:.(mm)。在mm刻度尺上读出;由读数窗口内刻度盘读出;由微动手轮上刻度读出,最后一位要估读。,M2位置(d 0、d5 0)读数,如图,读数为:33.52246 mm,1,2,E,旋转粗动手轮,M2沿导轨移动,旋转M1 和

5、M2 后面的两个螺钉可以改变它们的倾角方向,五.实验内容与操作步骤(40分),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调节,M1 下方还有两个微调螺钉,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调节,1)点亮钠灯,使之照射毛玻璃屏,形成均匀的扩展光源,在毛玻璃屏上加十字线。2)旋转粗动手轮,使M1和M2至P1镀膜面的距离大致相等,即两者之间的距离在相干长度范围之内。沿EP1 方向观测,将看到十字线的双影。3)仔细调节 M1 和M2 背后的两个螺丝,改变M1和 M2 的相对方位,直到双影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完全重合,这时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4)细致缓慢调节M1 下方的两个微调螺丝,使干涉条纹成圆形,并且圆纹中心仅随观察者的眼睛上下左右移动而移动

6、。如果眼睛移动时,看到干涉环有“涌出”或者“陷入”的现象,说明M1 和M2没有严格垂直,应继续调节。,1)调整读数系统。在整个测量过程中只能以同方向转动微调手轮使M2镜移动,开始测量前应将微调手轮转动若干周,消除空程差,直到干涉条纹稳定移动后方可开始计数测量。2)用等倾干涉条纹测钠光灯波长。缓慢转动微调手轮,让调好的等倾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依次记录当干涉条纹“涌出”(或“陷入”)的条纹数k=50时,M2镜位置所对应的读数d0、d1、d2,将数据填入表格,连续测量6个d值,使用逐差法进行数据处理。3)根据公式:,计算出平均波长,与标准值(钠灯光有589.0nm和589.6nm两条谱线,平均波长为 589.nm)比较。,测量钠光灯平均波长,钠光灯平均波长数据记录(每涌出陷入条干涉条纹记一次d值),六、数据处理(30分),利用逐差法处理得到,计算钠光的平均波长,相对误差:,七、思考题(10分),2、试比较分析牛顿环的圆环形干涉条纹和迈克尔逊干涉仪的圆环形干涉条纹。,1、用钠光灯调节干涉条纹时,如已确实使得叉丝的双影重合,但条纹并未出现,可能是原因?该如何调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