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的区别.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94958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8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的区别.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微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的区别.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微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的区别.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微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的区别.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微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的区别.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的区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的区别.ppt(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微课程与教材、教学设计的区别,目录,微课程与教材,微课程与教学设计,定义,分类,内涵,作用,定义,设计要素,作用,一、从定义来看微课程与教材的区别,教材是供教学用的资料,如课本、讲义等。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等等。换句话说,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我们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即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教科书除学生用书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音像带等等。,微课程(microlecture)就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

2、学内容。,由此可以认为,当微课程是服务于教学时,微课程就是一种教材。,二、从教材的分类与微课程组成看二者关系,教材的分类文字教材 主教材、导学教材和专题教材音像教材录像教材和录音教材,微课程的组成由文字、音乐、画面、解说等各部分组成,微课程属于音像教材,三、微课程与教材在内涵上的关系,(一)共性1.工具性 2.科学性 3.教学性4.规范性5.发展性,(二)不同1.系统性 教材与其他知识载体相比较,区别在于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教材设计要适合教学论要求,同时在整体上形成知识网络或知识链,一方面要保持自身的系统性;另一方面要与直接关联的教材在内容上相衔接。总之教材必须形成有机联系。微课程自身具有

3、系统性,但与其他知识点无特定的衔接关系。,三、微课程与教材在内涵上的关系,三、微课程与教材在内涵上的关系,2.教育性思想品德的教育 教材作为道德教育与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具有重大的教育价值。微课程要看其属性类别,它可以拥有教育性,如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微课程,也可以是没有教育性的,如单纯的讲解某一知识点。,三、微课程与教材在内涵上的关系,3.民族性与国际性 教材深刻反映民族文化和心理意识,这一点在人文科学教材上反映最为明显,民族教材、乡土教材的兴起反映了教材民族化的趋势;另一方面,伴随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广泛与加深,教材在国际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也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外语教材及自然科

4、学教材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微课程按照其所属类别也可以体现微课程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但并不是所有的微课程都有这一特性。,综上所述,从中推演教材的本质特性,即与其它知识载体的根本区别点在于,教材就是人们按照一定教学目标,遵循相应的教学规律组织起来并发展着的科学理论和技术的知识系统。教材的本质特性是作为教学资源尤其是学习资源而存在。微课程作为一种教材,亦有这一本质特性。,三、微课程与教材在作用上的关系,1.对学生 教材的作用:减轻了笔记抄写和记忆的负担 为自学提供了便利条件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教材促进学习的作用 微课程的作用:更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更易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 提高

5、教学效率 交互性大大增强,三、微课程与教材在作用上的关系,2.对教师 教材的作用:教材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减轻教师工作量 采用创造性教学策略提供有利条件 统一规范教师的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教学观形成 教学模式选择 课后教学评价微课程的作用:激活教师的创造热情 享受教育的乐趣和成长 为教师创作提供一个现实平台,其次微课程与教材还有对学校、对社会等方面的作用,作用效果相当,如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教育改革,对社会的教育功能,对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作用等。,一、从定义来看微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区别,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

6、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微课程就是指将教学目标聚焦在某一个环节上,利用最短时间讲解一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题、模拟题等的一种微型教学。,二、微课程与教学设计在设计要素上的关系,(一)教 学 设 计 基 本 要 素 1教学内容分析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3设计思想(或设计理念)4教学目标 5教学重点和难点 6教学过程设计 7板书设计 8教学反思,(二)微课程的设计要素,1.选题设计,3.撰写教学设计及教案,4.制作微课程,5.教学反思,2准备教学素材,二、微课程与教学设计

7、在设计要素上的关系,三、微课程与教学设计在作用上的关系,(一)教学设计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教师的影响上。通过教学设计,教师可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个整体的把握,可以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的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实施可行的评价方案,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另外,通过教学设计,教师还可以有效地掌握学生学习的初始状态和学习后的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方法,采取必要的教学措施,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三、微课程与教学设计在作用上的关系,(二)微课程的作用 微课程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们的经验和方法,许多开发好的微课程直接可以供一线教师学习,因为直接解决身边的小问题,老师们也十分关心,乐于去看去学。微课程是一种研究方式,能够引导普通老师们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有利于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的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