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095709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马纬度”的故事 在18世纪产业革命前,人类还没有发明蒸汽机,那时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在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上,风不经常来这儿做客,这可苦坏了古代的航海家和商人们,使他们不得不整星期地等候着顺风的到来。那时候,帆船除了装载货物外,还装运许多马匹,因为美洲大陆在被发现前,那儿没有马。货物倒不,要紧,马匹则因为缺少草料而死去,而马肉又吃不掉,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把马抛入大海给鱼吃。人们因此给这个令人苦恼的无风带起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名字“马纬度”。在南北纬30附近地区为什么风很少出现呢?哪些纬度地带又会形成风带呢?,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第一步:“冷热不均使其动”。

2、地表性质均一,地球不自转的情况下,在极地与赤道之间形成单圈闭合环流,如下图:,第二步:“地球自转使其偏”。在地表性质均一,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形成“三圈环流”,如下图:,各气压带的高低性质主要取决于各气压带气流在垂直方向上的运动方向,即上升和下沉,凡盛行下沉气流的区域,必定为高气压带,而盛行上升气流的地区,则必定为低气压带。,低纬环流形成的方块图(以北半球为例),第三步:“地球公转使其移”。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南北移动,在地表性质均一,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情况下,气压带、风带随季节有规律地移动,如下图所示:,气压带的成因归为两类:一类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引起的(热力原因);另一类是由于气

3、流被迫上升或堆积下沉而引起的(动力原因)。在全球气压带中,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热力原因形成,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典例】读以北极为中心的局部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气压带),完成(1)、(2)题。(1)图中甲所在地的气压带名称应该是()A.赤道低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2)如图所示期间,以下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我国华北地区寒冷干燥B.北极点附近出现了极夜现象C.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D.我国昼长夜短,【思路点拨】图中30纬线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60纬线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极点附近是极地高气压带。图示内容

4、分析思路如下:答案:(1)C(2)D,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及风向的记忆方法1.气压带、风带位置的高效记忆,记住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有助于理解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气压带的位置大体上是四个纬度数:0、30、60、90共七条纬线附近;两个气压带之间就是风带。,2.风向的记忆风向要以风的形成原理来进行理解记忆。如果要说明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可先绘制出西风带两侧的气压带。即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然后根据气压的高低,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F,再由风的形成原理画出风向V。其他风带的风向也是如此记忆,这样,只要记住了气压带,就能把风带记住。如下图:,1.教材P34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图 点拨:(1)以赤道低

5、气压带为对称轴,南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对称分布。全球共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2)气压带与风带相间分布;高气压带与低气压带相间分布。(3)风带的风向在低压带辐合,高压带辐散。(4)各风带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教材P35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 点拨:(1)二分日气压带、风带明显以赤道为中心对称分布。(2)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但并不是完全同步。(3)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风带位置冬至日明显偏南,夏至日明显偏北。(4)注意气压带、风带位置最北(夏至日)和气压带、风带开始向北移动(冬至日以后)的时间差异。,3.教材P33活动 点拨:假设条件是

6、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且地球是静止的。(1)赤道处气流上升,两极处气流下沉,近地面气流由两极流向赤道,高空气流由赤道流向两极。近地面处赤道气压低,两极气压高。(2)热力环流是不能维持的。因为地球不是静止的,地表也不是均匀的,大气一旦产生水平运动,就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近地面的气流还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1.三圈环流的形成条件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A.B.C.D.【解析】选B。考虑到地表高低纬度间受热不均和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地面和高空之间就形成了高、中、低纬三个环流圈。,2.下图表示南半球信风带的是()【解析】选C。信风带大体位于纬

7、度030之间,南半球为东南风。,3.多雨的气压带有()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A.B.C.D.【解析】选D。低压控制之下多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读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4、5题。,4.图中气压带甲的成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空气运动C.空气受热上升 D.空气受冷下沉5.关于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上共有4个低气压带,3个高气压带B.高气压带都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C.低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都是地球上的多雨地带 D.由极地高气压吹出来的风是偏北风,【解析】4选B,5选C。图中甲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赤道高空向极地运动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

8、不能北上(南下)形成的。地球上共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7个气压带中有的是由空气的运动形成的,有的是由于温度的高低不同形成的,其中的低气压带地区多为阴雨天气,而高气压带地区多为晴朗的天气。,6.(2011新海高一检测)读下图,此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系统,正确的叙述为(),A.丙为极地高气压带B.常年受丙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干燥的气候C.气压带丁和风带的成因相同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气压带相同【解析】选B。若该图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图中丁处为赤道低气压带,丙处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为信风带。,7.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A.夏季偏北,冬季偏南B.夏季偏南,冬季偏

9、北C.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D.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解析】选C。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规律是它们作为一个整体随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而移动。,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左侧添画箭头以正确表示三圈环流。(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名称:A_,B_,C_,D_。(3)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添画箭头表示各风带风向,并标注风带名称。(4)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季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季节移动。由图中的各气压带分布的纬度可知,A为赤道低气压带,B是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是极地高气压带。由图可以看出,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全部在赤道以南,说明气压带

10、、风带的位置移至一年中的最南部,正值北半球的冬季。答案:(1)略(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3)略(4)冬季,9.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A地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2)画出B所在地风带的风向。(3)说出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及成因。【解析】根据图可判断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30附近的高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B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与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故为东北信风带。甲、乙两图气压带位置的差异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的。,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受其控制地区高温多雨。(2)东北风

11、。(图略)(3)甲(乙)图气压带位置比乙(甲)图偏北(南),原因是受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南北移动(或回归运动)的影响。,1.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我国计划在南极建立第4个科学考察站。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科考站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解析】选C。南极地区为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2.下面关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错误的是()A.低压带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B.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C.全球气压带分布具有高低相间的规律 D.高压带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解析】选B。全球气压带具有高低相间分布的特征,其中的低压带气流都呈上升状态,并伴有阴

12、雨天气,而高压带气流都下沉,多晴朗天气。气压带的形成有热力和动力两种原因,所以并不一定热的地方都形成低气压,冷的地方都形成高气压。,3.下图是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是动力型高压,丁是热力型高压B.乙是干冷气流,丙是暖湿气流C.乙是西北风,丙是东南风D.甲是极地高压,丁是副热带高压,【解析】选 A。仔细读图,60N处有乙、丙两支气流相遇,乙气流爬升在丙气流之上。根据基础知识,60附近中纬西风与极地东风相遇,中纬西风暖而轻,爬升到冷而重的极地东风之上,由此可见,乙气流是中纬西风,丙气流是极地东风。问题就迎刃而解了。,4.当我国各地白昼时间最短时,下列四幅图所示气压带、风带分布

13、正确的是(),【解析】选C。我国白昼时间最短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此时全球的气压带、风带会整体南移。,读某月某条经线上部分气压带、风带和气流的相互关系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气流运动方向和性质分别为()A.下沉 干燥B.上升 湿润C.由高纬流向低纬 干燥D.由低纬流向高纬 湿润6.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极科考最佳季节B.上海阴冷季节C.东南信风带位置偏北D.印度半岛高温多雨,【解析】5选A,6选B。第5题,根据所在的纬度,判断其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高气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第6题,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应该是北半球冬季,该季节为南极科考最佳季节,上海阴冷

14、,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皆南移,印度半岛在东北季风控制下高温干燥。,7.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是_、_、_、_。(2)A处为_(上升、下沉)气流;B是_风带,它是_环流圈的组成部分。(3)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_风。(4)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_时针方向运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由对流层的高度与近地面温度呈正相关可知,A处位于0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以上升为主;B为东北信风带;D为西风带,北半球吹西南风,南半球吹西北风,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F为极地东风带;G为极地高气压带。答案:(1)A C E G

15、(2)上升 信 低纬(3)西北(4)顺,8.读太阳直射点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所处的风带名称:A_;B_;C_。(2)在乙图中用箭头画出北半球中纬度风带的风向。(3)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的是_图。(4)北半球的极夜范围达最大值的是_图,河南省盛行偏南风的是_图。,【解析】图中以太阳直射点位置图考查气压带、风带随季节的移动规律,从图中可知甲图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气压带、风带整体北移,此时A处为南半球西风带,中国处于夏季,多数地区为偏南风;乙图时太阳直射赤道,气压带、风带没有移动,B处为东北信风带;丙图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C处为东北信风带,北半球极夜范围最大

16、时,中国盛行偏北风。,答案:(1)西风带 东北信风带 东北信风带(2)略(北半球3060之间,西南风)(3)甲、丙(4)丙 甲,【方法技巧】三步解决气压带、风带分布图所属季节,生活地理风与人类活动 不同地区、不同时间,风向、风速会有所不同,人们在进行航海、军事、飞行等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必须考虑风向、风力带来的影响。分析下列案例中风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哥伦布在发现美洲大陆之后,欧洲航海家和商人们架起帆船往返于欧美两个大陆之间,忙碌于商贸之中。此时的航海由于没有机器作动力,因而必须借助于风力,而低纬度海域,常年吹拂着东风,欧洲人很快掌握了这个规律,乘风破浪往来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

17、间,同各大洲进行着国际贸易,英国人则干脆把这种风叫“贸易风”。那么你觉得这种“贸易风”是全球风带中的哪种风?,2.宋代海上往来大多是在三、四月间从日本驶往中国的江浙沿海,五、六月间从江浙沿海驶向日本,这样选择航行时间是为了()A.避开倭寇的活动B.遵守朝廷有关海禁的规定C.利用海洋回流D.利用季风,3.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曾用氢气球携带燃烧弹轰炸美国,给美国许多地区造成森林大火。日本氢气球借助的风力是()A.东南信风 B.西风C.极地东风 D.西南季风,4.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楼顶部有一倒梯型风洞(如下图),根据上海的盛行风向,其开口方向应为_。,【提示】第1题,在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东北风和东南风常年风速、风向稳定,非常守信用,所以人们称之为信风。第2题,三、四月间中国东部沿海盛行偏北风,五、六月间盛行偏南风。利用季风(不完全顺风)航行,省时省力。第3题,日本、美国都位于中纬度,且日本位于西边,氢气球只能是借助西风到达美国上空。第4题,上海地处东亚季风区,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答案:1.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2.D 3.B4.西北东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