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优秀-PPT.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0145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弗洛伊德-优秀-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弗洛伊德-优秀-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弗洛伊德-优秀-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弗洛伊德-优秀-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弗洛伊德-优秀-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弗洛伊德-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弗洛伊德-优秀-PPT.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引言弗洛伊德的生平弗洛伊德的理论对弗洛伊德的评价,引言:,与马克思、爱因斯坦一同誉为最有影响力的犹太伟大人物,引言:,波兰-哥白尼-日心说英国-达尔文-进化论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三次对人类集体自我的巨大打击:,简介,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出生于奥地利一个小镇上。他在中学时代就显示出非凡的智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6年,自己创办诊所,醉心于各种神经症的临床诊治和理论研究中,终成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主要理论:,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人格发展理论焦虑、心理防御机制理论释梦理论,人格理论人格结

2、构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本我(id)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均属之。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自我(ego)是个体出生后,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超我(superego)是由于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3、。,人格理论人格发展理论,1、口腔期(oral stage,01岁)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人格理论人格发展理论,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言是重要关键。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后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

4、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刚愎、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人格理论人格发展理论,潜伏期(latent stage,7岁至青春期)七岁以后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活动多呈男女分离趋势。,人格理论人格发展理论,两性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以后)此时期开始时间,男生约在13岁,女生约在12岁,此时期个体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所显示的特征,两性差异开始显著。,梦的解析,释梦技术,你知道吗,在一个典型的夜睡中,梦境的持续时间约为5-15分钟(平均为10分钟),整夜的睡眠时间内,在睡眠的各个阶

5、段循环出现,而在一夜内大约要做4-6个梦;总共大约有1-2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在梦中.,佛洛伊德1900年梦的解析:梦就是被压抑的欲望与潜意识的产品。,“梦,并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毫无意义的,不是荒谬的,也不是部分昏睡,部分清醒的意识的产物。他完全是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实际上,它是一种愿望的达成。它可以说是一种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梦的理论,梦的实质-梦的实质是欲望的象征性满足。这种愿望在梦中的表现,有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有时则是以相反的形式出现的。(空腹实验)显梦与隐梦(manifest dream,latent dream)具体的梦境为显梦,隐藏在梦境背后的本能欲望为隐梦。梦的意义

6、也被分成了“显义”(manifest dream-content)和“隐义”(latent dream-content)。,关于梦的改装 弗洛伊德认为梦的唯一作用便是满足人的意识层面上的以及或者说更多的是满足人的潜意识中的愿望。而这些愿望(许多出于本能,即可看为本我的体现)由于不被人的理性(超我)所接受,所以要由人的自身(防御机制、自我)进行调节,经过 一系列粉饰,转化成不易被 察觉的形式通过梦境释放出来。正由 于这些粉饰,将梦伪装,从而造成了 解读的困难。,关于梦的材料与来源弗洛伊德把构成梦的材料和来源分为3种:1、梦总是以最近几天印象较深的事情为内容2、梦可来自身体的刺激3、梦与儿童早期经

7、验有关,三、案例分析,案例1:我梦见由于种种原因,我把牙涂成各种鲜艳的颜色,红、绿、蓝和黄。甚至我的舌和我的口香糖都被涂成了鲜艳的颜色。我还记得然后我的一侧脸颊出现了一个洞,每一个同事都可以通过这个洞看见里面。我正在工作,而且我没有觉得太不好意思。我只是觉得太奇怪了,而且让人很 紧张的是,突然间就在我的一边脸上出 现了这么大的一个洞。,分析:你的鲜艳的牙齿和舌头可能是提醒大家注意你说的栩栩如生的故事以及你生动的表达自我的方式。有人甚至认为,你是最好的。你一侧脸上的洞证明别人可以通过你所说的故事的真理直接得出真谛。,梦的补充:,“梦”其实只有12种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帕特里夏-加菲尔德公布了一项有

8、关人类梦境的研究成果:尽管全球有60多亿人,但大家做的梦其实只有12种。也可以说,是12对梦。因为相对于每一种噩梦,一般都有一种对应的、令人陶醉的美梦。12种梦境都是什么,1.追击邻居或电影明星并与之拥抱(美梦);被野兽或怪物等可怕的东西追击(噩梦);2.大病初愈重获新生或成功报仇(美梦);受了伤却无法还击(噩梦);3.刹车失灵无法停车(噩梦无相应美梦);4.得到豪宅或汽车等贵重物品(美梦);丢失贵重物品,或房子失火倒塌(噩梦);5.成功通过考试或演出圆满(美梦);答不出考卷或唱不 出声音(噩梦);6.飞翔(美梦);从高空坠落,或从悬崖坠 入海中(噩梦);,7.穿上漂亮的服装(美梦);8.及时

9、赶上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美梦);赶到时,火车刚开走或飞机刚起飞(噩梦);9.与去世的亲友交谈(美梦);与故去的亲人电话交谈时,电话突然掉线(噩梦);10.游历仙境(美梦);目击地震、火灾或飞机失事等灾难(噩梦);11.得到新东西(美梦);在陌生的地方迷了路,找不到想找的东西或无法走路(噩梦);12.遇到已故亲人,梦醒后宁愿相信那个亲人是从另一个 世界来看望自己的(无法定义是美梦还是噩梦)。,名言:,1、当你做小的决定时,应当依靠你的大脑,把利弊罗列出来,分析并做出正确的决定;当你做大的决定,如寻找终身伴侣或寻找理想时,你就应该依靠你的潜意识,因为这么重要的决定必须由你的心灵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

10、据。2、没有口误这回事;所有的口误都是潜意识的真识的流露;当你瞧不起一个人的时候这种轻视一定能够感觉得到那他/她就会做出某些事情来自卫3、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4、言辞具有不可思议的力量。他们能带来最大的幸福,也能带来最深的失望;能把知识从教师传给学生;言辞能使演说者左右他的听众,并强行代替他们作出决定。言辞能激起最大强烈的情感,促进人的一切行动。不要嘲笑言辞在心理治疗当中的的用途。,Thanks!,2013年4月,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主要来源于本我、自我、超我间的冲突。焦虑可以分为以下类

11、型:(1)现实性焦虑:自我感知外界环境中真实的威胁,由此引发的焦虑称为现实性焦虑。(2)神经性焦虑:本我和自我之间的冲突,担心本我冲动会战胜自我引起的恐惧感称为神经性焦虑。(3)道德性焦虑:超我和自我的冲突,即自我受道德良心指责引发的罪疚羞耻感称为道德性焦虑。,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我们大多数人正是无意识里运用了弗洛伊德的自我防御机制(“Psychotic”Mechanism)化解焦虑才成为所谓的“正常人”1.压抑Repression:是指一切为社会道德、宗教法律所不能容许的冲动、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之中,使人自己不能意识到其存在。2.投射Projection:自我将不能容忍的

12、本我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他人有此动机、愿望,然而这些东西实际都是超我所不能容的。投射又称外射作用,是指个体将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承受但又是自己具有的冲动、动机、态度和行为转移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认为他人或周围事物也有这样的动机和行为。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见青山多抚媚,青山见我亦多情”,焦虑和心理防御机制理论:,4.退行(regression):当遇到挫折和应激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应付当前的情景。心理活动退回到较早年龄阶段的水平。如:海归女博士一个人因职场失利而导致暂时退回到童年期,返回外地农村老家父母身边不愿再出门就业。7.转移(displacement)、置换、替代:因某事物而引起的强烈情绪和冲动不能直接发泄到这个对象上去,就转而移到另一个对象上去,以减轻精神负担。如:上司受到老婆气便发泄到员工身上,员工回到家发泄到儿子身上,儿子回自己房间发泄到小狗身上。10.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把无意识之中不能被接受的欲望和冲动转化为意识中的相反的行为。如:自卑感过重的人有时会表现出自大和不可一世的样子,这是由于不想让别人看出自己很差,自己也不能容忍自己,想在意识上克服弱点,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