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0149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讲 国有资产的运营管理,国有资产投资管理 国有资产经营 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国有资产投资管理,第一节 国有资产投资资金来源 第二节 国有资产投资方向、规模和结构 第三节 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第一节 国有资产投资资金来源,一、国有资产投资的性质、作用(一)国有资产投资的性质 1国有资产投资的概念。国有资产投资:是政府或国有资产经营机构,为取得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资金投入社会再生产领域和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形成国有资产的活动。国有资产投资,既包括生产性投资,也包括非生产性投资,这是由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所决定的.与国有资产投资相关的概念还有固定资产投资、基本建设投

2、资,一、国有资产投资的性质、作用,2国有资产投资的性质。国有资产投资的性质,是由国有资产投资所在的领域所决定的。政府或国有资产经营机构在生产领域的国有资产投资,是积累性的扩大再生产支出.政府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所形成的非生产性国有资产,是一种社会财富的积累.科教兴国”的战略含义.,一、国有资产投资的性质、作用,(二)国有资产投资的作用 1调节国民经济运行,执行国家宏观经济社会政策。2壮大国有经济,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3调整经济结构,优化社会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强国家综合经济实力。4提供优质公共物品服务,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二、国有资

3、产投资的资金来源,1财政预算拨款 2银行贷款 3自筹资金 4利用外资,第二节 国有资产投资方向、规模和结构,一、国有资产的投资方向(一)决定国有资产投资方向的主要因素 1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性。3公共财政体制的规定性。4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5国家在一定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1)国家产业政策。(2)区域经济政策。(3)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政策。,一、国有资产的投资方向,(二)国有资产投资的主要方向 1基础产业 2基础设施。3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风险投资 4环境保护投资 5国防工业,二、国有资产投资规模,(一)国有资产投资规模的概念 1.所谓国有

4、资产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在国有资产再生产活动中投入的货币总量,也就是用货币表示的国有资产建设工作量。2.国有资产投资规模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按用途分,有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规模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规模;按性质分,有基本建设国有资产投资规模和更新改造国有资产投资规模;按建设时间分,有年度国有资产投资规模和在建国有资产投资规模;按地域分,有境内国有资产投资规模和境外国有资产投资规模。另外,根据理论研究和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还可以进行其他的分类。,二、国有资产投资规模,(二)不同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投资规模控制机制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资产投资规模控制主要是通过

5、编制、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行政命令的方式进行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投资规模控制主要是通过市场机制进行的,并辅之以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二、国有资产投资规模,(三)合理确定国有资产投资规模的原则1量力而行的原则 2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的原则 3合理界定积累率的高低,二、国有资产投资规模,(四)合理调控国有资产投资规模的途径:1严格预算管理,完善复式预算。2严格控制信贷规模。3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治理行政事业单位的乱收费行为。4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形成经营性国有资产投资的风险约束机制。,三、国有资产投资结构,(一)国有资产投资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1.国有资产投资结构:是

6、指在一定时期国有资产投资总额中,各个组成部分所占的比例或数量关系。2.国有资产投资结构,可以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按产业划分,可分为国有资产在第一、二、三产业的投资;按具体部门划分,可分为国有资产对农业、工业、商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部门的投资;按地区划分,常见的可分为国有资产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投资,还可以更具体地划分;按技术水平划分,可分为国有资产对技术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投资;按再生产性质划分,可分为外延性投资和内涵性投资;按组织结构划分,可分为对大型、中型和小型项目的投资。,三、国有资产投资结构,(二)衡量投资结构是否合理的标准 第一,宏观经济标

7、准。即国有资产投资结构是否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合理配置社会资源,实现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均衡。第二,微观经济标准。即国有资产投资结构是否有利于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三、国有资产投资结构,(三)优化国有资产投资结构的途径 1 长期以来国有资产投资结构领域的主要问题:(1)在部门投资结构中,对农业、轻工业重视不足,曾一度偏重于发展重工业。(2)重基本建设,轻更新改造。(3)重生产性投资,轻非生产性投资。(4)国有资产投资的地区结构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三、国有资产投资结构,2优化国有资产投资结构的途径(1)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及其他宏观经济政策。(2)增加更新改造国有资产的投入。

8、(3)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资产投资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4)增加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投资,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5)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重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三节 国有资产投资效益,一、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概念、意义和原则(一)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概念 1.效益是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2.国有资产投资效益:就是指国有资产投资所取得的效益与所消耗的投资额之间的比例。3.分类:按国有资产投资效益实现的领域分,可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按国有资产投资受益方式分,可分为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按国有资产投资受益

9、的期限分,可分为当前效益和长远效益;按国有资产投资受益的范围分,可分为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一、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概念、意义和原则,(二)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意义 1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壮大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2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3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有利于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一、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概念、意义和原则,(三)提高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原则 1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原则 2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相结合原则 3当前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原则

10、,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1投资效益系数。其是指一定时期国有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额与固定资产投资的比值。其公式为:该指标反映了每增加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相应增加多少国民生产总值。投资效益系数越高,则投资的经济效益越好。,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2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其是指一定时期新增固定资产价值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比率,也是从宏观角度综合考核投资效益的指标之一。其公式为:该指标可以反映本期投资额新增加多少固定资产。,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3建设周期。其是指本期所有施工项目计划投资额与本期全部施工项目完成投资额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该指标反映了所有施工项目全部建成平均

11、需要的时间,是从宏观角度考核投资效益的一种时间性指标,也是在建总规模是否正常的标志,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4大中型建设项目投资率。其是指一定时期内全部建成项目个数占同期正式施工的大中型项目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该指标是从宏观的角度考核投资项目建设速度的指标,此指标越大,说明建设速度越快,投资效益越好。大中型项目一般都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该指标具有较好的代表性。,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5竣工投产率。其是指本期竣工投产的项目个数与本期竣工项目个数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该指标反映了在本期竣工项目个数中,有多少项目能够顺利投产,为市场提供有效商品和劳务。该指标越高,说明投资效益越好

12、;反之,则投资效益越差。这是从宏观角度考核投资效益的一个指标。,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6投资回收期。其是指建设项目自正式建成投产之日起,以投产累计提供的利润全部偿还项目建设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其计算公式为:投资回收期与利润额成反比例关系,与投资额成正比例关系。项目建设中投资额越少,则投资回收期越短;投产后经济效益越好,年均利润总额越大,则投资回收期越短。该指标是从微观角度考核项目投资效益的综合性指标。在上述计算公式中,年平均利润总额是指项目实现的所得税后利润。,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7建设周期。其是指建设项目从正式开工到全部建成交付使用所经历的时间。这是微观考核投资效益的时间

13、性指标。一般来说,这一指标越小越好。,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8单位生产能力投资。其是指建设项目本期投资完成额与新增生产能力之间的比值。其计算公式为:该指标反映了单位生产能力所耗用的投资,是从微观角度考核投资节约效益的指标。形成单位生产能力耗用的投资越少,则投资效益越高。,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9建设项目投资利税率。其是指建设项目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与所耗用投资之间的比例。其计算公式为:该指标将建设过程与投产过程联系起来,是从微观角度考核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综合性指标,该指标越大,则投资效益越好。,二、国有资产投资效益的考核指标,10流动资金周转率。其是指项目建成投产后其流动资金一

14、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可以周转的次数或流动资金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天)。其计算公式为:在一定时期内,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周转速度越快,资金使用效益越好。,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内容提要 所谓国有资产经营,是指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授权经营者,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提高运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而进行的一系列筹划、决策活动。,内容提要,国有资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国有资产,努力实现资产运营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在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常见的经营方式有:股份制经营、独资经营、转让经营、授权经营、承包经营、

15、租赁经营等。所谓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为了进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通过规定程序,将一部分闲置或国有企业不再经营的国有资产,按照市场价格有偿转让给境内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活动。国有资产处置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第一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目的和原则,一、国有资产经营的概念 所谓国有资产经营,是指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和授权经营者,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合理利用,提高运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而进行的一系列筹划、决策活动。国有资产经营是通过设立专门经营机构、聘用专业经营管理人员进

16、行的。国有资产经营的专门化与职业化,可使国有经济直接面向市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国有资产经营的专门化与职业化,可以培养一支专职的企业家队伍,,第一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目的和原则,二、国有资产经营的目的(一)合理配置国有资产,努力实现资产运用效益的最大化国家连年投资,兴建大批国有企业,举办各类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二)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国有资产经营最直接的目的。,第一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目的和原则,(二)坚持“三权分离”的原则所谓“三权分离”的原则,是指在国有资产经营中,将国有资产所有权同政府宏观经济管理

17、权、企业经营权相分离。(三)坚持有效控制制约原则所谓坚持有效控制制约原则,是指在国有产权管理部门授权资产经营公司经营国有资产的过程中,既要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实行“三权分离”,又要能够通过正常的运行机制,进行有效监督、控制和制约,提高国有资产经营效益,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形式,一、国有资产经营形式的概念 所谓国有资产经营形式,是指国家对国有资产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的控制方式,以及国家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分配方式。由于国有资产规模、结构、分布行业的复杂性,以及国有经济主导地位的战略要求,国有资产经营必须选择恰当的经营方式,以实现其经营的最终目的。在现阶段,我国国有资产常

18、见的经营方式有:股份制经营、独资经营、转让经营、授权经营、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形式,二、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 所谓国有资产的股份制经营,是指国家通过与其他投资主体(包括国外投资者)联合兴建股份制企业,或者收购其他企业股份,以及对原国有制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等形式,运用国有资产,建立股份制企业,开展国有资产经营的形式。国家对企业以其投资的股份承担有限责任,其目的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产权明晰、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使企业真正拥有法人财产权,从而构建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制衡关系,建立企业内部科学管理制度,真正实现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

19、章纳税并具有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实现国有经济的发展目标。,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形式,三、国有资产的独资经营 所谓国有资产的独资经营,是指国家对一些涉及国家安全、国防、高科技,以及某些特殊行业和产品的企业,由政府独立投资,采用国有产权管理部门或委托有关主管部门直接经营方式。即这部分国有资产归国家所有,国家直接经营,所有权与经营权相结合,按照国家规定的方针、政策开展生产经营,实现政府特定的经营目标。,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形式,四、国有资产的转让经营 所谓国有资产的转让经营,是指根据国有经济战略布局、国有资产经营效益,以及国家有关宏观经济政策,将国

20、有资产存量有偿转让的过程,即国有资产的整体或部分的出售和拍卖活动。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经营的一种正常的交易活动。国有资产的转让经营,是对国有资产存量的投资方向、组织结构的调整,它关系到产业结构的变动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可在经济运行中实现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它是国有资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性质上与私有化有本质的区别。,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形式,五、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 所谓国有资产的授权经营,是指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所有权及资产最终处置权的前提下,国家将国有资产委托给大型企业集团、有关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及其他组织经营管理的方式。,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形式,六、国有资产的承包经营 所谓国有资产

21、的承包经营,是指在坚持国有资产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按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原则,以承包经营合同形式,确定国家与企业间的责、权、利关系,并在承包合同范围内,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制度,第二节 国有资产经营的形式,七、国有资产的租赁经营 所谓国有资产的租赁经营,是指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所有制性质的前提下,国家将部分国有资产出租给有关承租人经营。承租人必须按租赁合同规定交纳租金,在合同现定的范围内,对国有资产自主经营,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国有资产的租赁经营,以租赁合同的形式,明确规定一定时期内国家与承租人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有利于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第二节 国有资

22、产经营的形式,八、国有资产经营和改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加强批准制度 2.清产核资 3.财务审计 4.资产评估 5.交易管理。6.定价管理。7.转让价款管理。8.依法保护债权人利益。9.维护职工合法权益。10.管理层收购。,第三节 国有资产处置管理,一、国有资产处置的含义 所谓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为了进行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资产合理流动,通过规定程序,将一部分闲置或国有企业不再经营的国有资产,按照市场价格有偿转让给境内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资产处置是一种正常的资产管理行为,是维护国有资产权益的需要,其结果既有可能是国有资产总额下降,也有

23、可能是国有资产结构性调整,与私有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企业国有产权转让可以采取拍卖、招投标、协议转让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第三节 国有资产处置管理,二、国有资产处置的准则 国有资产处置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准则,保护国家和其他各方合法权益。其具体含义如下:1.国有资产处置的公开准则。公开准则是指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将与处置资产有关的品种、规格、数量、性能、新旧程度、处置日期和程序等交易信息,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向社会公布,便于境内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了解资产处置状况,积极参与国有产权交易。,第三节 国有资产处置管理,2.国有资产处置的公平准则。公平准则是指在国有资

24、产处置过程中,遵守价值规律,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形成交易价格,维护交易双方的合法权益,防范和打击低价变卖国有资产、变相瓜分国有资产等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产权交易市场的正常秩序。,第三节 国有资产处置管理,3.国有资产处置的公正准则。公正准则是指在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保证资产交易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排除各种人为干扰。对参与国有资产处置的境内外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一视同仁,法律、法规面前人人平等,消除各种歧视性行为,以实现资产处置的预期目的。,第三节 国有资产处置管理,三、国有资产处置的程序(一)国有产权转让的程序 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国有产权转让的程序具体有13项。(二)

25、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程序 根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国有产权转让的批准程序有7项。,第三节 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四、国有资产处置的法律责任 1.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过程中,转让方、转让标的企业和受让方有违法行为的 2.社会中介机构在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的审计、评估和法律服务中违规执业的 3.产权交易机构在企业国有产权交易中弄虚作假或者玩忽职守,损害国家利益或者交易双方合法权益的 4.企业国有产权转让批准机构及其有关人员违反法律法规,擅自批准或者在批准中以权谋私,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国有资产收益管理,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

26、演变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内容提要】,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国有资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增值,其本质是劳动者当年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国有资产收益管理能够充分体现国家的所有者地位,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价值管理,有利于增强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能力,有利于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国有资产收益有利润、租金、股息、红利、资产占用费等多种形式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一、国有资产收益的概念(一)财产所有权重心的转移 产权,

27、是指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各项权能的总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权能包括对财产的经营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分配权和处分权等一系列财产权利。收益权,是指享受财产运用所产生权益的权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用于生产经营的资本性财产来说,最重要的已不是使用价值,而是价值,更准确地说,是价值的增值,即财产所有权的重心开始向收益权倾斜。因此,国有资产的收益管理在国有资产管理的整个理论体系乃至实际运作中都显得尤为重要,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二)国有资产收益的概念 狭义的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家或其授权的国有资产的经营机构,凭借其对国有资产的出资者所有权取得的各种收益的总称,包括企业上缴利

28、润、利息、股息、股权转让收入、资产占用费、国有资产转让收入和依法取得的其他收益。广义的国有资产收益,是指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用资产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价值增量,其本质是劳动者当年创造的剩余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三)国有资产经营亏损的处理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国有资产可能获得收益也可能导致亏损。国家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针对亏损原因的不同,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政策也不相同。国有资产亏损分为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前者是指国有企业因自身生产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亏损,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代表国家应督促其通过加强生产经营管理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法来扭亏为盈

29、;后者是指国有企业受国家的经济政策或指令性生产计划影响而导致的亏损,国家财政要给予相应的政策性补贴。,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二、国有资产收益的分类(一)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直接占用者的属性标准,可以分为企业收益和国家收益 企业收益,也称企业留存收益,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留存企业自行支配的国有资产收益。这部分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也有少部分用于职工集体福利事业和职工奖励。国家收益是在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条件下,国有资产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此分类有利于国家准确掌握和分析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情况。,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二)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实现方式,可分为国有资产经营收益和国有

30、资产运营收益 国有资产经营收益,是指经过对商品或劳务进行生产经营,使国有企业盈利而产生的收益,它是国有资产收益的主要来源;国有资产运营收益,是指国有企业通过资本运作取得的国有资产增值部分,主要包括通过出售、转让、置换、并购等方式取得的收益。随着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发展,国有资产运营收益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此分类可以更好地解决国有资产的存量分布,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三)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来源性质,可以分为经营性收益和非经营性收益 经营性收益,是指在国有资产经营的过程中,经营者和生产者通过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进行技术创新,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和成本降低所获得的生产经营性

31、成果。经营性收益是国有资产收益构成中的主要部分,是社会财富增长的源泉。非经营性收益,是指并非由于企业自身力而是因为某种客观因素而使企业获得的收益,如国家特许垄断经营、自然资源级差收入等。此分类可以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并制定相应的收入分配政策,防止收入分配中产生不公平现象,从而实现对收入分配的有效调节,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四)按照国有资产收益的解缴对象分类,可分为中央收益和地方收益 中央收益,是指直接解缴中央金库的国有资产收益,主要来源于中央直接管辖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收益;地方收益,是指直接解缴地方政府金库的国有资产收益,主要来源于由地方政府管理的国有企业的经

32、营收益。此分类对分别解缴中央和地方的国有资产收益进行合理划分,属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范畴。,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含义,三、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原则(一)税利分流原则(二)资本与收益相匹配原则(三)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的原则,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一、国有资产收益的形式 按照我国现行的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体制,国有资产收益是按照税利分流的原则收缴的,即对国有企业首先统一征收企业所得税,其次再对税后收益按照不同形式收取。(一)对“税利分流”原则的再认识 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实行税利分流原则的理论依据是政府的双重地位和双重职能相分离理论,即所有者地位和管理者地位、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和社会政治管理

33、者职能相分离。政府的双重地位决定了它在履行双重职能时的目标、方式各不相同,因此,政府以双重地位分别获得收益的上缴形式也是不同的。,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二)留存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的收益分配形式 留存国有企业的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形式,根据国有资本经营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盈余公积金一般主要用于弥补亏损、转增资本和分派现金利润或股利。公益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福利设施的支出,如构建职工宿舍、浴室等。1.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经营企业的收益分配,应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之后,分别按照净利润的10和5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当法定盈余公积金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

34、不再提取,之后剩余的利润可以向投资者进行分配。2.中外合资企业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方式是:根据合营企业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合营企业在缴纳所得税之后,应当提取企业储备基金、职工奖励和职工福利基金、企业发展基金。其中,企业储备基金的提取比例不得低于税后利润的10,累计提取数额达到企业注册资本的50之后,可以不再提取。职工奖励和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由企业自定,其中企业的储备基金主要用于弥补亏损,企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扩大企业生产经营或按企业章程规定作为投资人的增资,剩余利润部分可以按照章程、投资合同或投资比例在各投资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三)国有资产收益上缴的形式 1.上

35、缴利润。是指国有企业实现的税后利润上缴国家的部分。2.股利。是指股份制企业按照股东的股本所占的股份比例分配给股东的利润 3.租金。主要适用于实行租赁制的企业。4.资产占用费。是指国有企业对占用的国有资产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的费用。资产占用费是国家有偿使用的一种具体形式,也是企业对占用的资产按照规定标准付费 5.产权转让收入。国有资产的产权转让收入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收入;二是国有资产使用权转让收入。这种方式适用于所有存在国有资产产权转让和交易行为的企业和单位。,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二、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管理(一)国有企业不同收益形式的上缴管理 1.国有企业应上缴国家的利润

36、。根据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企业税后利润在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之后应该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股份公司国有股利的上缴。国有股权收益,应当按照同股同利的原则,由国有持股单位及时足额收取。3.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家应分得红利的上缴。4.其他国有资产收益形式的收缴。,第二节 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二)国有资产收益的收缴管理 1、国有企业上缴利润采取按月预交、全年清算的办法。2、股份有限公司分配现金股利时,国家股利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后及时收缴;3、有限责任公司分配红利时,国家按出资比例分得的红利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确认后及时收缴;4、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和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股权转让收入(包括配

37、股权转让收入)以及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出资转让收入,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确认后收缴;其他非国有企业占有国有资产应上缴的收益,应按照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上缴。,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演变,国有资产收益制度,也称国有资产利润分配制度,其规定了国家和国有企业对利润进行分配的具体形式、比例和方法,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1978年以前的利润分配制度 1978年之前我国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制度虽然经过几次变革,但主要实行企业利润绝大部分上缴、国家不向企业征收所得税的统收统支的体制(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二)企业奖励基金制度

38、(三)利润留成制度,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演变,二、19781994年的利润分配制度(一)企业基金制度(二)利润留成制度(三)利改税(四)上缴承包利润制度(五)税利分流制度,第三节 国有资产收益制度的历史演变,三、1994年以后的利润分配制度(一)企业所得税的合并 1.内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2.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的合并。(二)国有企业利润的收缴 1.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规定 2.征收特别收益金。3.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概念(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概念 国有资本:从狭义上讲,经营性国有资产应是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即会计学中的“所有者

39、权益”,而非“资产”。这里所指狭义的“国有资产”即“国有资本”,包括国家作为出资者对企业投入的资本及形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各项收支预算,是政府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必要性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对于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完善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有资本的合理配置,集中解决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1、有利于把握我国国有资产及其收益的现状 2、优化资源配置

40、 3、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保证重点,最终实现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我国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依据(一)我国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理论依据 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将国有资产的收益和使用情况单独反映的理论依据在于国家在国有资产管理中具有双重地位和双重职能 1.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国家要在一些关键性领域进行直接资本投资,使国有资产在社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这样必然会形成国家在该领域的收支活动 2.国家作为社会管理者,要维护各个职能部门的正常运转,必须有相应的收支活动,如税收、收费和各项公共支出等。通常将反映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收支活动构成的预算,

41、称为“政府公共预算”;将反映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的收支活动的预算,称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特点:1.从理论依据上来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依据的是国有资产所有权及其派生出来的收益权和支配权;而公共预算依据的则是国家公共权力及其派生出来的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的权利。2.从目标上来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侧重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公共预算则更侧重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3.从收支范围上来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仅限于国有资产的经营企业或经营部门,而公共预算的收支范围则涉及全社会的所有领域。4.从收支形式上来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以上缴利润为主,支出以投资

42、形式为主;而公共预算的收入则是以税收形式为主,支出以无偿拨款为主。5.从管理手段上来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以产权为纽带,且两者之间是法律地位平等的民事契约关系;而公共预算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则是行政管辖关系。,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之间的关系就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三者都有自己的收入来源,相对独立,各自平衡,同时又密切衔接,适度互通,共同构成国家财政预算的有机整体,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家预算与公共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关系图,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国有资本经

43、营预算的框架(一)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原则 1.统筹兼顾,适度集中。在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时,应统筹考虑国有企业自身积累、自身发展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及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适度集中国有资本收益,合理确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规模。2.相互独立,相互衔接。既要保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完整性和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与政府“公共预算”(即“一般预算”)的相互衔接。3.分级编制,逐步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行分级管理、分级编制,根据条件逐步实施。,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支范围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收入,是指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即一级企业,下同)上

44、缴的国有资本收益,其主要包括:1.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上缴国家的利润。2.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3.企业国有产权(含国有股份)转让收入。4.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以及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分享的公司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5.其他收入。,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主要包括:1.资本性支出。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国有企业发展要求,以及国家战略、安全等需要安排的资本性支出。2.费用性支出。用于弥补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等方面的费用型支出。3.其他支出。其具体支出范围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不同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统筹安排确定。必要时可部分用于社会保障等项支出。,第四节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和审批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单独编制,预算支出按照当年预算收入规模安排,不列赤字。2.关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编制主题的争论(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执行(五)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监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