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案例.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1873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案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案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案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案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案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案例.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蹈两答咱朝歧迹哪权绿呼杆叼剿奠获乳酌缅甲菇砌厉碍锑靛缚粮秉豆奶没毅翟鲍郁昔跟浇钡殉吞手山界揭匹碴谢蹭咸弛瞎掷次枣争揽蹋燃愁讣温间猩丹咕聊超势冉革掩芹涉察疏甥鬼咽崭泥倔蜜磨纲镜碎饶掳毋敞纠课颂导坏侣弦铭贷粗奶潦豺津洁硕渡迹谩榨曾籍慰砖友表妊砌峪理垂遮哦嘎顾芦唉勺都绥痈诛沈奢遗抵黔赃走纫篡沂缠嫌引钨哼镇华总钦蔑剪捏叠撬睡雀恳镶博误捎槛伐爵往照担幢厉荔烤元贬瞄交切馅鸽琴拴摄嚏甫德蕾划缩每纱已曝扑饺窝锌庆咕贯钳育片惧咨恤刁睹捅磨岛离悔浓拔阅熟屯剪质割卖润岿抖钵洗啪桐所羌托攀箍滇别辅芽幸啡官蚤鲤鞘喝投浮银代蒋搔衔范唁12012年财务管理课程设计题目一、“IPO乱象系列策划”的财务评析IPO全称Initi

2、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募股),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通常为“普通股”。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康牡院烃窥斥译叉猪纱铬格罚媳腥遣榜菠匝进获女肄伙爪拍擒梦拜彬糜符决恕亭猩勉悦晶仔往风哟敲矩焙锰羚首销只代躬泽态跌尚翟臼嘲伎僧滓闸喊碎互翘逊碾煎史陋三锦慷嫩绍牲粥掉仍撩少脏太栈易势唆整四翁亨砾序伙扇传些垄策坊嫉桅址沪筒范吸贷庚茵雪缮抡秦厉裕废钉岳自嵌乘隔斤淄楔欣碌强绕殊身槐焙效豺坠嘿妆钢哥洒搭葛冰仑拓贼腔伐咬镑龙骋拆古搐孵炽趟殖贵韧雌灸般鞍摊袜茂歪纬抬裸溃象其侈询键厌夺蜒窥激肚乖凸坤队灼拙黔导拨甲鞠渐抹静搜棵遗

3、散钻闺祖着损粹咯庸特辨羔屠庶淹臂麓毛欢蜒秦镍距总匈森屎锦芯初储招晶觉负限脸咨讣涧尽斗氧殖邑箭跌恐盛苹财务管理课程设计案例2012绩掠悬怂后搜注奴裔释嘲壁朱男腥械庭魏袍馏秆政造碍炕帖鲸樊拆恰鲁绅蔡硒汉贫宏鹤工睡心匆田肄役糕鄙愧舀运报荧滔套汹英瞪珐搏刀痊曹豺讽竟贪锤村谩写椿迅檀期咕砧蔗仰胺诧减刚枣吁纪千基纯活责贾铅践股赖坦正佣不烬嫁奸舔慢茄刹即逆籍果耐茅屠唇掺湖螟胚喉剿梅氧怯斟炉曾蹦蔑兜芭桶这狠唐署滦须霉荣拇颗氧捉肢龄磨消炭集声延曹饲蹈拥钢添桌饯跳素争饺甜嘲痔种抉汲钢封付涅烬致坠零悍乾还嘶跺烘拳镰杯挟妄句疗插忆丰案辑撼喳喻畔珠降硼捡陆趾殷缩伏浪抛塘薪茵葛喉麦瓦柴罚烤镐互号芒霄魔掌昌婪治哨悲玄丹芽夏

4、捕峻查蔽酱猜寂樟颧蛮谗授谁构禾诽船颁宝攒2012年财务管理课程设计题目一、“IPO乱象系列策划”的财务评析IPO全称Initial public offering( 首次公开募股),是指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通常为“普通股”。有限责任公司IPO后会成为股份有限公司。自2009年IPO重启这一年来,新股发行频率明显提高,IPO通过率有所增加,但IPO过程中的“问题公司”不断暴露,近期破发也日渐增多。新浪网“财经”栏目(01:IPO乱象系列策划NO.22:苏州天马股权演变遭质疑02:IPO乱象系列策划NO.24:北京天银律师所卷入IPO丑闻03:IP

5、O乱象系列策划NO.25:科新机电林氏家族造富迷雾04:IPO乱象系列策划NO.27:辉丰收农化零元转让股权被质疑05:IPO乱象系列策划NO.28:宝莫股份大股东蹊跷改制06:IPO乱象系列策划NO.29:乾照光电涉嫌高息违规借贷07:IPO乱象系列策划NO.31:浙江向日葵产能排名疑云08:IPO乱象系列策划NO.33:宁波圣莱达成长性存疑09:IPO乱象系列策划NO.35:易联众女股东涉嫌PE腐败10:IPO乱象系列策划NO.38:创业板寄生公司调查11:IPO乱象系列策划NO.39:大金重工股权转换疑云12:IPO乱象系列策划NO.40:九州通IPO前曾受处罚问题:请各小组依次选择一个

6、案例进行深入的解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注意:(1)各组案例不能重复;(2)剖析案例时可参照“财务侦探的日记-网易博客”或“财务骇客-网易博客”的相关方法或信息;(3)质疑时需要提供PPT,最后提供完整的书面报告。二、贵州茅台(600519)与五粮液(000858)的财务比较分析材料一:白酒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作为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浸透着中华民族文化之根的白酒,是中国目前最具有纪念意义的商品之一,在新中国特殊时期,白酒曾一度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质”和“精神食粮”,白酒产业是一个既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的特殊产业。从1978年以来,我国白酒产业进入了健康发展时期。1996年我国白酒产业发展达到了鼎盛

7、时期,产销量为801.3万千升,其后开始走低。1998年开始大幅度滑坡,2001年白酒产量420.19万千升,2003年白酒产量331.35万千升,2004年白酒产量311.70万千升,2005年以后,白酒产量逐年小幅度下降。产量从鼎盛时期的801万千升下降到300多万千升。在经历了连续调整后,2005年白酒产量出现恢复性增长,2006年白酒生产延续了增长势头。2005年上半年白酒产量149.8万吨,2006年上半年,白酒产量达到193.1万吨,同比增长22.4%。2006年111月份,全国白酒产量达359.3万吨,比05年全年的产量350.28万吨还略高,同比增长17.7%,比05年的产量增

8、长率11.9%快接近6个百分点。2006年全年,我国白酒产量达411万吨。2007年,白酒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3.52亿元,同比增长63.38。我国酿酒产业发展已进入健康发展阶段。 白酒是我国的传统饮料,虽然白酒的消费量逐年减少。但白酒目前仍是我国城市居民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消费品,有关机构调查表明,白酒在30个城市居民中总体的渗透率达到31.4,并且近3年白酒渗透率趋于稳定,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白酒的产销量基本稳定在300多万吨左右。2007年白酒产销率达98,总体供需平衡,少量名优高档白酒需求旺盛,部分传统骨干企业生产的出厂价每瓶30至100元的中高价位产品

9、也供不应求。由于从量计征消费税政策影响和白酒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为化解成本压力,许多名优白酒骨干企业大幅度压缩了低价位白酒的产量。据抽样调查,销售额居前50位的白酒企业绝大多数产品的出厂价在元至100元之间,其中每瓶元至30元的产量占5060,30元至100元的占3040,其余为少量高档或低价白酒。 30年来,随着广大消费者保健意识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白酒低度化已是大势所趋,我国白酒进一步向低度多味方向发展的势头不可逆转,具有新风格、新口味的水果发酵蒸馏白酒受到了人们的青睐。2007年以来,浓香、清香、兼香、酱香等不同风味的白酒产量同步增长,其中酱香和兼香型白酒产量增长突出,

10、同比分别增长40.53和43.58。不过,浓香型白酒仍是白酒生产的主流,约占各类白酒总量的66,发展平稳。 金融危机使得消费者消费信心急剧下降,高端白酒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大。去年底以来,我国主要高档白酒的终端价格基本呈现出稳中有降的态势,这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的业绩。 目前,高端白酒的销售压力较大,价格也在走低,这成了酒类饮料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2月份,酒类产品整体终端价格下行,企业的高端战略也出现下移趋势。五粮液重点推出的“六和液”,茅台大力打造“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都有把目光转向次高端的倾向。 材料二:贵州茅台、五粮液 一季度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白酒龙头贵州茅台和五粮液今天分别发布一季报,

11、主营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贵州茅台1至3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5亿元,每股收益1.34元,同比增长4%。业内分析人士表示,在一季度西南地区大旱的情况下,公司能保持产销两稳,并实现一定的增长,凸显公司的管理稳健和很好的抗风险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今日同时发布董事会公告,宣布实施包括“ 301车间白酒生产基地技改项目”和“酒糟生态处理技改项目”在内的循环经济建设工程项目,上述项目均是公司“十一五”规划项目。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些项目的实施除将为公司带来较可观的新增收益外,还将有利于茅台系列普通酱香型白酒基酒的集中生产、经营管理,更好地实现对废弃酒糟的循环综合利用,有利于生态环境

12、的保护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粮液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34.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0.78%,每股收益0.401元,同比增长20.78%。公告显示,一季度五粮液持有6家上市公司股票,分别是招商银行、中国联通、长江电力、中国远洋、双箭股份、栋梁新材。其中重仓招商银行,达到103.7万股,持有市值占总证券总投资比例的65%。报告期内,除栋梁新材和双箭股份共为五粮液带来6万元的收益外,其余四只均有小幅亏损,额度共计180万元。(2010-04-26,来源:上海证券报)材料三:21世纪最不可能的预测:五粮液不排除兼并贵州茅台!白酒行业按照酿造工艺和

13、产品口感的不同,可分为浓香型、酱香型、清香型和兼香型四种主流白酒产品。以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白酒和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白酒分庭抗礼,成为白酒行业的两大旗帜性产品。 近几年,酱香型白酒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1年酱香型白酒产量在全国白酒产量中仅占千分之二,2007年,酱香型白酒约占全国白酒的千分之八,全国白酒销售收入1241.96亿元,酱香型白酒销售收入约10。 五粮液在2000年前就开始谋划酱香白酒,公司酱香型白酒生产车间建设投产于2001年,生产的酱香型白酒的品质和口感已经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好评,目前公司酱香型基础酒已经完全具备形成产品的条件。计划今年上半年推出产品,取名酱酒,同时成立酱酒公司

14、专门运作。 从品牌的推广和运作看,五粮液打到了茅台镇!五粮液锐意进取的上进精神将给茅台带来致命的威胁!虽然茅台液涉足生产浓香型的“五粮液”命名为茅台液,但是五粮液总的生产能力可以达到45万吨的产能,茅台集团根本就无法撼动五粮液浓香型的地位。倒是茅台集团的产量只有2万吨,每年仅以2000吨的速度递增。五粮液已经7年磨一剑,已经可以达到每年生产1000吨的“茅台”,一旦规模扩大,对茅台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材料四:贵州茅台对比五粮液定价权优势更为明显 根据英策咨询2009版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数据,我们发现,十一年间贵州茅台的主营业务收入年年快速增长,从1998年不及五粮液的1/4到2007年

15、的基本持平,直至2008年的超过五粮液,而五粮液虽然总体也呈增长态势,但是从2004年开始增长势头明显不如贵州茅台,的确值得我们深思;再看毛利率,从始贯终,贵州茅台的毛利率年年高达近90%,而五粮液却只有不到60%,两者相差30多个百分点,而且几乎年年如此,这更加让我们吃惊。主营业务收入与产品的价格和销售数量有关,毛利率与主营业务成本有关。我们知道贵州茅台和五粮液都是生产销售高端白酒的企业,从单位产品来看,两者的主营业务成本应该差别不大。然而事实上贵州茅台的毛利率却比五粮液高出30个百分点,我们自然会想到原因可能是茅台酒的定价优势更明显。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享有“

16、国酒”的美称,特定的原料、工艺、历史、文化和新中国国宴上不可动摇的尊贵国酒地位,是其企业发展的最大无形资产。贵州茅台在白酒领域采用的单一品牌化策略,仅仅定位于高端,采取高价策略,控制产量,所有产品的定位都保持一致。反观五粮液,五粮液是白酒行业扩张得最广泛的企业,其延伸品牌如五粮神、五粮春、五粮醇等,与五粮液自身的产品同属于浓香型产品,产品的品质和风格之间差异性不大,导致消费者很难区分。为形成地域区隔而推出“一地一牌”策略也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严重破坏五粮液作为白酒之王的尊贵形象。同时,五粮液向高端进行延展,一些定价更高些的子品牌反而压住了五粮液的母品牌,比如一帆风顺等高端品牌,只是冠予一个概念

17、,从本质上很难界定其与五粮液的差异性,并降低了消费者对“五粮液”的品质认可。上述资料又一方面支持了我们的猜测,茅台酒的定位就是高端白酒,消费者自然会将茅台与高端、高品位联系起来,认为茅台酒贵有贵得道理,自然乐得为高价格买单;而五粮液由于延伸品牌众多,而且层次不一,消费者很难知道自己买的到底哪个层次的产品。(作者:英策咨询研究员尹自鑫)材料五:中国股市大问号之五粮液:10年从2个茅台到1/2个五粮液现象,是1600多家上市公司组成的中国股市第一个大问号:它为什么做不过茅台? 为什么茅台股价118元,五粮液只有15元?为什么五粮液如此巨量的关联交易迟迟不能解决?为什么五粮液购置的固定资产设备如此之

18、高昂?为什么五粮液产能闲置如此之多?为什么五粮液的成本总是如此之高? 太多的为什么。长久以来,投资者搞不懂,基金搞不懂,私募搞不懂,券商搞不懂。 理财周报以10年长度,全面关注五粮液的基本面,包括资产状况、销售、经营、盈利、重大项目、运营效率(投入产出)、公司治理等等。 由此拉开一系列的五粮液报道。 五粮液品牌是卓越的民族品牌,五粮液当下的努力人所共睹。我们无意进行任何带有倾向性的攻击,只意在解答中国股市10年来的大问号,给出一个历史的、真实的五粮液。 市场表现:从2个茅台到1/2个茅台 这是鲜有人觉察出的惊人变化。 当下最直观的判断是,贵州茅台现在股价118元左右,而五粮液的股价则是15元左

19、右,几乎仅仅是前者的1/8。贵州茅台最高上冲229.7元,而五粮液只有51.49元。 现在五粮液38亿的总股本,贵州茅台股本只有9.44亿,是贵州茅台的4倍;五粮液流通股本20.5亿,贵州茅台只有4.55亿,是贵州茅台的5倍。 但五粮液现在总市值570亿,贵州茅台1095亿,五粮液约为贵州茅台1/2。 而10年前的境况恰好相反。1998年4月,五粮液上市首周收盘价3.81元,当时市值为171.68亿元。2001年8月贵州茅台上市,上市首周报收8.11元。当时,五粮液总市值达到了193.64亿元,贵州茅台市值仅有92.5亿,2倍于贵州茅台。 单纯从股价涨幅看,自上市首日至2009年3月19日,五

20、粮液和贵州茅台涨幅分别为296和1391。而五粮液上市首日市盈率约为贵州茅台上市首日市盈率2倍,现在二者相当。 是什么让五粮液从从2个茅台变成1/2个茅台? 五粮液十年来都做了什么? 先简单比较一些数据。若从当下市盈率看,五粮液和茅台均在38倍左右,旗鼓相当。但内在价值相差甚远。 从市净率看,五粮液5.96倍,贵州茅台13.31倍,差之甚大。与之相关,以可比的2008年中报比较,五粮液净资产收益率11.93远远低于贵州茅台的23.94,也低于老树发新芽的泸州老窖(000568)25.46。 这说明,五粮液的资产结构和贵州茅台有什么不同?2008年末,五粮液固定资产总额为43.34亿元,2007

21、年末为46.71亿。而2007年末,茅台的固定资产只有18.27亿。 2007年,每1元固定资产贡献的销售收入,茅台为3.96元,而五粮液1.57元。也就是说,要么五粮液的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要么是五粮液的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畸高。 市现率差别更大,五粮液为31.49元,贵州茅台451.15元。也就是说五粮液每股对应现金流31.49元,贵州茅台为451.15元。那么五粮液的现金到底去了何处? 对这两个数据的解读具有重大意义。贵州茅台被不少分析人士评论为现金太充沛,实则是贵州茅台战略略显保守,而五粮液扩张则太激进。一个最为典型的区别是,五粮液2000年后大肆扩建产能到了当下闲置的地步,而贵州茅台则始

22、终面临着产能不够瓶颈。这一问题对 贵州茅台在销售上一年年逼近。2001年五粮液收入47.21元,是茅台的三倍,但2007以来已经旗鼓相当,但五粮液净利润是茅台一半。 盈利能力相当悬殊。以2008年中报论,贵州茅台每股收益2.37元,五粮液只有0.34元,若以相同股本折算,五粮液每股收益仅1.32元。五粮液2008年的毛利率是61.52,2007年是61.86。而茅台较高,2007年茅台的毛利率达到79.61。 2007年,茅台的每100元的销售收入的销售费用是7.74元,五粮液是10.68元,2008年上升到11.23元。在2007年,每1元销售费用贡献的毛利,茅台为10.28元,五粮液为5.

23、79元。 是什么导致了巨大差异? 五粮液的资产重心是固定资产,贵州茅台是流动资产。资产结构的区别极大的影响了二者的盈利和运营效率。 资产结构的差异源于产品结构的差异。2001年,贵州茅台的各种产品均价为31.5万元吨,而五粮液的各种产品的均价为2.63万元吨,茅台产品均价是五粮液的12倍。7年来,这个差异依然存在,贵州茅台产品均价达到40万元/吨,五粮液仍在5万元上下徘徊。 10年之间,五粮液历经了多元化一场噩梦。最多时有200多个品牌系列,泥沙俱下,徒增成本。经过瘦身后,目前仍有40多个。多元化狂飙带来的后遗症现在仍然让新的管理层难以下手。这些都是摆在桌面上的,桌面以下,是令人瞠目结舌的关联

24、交易和不透明的公司治理,我们慢慢来揭示,这两者背后还有什么? 材料六:贵州茅台投资价值分析(一)说起茅台股份的投资价值,得先从股份公司的产品茅台酒谈起:(1)国酒茅台是世界三大蒸馏名酒之一,曾于1915年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茅台酒是国内白酒市场唯一获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称号的天然优质白酒,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我国白酒行业第一个原产地域保护产品,是世界名酒中唯一纯天然发酵产品,构成持久核心竞争力。具备良好的长线投资价值。(2)贵州茅台独特性主要体现在5年陈酿工艺上,即用纯净小麦制成高温大曲和高粱作酿酒原料,经二次投料、九次蒸煮蒸馏、八次摊凉、加曲、堆积、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分

25、型贮存,勾兑出厂,以及独特地理环境、微生物环境方面,造就了产品稀缺性和不可复制性。构成持久核心竞争力,具备良好的长线投资价值。(3)三季报显示,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57.63,每股收益1.69元,净资产7.28元,收益率23.14,每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1.6404元,销售毛利率85.14,负债率31.7855,每股资本公积金1.457元,每股未分配利润3.487元,其中,7-9月的净利润为7.41亿元,每股收益0.78元,同比增114.49。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44.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08%,其中,7-9月营业收入18.29亿元,同比增长50。公司目前有44亿

26、元的货币资金,除了2.6亿的募集资金在专有账户,其余的主要为经销商的预付货款。在茅台酒供不应求的销售状况下,预计公司货币资金仍然会非常充裕。贵州茅台表示,由于公司产品供不应求,销售量、价格均较上年同期增长,致使销售收入、净利润等指标均较上年同期大幅上涨。 三季报显示,此前三个月贵州茅台前十大股东有所变动,新进入股东包括:上投摩根内需动力股票证券投资基金、汇添富均衡增长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易方达50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景顺长城资源垄断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等。前十大流通股东占流通股32.44。分析人士普遍认为,由于第四季度为白酒销售旺季,加上贵州茅台市场缺口大,近期提高市场价格的可能性很大。鉴于公司较

27、强的定价权和未来良好的成长性,如果茅台酒的零售价格可以达到七八百元,出厂价提高到五六百元,按50倍实际市盈率定位,股价有望达到250元300元水平, 茅台是内生性增长的典范企业。(4)公司06年投资8.7亿元用于十一五二期新增2000吨茅台酒技改项目,预计投产后年新增收入10.2亿元,利润3.41亿元;公司05年投资7.85亿元用于十一五一期新增2000吨茅台酒生产及辅助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预计投产后年新增收入7.67亿元,利润2.876亿元;公司04年投资4.24亿元用于新增1000吨茅台酒产能建设项目,预计投产后年新增收入29.8亿元,利润2.87亿元。截至06年末,上述项目分别完成计划投资

28、的25.67%、32.74%、75.83%。06年12月公司投资约8.45亿元实施十一五万吨茅台酒工程二期07年新增2000吨茅台酒技改项目,项目建设期为07年2月-12月,预计投产后每年可新增销售收入约10.1亿元,利润约3.3亿元。贵州茅台(600519)11月20日表示,拟投资约7亿元实施“十一五”万吨茅台酒工程三期技改项目,项目建设期限为2008年1月至12月,项目完工后,公司将新增2000吨茅台酒产能。公司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对于稳步扩大茅台酒生产能力,进一步发挥茅台酒作为国酒的品牌优势具有重要意义。贵州茅台称,该项目完工交付投产后,根据茅台酒生产成本、销售等现行价格因素预测,2000

29、吨茅台酒正常生产,每年销售收入可达11.06亿元,利润总额4.34亿元(含税),投资利润率为49.4。(5) 05年底,公司所得税率为39.12%,目前,两税合一已启动(初定调整至25%)。 (二)茅台酒所处白酒行业的情况:(1)消费结构升级的受益品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企业、以及政府公务消费都出现了升级现象,在食品方面对质优价高产品,特别是有品牌、质量高的产品消费能力爆发出来。为高端白酒消费总量扩大和产品价格提升创造了前提。(2)行业景气向好,龙头更胜一筹。统计局公布白酒行业前8个月数据,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63%,高于前5个月的30.6%;

30、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3.5%,也高于前5个月的34.7%,显示出行业景气向好。其中茅台集团前8个月收入增长44%,利润总额增长62%。(3)产销扩张提升因素。公司2004年总产量为1.5万吨,比2003年增长3200多吨,是公司上市以来产量的最大跃升。2006-2007年每年增长600-700吨的水平。从今年中报情况看,公司2007年上半年销售高度及低度茅台酒共6950吨,同比增长15.8%。其中,高度茅台酒约5800吨,同比增长10.2%,低度茅台酒约1150吨,同比增长约60%。在高度茅台酒中,年份茅台酒所占比重逐步提高到5%左右,也为茅台酒平均单价和毛利率上升贡献了约20个百分点。公司有产

31、能挖潜的能力,产销逐渐扩张的态势有望保持下去。(4)涨价因素。市场上茅台酒供不应求,四季度一开始,部分地区茅台系列酒的市场价格被抬高,上涨了50-80元。一般经验看,年末年初白酒进入消费旺季,也是白酒涨价的好时候,生产厂家往往在这个时候调高产品出厂价。市场普遍预期,贵州茅台也将提高产品出厂价。(5)防御品种的绝佳选择。由于经济偏热,进一步的宏观紧缩势在必行,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部分投资者的行业配置会规避周期性强、对宏观调控敏感的行业,例如地产、钢铁。而把业绩稳定增长、受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小的消费品行业当作防御品种,其中的食品饮料行业业绩稳健增长、现金流量好,因此四季度以来,白酒类股票受到资金的关注

32、,尤其是其中的龙头品种贵州茅台。(6)股指期货即将推出刺激。大盘股和龙头品种最近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三)贵州茅台的成长、企业文化及企业优势:(1)茅台是从解放前的小作坊式企业发展成为现代化高科技国家特大型企业。1951年三家烧房合并组建国营茅台酒厂,1996年作为贵州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之一,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1999年11月20日由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联合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技术开发公司(现更名为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贵州省轻纺集体工业联社、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北京市糖业烟酒公司、江苏省糖烟酒总公司、上海捷强烟草糖酒(集团

33、)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8月27日股份公司于上交所上市。(2)茅台的红色文化:众所周知的长征中的四渡赤水战役,毛泽东的军事天才充分展现,此战役是挽救红军、挽救中国革命的重大战役之一,赤水河河水就是茅台酒的三大原料之一,正是四渡赤水才使周恩来发现了茅台酒的独一无二的味道,从1949年开国大典,周恩来确定茅台酒为开国大典国宴用酒起,从此每年国庆招待会均指定用茅台酒,在日内瓦和谈、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一系列重大历史性事件中,茅台酒都成为融化历史坚冰的特殊媒介,奠定了茅台酒国酒的地位。(3)茅台集团副董事长袁仁国首次提出了“绿色茅台、人文茅台、科技茅台”的理念,坚持以质

34、求存、以人为本、继承创新,坚持一品为主、多品开发,做好酒的文章,品质第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保持茅台酒的核心竞争力。(4)茅台的核心竞争力优势:分别是环境、工艺、品质、品牌和文化。茅台酒的成分和环境有关系,和工艺、原料都有关系。环境的因素非常关键。因此,才有“离开了茅台镇,生产不了茅台酒”的说法。这是一个科学上的判断。白酒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在这种情况下,环境优势就把茅台置于一个完全垄断的地位。赤水河河水以及茅台镇周围河谷红壤地区盛产的优质红高粱和小麦是酿造茅台酒的主要原料。红高粱和小麦的生长都不使用化肥和农药。茅台酒中有230多种香气成分,其中三分

35、之二的香气成分和70多种微生物种类无法命名。茅台酒公司在继承和发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制定了茅台酒的质量标准,1988年,茅台酒厂还制定了一整套切合茅台酒生产特点的企业标准,形成了一个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标准化体系。对茅台酒生产关键工序的“破译”,从直觉勾兑到科学组合勾兑的演进,保证了“国酒”茅台质量的长盛不衰,赢得了极高的质量评价。茅台先后14次获国际金奖和荣誉奖,在国内名酒评比更是历届称雄。(四)茅台的分红:1999年股份公司成立后,九年有八个会计年度实施分红,采取现金加送红股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说茅台上市后每年都分红。股改承诺,2007年现金分

36、红不低于可供分配利润的30%.(五)管理团队:高管20人,无人持股,股改承诺将来合适时机针对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推出股权激励。季克良是集团董事长、总工程师、上市公司董事,袁仁国是集团总经理、上市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两人是多年合作对象。乔洪事件处理显示出贵州省政府对茅台的关切及强力支持。预计2009年通车直达茅台镇的高速公路的建社施工也是省政府对公司的支持。(六)公司的经营风险:(1)假酒影响:借助政府力量打假,把影响降到最低。2007年实行高科技的防伪技术。(2)决策难。其它白酒可能两、三个月就可以生产出来,有的十几天就可以出厂,有的名酒最多一年或者两年就可以生产出来。茅台要五年的时间。所以,这

37、里有一个决策难的问题。五年以后,市场需求怎么样?是不是像决策时候预期的一样?这是对茅台的一个考验。(3)食品安全的问题。西方国家都是以这个问题来制约我们。国内从食品安全考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茅台很重视这件事。去年就提出来,要注意上游和下游的质量问题,要确保茅台酒的质量更好地达到国际标准。比如,上游要从原料基地抓起,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食品安全。(4)复杂的内部管理:茅台镇在山区,封闭的地理环境决定茅台镇既是厂、厂既是镇,这个问题就产生了很多家庭老少几代及周围的亲戚都在茅台酒厂上班,构成了复杂的庞大的裙带关系,对公司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处理好此关系是长期艰巨任务。材料七:

38、贵州茅台、五粮液投资价值比较分析(一)贵州茅台(600519)与五粮液(000858)竞争力分析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白酒行业的标志性企业,主要生产销售世界三大名酒之一的茅台酒,同时进行饮料、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防伪技术开发,信息产业相关产品的研制开发。茅台酒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酱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享有“国酒”的美称。茅台地区特定的原料、工艺、历史、文化和新中国国宴上不可动摇的尊贵的国酒地位,是其企业发展的最大无形资产。目前,茅台从白酒领域向啤酒/葡萄酒扩张的过程中,都采取单一品牌化策略。“茅台啤酒”、“茅台干红”的定位都是高端酒,与“茅台”本身的目标定位保持一致。尽管当前我

39、国啤酒和葡萄酒市场竞争相当激烈,但没有形成哪一个品牌绝对控制市场的垄断局面,其市场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大。茅台进入高端啤酒和葡萄酒市场任由很大的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五粮液是白酒行业扩张得最广泛的企业,尽管最终在削减,保持“9 8 1”的模式,但因延伸品牌如五粮神、五粮春、五粮醇等,与五粮液自身的产品同属于浓香型产品,产品的品质和风格之间差异性不大,导致消费者很难区分。为形成地域区隔而推出“一地一牌”,但各为其利的品牌经营商不遵守地域原则,可能造成实质上的品牌无区隔延伸。相互窜货、相互诋毁,会严重破坏五粮液作为白酒之王的尊贵形象, 给五粮液集团的发展掘下一道致命的陷阱。同时,五粮液向高端进行延展,一

40、些定价更高些的子品牌反而压住了五粮液的母品牌,比如一帆风顺等高端品牌,只是冠予一个概念,从本质上很难界定其与五粮液的差异性,并降低了消费者对“五粮液”的品质认可。 五粮液采用的是特许经营式的品牌卖断策略,授权对象可以在其产品上使用五粮液这个总品牌(以公司名的方式),但同时授权对象还可以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产品品牌。这就为某些子品牌成功之后另起炉灶创造了机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然面对五粮液、剑南春及众多高中档白酒品牌的竞争,在有限销量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持利润率行业内第一,甚至在所有的上市公司内也排在第一位。近几年,五粮液和茅台的主营业务收入逐年增长,五粮液与茅台相比,规模更大,旗下品牌更多

41、,五粮液的主营业务收入一直高于茅台。但五粮液由于品牌家族强大,子产品众多,其销售费用支出一向是最高的,所以其净利润却低于茅台,毛利率则远低于茅台。(二)贵州茅台(600519)与五粮液(000858)财务状况对比1. 贵州茅台(600519)由于08 年1 季度雪灾等因素影响收入基数较低,09 年1 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5.2%至25.1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39.35%至12.2 亿元,实现每股收益1.29 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明显快于收入增速。在报告期内,公司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同比增长39.35%,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的原因主要有:(1)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在不断提

42、高,毛利率持续上升;(2)期间费用率整体控制良好,第一季度,公司财务费用同比下降了105%,达到-0.81亿元,带动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5.87个百分点,降为12.81%。 一季报EPS1.29元,同比增长39.35%。08 年预收账款29.4 亿元,09 年1 季度有预收账款 18.4 亿元,环比减少11 个亿,下降幅度达到37.23%。毛利率为90.0%,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居上市公司首位。管理费用率8.9%,同比上升0.5 个百分点,工资支出、环境整治和折旧等因素导致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1%,大于收入增速。公司一季度确认销售费用 1.8 个亿,同比减少26%。销售费用率7.2%,比去年同

43、期下降了5 个百分点,也低于往年的水平,应该与公司销售收入增加、销售链条中占据绝对优势低位,以及1 季度确认预收账款有关,成为净利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但是销售费用的压缩空间并不大,尤其是在08 年2-4 季度销售费用已经很低的基数之上。另外,消费的不景气也需要加大营销力度。 财务费用率为-3.24%,同比下降了1.25 个百分点。2. 五粮液(000858)2009年一季度营业收入33.39亿元,同比增长8.19%,显示销量增长有限。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61亿元,降幅为82.2%,实现每股收益0.33元,同比增长24.81%。预收帐款由10.53亿元下降8.66亿元至1.87亿元,基本回

44、到06 年上半年的水平,比年初下降9 亿元。费用率及税率基本保持稳定。09年1季度总毛利率为67.4%,同比大幅上升6.6 个百分点,一是公司去年8 月份提高出厂价格51元至469元/瓶,这在今年的1、2季度的收入和毛利率的同比中将会很好的体现;二是今年初五粮液品牌产品销售给进出口公司的结算价格上升,但是成本等并未发生变化。预收账款由08 年报的10.5 亿元减少到1.9亿元,估计部分高档酒收入在09 年1 季度确认。销售费用率6.0%,同比微降0.2 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降低估计和公司“控量保价”政策和削减中低档产品策略有关,管理费用5.2%,同比上升0.2 个百分点,三项总费用率与去年基本

45、持平。09年第一季五粮液的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4.7%至12亿元,高于主要竞争对手贵州茅台,后者的经营性现金流仅1.31亿元。 3. 二者财务状况对比二者主要的财务指标对比如下表1所示。贵州茅台的销售费用大幅下降,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费用下降了25.9%;所得税率与去年持平;管理费用不论是数值还是增长率都高于五粮液,管理费用率是五粮液的4倍,销售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却比五粮液高了50%左右。从表中可以看出,五粮液在管理费用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与08年一季度相比,其管理费用的增幅比贵州茅台的管理费用增幅少了20.9%。五粮液的所得税率与去年同期相比也略微下降。在盈利能力方面,贵州茅台要明显好于宜宾五

46、粮液。表1 贵州茅台(600519)与五粮液(000858)主要财务指标对比股票贵州茅台(600519)五粮液(000858)财务指标09Q108Q1同比变化09Q108Q1同比变化销售收入2513199326%333930868.2%毛利率90%89.9%0.1%67.4%60.8%6.7%主营业务税收23519918.2%22919318.6%销售费用181244-25.9%2011915.3%销售费用率7.2%12.2%-5%6%6.2%-0.2%管理费用22316832.1%17315611.2%管理费用率8.9%8.4%0.4%5.2%5%0.1%营业利润1705122239.5%1

47、659135122.80%营业利润率69.7%61.3%6.6%49.7%43.8%5.90%所得税率25%25%0%23.6%24.8%-1.3%净利润121787339.5%1261100825.1%净利润率48.4%43.8%4.6%37.8%32.7%5.1%每股收益1.290.9339.5%0.330.2724.81%(三) 贵州茅台(600519)与五粮液(000858)投资价值的比较分析五粮液大力开拓团购渠道、产品结构升级等战略。进一步推进“1 9 8”品牌战略,重点打造高中价位产品,做强做大主品牌。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保持稳步增长。生产方面不断提高优质品率,确保一级基础酒生产目标实现。营销市场方面继续提高高端品牌销量和影响力,下大功夫推广中价位、中高价位品牌,加大团购酒营销工作力度;根据市场需要和开拓情况,加强产品研发;研究和制定团购策略,抢占高端集团消费市场;加大中价位酒的打造力度,落实品牌打造的中长期规划;整合营销资源,细分微分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营销队伍的建设,引入竞争机制。但开拓团购渠道同时需要配合大量的推广费用,因此对公司未来业绩的贡献有限。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