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21229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观察Ⅰ:走向专业的听评课(长沙).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课堂观察:,一种专业的听评课模式,吴江林13777400278杭州市余杭高级中学教师处主任杭州市新课程评价研究专家组成员浙江省高中生物教学与教研基地负责人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高中校本教研专家组成员,2011 by wujianglin,起因:缘起于大学中学的专业合作;改革:始于教师日常专业活动的反思;过程:三年构建,七年实践;结果:与您分享,课堂观察LICC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报告内容,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简单处理任务取向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新范式的建构:课堂观察 一个框架 一套程序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 基于个体的实践 基于教研组的实践,问题,建构,行动,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问题出在哪里

2、?,任务取向只作为教师要承担的多种任务中的一项让教师重复着做,隐喻就是“多做就会”,A老师:教务处通知我们本周四交听课记录。B老师:“我还差两节呢,明天去听你的课啊。”,(领导)“现在不会听课和评课没关系,关键是要多听,熟能生巧嘛”,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讲解到位,提问有效,板书整洁有条理,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技能训练具体到位,这堂课可以打90分。”,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简单处理单方关注:只关注教师的行为分析简单类推:盲目听课、随机记录、建议缺乏证据谁都可以评课,“我这节课听得也不是太懂,本来也没准备评课,但我还是想说几点不成熟的意见”,问题出

3、在哪里?,(下星期A老师要开公开课)B老师说:“啊,我去听什么呢?”C老师说:“去了再说吧。”,一、听评课存在的问题:去专业化,这些话,我们曾经是那样熟悉,问题出在哪里?,不合而作与合而不作角色凝固,没有形成研究合力单兵作战,难以支撑学科发展没有规则,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小,“假如这堂课我来上,我会”,“小老师,你说说吧”,“我好象有点感受,可又说不出来,还是多听老教师的意见吧”,(听评课结束后)“唉,半天时间又过去了,作业没批,我明天的课还没准备好呢”。“是啊,都是些套话,听得耳朵都长了老茧了,听课真没意思!”,听评课的根据目的,同行围绕课堂中的教与学展开研究,以支持教师教学的持续改进,有效

4、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研究需要详实的证据,如何获取、分析、利用这个证据,就成了听评课最重要的内容,这在客观上要求听课者必需对课堂有正确的科学的理解,并遵循专业的研究程序。课堂是如此复杂,要获得一堂课的全部证据是不可能,这就客观上要求听课者必须从一个合适的角度切入课堂研究,并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然后,才能根据收集到的证据作出正确的判断,提出有用的教学建议和决策。,二、新范式的建构:课堂观察,听评课改革的愿景:让听课和评课活动成为教师和教研组的 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合作研究的平台。,实现改革愿景必需解决的问题:课堂是什么?专业与合作的听评课的规则是什么?,要观察课堂则必须理解课堂,要理

5、解课堂则必须解构课堂。,例如,我会问: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教得怎么样?是一节生物课吗?体现怎样的课堂?,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从这些因素中分解出哪些可观察的元素?这些元素是不是关键的、可记录、可解释的?,(一)课堂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听完课后,你会思考哪些方面的问题?,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课程性质,课堂文化,深入研究,我们还要搞清楚哪些问题?,课堂观察框架(部分):4维度20视角68观察点,量表开发:吴江林观察维度:学生学习达成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研究问题:学生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如何?,例,观察量表: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课前会议,课前观察什么带着清晰的目的进入课堂怎么观察作

6、好必要的准备走进课堂同伴将观察什么知己知彼课中聚焦什么从丰富的情景中找到焦点记录什么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证据课后依据什么基于证据的适度推论建议什么基于个体的专业发展,(二)专业的听评课规则如何建立?,课中观察,课后会议,听评课有哪些环节,每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确定观察点 双方商议上述问题,合作体成员确定自己的观察点。,上课教师陈述1.授课班级的学生学习特点和座位安排是什么?2.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3.本课的表现性学习目标是什么?重/难点是什么?你准备如何解决?4.本课的大致结构是什么?创新与困惑是什么?5.你将如何、何时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你打算让其掌握的东西?,时

7、间 上课的前几天(至少前一天),15分钟左右。,课前会议,提前进入现场;明确观察任务;选择观察位置如实做好记录;避免影响教学,课中观察,时间 上课结束后,共45分钟左右。,上课老师陈述(35min)1.谈谈各种主要教学行为(如活动或情景创设、讲解、对话、指导和资源利用等)的有效性?2.这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如何?为什么?3.谈谈有无偏离自己的教案。如有,请继续说说有何不同?为什么?,报告交流(每人35min左右)观察者报告并交流观察的结果及简要结论,合作体形成结论 合作体协商得出几点结论和行为改进的具体建议(成功之处;个人特色;改进建议),课后会议,课堂观察:是基于对课堂理解的基础上,在一套

8、专业的听评课规则的支持下,专业伙伴们带着充分的准备,走进彼此的课堂,寻找课前教学设计是否有效的证据,依据观察得到的证据开展合作研究的日常的专业活动。,你认同吗?,三、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二)我们的实践:教研组开展课堂观察的一种途径,(一)从主题到推论: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确立观察主题,开发观察工具,作出推论建议,进入课中观察,撰写观察报告,三、抛砖引玉:我们的实践,(一)观察者开展课堂观察的基本流程,环节1:如何确定观察任务/点/主题?,根据上课人课前会议的“说课”确定“我观察什么”基于该课的要素(如目标/讲解/学习指导/学生参与/情景创设/教师理答/例题等)基于“我”/“上课人

9、”的个人兴趣/发展需要基于“我”/“上课人”/“合作体”的工作任务“我”擅长/不擅长观察什么观察点应“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例:课前会议 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观察者: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观察者:郑超、钟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观察者:彭小妹、屠飞燕)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观察者:吴江林),便于推论,确定观察点,分析观察点的要素,观察教师设计初稿,合作体研讨和修订,观察条件,观察者特征,便于记录,正式观察工具,观察目的,环节2:如何开发观察工具,例:观察量表,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情境的创设和利用及有效性,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

10、,学生的思考过程、习惯及教师的引导,环节3:课中观察应注意什么问题?,我清楚记录前需要做哪些准备?(记录单/设备工具/心理预演/意外情况)我选择坐在哪里更便于观察并记录?如何识别哪些数据需要/不需要完整的实录?如何识别哪些数据是主要数据/次要数据?我清楚怎样记录才能使得到的数据更完整?如果我遗漏了必要的数据怎么办?如何做到边记录边思考但又不能影响记录?随着课堂的进展在记录时我又生成了哪些新的可推论的思路?,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的观察位置的选择,环节4:如何依据证据作出推论建议?,析取关键证据(事件/特征/数量)量化统计(次数/人数/频率),分析相关性 因果链(一因一果/多因一果/一因多

11、果)其它相关链(线性/非线性/种属/并列),该堂课的有效性(目标达成/行为效度/成功/缺陷)该教师的专业发展(优势与劣势)该课程的发展(改进建议),数据处理,结果分析,适当推论,学生参与度、教师评价记录表(依据座位表),8T评,7T评,4T评,1T,2T评,3T,5T,6T,观察结果说明:1.本节课共问题8个,无主动回答,无主动提问;没有学生插话。2.8个问题中,4:4;回答问题的学生中,6中:2优。3.师生问答时,近距面-面1次,远距面-面4,面-背3次。4.学生回答正确后,没有评价(追问/赞赏等);回答错误时,全部由教师做出评价。5.师生互动主要集中在两组。,例:诊断型观察,记录说明:1点

12、名回答记为A,主动回答记为B,主动问问题的记为C,插话记为D。2.了解水平的问题记为,理解和运用水平的问题记为;学生回答正确与错误用“与“”表示。3问题链中的问题记录为1N,4理答时,老师直接给出答案记为“T答”,追问记为“T追”,学生互评记为“S评”。,改进建议:1.增加学困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增加提问的层次性2.增加生生互动和教师追问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掌握学情3.师生互动时,应保持适当的正面距离,以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4.注意问题难度与学生水平的匹配性,注意被问学生分布的均匀性5.增加学生提出生成性问题的机会,培育自由交流的课堂文化,BA B,BA B,A,B,BA A,BAB,BA B,A

13、A,例:诊断型观察,学困生观察结果:1.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慢,后半节课基本不在学习状态。2.笔记、回应、查阅课本或资料等辅助倾听学习行为很少。3.讨论、交流汇报的学习活动中,基本游离于学习之外。学优生观察结果:1.始终能保持倾听的学习状态,但在最后的课堂总结阶段不好。2.有较多的笔记、查阅课本或资料等辅助倾听学习行为。3.极少有回应的辅助学习行为。,记录说明:1每隔5min记录一次倾听状态,听打“”,不听打“”。2倾听的辅助行为:记笔记为A,查阅课本或资料为B,回应为C,学困生学习改进建议:1.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是预习和课堂笔记的指导与督查。2.帮助组建学习小组,建立小组学习的规范制度,培

14、养合作习惯3.增加问题链的层次性,应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提升兴趣信心。4.加强新课导入的研究,在课堂教学的后半段增加对他们的关注学优生学习改进建议:1.充分利用他们的龙头作用(如生生互动、学业帮助等)2.给他们更多的自主发展的空间。,目的深度反思理论学习写作技能交流积累,报告体例选点说明观察工具结果呈现分析建议,课例体例背景说明课前会议(说课/讨论/商定)课中观察(工具/位置/过程)课后会议(反思/交流/结论)附件(教案/报告),环节5:如何撰写观察报告/课例?,背景:喻融老师;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杭州市公开课 课前会议:2008年4月17日(一)喻融老师说课(二)喻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三

15、)喻老师与观察者讨论观察点课中观察:2008年4月17日,上午第3节课(一)观察工具(二)观察位置的选择(三)观察过程课后会议:2006年4月17日,上午第4节课(一)喻老师课后反思(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附件(一)学案(二)课后反思与课堂观察分析报告,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姜平、路雅琴、曹晓卫: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郑超、钟慧: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彭小妹、屠飞燕:情境的创设和利用的有效性吴江林 学生的思考及教师的指导,课堂观察背景:(一)主题说明(二)教案/学案(简案)课堂观察过程:课前会议:(一)上课老师说课(二)上课老师与观察者的交流(三)上课老师与观

16、察者讨论观察点 课中观察:(一)观察工具(二)观察位置(三)观察过程 课后会议:(一)上课老师课后反思(二)观察教师简要报告观察结果(三)本次观察形成的结论 课后专题分析报告(一)上课教师的反思报告(二)观察者的课堂观察分析报告,例: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评价标准的预设与达成:姚远、喻融、姜平、郑超、路雅琴 评价信息的获取与利用:彭小妹、曹晓卫、钟慧、屠飞燕,借鉴量表;从传统的听评课起步,聚焦“教师教学”,观察点之间关联度低,观察易量化的行为,合作度低。,改编、尝试开发量表,;关注“学生学习”的学习行为和“课程性质”,合作从课后会议延伸到课前会议。,自主合作开发量表;关注“学习目标”的达成和“课

17、堂文化”;基于合作体和个人专业发展需求开展主题式观察。,开展课堂观察的学科应用研究,基于教研组和教师的学年发展规划开展常态化研究。,2006/03,2007/06,2008/05,2008/09,结合教研组和教师的发展规划,进行专题研究,(二)我们的实践:教研组开展课堂观察的一种途径,2009/09,最后,说说课堂观察的局限性,它只能观察可视、可听、可感、可记录的直观现象与行为,如教师言语、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活动等,只是一种归纳的方法。它需要观察者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观察技能,普适性比较差。它需要一定的时间、设备与技术的保障,来完成程序的三步曲。它需要一个专业合作体作为教研文化基体

18、,在基体内教师可以进行自由、分享、互惠的对话与交流。,从评价走向研究是一种转型,从理念走向实践是一种跨越,从听评课走向课堂观察,是一种有效的基于课堂的合作的行动研究。,与大家共勉,第一阶段,我们观察什么?,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学生的错误和教师的处理学生的应答方式学生是否听清师生的声音教师的目光分配教师的讲解行为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教师提问的方式教师理答的方式观察表教师结构性陈述,第二阶段,我们观察什么?,学生是如何突破难点的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学生活动参与的广度学生活动参与的深度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监控情境的创设和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第三阶段,我们观察什么?,学

19、习目标是如何设置的?与该班学生的适切性如何?学习目标是如何呈示的?学习目标是怎样通过对话来达成的?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提供了怎样的指导?预设的学习目标达成程度如何?教师是怎样检测学习目标达成的?教学环节设置的效度如何?创设的情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第四阶段,我们观察什么?,生物学科重难点的确立与突破如何以问题驱动进行教学生物概念体系的有效建构学生是如何思考的学生的生物学科的思考习惯生物情境教学中的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如何落实知识目标的过程中渗透学科思想和方法表现型标准如何确立生物课程资源的建设与整合课堂中的评价,第五阶段,我们观察什么?,吴江林:学科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郑超/彭小妹:情境与模型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喻融/姚远: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突破策略姜平/曹晓卫: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钟慧/屠飞燕:教师主要呈示行为的有效性路雅琴:教学资源的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