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精品教育.ppt(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高考考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3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4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6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和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深剖细析,2.全面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力包括劳动对象、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生产关系包括人们在
2、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关系、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产品如何分配三方面内容。(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深剖细析,(2011高考浙江卷)2011年初以来,社会动荡席卷中东、北非众多阿拉伯国家,一些国家甚至出现政权更迭和内战。其原因有失业率居高不下、财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等。这表明()经济状况影响社会的政治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对社会变化起重要作用适合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推动生产力发展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A B C D,典题例析,A,所有制结构调整、分配制度的调整等经济体制改革属于生产关系
3、的变革。,3.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的主要矛盾,深剖细析,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而社会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社会的主要矛盾则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直接表现。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1高考江苏卷)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从3 000美元向10 000美元提升的时期是社会结构平衡难度加大的阶段。这就要求在该阶段尤其要注重()A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B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矛盾C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D变革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典题例析,D,社会意识
4、形态变化、政治法律制度的修改、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属于上层建筑的变革。,4.社会存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剖细析,(2011高考山东卷)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八)。该修正案首次将飙车、醉驾、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这次刑法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B政治制度决定立法实践的变化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典题例析,C,5.关于社会发展的动力:(1)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5、盾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2)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3)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替,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群众通过改革实现社会变革。,深剖细析,6.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依据,深剖细析,7.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区别,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决定注意: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
6、辩证关系中,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第二位的。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的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2社会主义改革意味着变革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注意: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知识分子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注意:首先要认识到知识分子就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全面进步。,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材料1:党的十八大指出,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
7、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确立了正确方向。,材料2: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命题视角】(打
8、开思维之窗!)命题角度1:结合材料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的原因。提示:(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正反两方面经验,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而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得到不断解决,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命题角度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政治体制改革为什么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提示:(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要求我们必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2)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必须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3)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积极稳妥地进行,反对急躁冒进。(4)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积极稳妥地进行,防止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