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借鉴.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63905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335.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借鉴.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借鉴.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借鉴.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借鉴.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借鉴.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借鉴.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借鉴.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31两个版本物理教材的比较与借鉴顺义一中张福林,以“电场”一章为例,从教材栏目设置、编排脉络、知识容量、知识点的差异、习题的设置、模块间的衔接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并讨论了因教材的编写不同对教学的影响,从而为更好的使用教材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想法。,2教材栏目设置比较及其对教学的影响人教版教材的栏目有实验、问题猜想、做一做、科学漫步、问题与练习等。人教版教材本章的编写意图是强调静电场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是电磁学的重要基础;加强与生活、技术、社会的联系;突出了对静电场的认识过程,类比方法贯穿始终。每节教材的行文根据具体内容有所不同,并兼顾继承与创新,这样的处理可能更贴近教学实际,教材的可读性比较好,便于

2、学生自己看书学习,也便于新教师使用。教科版教材的栏目有:问题、实验探究、理性探究、讨论与交流、练习与评价、发展空间等。教科版教材注重“情景创设”,每节课力求从物理现象开始,引导同学“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对问题的解决提出“猜想”和“假设”,并组织学生去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教材专门设置了若干体现活动过程的引导图标,总体感觉教科版教材的探究性味道比较浓,但此版本教材不利于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教材的使用更需要教师的引导。,3编排脉络的比较及其对教学的影响(1)编排脉络的最显著的区别是在“关于电场能的性质”方面,人教版教材的知识脉络是: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的定性引入静电力做

3、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势能的定量引入电势电势差;教科版教材的的知识脉络是: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势差电势电势能。应当说,虽然两种编排的逻辑顺序是有区别的,但知识体系是自洽的。其实这两种逻辑顺序在较早的不同时期的人教版教材中都曾出现。(2)编排的逻辑不同,对教学的影响不同,两种版本教材的教学难点出现的位置可能不同。例如,对于电势概念的教学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在人教版教材中是用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来定义电势的,然后用电势之差来定义电势差。在教科版教材中,先采用类比的方法为引入电势差做好铺垫,用电场力功与电荷量的比值来定义电势差,再用类比的方法为引入电势铺垫,用与电势零点的电势差来定义电势。由于教材的内容

4、编排的逻辑起点不同,造成了对电势概念的定义不同,如果学生同时看到了这两个版本教材或参考书,可能会造成对电势概念理解上的困惑,这就需要教师从自洽的角度对电势概念的两种定义方式给予解释,帮助学生解决在理解电势概念时出现的困惑。两个版本的教材的在处理难点知识时,都采用了微元法、类比法、比值定义法等传统方法,只是所用的时机不同。,4.教材内容的“密度”分布比较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就每节教材内容的密度而言,人教版教材的知识密度分布相对比较均匀;教科版的知识密度分布不均匀,如第4节和第5节教材的知识密度比较大。两个版本教材都存在有些内容并没有被标题所涵盖的问题,有些内容是隐藏在具体的正文之中的,具体表现见表

5、中所列括号部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课时。,5.两版本教材知识点的差异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按不同版本教材教学可能会出现知识点的短缺,例如:人教版中在第7节“静电现象的应用”中,涉及的知识点有“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导体上电荷的分布、尖端放电、静电屏蔽”,此节教材的理论性比较强,对静电平衡的特征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教科版教材在第7节“静电的防止及利用”中,偏重于介绍静电的利与害及如何防止危害的介绍,对关静电平衡的特征没有涉及,但对“静电的防止及利用”有比较多的技术性的介绍。再如,人教版教材对静电计与验电器的关系有介绍,进而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教学做好了铺垫

6、;相比之下,教科版教材则没有对静电计与验电器的关系进行介绍。,在电容器知识的扩充方面,人教版教材扩充的知识点有“用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教科版教材扩充的知识点有“电容式传感器和电容器的储能”。还有,人教版教材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专门作为一节教学内容,而教科版教材是用阴极射线管定性观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点启发:我们可以综合利用两个版本教材的优点,采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带电粒子运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6.两版本教材习题的设置的比较 从习题数量上讲,人教版教材在每节配备4到7个练习题,但没有章末练习;教科版在教材在每节配备4个练习题,有本章小节

7、和章末习题。从两个版本教材的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来讲,电容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两节教材所配置的习题差距比较大。相比之下,人教版教材习题较深(例如人教版教材有这样的习题:证明一个极板间为真空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的电场强度只与极板所带的电量及极板面积有关,与两极板的距离无关)。另外,人教版教材的习题有“带电粒子在电中偏转”类习题,教科版教材没有带电粒子在电中偏转类习题。,7.从模块间的衔接出发对两版教材的比较 以示波管为例,两种板本的教材都对示波管有介绍,教科板教材在31中“实验观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用阴极射线管定性观察”有一点介绍,之后在32中第二章“交变电流”第一节中出现,用示波

8、器观察电压波形,然后又在32第3节设置了“实验探究:练习使用示波器”的内容,在此部分内容中对如何使用示波器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但由于在3-1中对示波管的原理介绍太少,会造成在32中“练习使用示波器”时出现教学上的困难。相比之下,人教版教材在31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中,对示波管的原理有比较详细的讲解,对学生理解和使用使用示波器有帮助,但在32中,只是在演示实验“几种交变电流的波形”中使用示波器,并没有相应的使用示波器的学生实验。,通过比较可以得到一点的启示:在示波器教学时我们可以在原理上借鉴人教版教材对示波管的原理讲解,在如何使用示波器的教学时,可以借鉴教科版教材“实验探究:练习使用示波器”的讲法。,8从课程标准和教材观的角度对两版教材的一点审视 应当说两个版本教材,都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但由于物理课程标准中,对31中所列的内容标准比较概括,造成两版本教材的主干知识基本相同,但是支干的区别还是明显的,进而可能会出现因支干知识的不同造成对主干知识的教学影响不同,这一点是教师必须考虑的。,从教材观出发所得到的启示:教材只是教学的素材,素材的选取要考虑教学实际的情况,要对整个高中教学过程有一个统筹考虑,注意从系统的角度把握好物理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我们可以参考不同版本的教材,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求更加合理的使用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