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的发展.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68538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5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心理的发展.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中学生心理的发展,中学阶段分为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初中阶段又称为青春期,从、岁到、岁。高中阶段又称青年初期,从、岁到、岁。,第一节初中生面临的心理危机年龄阶段 少年期:11、12岁-14、15岁 一般特点个体生理发展的又一个显著加速期身心发展中有种种矛盾和一些特殊表现,面临心理危机。,一、生理发育高峰(一)外形的变化1、身高,男生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的平均年龄是13岁左右,14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然后生长速度逐渐下降,到15.5岁时,又退回到以前的生长速度。女生的这一过程要先于男生近两年,她们大多数人从9岁左右开始进入身高生长加速期,12岁左右达到生长高峰。,2、体重我国城市女生在11至1

2、4岁时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4.4公斤,12、13岁是增长高峰,14岁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我国城市男生在13至15岁这段时间,体重增加最快,平均每年增长5.5公斤,14岁是增长高峰,15岁以后增长速度迅速下降。3、第二性征的出现在男性身上,第二性征主要表现为喉结突出、嗓音低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出现胡须等。在女性身上,第二性征则表现为嗓音细润、体态丰满等。,男孩和女孩的体形变化,4、头面部的变化较低的额部发际逐渐向头项部及两鬓后移,嘴巴变宽,原来较为单薄的嘴唇开始丰满。童年期那种头大身小的特征逐渐被头身比例协调的身体姿态所取代。(二)体内机能的增强1、心脏压缩机能的增强首先,在形态上,为

3、了保证青春期生长发育突增的需要,作为人体运输系统的心血管系统也出现了第二次生长加速;其次,在机能方面,主要表现为心率、脉搏开始减慢。,2、肺的发育在整个青春期中,肺活量将比青春期前增加1倍多,男女生肺活量存在显著差异。3、肌肉力量的增强初中生体重的增强表明了肌肉和骨骼发生了变化。在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上,男女生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大脑的发育在量的方面,初中生脑重及脑容积的增长不显著。在质的方面,这时期脑的发展则有较大进展。,(三)性的发育与成熟生殖系统是人体各系统中发育成熟最晚的,它的成熟标志着人体生理发育的完成1、性激素的增多2、性器官的发育3、性机能的发育,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4、(一)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的冲击首先,由于初中生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们也希望能尽快进入成人世界,希望尽快摆脱童年时的一切,寻找到一种全新的行为准则,扮演一个全新的社会角色,获得一种全新的社会评价,重新体会人生的意义。其次,由于性的成熟,初中生对异性产生了好奇和兴趣,萌发了与性相联系的一些新的情绪情感体验,滋生了对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开表现这种愿望和情绪,所以,体会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和压抑。,(二)心理上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1、反抗性与依赖性2、闭锁性与开放性3、勇敢和怯懦4、高傲和自卑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三)易出现的心理及行为偏差1、心理生物性紊乱青春期心理生

5、物性紊乱主要表现于主体对自己身体机能的异常关注及对某些正常疾患的过分夸大。2、自杀的倾向及行为自杀的一条根本的原因是少年期需面对的困难和烦恼突然增多,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积累起来而导致心理崩溃,有人则想用自杀的方式来解脱。3、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症状主要表现为:思维紊乱、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不能控制情绪以及人格混乱等。,第二节初中生智力的发展,一、初中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初中生思维活动的基本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有时思维中的具体形象成分还起作用。(一)运用假设(二)逻辑推理(三)运用逻辑法则,二、思维品质的矛盾发展(一)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二)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

6、然存在(三)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发现1、初中生的自我中心与幼儿的自我中心之区别2、初中生思维中自我中心的表现(1)假想的观众(2)独特的自我,第六节 初中生个性的发展,初中生个性特点:不平衡性;极端或偏执性一、自我意识高涨许多心理学家认为,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飞跃期。初中生个性上的主观偏执性表现为,一方面,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正确,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另一方面,他们又感到别人似乎总是用尖刻挑剔的态度对待他们。,二、反抗心理(一)反抗心理产生的原因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是导致初中生反抗心理出现的第一个原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是导致初中生反抗性出现的第二个原因。独立意识是初中生产生反抗心理的第三

7、个原因。(二)反抗心理的表现1、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反抗的迁移性,三、情绪表现的矛盾性特点(一)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二)情绪的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三)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四、人际交往上的新特点(一)逐渐克服了团伙的交往方式(二)朋友关系在初中生的生活中日益重要(三)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四)与父母关系的变化1、在情感上有了其他的依恋对象,与父母的情感不如以前亲密2、行为上的脱离3、观点上的脱离4、父母的榜样作用削弱(五)与教师关系的变化,再见!,第八章 青年初期心理的发展第一节 青年初期的年龄阶段和一般特征一、年龄阶段14、15岁到18、19岁高中教育阶段二

8、、一般特征生理和心理上都已达到基本成熟当此阶段结束时个体已满18周岁,可取的公民资格开始考虑如何选择未来的学业和生活道路,第二节 青年初期的认知发展最显著的特点:逻辑思维的成熟一、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特点 抽象思维属于理论型 抽象逻辑思维:撇开具体事物、运用概念和假设进行思维活动。因此,它要求思维者按照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途径,经过一系列抽象逻辑的过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一)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二)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三)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 少年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 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基本成熟,二

9、、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概念、推理和逻辑法则的运用能力三方面(一)概念的发展,(二)推理能力的发展,(三)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高中二年级,掌握和运用逻辑法则方面已趋于成熟,但在掌握不同逻辑法则方面存在着不平衡性。,三、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第三节 青年初期个性的发展个性品质趋于稳定和成熟。一、自我意识高度发展(一)自我意识的一般特点(二)自我概念(三)自我评价,二、价值观的确立价值观小学阶段:对人类、自然和社会现象产生兴趣和疑问,但尚未形成价值观;初中阶段:价值观开始萌芽高中阶段:初步形成(一)确立价值观的

10、主客观需求(二)价值观的特点,三、自治需求(一)表现(二)影响青年初期个体产生自治需求的因素,第八章中学生心理的发展,第八章中学生心理的发展,第四节高中生智力的发展,一、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一)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二)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三)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首先是各种思维成分基本趋于稳定状态,基本上达到了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其次是个体的思维差异,包括在思维品质和思维类型上的差异已基本上趋于定型;第三,从整体来讲,思维的可塑性已大大减少,与成人期的思维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甚至在某些方面的思维能力还高于成人。,二、高中生

11、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一)高中生概念的发展字词概念发展: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高中生能够对他们所理解的概念作出比较全面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属性的合乎逻辑的定义。几何概念认知操作的发展:能够通过分析,比较某一几何概念的正例证和负例证,给出这一概念的本质内涵。分类能力:分类根据能揭露事物的本质,理论性较强,所掌握的概念日益成为系统的、完整的概念体系。,(二)高中生推理能力的发展各种推理能力都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三)高中生运用逻辑法则的发展 在掌握和运用逻辑法则方面已趋于成熟。,三、高中生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辩证思维,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辩证法,是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辩证法所进行的思维。国内的研

12、究表明,高中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已趋于占优势的地位。高中生的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是与他们的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的。,第五节高中生个性的发展,一、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一)高中生自我意识的基本特点第一,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第二,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第三,强烈地关心着自己的个性成长。第四,自我评价的成熟。第五,有较强的自尊心。,我的发型这么 酷,丽丽会喜欢吗?,哎,因为脸上有小痘痘,同学们都叫我“美丽豆”,(二)高中生的自我概念自我形象(或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身的态度,这个态度包括三个互相联系的成分:认识成分;情感成分;品行成分。影响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因素:生理因素,主要是身体外观

13、形态上的特点;认知水平;父母的自我概念倾向对高中生自我概念的影响;成功及失败经验的积累;自我形象在高中阶段已趋于稳定。,(三)高中生自我评价的深化自我评价是与个体认识能力发展相关的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是一种包含社会行为准则的知识和主观经验的复杂的心理行为。自我评价的能力,只有在青年初期高中阶段才开始成熟。自我评价能力的增长及对自我分析要求的提高,不仅是高中生个性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有目的进行自我教育的前提。,二、价值观的确立,(一)高中阶段确立价值观的主客观需求第一,随着高中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们开始能够分析各类社会事件,能够掌握各类社会标准,并以此标准来衡量各种现象,能够有较正确的道

14、德意识。第二,进入高中以后,意味着很快就要结束中学时代的生活,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在继续求学中进行专业选择等问题。第三,高中生常体验到更为广泛的内心冲突和压力。第四,由于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高中生能更充分认知自己,更正确地对待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从而能按照社会的要求,开始设计自已的人生。,(二)高中生价值观的特点第一,对理论问题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喜欢把各种具体事实综合若干系统的总原则,热衷于哲学探讨;第二,高中生价值观的核心是人生意义问题,他们逐渐学会将个人的生活目标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相联系;第三,在高中生的价值观中,反映其个性色彩;第四,高中生的价值观尚缺乏稳定性,还容易由于外界环

15、境的变化而改变对社会及人生的看法,改变自己的价值取向。(三)价值观的确立在高中生学习、生活中的作用,三、自治需求,(一)高中生自治需求的表现1、与父母的关系2、选择职业3、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二)影响高中生产生自治需求的因素第一,认知水平第二,性格特点第三,家教环境第四,心理成熟水平,思考题总结,高中生异性交往与早恋,讨论:高中生的异性交往有何特点?,高中生中的异性交往有三种情况:,一是喜欢阶段(包括暗恋)二是接触阶段(关系不错,但没有什么更深的问题)三是真正意义上的男女朋友(所谓山盟海誓),与异性同学交往,并不等于早恋。当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急剧变化,从而使情绪易于波动,

16、活动能力增强,人格独立要求增加,同时产生愿意与异性交往的想法,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而非是“恋爱”。,异性之间交往:,从心理角度看,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活动是有益无害的。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促使双方互补,对性格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有益。有人说,因为有男性,女性才变得更加温柔;因为有女性,男性才变得更加刚强。进入青春期的男女同学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受到异性注目和欢迎的人,为此,他们会尽力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也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是克服自身缺点及弱点的好机会。,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活动中建立真诚的友谊,但是,现在中学生“恋爱”出现了低年化、普遍化、和公开化的趋势。,中学生“早恋”话题(见“早恋”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