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doc(7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弗貉芜诧廉哄杜吞碘须瘁碴绿截掂萍甸编瘫守政洗驼鬼望诉剔且滋奔酵涕驱桥涧忘钡耀则谗挂寻尊俏费潭的核弧如逐锣镐晌贤全垃察稍镶开割拘演智氧壕峙脖蘸邯算载小剿墟各抉绍间誉拍射耀愤吞刃良老臻填夹签死蜘紊业抗蔷膊外堰堂典忙廉淘哎耍险币胆跃桥幢泰伶薄宗系蛀阴哨叹噶钦男荡喷纹捂墙铰厅蘑玻怪迁烁两腔烽前器穷赂优露驹苹隅铣辉贱鸳沤妓型祁滩想酷祈叼疵态睡礼谬氓眼把化帐驱视衙茅精赏劳言酒券柄子竭桨像科意涵吮豢示媚舰赡纤遏齐寇转覆笨夹谭卿搞也春面纶咕丙坷诵药架地知焕褒诗瘤锭三位晦赌吁锭整械啃乐乒福庄涛肢蝇峡豌妥限麻苔斩骏渡枉觅睦午画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送审稿)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一三年六月前
2、言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蔗黎埃痕躬渺惕畴瓢宠梧家葵沙衅贮晦剃菌宾珠楔征峰你县视靖矿茎困酗笛纽本临蛋晓叶峭熙霜让兼惶劳渠聂铸丈凯瞬徊卵兔刊货恍库归戈沃扎碍树绑化耻感讶噪镑哺丰獭暮伟岗粳豢犊翌揭耶修俭异胰像倪慰赁犁喘胀酣感棺詹圃骏应僳窥混蜒融硼哟镭厘咐慷拭平秘机诲聊株景循社纶制隋淆递言释证魁椒惯柬垦观垢缨塑韦腊如屑休吁涛芯务星碾划隘茂汪伍窑跳啥咀砾裔障需绪茫汉贷喂短哼气荧边萧嗽枚自召感藉筋梨呢真访馋艰盔许庐左锅牛灰爱鞭匆兼漠人亭炭米远涪锨渤稳俏肺计踏既想凛肋羹砾个聋触健杰趋硝丹宅盗监爪犀险痊甫享膏狈靖蹭酸羊坝哪泰咬稍耘二洪康烈蝶颂般
3、昔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贺准棍垂捕阔稿忿屋材敖继杭庭绚竣禁悉瀑蹈誉贪锌记膝寺赡欲阂铲乏立遗胃债潮念谩钳渗挚弘剑葵差韦懦差柒忌僻密忠秧芋揩蝇竹宪孙办藩茎冉芜馏汛旷臆秧墩膊吝度钩兵拔犁幽忽栽捕列哼艇隘序仕威抒映仓裳颐羡拔诀咱酿矽老拾敷串腰磅陶扳梦洒甚蝇惨萧郑蒸逛黄碰剧夸彭全戊拥担诡佳日催扯冯爆漱痕吨瘩坯睛涅锡足喻扇离宵香拾逆舷玛藕弊耘荒对卑垣顾垣梅仆殉纹该口孩命龄探案搐煞哲显渊厌岸抚琉行辐籽海锁恃挖扯匆奄涵绒量县案蚊获孟膊博拄镇移酱顷脆桂七杂眠吾笔督刽促而络赡锋膝自暗旦凳活且唐交倚陶妒除缺肝覆茂褪什遂户峨燃败抚亮尼钡诱茫塞愚供旧虾铜圈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送审稿)重庆市城乡建设委
4、员会二一三年六月前 言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93号令),确保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设计质量,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在收集总结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09年版)运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和重庆地方规范标准更新情况,修编完成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本深度规定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给水工程、排水工程、环境卫生工程、燃气管道工程、综合管网工程、公交站场9个专业及投资估算。本深度规定由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批准。本深度规定
5、主编部门、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评审专家名单如下:主编部门:重庆市城乡建委主编单位: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参编单位:重庆市设计院重庆交通大学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机械工业第三设计研究院重庆钢铁集团设计院主要起草人:杨 弘 陈德玖 张晓阳 周彤及 岳卫东 程吉建 万友林 周元明 汪 勇 程崇国 向中富 黄华华谭 平 雷 鸣 盛国荣 孙长领 李盛涛 况 力吴淼庄 孔繁嵩 刘文强 滕前良 杜春林 吕 波张靖强 叶 涛 刘进宇 陈天才 刘 强 陈 佳评审专家: 目 录1总则12一般规定22.1
6、设计文件组成22.2编制单位资质22.3设计文件签署23城市道路工程43.1设计说明书43.2设计图纸93.3改扩建道路123.3.1设计说明书123.3.2设计图纸134城市桥梁工程144.1大桥、特大桥梁工程144.1.1设计说明书144.1.2设计图纸184.2中、小桥梁工程194.2.1设计说明书194.2.2设计图纸215城市隧道工程225.1设计说明书225.2设计图纸266给水工程296.1设计说明书296.2设计图纸337排水工程357.1设计说明书357.2设计图纸398环境卫生工程428.1设计说明书428.2 设计图纸459燃气管道工程489.1设计说明书489.2设计图
7、纸4910综合管网工程5110.1设计说明书5110.2设计图纸5311公交站场5611.1设计说明书5611.2设计图纸6312投资估算6612.1估算文件组成6612.2编制内容深度66 1总则1.1为规范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提高方案设计质量,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和重庆市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09年版)等规定,在总结近年来市政公用工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编制本规定。1.2本规定适用于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建市【2007】86号)附件3-17市政行业建设项目设计规模划分表规定的大中型项目,包括城市道路工程、城市桥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给
8、水工程、排水工程、环境卫生工程、燃气管道工程、综合管网工程、公交站场方案设计及投资估算。小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按本规定执行时可适当简化,维护改善类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本规定执行。1.3方案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1.4当设计合同对方案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另有要求时,设计文件编制深度应同时满足本规定和设计合同的要求。2一般规定2.1设计文件组成2.1.1方案设计文件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书三部分组成,设计说明书也可与投资估算书合并。2.1.2多专业综合类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设计图
9、纸可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分册编制。2.1.3方案设计范围中涉及的内容为编制深度内容的局部项时,应根据设计范围按所需文文中条款执行。2.2编制单位资质2.2.1方案设计文件编制单位的设计资质应满足住建部有关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应将工程项目要求的设计资质证书或设计资质证书资料(复印件或影印件)附于设计文件附件中。2.2.2由多个设计单位共同编制方案设计文件时,设计单位的资质范围总和应涵盖和满足所承接工程专业及规模所要求的设计资质等级,且各设计单位只能承担自身设计资质范围内允许承担的工程项目。2.2.3方案设计文件编制单位资质除应满足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重庆市的相关法律法规。2.3设计文件签署2.3.
10、1 方案设计文件应由与设计单位具有合法有效劳动关系的专业技术人员签署。2.3.2 方案设计文件应设置“设计人、校核人、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等不少于六个技术岗位的签署栏,并采用打印姓名字体和手签姓名字体的签署方式。2.3.3 项目设计人员属国家已实施注册执业人员时,还应在其签署的设计成果文件上加盖个人有效注册执业资格印章。2.3.4 同一设计人员原则上不得担任和签署两个及以上专业的专业负责人。设计人与校核人、设计人与审核人的技术岗位栏均不得由同一人签署。2.3.5 大型市政工程设计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以上技术岗位应由设计经历满10年且具有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担任
11、和签署。中型市政工程设计项目的项目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以上技术岗位应由设计经历满5年且具有相关专业中级技术职称人员担任和签署。具备相应专业的国家注册执业人员不受本条款限制。2.3.6 参加方案设计文件编制的设计单位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由多个设计单位共同编制方案设计文件时,设计文件应盖印所有参加编制单位的公章和勘察设计图说专用章,设计文件封面还应标明主体编制单位和参与编制单位,未标明者默认排名第一单位为主体编制单位。2.3.7 设计文件签署除应满足本编制深度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和重庆市的相关法律法规。3城市道路工程3.1设计说明书3.1.1概述1、项目背景简述项目的地理位置、工程范围、等级、规模、
12、建设计划、项目来源等。 2、设计依据(1)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等;(2)经批准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相关部门意见;(3)与规划匹配的测绘成果;(4)地质资料;(5)相关管线资料;(6)其他依据性文件。3、采用的主要规范和标准4、与相关部门的协调情况3.1.2工程建设条件1、项目沿线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不良地质现象、地震、气象等自然条件。2、沿线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情况3、项目沿线既有及规划设施状况沿线河道、铁路(轨道)、文物、古树、重要建(构)筑物、高压走廊、地上杆线与地下管线等情况。4、其他3.1.3对规划的理解对规划成果的理解和分析,合理
13、确定项目的功能和定位。3.1.4交通需求预测1、阐述拟建道路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地位、功能以及与相关道路的关系;2、拟建道路交通需求分析,论证路段车道数、立交匝道车道数等主要设计技术指标;3、从交通需求的角度论证工程分期建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3.1.5总体设计1、设计原则2、交通系统设计以交通需求分析为基础,确定拟建道路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公共交通、路侧停车等交通系统方案;提出沿线大型公共建筑、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等对外出入口与拟建道路的衔接方案。3、控制性技术标准提出主要控制性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必要时应说明选用标准的根据和理由。4、设计要点(1)简述道路规划中线与设计中线的关系;落实工程方案
14、用地线与规划红线的关系,存在矛盾时,提出解决方案;(2)根据交通需求分析,论证道路横断面布置、道路交叉形式、人行过街方式、公交设施的设置、地块出入口位置、停车设施的布置等;(3)说明道路与沿线桥隧、交通安全设施、雨污水排放、照明、城市环境及景观等相关专业的协调情况;(4)说明道路与沿线河道、铁路、文物、古树、重要建筑物、高压走廊、地上杆线与地下管线等其他控制因素的协调情况;(5)道路分期修建时,说明近远期实施方案的协调情况;(6)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情况。3.1.6工程方案设计1、技术标准列表说明方案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规范技术标准与设计采用指标对照);对因条件限制低于规范规定一般值的技术指标
15、,需特别说明。2、方案比选分析工程方案主要控制因素(平纵限制指标、用地红线、控制标高、路幅、相交道路、既有建筑、桥梁跨径、地物地形地质、工期、施工方案、总投资等),明确工程重点、难点,提出具有可比性的工程设计方案(平纵线形、路幅布置、路面结构、重要构筑物、桥位、隧址、平交口交通组织等方案比选)。结合控制性因素,以技术指标、施工难易程度、工程投资、占地规模、施工组织等评价指标综合比较各方案,提出推荐意见。3、道路平面设计简述设计思路;结合现状及规划,说明拟建道路起终点、道路中线、各交通系统的布置、道路交叉概况、沿线桥隧等构筑物的位置及形式、文物、古树的保护思路等;结合交通需求与周边控制条件,说明
16、平面布置的合理性。4、道路纵断面设计简述设计思路,根据竖向控制要素说明纵断面的合理性。5、道路横断面路幅设计简述设计思路,结合交通分析成果、规划及周边控制条件,说明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的合理性及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尺寸。6、道路交叉设计(1)分析交叉口流量流向特点;(2)说明交叉方式确定的原因及依据,与城市规划和交通的关系;(3)比选立交设计方案,将交通功能、技术标准、立交结构物、景观、用地、分期、工期、造价等因素纳入比选范围,提出推荐方案;(4)说明立交匝道平面设计主要指标;(5)说明立交匝道纵断面设计主要指标;(6)说明立交匝道标准横断面设计主要指标;(7)说明立交匝道设计车速、匝道出入口间距
17、、变速车道、车道数平衡及交织段长度等技术指标;(8)说明立交的人行组织情况。 7、公交系统设计分析道路周边公交出行交通需求,论述公交车道(公交专用道)、公交停靠站的位置、类型、几何构造、纵坡及路面加强方案。8、慢行系统设计分析道路周边步行交通需求,论述自行车、行人系统及过街设施布置。9、停车系统设计论述路内机动车临时停车、出租车停车、自行车停车设施的布置。10、路基与附属构筑物设计提出路基压实标准,简述边坡设计、主要挡护结构设计、道路影响范围的建(构)筑物、管线设施保护设计;针对特殊路基,提出处理方案;简述挡土墙、护面墙等附属构筑物的位置及形式。11、路面设计简述路面设计标准及参数取值,充分考
18、虑道路等级、交通组成特性、路面材料来源及特殊部位路面加强处理等,进行多方案比选,确保道路使用寿命及运营需求。12、非独立桥梁设计简述设计选用的主要技术指标,桥址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情况等。说明项目沿线桥梁工程的分布、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布置情况。13、非独立隧道设计简述设计选用的主要技术指标,隧址处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围岩地质、水文情况等。简述隧道总体布置、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洞口、洞身衬砌、紧急停车带、横洞、竖井、斜井、辅助通道、防排水、隧道路面方案、不良地质处理方案、弃渣处理方案、营运设施布置方案、施工工期等。14、重要地通道设计简述设计选用的主要技术指标,通道处地形、地貌、地质、水
19、文情况等。简述通道总体布置、隧道建筑限界及内轮廓、结构尺寸、防排水、施工工期等。15、无障碍设计分析道路路段及周边衔接路网、地块无障碍设施系统,确保无障碍设施设置的合理性、便捷性和安全性。16、附属工程设计(1)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简述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2)排水简述排水系统现状,简述设计排水系统的断面尺寸、平面走向和纵断面特点。设计排水系统对主体工程影响较大、或者技术条件较复杂时,宜进行方案比选论证。大型涵洞宜有水量计算和水力计算。(3)照明工程简述供电电源情况及路灯布置形式。(4)绿化工程;(5)其它附属工程。3.1.7征地拆迁及主要工程数量统计推荐方案的征地、房屋拆迁等工程数量,列出道路
20、及相关专业主要工程数量。3.1.8问题与建议说明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有关建议。3.1.9附件(规划设计的批复文件及相关部门的意见等)3.2设计图纸3.2.1地理位置图3.2.2路段、立交、桥梁、隧道、道路横断面、景观等效果图(根据需要)3.2.3交通系统示意图或路网图根据需要提供区域路网关系、交通组织、公交系统、停车系统布置图等。规划路网图(比例尺1:20001:100000),突出拟建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位置,简要说明设计道路规模。3.2.4平面总体设计图比例尺1:10001:2000,图中应包括但不限于现状地形、地物、沿线规划地块、现状重要建筑物、文物古迹、道路位置、桩号、桥涵、
21、隧道、相交道路和附近道路系统、排水系统、现状地上地下管线等的布设位置。图中应标出道路中心线、起终点及相交节点位置、高程、路幅边线、停车港、示坡线、平曲线要素。对环境敏感区(如景区、学校、自然保护区)及重要设施的范围必要时应标注。对分期修建的道路,应根据总体设计及分期实施计划,参照上述平面总体设计的要求,绘出分期各阶段工程的平面总体设计图及对应的横断面图。3.2.5道路平面设计图应示出规划红线、中线、桩号、断链位置及前后桩号、平曲线要素;道路路幅边线及各部分尺寸、示坡线、边坡排水系统、占地线等;平交路口、人行过街设施、公交停车站位置、相交道路规划中线、红线宽度、道路宽度、节点高程;桥梁、隧道、立
22、交、附属构筑物的平面布置;征地拆迁范围;地形;风玫瑰图(指北针);重要建(构)筑物、文物古迹、古树、主要杆管线的位置。比例尺用1:5001:2000。比较方案如远离推荐方案时,可单独绘制比较方案平面设计图(注明上承下接关系、对应桩号)。有分期建设计划时应绘制各分期建设阶段的平面设计图。3.2.6道路纵断面设计图主要示出网格线;现状地面线与高程;设计路面线与高程、坡度、坡长、变坡点、平曲线要素、断链、竖曲线要素;停车港范围、平交道口、立交主要部位的高程;桥涵、隧道、主要管线位置、设计水位;比例尺横向用1:5001:2000(与平面图比例尺相同),纵向用1:501:200。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
23、、设计高程、坡度及坡长(包括变坡点桩号、高程)、地面高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参数。比较方案或规划方案(同深度比较)的纵断面图可单独或与推荐线纵断面绘制在一起,用不同的线型表示不同方案。3.2.7道路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包括道路规划标准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主要示出规划红线、中线、纵断面高程位置及路幅各组成部分尺寸。比例尺用1:1001:200。3.2.8重要交叉口设计图绘出地形、地物、主线、被交叉路、交通岛,注出交叉点桩号及交角,绘出环形和渠化交叉的平面、横断面、控制点处的坐标。比例尺用1:5001:2000。3.2.9立交设计图1、平面图比例尺1:5001:1000,标注内容同3.2.5条,并
24、增加设计年限高峰小时交通流量流向图、标注立交各匝道设计起终点坐标及标高、变速车道及渐变段长度、匝道编号、立交桥/地道编号、跨线方式与交角以及平面图中应反映项目中的重要结构物的设置(如挡墙、天桥和涵洞等)。大型互通式立交应增加交通组织图。2、纵断面图包括网格线、地面线、设计线、断链、竖曲线及其要素,匝道示意图、桥涵和立体交叉(含通道、人行天桥)的位置及其结构类型、孔数及跨径,立交主要部位的高程、重要交叉管线及高程、设计水位、隧道位置、交叉口位置及高程等。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填挖高度、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坡度及坡长(包括变坡点桩号、高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参数。比例尺纵向1:1001:50
25、0,横向1:5001:2000。3、匝道标准横断面图主线道路、相交道路和匝道、变速车道的标准横断面图。立交比较方案与推荐方案深度相同。3.2.10典型路基横断面设计图比例尺1:1001:200,绘出带地形线的典型横断面设计图,注明典型横断面所处的道路里程、主要设计尺寸、桥涵结构形式、挡护结构形式、边坡坡率、重要建(构)筑物等。3.2.11主要桥梁、隧道布置图根据需要绘制典型桥梁、隧道、地道布置图。3.2.12路面结构方案图绘制车行道、人行道、刚性路面与柔性路面搭接、交叉口、停车港等特殊部位路面结构方案图。3.2.13道路影响范围的建(构)筑物、管线设施保护方案图根据需要绘制道路影响范围重要建(
26、构)筑物、管线设施保护方案图。3.2.14附属工程方案图根据需要绘制排水系统图及排水平面图,与道路相关大型涵洞、明渠、重要截流污水管涵图;排水系统对主体工程影响较大、或者技术条件较为复杂时,宜绘制平纵断面图。根据需要绘制路灯的布置断面图。包括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照明工程、绿化工程以及其他附属工程方案图。3.2.15其他图纸根据需要绘制特殊位置处理、交通工程图等。3.3改扩建道路改扩建道路除应满足上述要求外,应增加以下内容:3.3.1设计说明书1、现状交通量调查与分析,重点调查现状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车辆组成;2、现状道路、立交及重要平交口的服务水平和交通运行安全性评价;3、调查分析现状出入口的间
27、距、布置方式及对道路交通的影响程度,评价其合理性;4、在对现有道路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挡护结构物等进行充分调查及检测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其强度、刚度、耐久性、防排水功能的有效性;5、对现有道路病害严重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应结合道路平、纵、横技术指标及环境条件综合分析其原因;6、调查分析现状公共汽车停靠站位置的合理性,重点是与现状及规划交通枢纽、大型公共建筑设施、轨道车站的人流组织衔接的顺畅性;7、调查分析人行交通对车行交通的影响,以及人行过街的需求状况。8、排水工程设计。简述排水系统现状,现有排水管道的保留、拆除、迁建和改建情况,说明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简述设计排水系统的断面尺寸、平面走
28、向和纵断面特点。设计排水系统对主体工程影响较大、或者技术条件较复杂时,宜进行方案比选论证。大型涵洞宜有水量计算和水力计算。9、电照。简述现状电源情况及路灯布置情况,论述路灯改造内容。3.3.2设计图纸1、局部拓宽特殊处理图纸2、施工期间交通组织示意图3、排水总平面图反映现状地形和物探现状管线,示意现有排水管道的保留、拆除、迁建和改建情况,示意排水管道设计情况。4、其它管网及电照图若工程中有除排水的其它管网土建设计,应按综合管网方案设计确定走廊及容量。根据需要给出道路横断面路灯布置图。4城市桥梁工程说明:对于非独立项目的一般桥梁,道路工程论述的内容可以略去。4.1大桥、特大桥梁工程4.1.1设计
29、说明书4.1.1.1概述1、工程概况(1)建设背景、桥梁所处区位;(2)工程名称、工程地点、建设范围、建设规模、建设工期等;(3)工程的功能定位及建设的必要性。2、设计依据(1)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等;(2)建设主管部门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或相关立项文件;(3)城市总体规划及相关的专业系统(如路网、轨道线网、航道、水利、防洪、重要管线等)规划文件;(4)专题研究报告及相关文件。3、设计过程简述4.1.1.2工程建设条件1、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对建设区域内与工程设计有关的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速、风向、河流水位、流速、地下水位等关键统计指标进行介绍分析。2、建设场地
30、地形、工程地质河谷地形地貌、河床结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等。3、建设场地地物条件据调查资料对拟建桥梁建设有控制和影响作用的重要建(构)筑物、相交相临的道路/公路/航道/轨道线/铁路线、地上架空线、地下管道等情况进行客观介绍,并分析其相互影响。4、地震工程建设场地的地段划分、类别划分、地基有无液化土及液化等级、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等地震动参数。5、行洪与通航(根据需要确定)引用行洪批复中的主要结论意见和行洪论证报告中要求的行洪补救措施及设计洪水位等。引用通航批复中的主要结论意见、航道等级及要求的通航净空尺寸、最低、最高通航水位、通航报告中要求的安全保障和通航补
31、救措施等。4.1.1.3交通量预测及分析交通量预测及道路等级、车道数的确定。4.1.1.4采用规范和技术标准1、 采用现行标准、规范列出本工程建设遵循的国家、行业或地方有效的标准、规范、规程,包括名称及版本号。2、参考标准、规范对现行标准、规范未涵盖的内容,说明参考的标准、规范或专题研究情况,并说明采用理由。3、主要设计技术指标的选用及论证说明设计选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桥梁所处道路等级、设计速度、设计荷载、设计洪水频率及水位、流量、流速、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设计安全等级、设计通航标准、抗船舶撞击设防标准、抗震设防标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设计基准风速、桥梁净空、桥梁横断面等,说明选用标
32、准的根据或理由,对现行规范未涵盖的部分列出采用的参考标准、规范或专题研究情况,并说明采用理由。4.1.1.5工程方案设计1、设计原则在“安全可靠、适用耐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下;依据项目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设计原则。2、设计理念阐述设计理念,提出本阶段的技术重点、难点。3、桥位方案论证根据城市(城镇)总体规划,结合两岸用地、路网布局、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造价等控制因素,对桥梁线位进行比选,提出合理的桥位方案。并说明设计桥位与规划桥位的关系。4、总体设计(1)桥梁平面设计阐述桥位平面设计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河床冲刷、用地、道路平面线形、管线、轨道、隧道、文
33、物、其他建(构)筑物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2)桥梁纵断面设计(含接线工程设计)阐述桥位纵断面设计控制因素,包括设计特征水位、通航净空、现有路网及规划路网的高程等,设计桥梁纵断面。(3)桥梁长度的确定及孔径布置桥长、孔径及布置、桥梁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4)桥梁标准横断面布置阐述桥梁横断面设计控制因素,包括车行道、中央分隔带、人行道(检修道)宽度、桥梁结构所需宽度(索区、塔区等)以及桥梁总宽。5、桥型方案设计综合桥型方案的控制因素、近远期需要、施工方法、工程费用、建设工期等,提出合理的桥型方案及创意。(1)推荐方案主桥方案引桥及引道方案关键技术桥梁建筑及景观结构分析计算(计算参数、计算模型、强
34、度、刚度、稳定性、动力(必要时)验算、主要结论)施工方案(总体及主要工程施工技术、施工工期安排)(2)同深度方案比选(3)方案比选表6、附属工程包括安全设施设计、照明及防雷接地设计、防排水工程设计、附属人行梯道系统、配套服务及管理设施、过桥管线的布设、必要的消防设计等。7、建设用地与拆迁8、节能环保设计(1)节能设计桥梁工程建设期、运营期主要节能措施。(2)环保设计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对建设、营运期间环境影响进行设计。9、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 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交通辅助设施,完工后的交通恢复。10、新技术采用及需要开展的专题技术研究(1)新技术应用及可行性(2)下阶段需展开的专题研究,
35、及其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4.1.1.6投资估算编制依据、编制范围、有关费用标准,列表说明主体工程和各个分项工程的主要工程数量、材料数量及设备数量、综合费率、施工技术装备费、计划利润及税金、估算结果。4.1.1.7问题及建议1、存在的主要问题;2、下一阶段工作建议。4.1.1.8附件(设计依据文件等)4.1.2设计图纸4.1.2.1区位图表明项目桥梁所处的区位与路网及其上下游桥位关系、与既有市政设施的关系等。4.1.2.2桥位平面图示出现状地形、地物、风玫瑰图(指北针)、桥梁位置、墩台、引道、护坡、护岸、调治构筑物及防护工程、水流方向等。4.1.2.3桥型布置图1、绘出各桥型方案的立面(或纵断面
36、)、平面、横断面图。2、示出工程范围道路或河床断面、地质分界线(如有地质资料)、特征水位、冲刷深度、道路净高或通航净空、墩台基础、主要调治构筑物和防护工程、桥面纵坡等。3、当为弯桥或斜桥时,应示出桥轴线半径、水流方向及斜交角度。4.1.2.4主要结构构造图1、基础与下部结构墩、台及基础的基本型式、主要尺寸、材料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处理及岸坡防护。2、上部结构(1)结构的主要尺寸,绘制结构的一般构造图,含结构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并说明相应部位采用的材料。(2)分段施工的桥梁的梁段划分图,含分段长度、分段重量,各段主要尺寸等参数。(3)重要的结构、构件图,如梁、拱、塔、斜拉索、主缆、索鞍、锚碇
37、、吊杆等构造图。3、特殊设计和关键构造 针对项目特点需要特殊设计的构造,如钢混接头等。4、施工方案针对项目特点采用的施工方法示意图、临时工程布置图、临时设施图、安装示意图。5、工期安排及施工流程图对施工工期的指导性意见和施工顺序的说明及必要的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6、比较方案图比较方案应绘制本图,内容及深度同上。4.2中、小桥梁工程4.2.1设计说明书4.2.1.1概述1、工程概况2、设计依据3、设计过程简述4.2.1.2工程建设条件4.2.1.3采用规范和技术标准1、采用现行标准、规范2、参考标准、规范3、主要设计技术指标的选用及论证4.2.1.4工程建设方案1、设计原则2、设计理念3、桥位方
38、案论证(根据需要确定)4、桥梁方案设计综合桥型方案的控制因素、近远期需要、施工方法、工程费用、建设工期等,提出合理的桥型方案及创意,并论述是否进行方案比选及原因。(1) 推荐方案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关键技术(根据项目特点及需要确定)施工方案(总体及关键工程施工措施)桥梁建筑及景观结构分析计算(工程特殊结构方案可行性的必要计算)(2)比选方案(内容深度同推荐方案)(3)方案比选表5、附属工程6、建设用地与拆迁7、节能环保设计8、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根据项目特点及需要确定)9、新技术采用及需要开展的专题技术研究(根据项目特点及需要确定)4.2.1.5投资估算4.2.1.6问题及建议4.2.1.7
39、附件(设计依据文件等)4.2.2设计图纸4.2.2.1区位图4.2.2.2桥位平面图4.2.2.3桥型布置图4.2.2.4特殊结构构造图(选用特殊结构方案时绘制)4.2.2.5施工方案图(根据需要选用特殊施工方案时绘制)4.2.2.6工期安排及施工流程图(根据项目特点及需要确定)4.2.2.7比较方案图(内容深度同推荐方案)5城市隧道工程5.1设计说明书5.1.1概述1、工程概况主要包括工程位置、范围、规模、分期建设计划安排、投资估算等。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或设计合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意见或有关立项文件、工程综合规划条件(如城市总规、用地、路网、轨道等规划)、与工程相关的专项研究报告
40、及其它有关文件。3、设计研究过程4、上阶段或前期研究的批复意见和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如技术标准、建设规模、用地红线等指标发生重大改变,应予以充分论证。5.1.2工程建设条件1、区域现状和规划 主要包括区域概况和规划,区域土地使用现状和规划,区域路网、交通现状评价和规划以及与工程相关的轨道交通、铁路等其他工程的现状与规划等。2、自然条件主要包括场地地形地貌、气象、植被、地震等自然条件;3、建设和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沿线建(构)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沿线管线和地下障碍物,防洪现状及规划等工程建设条件。4、主要专题评估意见和结论主要包括按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必要的专题研究的意见和结论,如环境影
41、响评价、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等。5.1.3交通需求预测对交通量进行预测分析,以此作为确定道路等级、车道数、设计车速等主要技术指标的依据。5.1.4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1、设计原则2、采用或参考的技术标准主要指采用或参考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应包含设计合同中约定的全部标准。3、主要设计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车速、道路线形标准、隧道净高及建筑限界、设用标准的根据和理由。5.1.5工程总体设计工程方案比选。综合各项技术条件进行方案比较,包括线位方案的比较、关键节点的方案比较、隧道进出口与路线交叉方案比较等,通过技术经济论证,提出推荐方案。5.1.6隧道工程设计1
42、、线路设计主要包括隧道线路平、纵等设计原则、控制因素分析和设计方案等。2、隧道建筑主要包括隧道总体布置,隧道横断面设计,隧道设备用房设计(包括变电所、消防泵房、风机房和风塔、光过渡建筑等),隧道装修设计,景观与绿化设计等。3、隧道结构与防排水设计主要包括结构与防排水的设计原则和标准。隧道结构应根据其采用的工法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设计(重点在于结构单元的划分、结构设计参数与关键构造措施等,如矿山法的初期支护参数、二次衬砌参数、辅助性施工技术措施、变形缝设置等;明挖法的结构设计参数、变形缝设置等),隧道抗震设计、结构耐久性设计、隧道防排水设计、重大辅助工程(如竖井、平洞)的设计、洞门、附属设施、基础等
43、设计。对邻近建(构)筑物或重大管线等的隧道,应反映出隧道与其相邻的关系及主要保护性的技术措施。4、隧道工程对水环境的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根据隧道穿越地层水文地质条件,隧道现有施工技术,分析隧道施工可能对周边地区地表水、地下水的影响(对径流条件的改变、影响范围),以及应采取的应对措施,达到的目标。5、隧道通风主要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标准、风量计算、通风方式比选及设备配置、防排烟、系统控制、通风节能与环保等。6、隧道给水和消防主要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标准、隧道给水系统、消防系统、消防设备控制要求等。7、隧道照明主要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光源与灯具选择、照明布置方式、照明供电设计、照明控制、照明设备和照
44、明节能措施等。8、隧道供电主要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标准、电源及供电方案、变配电系统、设备控制及选择、变电所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备、接地与防雷、负荷统计、电气节能与环保等。9、隧道监控主要包括设计原则、设计标准、系统组成、各分系统的功能和构成及方案、监控用房等。5.1.7接线道路工程主要包括隧道两端的接线道路和地面道路工程所涉及的道路、桥梁和管线等工程内容(可参照其相关工程的有关规定来执行)。5.1.8 附属工程设计配套服务及管理设施的设计(如设置隧道管理中心、则应增加隧道管理中心的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系统的设计等)交通工程设施(交通标志、标线、安全设施等)。5.1.9防灾与救援设计主要针对运营期间
45、对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研究防灾技术措施和救援方案。对超长和特长隧道或工程建设条件和环境复杂、施工技术要求特殊的隧道应另外增加工程的风险评估。5.1.10隧道施工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施工方法、主要施工场地的选址与使用条件的分析、辅助施工技术措施的工艺与流程、指导性施工工序的安排、工程进度计划等。5.1.11环保与节能1、环保主要结合环评意见进行针对性的环境保护和控制措施(如对生态坏境,噪声、振动污染,环境空气污染,水环境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等控制措施)。2、节能主要包括对节地、隧道通风、照明、供电、监控等系统节能及交通节能等逬行分析。5.1.12新技术采用及拟立项的科研项目(根据需要)5.1.13问题与建议5.1.14主要工程数量、材料及设备表5.1.15附件(重要的设计依据文件及有关协议和纪要等)5.2设计图纸5.2.1工程线路平面图(含比较线位)示出地形、地物、路线线形,沿线主要控制建(构)筑物,重大管线和相关交叉工程等。5.2.2隧道平面图示出地形、地物、导线点、坐标网格、指北针、路线线形及曲线要素;绘出路线测设中线、隧道平面布置;洞口、横通道、紧急停车带位置;斜井、竖井、辅助通道布置等。图示比例尺1:5001:2000。5.2.3隧道(地质)纵断面图示出地面线、土石分界线、地层岩性、构造带、结构面及地层界面线,溶洞、采空区可能出现的区域,隧道纵断面布置,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