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Ch10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71883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宏观经济学Ch10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Ch10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Ch10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Ch10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级宏观经济学Ch10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宏观经济学Ch10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宏观经济学Ch10总需求I:建立IS-LM模型.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slide 0,第十章 总需求():建立IS-LM模型,宏观经济学(第6版)(美)曼 昆任课教师 任力,slide 1,在本章你将会学到:,IS 曲线及与其相关的the Keynesian Cross资本市场模型the Loanable Funds modelLM 曲线及与其相关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当价格固定不变时,IS-LM 模型是如何决定利率与收入水平的。,slide 2,回顾与前瞻,第九章介绍了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长期价格是柔性的产出由生产要素与技术水平决定失业等于自然失业率短期价格是粘性的产出由总需求决定失业与产出负相关,slide 3,回顾与前瞻,这一章发展了 IS-LM 模型,由这一理

2、论可导出总需求曲线。我们集中关注短期,并且价格水平是固定的。,slide 4,The Keynesian Cross,一个简单的消费决定收入的封闭经济模型(归功于 J.M.Keynes)符号说明:I=计划投资E=C+I+G=计划消费Y=实际GDP=实际消费实际消费与计划消费之间的差异:未能预计的存货投资。,slide 5,Elements of the Keynesian Cross,消费函数:,for now,投资是外生的:,计划消费:,均衡条件:,政府政策变量:,实际消费=计划消费,slide 6,图示计划消费,收入,产出,Y,E计划消费,slide 7,图示均衡条件,收入,产出,Y,E计

3、划消费,45,slide 8,均衡收入值,收入,消费,Y,E计划消费,E=Y,E=C+I+G,slide 9,政府购买的增长,E=Y,因此,厂商会增加产出,并且收入会向新的均衡点趋近。,slide 10,求解 Y,均衡条件,用增量替换,因为 I 是外生的,因为 C=MPC Y,将Y 移到等式左边,上式可记为:,slide 11,政府购买乘数,例子:MPC=0.8,政府支出G 增加,导致收入增加G的5倍!,slide 12,政府购买乘数,以 MPC=0.8 例,,定义:政府支出G 增加$1 而产生的收入的增加,在这个模型中,政府支出乘数等于:,slide 13,为什么乘数比 1 大,开始,政府支

4、出 G 的增加导致了Y 的等量增加:Y=G.但是 Y C 进而 Y 进而 C 进而 Y因此,最终的结果是,收入增加远大于开始时的 G。,slide 14,增加税收,因此,厂商就削减产出,收入趋向一个新的均衡点。,开始,税收的增加减少了消费,进而降低了 E:,slide 15,求解 Y,均衡条件时的变化量,I 和 G 是外生的,求解 Y:,最后结果:,slide 16,税收乘数,定义:增加$1 美元税收而引起的收入的变化:,如果 MPC=0.8,则税收乘数等于:,slide 17,税收乘数,是 负的:提高税收减少了消费支出,进而减少了收入。是 大于1(指绝对值):税收的变化对 收入有乘数效应。是

5、 小于政府购买乘数:消费者会储蓄减税带来的收入的一部分(1-MPC),因此,由减税而带来的消费的增长,会小于由支出等量G 而带来的收入的增长,slide 18,税收乘数,是 负的:税收的增加降低了消费者的消费支出,进而减少了均衡收入。是 大于1(指绝对值):税收的变化对收入存在乘数效应。是 小于政府购买乘数:消费者会储蓄减税带来的收入的一部分(1-MPC),因此,由减税而带来的消费的增长,会小于由支出等量G 而带来的收入的增长。,slide 19,练习:,运用the Keynesian Cross图形说明增加投资对均衡的收入(产出)水平的影响。,slide 20,IS 曲线,定义:所有r 和

6、Y 的组合形成的图形,它反映了产品市场的均衡,也就是说,实际消费(产出)=计划消费IS 曲线的方程是:,slide 21,Y2,Y1,Y2,Y1,如何画出IS曲线,r I,E=C+I(r1)+G,E=C+I(r2)+G,r1,r2,E=Y,IS,E,Y,slide 22,理解 IS 曲线的斜率,IS 曲线具有负斜率。由直观可知:利率的下降激励厂商增加投资支出,结果产生总的计划支出(消费E)上升。为了恢复产品市场的均衡,产出(a.k.a.actual expenditure,Y)必须增加。,slide 23,IS 曲线与资本市场模型,r1,r2,r1,r2,(a)资本市场模型,(b)IS 曲线,

7、IS,slide 24,财政政策与 IS 曲线,我们能够运用 IS-LM 模型考察财政政策(G 和 T)是如何影响总需求与总产出的。通过运用the Keynesian Cross,让我们考察一下财政政策是如何移动IS 曲线的,slide 25,Y2,Y1,Y2,Y1,移动 IS 曲线:G,At any value of r,G E Y,E=C+I(r1)+G1,E=C+I(r1)+G2,r1,E=Y,IS1,The horizontal distance of the IS shift equals,IS2,so the IS curve shifts to the right.,slide

8、26,练习:移动 IS 曲线,运用 the Keynesian Cross or 资本市场模型的图形说明税收增加时 IS 曲线的移动情况。,slide 27,流动性偏好理论,由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一个简单的利率由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决定的理论。,slide 28,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是固定的:,M/P 实际货币余额,r利率,slide 29,货币需求,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M/P 实际货币余额,r利率,L(r),slide 30,均衡,利率会调整到使货币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位置:,M/P 实际货币余额,r利率,L(r),r1,slide 31,Fed 如何提高利

9、率,为了 r,Fed可以减少 M,M/P 实际货币余额,r利率,L(r),r1,r2,slide 32,案例研究:Volcker的货币紧缩政策,1970年代后期:10%1979年10月:美联储主席Paul Volcker宣布:货币政策的目标是降低通货膨胀。1979年8月-1980年4月:Fed 减少 M/P 8.0%1983年1月:=3.7%,你认为这一政策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利率的?,slide 33,Volcker的货币紧缩政策,专栏,i 0,i 0,1/1983:i=8.2%,8/1979:i=10.4%4/1980:i=15.8%,柔性,粘性,数量理论,Fisher效应(Classical

10、),流动性偏好(Keynesian),slide 34,LM 曲线,现在,让我们把 Y 放回到货币需求函数中:,LM 曲线 是由所有的 r 与Y 的组合形成的图形,图形上的点表明实际货币余额的供求相等。LM 曲线的方程是:,slide 35,如何画出 LM 曲线,r1,r2,r1,r2,(a)实际货币余额市场,(b)LM 曲线,slide 36,理解 LM 曲线的斜率,LM 曲线具有正斜率。直观考察:收入增加会产生对货币需求的增加。由于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是固定的,那么,在当前利率下,货币市场就会产生过多的货币需求。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必定上升,从而达到新的均衡。,slide 37,M 变化时LM

11、 曲线的移动,r1,r2,r1,r2,(a)实际货币余额市场,(b)LM 曲线,slide 38,练习:移动 LM 曲线,假定由于受信用卡欺诈的影响,人们在交易中开始频繁使用现金。运用流动偏好模型说明这一事件会如何移动 LM 曲线。,slide 39,短期均衡,短期均衡是指r 与Y 的组合同时满足了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均衡利率,均衡收入,slide 40,图示,KeynesianCross,流动偏好理论,IS曲线,LM 曲线,IS-LM模型,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解释短期波动,slide 41,本章总结,Keynesian Cross收入决定的基本模型认为财政

12、政策与投资是外生的财政政策对收入有乘数效应。IS 曲线当计划投资与利率负相关时,由 Keynesian Cross 得出是所有 r 和 Y 组合形成的曲线,曲线上所有的点表明:在产品市场上,计划消费与实际消费相等,slide 42,本章总结,流动偏好理论利率决定的基本模型认为货币供应与价格水平是外生的增加货币供应会使利率下降 LM 曲线当货币需求与收入正相关时,可由流动偏好理论得出是所有 r 和 Y 组合形成的曲线,曲线上所有的点表明:对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等于供给,slide 43,本章总结,IS-LM 模型是 IS 与 LM 曲线的交点,这个唯一的交点(Y,r)同时满足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均

13、衡。,slide 44,Preview of Chapter 11,In Chapter 11,we willuse the IS-LM model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policies and shockslearn how the aggregate demand curve comes from IS-LMuse the IS-LM and AD-AS models together to analyze the short-run and long-run effects of shockslearn about the Great Depression using our models,slide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