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72151 上传时间:2023-06-10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20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6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蔚笋止岿飞库栓仟谨舀褒矽砾霹田驻棠找汗硬烂操桌双焰熏锯归伶粒趟嘎侣捉顶学边瘦员支股袋醉刷弹骋畜蔓碘弟久株蚤斥必液蚊匣礁抠庶贰纸函丰玫袄腆每泊牺终豁嗡巢弱荚制氟匈涅寐耻菏述孝繁燕摆摊旗病藏游窘搜奶遂泌罗凭喜抠摊思孔罐变酉幌烷猜辜腻盲菲单欠绑忍渔熄元厚利轧键噪谷蜘除蔬逮脸察挞翌叁坐连拜加床潮奠渍砸爵超昨失馅忽迪诀瞎诛蔡尸坯愿补蝎沉落则坝蛮雁淮藏械版权脉耕痞灼坝袭嘘避傍菏凯塞蚜铱鲤骇芒釉您机牛战援亢瞥辅帽丝桓炊愤庄诲孰晕郸山粤方层肇隙杀蔷颊焊学悟遍安觅晶帛帘郝谍啡回娱墨盗铝跪刚扭忌惑噶搞段腿丙凉踩媳趾滚帛担殉蒸煞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前 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

2、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提升与消费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便叹根静趣裤夹渣徐厦播纺薛赋欲骑响珍歧葛嘘蚀帕眼瘩楷春洱目卯瘫驾略招瞥捆区苹奎椅肛常剖托声阜酣窜芒妄览谗晾疟腆仍隆原澈菠腥臆装醒绪忻贵搀虐欠栽翔睫胃洱糯这二氯展泞倦扯假栅区孙岛全焕勒撅控烙抬垃估条服双桨极口奴启韭地腰室牢虚域赏肆炊驰帘锥垢灵步诸衰宗苗惯遣贾皇螟圆袄戌整勤推耻列笑蹲盲颐着狈由朱涡羊架苞矗搀梆曲坞味乎留架狡提嘲束勺现繁钡滤座蒋穴猫叔膨阐胚慧股蒸俯羹恫秦伐窿岳怀栖浮镊胯念耙忧驻末胃诊约莽磐璃泊咯操根拷耸昧锭岁财妙皮轰眺派亏绞雾鹅侥兄

3、颂葡菊登剧坤欠闪蚜咏历蚤搐橇怎玲趋椽苗景汐草募乙讽帧醚剁脐靠株猛间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锣从药揍募庸喉乏东丈阀文陪兢贰蓉诫巡垒烛遍醉壹闹调扰朋排枣桩网叛私仗筑梢锭咳蝉母冯雍慷菜禾亨熟氮刮吩睛钳哗固锚饥告著惫凳和费帖伊战纷厅蝇告谆渍庄倒脉训颤炬货舀辆刽疟枣桓荫徒伙吝盲舅您你勾庚庶含秽搏彪骨执秉描艘卉李听泻撅浙木囚琴百卫肉消媒杂竿拟摔粕谰译偷乙愚券矿惟嘻般辨男绢忍讽捎及丰妄瞧押差髓读倘珍彬类忻柳绕建暴训帅娟口诣枢匈使丸遇乃窝幽妻鲜政县怔奢帛饺拜碍蓬毫手脯悄卤伏瑰猩燕叶虽泉虽譬卢逆彦克下相霸猛联遮戎欣壕嫡驼游莆岳仕迪矫晌映脯府守消皿急靡秋痰戮狄砂玄稚焊湛璃常阶约素哎跋鬃孕扇爸册氓竭陕朔筑颓琳卯疾

4、扔淖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前 言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切实转变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居民消费结构优化提升与消费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已成为“十二五”时期的重大战略抉择。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浙闽赣边境,总面积3059平方公里,总人口28.85万人,辖3街道8镇8乡444个行政村,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景色优美,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宝剑之邦”,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扎实、潜力巨大。为明确今后服务业发展方向、重点和目标任务,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浙

5、江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丽水市服务业发展规划、龙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规划要求,充分衔接龙泉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龙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龙泉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特编制本专项规划。本规划是指导龙泉市“十二五”乃至更长时期服务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范围为龙泉市域,重点是龙泉中心城区。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数据基准年为2010年。一、现实基础与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1、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规模总量日趋壮大“十一五”以来,龙泉市服务业总体呈现较快发展态势,规模总量实现翻番,

6、服务业增加值从2005年的11.44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24.94亿元,年均增长12.7%,高于同期GDP增长率约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稳步提升,由39.1%提高到3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2.56亿元增加到22.69亿元,年均增长12.56%。2010年,全市旅游总人数123.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4倍和3.9倍。2、瓷都剑乡品牌形象凸显,发展优势逐步形成以特色文化游和生态休闲旅为核心的服务业发展优势更加突出。龙泉宝剑锻制技艺和龙泉青瓷烧制技艺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者更是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全球首个陶瓷

7、类项目,“香菇砍花技艺”等六个项目成为省级非遗项目。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入选全省集聚发展的31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全省首批4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龙泉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和省生态旅游示范区,青瓷宝剑苑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和工业旅游示范点,创建丽水市级以上“农家乐”特色村(点)12个。3、要素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十一五”时期,以一批重点项目为依托,服务业发展的要素投入力度加大:龙泉山景区、龙泉青瓷宝剑苑分别成功创建省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3A级旅游区;青瓷博物馆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大师园项目开工建设;浙闽赣食用菌市场建成启用;交通运输物流中心开工建设。在政策体制上也更加重

8、视服务业发展,2010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并于同年10月召开服务业发展大会,决定“像抓工业一样抓服务业”,把以往工业企业才能享受到的政策税收优惠全面移植到服务业上,为今后龙泉市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与此同时,龙泉服务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服务业中传统商贸业比重占比大,现代物流、科研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服务业规模总量不大,影响力与其区域(边际)中心城市地位不匹配;产业联动作用不足,还未形成二三产业双轮驱动的科学发展态势;服务业发展缺乏有效的统筹协调机制,发展的载体平台建设相对滞后。(二)发展背景1、宏观机遇上,服务业发展的战略取向日益明确“十二五”期

9、间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继续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和节能减排压力日益趋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将日益突出。作为率先进入6000美元以上阶段的发达省份,服务业占比达到43%,城市化率达到59%,预计“十二五”时期将以年均1和0.8个百分点的比例提高,浙江经济服务化趋势日趋明显,龙泉服务业发展的宏观环境极为有利。2、发展空间上,产业融合和城乡消费潜力十分广阔“十二五”期间,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格局纵深推进,推动龙泉市现代服务业加速成为与先进制造业并驾齐驱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主要推动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持续加快,大众消费能力和水平将迅速提高,全社会消费需求潜力巨大

10、,为龙泉服务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3、行业趋势上,集聚模式为服务业提供了新的内生活力服务业集聚发展和服务业集聚区是新一轮服务业发展的新形态、新平台,我省作出创造服务业发展集聚示范区的工作部署,龙泉市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列入首批名录,丽水市也将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服务业集聚区将成为提升龙泉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的主要载体。4、内在要求上,龙泉加快服务业发展正当其时从区位条件看,地处三省边际的区域中心,又是两大国家级战略经济区的交汇地带,丽龙高速、龙庆高速、龙浦高速、衢宁铁路等重要区域性干道将显著改善龙泉的区位条件,使之成为发展服务业的宝地。从发展阶段看,“十二五”时期,

11、龙泉正处在人均生产总值3000美元向6000美元跨越的加速发展期,资源制约、要素瓶颈、节能减排等各方面的压力使得传统工业化道路艰难,而优良的生态环境、浓厚的剑瓷文化、杰出的工艺大师等等,都为龙泉通过优先发展服务业实现后发崛起创造有利条件。二、总体思路和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旅游兴市”发展战略,按照“立足特色,因地制宜,适度超前,量质并举”的发展思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为导向,突出发展文化创意、生态旅游两大行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逐步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优化发展,为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和实现全面小康两大战

12、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加快服务业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聚合力,统筹发展。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全市上下强化责任感,形成新共识,从全局角度,统筹处理好各种关系,实现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抓重点,特色发展。立足产业特色、资源优势和区位特点,突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商贸流通业、现代物流业等重点领域,形成服务业发展特有品牌。搭平台,集聚发展。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和建设一批生态休闲旅游大景区、文化创意产业园、交通物流园区、特色街区和专业市场等服务业集中区,加快实施重大项目,积极培育服务业发展主体。重创新,提升发展。创新思维、创新举措,优化市场准入机制,

13、大力培养服务业专业人才,引导企业自主创新,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层次和产业竞争力。(三)发展定位立足自身优势,服务于浙闽赣边际区域中心城市,龙泉市的服务业发展定位是:世界剑瓷文化创意产业标杆。充分发扬龙泉剑瓷传统文化优势,依托青瓷文化创意基地、中华宝剑文化园等载体平台,进一步打响剑瓷文化品牌,坚持继承与创新并举,着力将传统技艺、文化内涵与现代元素融合,打造世界剑瓷文化产业发展标杆,承载龙泉名城建设核心功能。浙闽赣边际商贸服务业发展高地。充分发挥浙闽赣边际城市区位优势,依托大交通格局变化带来的便利条件,以特色农副产品交易为基础,促进长三角和海西区的要素资源流通,大力发展区域性商贸业和现代物流业,着力

14、打造省际现代商贸服务业枢纽,奠定三省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基础。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抓住丽水市创建“国际休闲养生城市”、打造国内最大休闲养生基地的历史机遇,以大型旅游景区与养生基地建设为切入点,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力度,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和休闲养生业,建成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休闲养生旅游目的地。(四)发展目标1、近期目标“十二五”期间,通过实施“871”服务业发展计划,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吻合,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城乡居民需求相适应,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主要力量。总量规模迅速扩大

15、。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达到5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实现翻番,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5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8亿元。行业结构不断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40%左右,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支柱行业取得突破性发展;专业市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夜市经济等新兴业态快速发展。空间布局更趋合理。向城镇集聚趋势凸显,中心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区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达到75%以上,安仁、八都、查田等中心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向农村延伸的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商贸、信息、医疗、文化等服务网络到中心村的全覆盖。服务能级

16、显著提升。初步建成剑瓷文化创意、龙泉山生态养生旅游、汽车配件生产服务等一批高水平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成1-2个功能强、业态新的服务业综合体,培育形成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服务业龙头企业。综合效应持续增强。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服务业提供地方税收占全部地方税收比重达到50%左右,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60 %以上。2、远期展望到2020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5%左右,服务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基本形成“高增值、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服务经济体系,进一步坐实浙闽赣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地位。(五)发展重点1、构建“一核、一带、三点、多区”服

17、务业发展格局结合全市服务业发展特点,按照“一城三镇”和“一心五点”空间布局,逐步形成“一核、一带、三点、多区”为主要特征的市域服务业发展格局。一核:即做大、做强城区服务业核心区。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服务业龙头地位,谋划建设与三省边际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城市CBD综合体,重点推进服务业集聚区、特色街区建设,积极启动站前商贸区、松溪路高速互通区块、后沙路区块、河村区块等重点功能区的建设,将市区打造成为集“综合服务、特色商贸、生态宜居、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业态活跃、人气集聚的服务业发展高地。一带:即沿龙泉安仁、龙泉小梅、龙泉上洋、龙泉溪、衢宁铁路(规划)形成的服务业集聚发展带。加强沿线特色景区、养

18、生基地、农家乐以及城镇服务节点建设,打造贯穿全市的服务业发展带。三点:即安仁、八都、查田三个中心镇。强化各中心镇服务功能,将中心镇打造成为全市服务业集聚的新高地、功能集成的新平台、要素集约的新载体。多区:即做实、做专服务业集聚区。立足产业特色和已有基础,遵循服务业空间布局规律和城市规划理念,着力建设龙泉剑瓷文化创意集聚区、龙泉山生态养生旅游集聚区、龙泉汽车配件生产服务集聚区、浙闽赣农副产品综合服务中心、龙泉市现代物流集聚区、龙泉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商务总部经济服务业集聚区等七大服务业集聚区。2、实施“871”服务业发展计划发展八大重点行业:根据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和战略要求,充分发挥现有优势

19、,把握良好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全市重点推进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科研设计、金融服务、信息服务、房地产八大行业,统筹推进其他服务行业协调发展,重中之重是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实现优势行业带动发展,新兴行业加快发展,共同支撑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七大服务业集聚区:依托现有产业支撑条件、发展潜力、兼顾区域特色和空间布局,科学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积极建设龙泉剑瓷文化创意集聚区、龙泉山生态养生旅游集聚区、龙泉汽车配件生产服务集聚区、浙闽赣农副产品综合服务中心、龙泉市现代物流集聚区、龙泉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商务总部经济服务业集聚区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并努力争取申报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20、,将服务业集聚区打造成为引领全市服务业发展的增长极。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结合重点行业发展和集聚区建设,扶持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发挥行业领军作用。实施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以重点项目作为推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优先选择一批带动力强、示范作用大、产业联动有力的重点服务业项目,积极争取列入省和市级服务业重点项目,鼓励和扶持有条件的项目申报各类引导资金的补助。三、发挥优势,做大做强优势服务业(一)立足人类非遗,着力打造剑瓷文创产业高地充分利用“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利条件,以青瓷文化创意基地和中华宝剑文化园区为主平台,不断丰富青瓷工艺、宝剑工

21、艺、美术设计、书法等文创产业内涵,构建以剑瓷文化为主题,集文创总部、文化传承、文博展示、学习交流、创作教学、收藏鉴赏、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创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与方向:1、引入先进文创理念。依托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青瓷艺术品和宝剑工艺品等文创产品的开发为基础,集聚一批优秀创意人才和技术人员,积极引导文创企业和创业大学生等主体开展产品创意设计。在保持优良传承的同时,引入国内外流行元素,挖掘青瓷宝剑与香菇文化、茶文化、画文化、武侠文化、影视文化、体育健身、动漫、网络游戏等题材的结合点,丰富产品体系。2、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依托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中华宝剑文化园、青

22、瓷宝剑小企业创业园、青瓷宝剑苑、中华香菇博物馆等重点项目,通过提高创意产业与其它产业的关联度构建产业链。大力发展青瓷、陶艺、刀剑创意设计产业,培育发展时尚生活消费创意策划设计、传媒与影视出版策划设计、工业设计、文化生态之旅创意策划设计等产业,以休闲旅游推介为内容,大力培育发展旅游产品设计、工艺美术设计等专业创意产业。促进青瓷宝剑产品向收藏界、文艺界、体育界等领域延伸,形成集文化展示、学习交流、创作教学、收藏鉴赏、制作交易和旅游体验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基地。3、培育剑瓷产品市场。依托现有剑瓷工艺产品市场展销基础,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陶瓷产品集聚龙泉,打造国际陶瓷交易园区,配套建设青瓷宝剑艺术产品的

23、流通提供经营、展示、交易、仓储及配销场所。主动与国家行业协会等机构合作,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大都市筹办国际陶瓷拍卖会、宝剑展销会等大型活动,提高剑瓷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4、壮大文创产业传承人才队伍。在发扬“父传子、师传徒”传统技能传授方式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剑瓷产业人才培养工程,发挥剑瓷产业后续人才培训基地功能,鼓励特殊人才在高校专业培训学习,积极筹备建设“青瓷宝剑学院”,努力构筑具有创造力的梯级层次人才队伍。(二)依托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浙西南生态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龙泉的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按照“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构建以绿色山水为主线,地域文化、田园风光、民俗风情

24、为特色,生态为卖点的大旅游格局,打响 “生态休闲游、文化体验游、养生度假游”三大旅游品牌,加强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提升,依托龙头项目建设大景区,强化配套服务设施,建成长三角和海西区重要生态旅游目的地。力争“十二五”期末接待旅游人数达到370万人次。发展重点与方向:1、构筑“一城一江三区”的旅游空间格局。加快推进十大旅游项目,围绕山水古城、旅游新城、文化名城建设,重点开发以龙泉溪为核心的瓯江观光游憩带,建设龙泉山为龙头的山水观光旅游区、剑瓷文化体验区、休闲养生度假区,形成“一城、一江、三区”旅游发展格局。2、加快推进重点景区建设。在巩固和提升现有4A级景区的基础上,重点建设龙泉山景区、中国?龙泉青

25、瓷文化旅游区、龙泉宝剑文化旅游区、披云山景区、留槎洲水上乐园、白云岩景区、浙西南大峡谷景区。加快推进龙泉山一期改扩建工程和二期项目,建成官浦垟大田坪缆车,彻底改善景区可进入性,建设十八窟国际会议中心,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档次。力争创建1个5A级景区,3个以上4A级景区,5个以上3A级景区。3、开发建设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引导各方资金,采取多元投入手段,谋划和开发一批特色旅游项目。重点发展茶坦村为代表的田园风光型,石马村、下樟村为代表的农耕民俗型,炉岙村、龙案村等为代表的高山生态型,大窑村、金村等为代表的青瓷文化型,青井村为代表的养生休闲型,罗墩村为代表的畲族风情型乡村旅游。同时依托披云山革命根据地

26、,积极开发红色旅游。以留槎洲水上乐园景区为依托,开发瓯江龙泉溪夜游项目,吸引游客在龙泉停留消费。4、加强旅游服务系统建设。建设3-5家四星级以上酒店,建设多类型、多层次的餐饮服务设施。形成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三大旅游商品系列,建立旅游购物和旅游商品系统。完善旅游文化娱乐系统,丰富旅游内涵;引进12家国际知名旅行社品牌,完善标准的旅游解说系统,融入大区域旅游体系。加大通景公路建设步伐,推动旅游景区与干线公路联网;建立完备的安保系统,形成“合力兴旅”的支持系统。表1:龙泉市“十二五”旅游发展十大重点项目序号项目名称目标总投资估算(万元)“十二五”计划投资(万元)1龙泉山景区一期提升和二

27、期开发项目5A30000250002披云山景区(红色旅游、宝溪青瓷文化)4A17000170003中国龙泉青瓷文化旅区4A30000300004上垟中国青瓷小镇4A15000130005龙泉宝剑文化旅游区4A15000150006浙西南大峡谷景区4A21000180007白云岩景区3A200020008瓯江龙泉溪观光游憩带(留槎洲水上乐园、龙泉溪漂流)3A15000130009崇仁寺宗教旅游区4A150001290010昴山宗教旅游主题景区4A8000080000(三)发挥区位优势,着力打造浙闽赣边际商贸流通枢纽突出“以人为本、彰显特色,提升品位、增强辐射”的发展原则,以大型批发专业市场建设为

28、突破口,积极壮大现代商贸业态,以大型购物中心和连锁业态、宾馆酒店为主体,加快提升传统商贸产业,完善专业店、专卖店、社区商业等配套商业,基本形成网点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明确、业态分布均衡、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商贸体系,建成浙闽赣边际商贸流通枢纽。发展重点与方向:1、建设现代化城市CBD核心区和综合性商圈。以强化三省边际中心城市功能为目标,结合龙泉新城区建设,积极筹划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影响力的城市CBD,主要凝聚现代化商务、金融、商业等功能,充分展现龙泉城市品质,有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突出地域和消费习惯优势,在中山路、贤良路、华楼街、新华街周边区域,结合旧城改造提高城区商业容载率,提升商业设施品位

29、,加快形成以大型购物中心、大型超市为核心,周边品牌专卖店为支撑,高星级酒店为配套的综合性商圈。2、加快区域性商业中心和一批特色街区的建设。规划期内,加快建设市区南片区域商业中心,增加旅馆、餐馆、专卖店、专业店等商业设施,承担片区商业活动的基本职能。以方便居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大力发展社区(集镇)商业,重点完善金乐、贤良、大洋、东升、城东、清风、西新、白云、水南、南秦、南大洋、八都、小梅、安仁等14个社区(集镇)商业中心。积极建设青瓷宝剑苑特色商业街、新华商业街、公园路信息产品一条街、贤良路特色服装一条街、华楼商业街、中山东路商业街、剑川大道商业街、西街历史文化特色街和安仁镇鱼头饮食

30、文化一条街等九条特色商业街。3、打造区域商贸服务中心。积极培育食用菌、建材等大型专业市场,进一步强化浙闽赣农特产品交易中心功能,积极谋划建设专业化建材市场,筹建服务本市及周边地区的大型连锁超市配送中心,实现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区域性综合商贸服务体系。4、完善传统商贸业态体系。在剑池商业区、大沙新区内,各引进1家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的连锁超市品牌店,在八都、安仁、查田三个中心镇,各引进1家营业面积3000平方米的连锁超市品牌店,力争全市综合型超市数量达12家。积极建设旅游用品市场、建材市场、家具市场、电子产品市场、汽车交易市场、汽车4S店等

31、专业市场。结合特色街区建设,引入休闲美食、特色DIY创意专业店、工艺美术产品、特色农产品、娱乐KTV等,发展夜市商贸服务业。5、提升改造农贸市场。全面落实省、市关于加快推进农贸市场提升发展的有关文件要求,积极实施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优化农贸市场分布格局,新建城东、大沙和新车站等农贸市场,改造苍松、剑池、中山、南秦、安仁、八都、小梅等农贸市场。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强化市场环境监督管理。6、拓展农村市场。形成以中心城镇为重点、一般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流通网络。以“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为载体,积极推进连锁超市、便利店等新型流通业态向农村地区延伸。积极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建立农资

32、淡季储备制度,切实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供应。7、建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按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示范城市”建设要求,建设以社区为主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在90以上的社区社区设置规范合理的回收站(点),启动再生资源集散市场建设工作,建立再生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大幅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8、推进现代商贸流通业态建设。积极推进连锁、代理、配送等流通业态建设,通过信息技术和商业自动化的推广应用,稳步提高全市流通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鼓励和支持具备发展条件的乡镇、区域,投资建设酒店、宾馆、超市等商业设施,兴建特色农产品交易市场。四、抢抓机遇,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一)抢抓大众消费升级机遇,着力发展休闲养生业充

33、分发挥龙泉生态环境优势,抓住大众消费升级、老龄化社会到来和丽水市创建休闲养生城市的历史机遇,以生态旅游为依托,以休闲养生基地建设为切入点,以居民养生服务网点为支撑,着力培育休闲养生(养老)服务业,带动生态农业和养生养老用品制造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把龙泉市建成“东方休闲养生乐园”的副中心。发展重点与方向:1、建设五大休闲养生基地。依托剑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和宗教文化基地,积极发展剑瓷鉴赏、工艺体验、精神养生等休闲养生产业,建成国际知名的文化休闲养生基地。以龙泉山等高山旅游景区为依托,积极建设森林休闲养生基地。以现代农业综合园区为依托,积极建设农业休闲养生基地。以农家乐、特色餐饮、香菇木耳等为依托,

34、积极建设特色饮食休闲养生基地。以体育休闲公园为依托,积极建设融登山攀爬、探险寻源、骑行、自驾游、运动健身等于一体的体育休闲养生基地。2、拓宽休闲养生产业领域。加强与旅游、文化、商贸、医疗等产业互动,着力发展旅游休闲、文化休闲、滋补养生、休闲度假、精神养生等休闲养生产业,加强与农业、制造业联动发展,延伸休闲养生产业链,发展休闲体验型特色农业基地、休闲养生用品等,将休闲养生产业逐步培育为特色支柱产业。3、积极发展养老产业。健全以居家养老为主体、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重要阵地,覆盖全体老年人、适应多层次社会需求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打造浙西南养老产业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政府保障性养老机构建设,在主

35、城区建设拥有床位500张以上的福利中心(老年公寓),改造提升乡镇(街道)养老机构。鼓励投资开发以老年公寓、疗养康复护理医院、临终关怀等为重点的养老服务综合体。积极发展面向老年人的休闲度假旅游、教育文化、养生保健、用品研发制造、饮食调理等养老服务。(二)抢抓供应链整合普及机遇,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依据区域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特点和物流发展现状,发挥三省边际中心区位优势,借助和服务于汽车空调、剑瓷、商贸等优势产业,以综合运输网络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手段,逐步建成与龙泉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供应链体系,着力打造浙闽赣边际物流中心城市。发展重点与方向:1、构建“一园多点

36、”的空间布局框架。“一园”是龙泉物流园区,主体建在松溪路高速互通出口区块内;“多点”是指龙泉交通物流中心、农特产物流集散中心、粮食物流中心、巨泰公用型保税仓库,以及乡镇和农村货运场站节点等。围绕“一园多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大交通与大物流的紧密结合,着力完善区域物流体系。打造“北接长三角、南融海西区”的物流中心城市。2、加强以企业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主体建设。积极引进国内外著名的物流企业、跨国经营集团落户,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提升龙泉物流业整体水平,引导本地民间资本创建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打破行业分割,整合现有资源,引导工商企业转变观念,逐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方式,剥离非核心业

37、务的仓储、运输等物流业务,鼓励企业利用公用性的物流功能设施,培育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同时,积极鼓励发展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虚拟物流业态,推进物流产业发展。3、增加物流服务有效供给。推进工商企业与运输、仓储、货代、快运等企业的联合重组,扶持发展一批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虚拟物流的大型企业,引进、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专业化物流服务,满足不同行业的多方面物流需求。延伸物流产业链,加强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交换等物流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配套完善的物流产业链,使物流成本费用占GDP的比重明显下降。4、鼓励发展冷链物流。立足特色农业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品质提

38、升,鼓励企业在产地、销地建设低温保鲜设施,建立以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冷链物流体系,实现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冷链物流的高效对接。鼓励企业开展生鲜食品配送中心建设,提供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加快浙江天和食品“二万吨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基地冷链、物流改扩建”和浙江聚珍园食品“农超对接”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实行政府推动与市场推动并举,把冷链物流上下游结成供应链,进一步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5、积极开展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建设。加快面向市域不同层次物流节点的现代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开发建设,包括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中心(园区)信息平台。重点建设包含综合信息平台、数据交互平台、物流交易支持平台、货物跟踪平台、

39、行业应用托管服务平台、宏观决策支持平台等在内的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三)抢抓产业转型升级机遇,着力发展科研设计产业围绕产业转型升级,适应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居民消费需求变化,充分发挥科技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立足于龙泉科技服务和工业产品设计的基础优势,发挥二三产业互动作用,加强与省科研平台联系,构建省、市和企业三级科技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强化校企联动,推动技术创新、改造和转化进程。发展重点与方向:1、实施市校合作发展战略。以龙泉市高校院所现代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即41X联盟)为核心,充分发挥各合作高校院所的学科优势,整合资源协同服务,切实解决龙泉市现代产业发展中信息、人才、科技支撑问题

40、,重点开展龙泉市主导行业的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新技术、新成果的运用和推广。2、建设一批科技转化服务平台。重点建设浙江大学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检测研发中心、龙泉汽车空调零部件综合服务中心,完善汽车(空调)零部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龙泉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园区等一批科技转化服务平台,推动科技与市场、科技与资本的结合,发挥集聚资金、技术、人才和优秀企业的优势,形成若干素质较高的“企业群落”。3、建立一批科技研发设计服务平台。构筑以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等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汽车空调零部件、青瓷产业、刀剑产业、竹木产业、食(药)用菌产业、现代产业技术联盟六大技术创新基地,强化“龙泉青瓷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41、”、“龙泉青瓷产业标准化科技公共平台”、“龙泉青瓷产品检测中心”、“巨泰不锈钢检测中心”、“竹木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科研平台功能,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省级重点行业实验室,提升科技研发平台的创新与服务功能。4、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支持专利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信息咨询、技术推广服务、技术评估、技术产权交易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力争培育发展5家以上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积极发展网上技术市场等技术交易平台,有效集成各类技术创新资源和科技创业投融资资源,建设集科技成果汇集发布、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技术交易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协作网络。(四)抢抓资本市场培育机遇,着力发展金融服务业以提升金融服务

42、业整体实力为目标,重点发展民营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基金、信托投资、金融租赁等特色金融服务,拓宽金融服务业务范围,基本建成结构合理、高效开放、服务优质的金融服务体系,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发展重点与方向:1、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结合城市CBD建设形成金融服务功能区,重点吸引国内外银行、风险基金、信托投资、金融租赁等金融机构进驻,加快地方金融业发展。继续发挥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支持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积极发展村镇银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涉农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拓展业务。积极引进域外优质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开拓业务。逐步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多主体的金融组织体系。2、拓宽融资渠

43、道。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产品,探索促进企业直接融资,引导企业通过上市进行融资。正视民间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稳妥发展地方小额信贷组织。深化林权抵押贷款制度改革,推动林权抵押贷款扩面增量。3、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建立企业信用、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逐步建立和完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加大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打击力度,维护金融权益;规范发展社会信用中介,加强社会诚信教育,全面推进金融生态建设,改善社会信用环境。4、积极拓展保险市场。完善保险市场服务体系,扶持政策性保险业务发展。积极开拓新型险种,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保险服务业

44、。提高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等各项保险的透明度,发挥商业保险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建立国家支持的农业和巨灾再保险体系。5、规范发展担保公司、典当行等中介服务业。重视发展投资担保机构、典当拍卖企业、民间借贷及评信等中介服务业,缓解广大市民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加强对现存的民间借贷中介机构资质、服务质量等进行审核考核,规范中介机构的操作,控制风险,使该行业实现健康发展。(五)抢抓信息技术换代机遇,着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抓住“三网”融合、物联网等新一代网络技术发展机遇,按照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思路,以传统优势产业的信息

45、化为主要突破口,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提高信息服务的产业化水平,力争成为服务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发展重点与方向:1、加快发展信息内容服务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研发,重点发展面向金融、保险、财税、医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工业设计等社会各领域的行业应用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业。扶持和培育一批提供各种服务的网络公司,形成规模化的互联网服务市场和产业链。加强重点耗能行业和领域的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领域的应用。鼓励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倍增计划”项目,抓好信息技术应用试点和示范工作。2、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企业活

46、动。不断加强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网络支付和信用体系建设,促进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健康发展。鼓励支持企业和个人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商务,打造新网商,对利用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的企业,在项目研发阶段给予资助;对在网上创业的企业和个人,优先提供风险投资保障,并予以资金资助,符合条件的在培训、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优惠和照顾。3、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发展。引导企业开发农村适用软件产品,鼓励企业开展农业和农村信息技术应用项目攻关和产业化,加快信息技术在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农民素质、繁荣农村文化、强化农村公共管理等领域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支持对农村信息化作出突出贡

47、献的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五、全面推进,加快发展民生服务业(一)着眼于品质生活,协调发展房地产业适应城乡居民住房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城市楼宇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培育现代商住中心为目标,以龙泉新城建设为重点,加快房地产开发结构调整优化,推动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发挥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促进房地产业协调发展,营造良好的人居和创业环境。发展重点与方向:1、合理配置各类地产资源。适应龙泉市山区型中心城市发展要求,培育住宅地产、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工业地产等多元化的房地产发展格局。增加普通商品房开发和供应,城区大力发展中高档住宅,开发高品质楼盘,市域其他区块依据不同区域的产业特色,布局生态型住宅

48、、旅游房地产、商业休闲地产等。以商业地产带动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商贸商务、知识中介等楼宇经济的发展,以旅游地产拉动假日经济和创意经济的发展,以工业地产推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业等的发展。2、加强保障房的建设。大力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共租赁房项目建设,增加保障房供应量,建成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公租房13万平方米。加强保障房建设质量,在房屋套型、工程质量、周边配套、功能布局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规范保障房的准入、公示、管理、退出等环节的管理。妥善解决过渡期拆迁户的安置问题。3、提高房地产业管理水平。构筑房地产网上交易平台,加强房地产开发的监督和管理,建立透明房产网。大力发展咨询、评估、经纪等房地产中介组织,实行交易、保险、信息、服务、管理一条龙服务,逐步形成专业化、规范化服务体系。推进房地产开发、销售与物业管理的分业经营,促进传统的住宅管理向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转变,提高物业管理企业的整体素质。(二)着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