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与癌症-中医.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7474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4.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草药与癌症-中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中草药与癌症-中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中草药与癌症-中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中草药与癌症-中医.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中草药与癌症-中医.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草药与癌症-中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草药与癌症-中医.ppt(9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級中醫學Advanc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南台科技大學進修部碩士在職專班 生物科技所,授課老師:陳彥霖報告人:康介乙,中醫藥癌症治療,Part 2碩2-康介乙,中醫對癌症的診斷,辨病治療:根據腫瘤的發病部位和腫瘤細胞的特性,選擇一些比較強的藥物。辨証治療:運用四診八綱為主要手段綜合臨床各種証候表現,來研究疾病的病因、病機及發生、發展的規律,認識和辨別疾病的部位、寒熱、虛實及傳變轉移等,然後確定治療的 方法。,中醫藥治療癌症-辨病治療,理論基礎:現代醫學對於疾病過程的認識是“病”,由於現代醫學診斷技術的發展使得機體各個部位發生的腫瘤都可以得到明確診斷,

2、這是現代醫學診治疾病的重大優勢。近年來,中醫在治療疾病時也吸納了西醫這種辨病治療模式,因此,現代中醫治療腫瘤的原則是在辨證治療的基礎上,還常選用一些具有一定抗癌作用的中草藥進行辨病治療,實踐表明辨證與辨病相結合治療腫瘤具有較好療效。,中醫對癌症的診斷(辨證論治),癌症的辨證論治辨证施治与个体化治療:最近西方一些國家把東漢时期的医家张仲景的塑像请進了一些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構的神聖殿堂,是因为他創立了伤寒論六经分证和体质辨证。中医学诊治疾病须辨证論治,十分注重患者的体质特征、症候特点和用药習惯,認真進行辨证,实施个体化治療,從而提高了療效。,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这是中医学治病的特点,其实质就是辨证論

3、治。同一种疾病的不同階段,其症状大相径庭,病理机制当然不同,即使是同一疾病的同一病期,存在着个体差異、季節差異,在不同的地区、气候條件下,其症状也不盡相同,治療上应予相应的方药,这就是同病異治。,基因组学研究表明,由于基因的多樣性、药酶的多樣性,即個人遗傳基因的特点,在药品选用和用量、配伍等方面必须实行個体化治療,方可提高用药的準確性,减少毒副作用。,不同疾病,如其症状相似,“证”的屬性相同,即具有共同的病理机制,中医治療的方药當然也類同,这叫異病同治。,但同一基因缺损可引發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如GJB6基因突变可導致遗傳性聽力障碍和遗傳性皮肤病克鲁斯东综合征。治療时只要防止该基因的突变,或将

4、来用健康的GJB6基因置换已突变的基因,即可能治愈这两种病理上截然不同的疾病。同一种癌基因轉染不同的受体细胞,可诱發不同的轉移表型,而同一组織類型肿瘤的轉移表型,可以有不同癌基因異常表達所致。,在癌症的治療上,中医经常采用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的治则。如屬是同一类型的肺癌,中医治療常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方药不盡相同;相反,不同癌腫在放療过程中,均可出现陰虚证,由于其“证”的属性相同,则治疗方药类同,從而提高了臨床療效。,辨證施治,氣滯 1.肝鬱氣滯,2.肺氣壅滯,3.胃失和降,4.腑氣不通血瘀 1.氣滯血瘀,2.氣虛血瘀,3.血瘀經絡,4.血瘀癥積痰飲凝聚 1.痰氣交阻,2.痰火互結,3.痰瘀

5、互結,4.痰濁阻竅熱毒正虛,如对癌性發热、疼痛的辨证,须分清其屬性后,再進行对证治療:,腫瘤常用的辨證理論,八綱辨證: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病因辨證:六淫、七情、飲食勞逸、外傷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六經辨證:三陽証(太陽病証,陽明病証,少陽病証)和三陰証(太陰病証,厥陰病証,少陰病証),腫瘤的辨證分型,氣滯血瘀証治痰濕凝聚証治熱毒內熾証治氣血不足証治臟腑無虛証治陰陽失調症治氣虛血瘀証治陰虛火旺証治陽虛水旺証治,轉移有一定的规律性,如轉移性肝癌,大多来自胰腺或胃腸癌,而中枢神经系统轉移灶大多来自肺癌,与中医五行学说的“反克”傳播途径颇相吻合。,中醫腫瘤治療原則,早期治療治病求本標本緩急:1.急則治

6、其標,2.緩則治其本,3.標本兼治扶正祛邪調整陰陽因人因時因地制宜,常用治法,扶正培本法理氣活血法清熱解毒法軟堅散結法化痰祛濕法以毒攻毒法養陰清熱法健脾益腎法對症療法,常用療法,藥物療法針灸療法飲食療法心理療法,中醫學對腫瘤常用治法則,一.扶正培本又稱扶正固本是扶助正氣、培植本源的治法則。可調節人體陰陽、氣血、津液和臟腑功能的平衡以增強機體抗病能,消除虛弱症候,達到強身袪邪的目的。二、活血化瘀法 治血瘀證,腫瘤屬於中醫學中之癥,積,瘀血範疇使用活血化瘀法時注意氣為血帥,氣氣藥中期氣則血“常用中藥如桃仁承氣湯,血府逐瘀湯等古籍中具解結散血作用的蟹爪,蟹殼,螃蟹等調乳腺癌及胃癌,山楂具消肉積症化血

7、塊活血,應用消化道癌。,三、清熱解毒法 熱毒主要是腫瘤的主要病因,尤其是中晚期常伴有疼痛,床常疼痛,發熱,口乾舌燥,大乾結,舌苔厚黃等熱性症候,清熱解毒法為治病邪化熱結毒之證 常用藥物如黃芩,黃,黃柏,牛黃,半枝,蒲公英,銀花等豆,豆芽,絲瓜,苦瓜,黃瓜,苦菜,牛蒡,公根可解嚴症熱象,四、軟堅散結法散其集聚,軟其堅塊之法軟堅多用鹹味之品,如昆布,海藻,陳皮,木香,牡蠣鮑魚,海蔘,發菜等具軟堅散結作用茡薺,海蜇,半夏,南星,魔竽等具軟堅化痰,消散腫塊常用中藥如夏枯草,土茯苓,威仙,黃藥子,山慈姑等,中醫癌症的治法,扶正補虛法袪邪抗癌法中醫抗癌外治法,中醫癌症的治法,中醫治療癌症分為扶正與祛邪兩方

8、面。扶正 調節自身免疫功能,來達到抗癌目的。祛邪 直接對付病灶,抑制腫瘤生長。,中醫癌症的治法,扶正補虛法以各種手段來調節人體的陰陽、氣、血、臟腑和經絡的生理功能,提高機體的免疫抗病力,增強體質,延緩病情,抑制癌症發展。扶正法範圍很廣,是中醫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中醫癌症的治法-扶正補虛法,、益氣健脾是治療氣虛的基本方法。患者主要表現為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語音低微、氣短、自汗、胃口差、大便稀爛,脈弱無力,舌質淡或胖、有齒痕、舌苔薄白。常用中藥有黃精、黃茋、人參、黨參、太子參、白术、茯苓、陳皮、甘草等。,中醫癌症的治法-扶正補虛法,二、養陰生津多用於陰虛內熱証,可見手足心熱、潮熱、盜汗、口渴、心

9、煩、失眠、遺精、大便乾結,舌質紅、少苔或舌光無苔,脈細數無力等。常用中藥包括生地、沙參、天冬、麥冬、玄參、石斛、天花粉、龜板、鱉甲、玉竹、西洋參、黃精、女貞子、知母等。,中醫癌症的治法-扶正補虛法,三、滋陰養血多用於血虛証。臨床主要表現有頭暈目眩、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口唇和指甲蒼白、疲乏、脈細、舌淡白。常用藥有熟地、當歸、阿膠、白芍、龜板膠、制首烏、雞血藤、紫草等。,中醫癌症的治法-扶正補虛法,四、溫腎壯陽 多用於腎陽虛或脾腎不足者,表現有畏寒、肢冷、腰酸腿軟、神疲乏力、少氣懶言、氣短而喘、面色蒼白、小便清長、大便稀薄,舌質淡胖、苔潤滑,脈沉細等症狀。常用藥有熟附子、鹿角、仙靈脾、仙茅、肉蓯

10、蓉、巴戟天、補骨脂、肉桂等。,中醫癌症的治法,袪邪抗癌法、清熱解毒中醫認為熱毒是惡性腫瘤的主要病理之一,特別在中晚期癌症患者,引起局部腫塊的灼熱疼痛、發燒、手足心胸煩熱、口渴、大便乾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脈數等熱性症候。再者如腸癌之膿血便,或子宮頸癌之臭穢分泌物,或白血病之各種出血症,大都是熱毒蘊積所致。所以清熱解毒是中醫抗癌最常見的治法。常用藥有白花蛇舌草、半枝 蓮、魚腥草、半邊蓮、夏枯草、苦參、龍葵、七葉一枝花、山豆根、白毛藤、石上柏、土茯苓、天葵子、冬凌草等。,中醫癌症的治法-袪邪抗癌法,二、活血去瘀適用於瘀血証之癌症患者,症狀包括腫塊、痛處固定、皮膚乾糙、角化過度、指甲脆弱、舌質青紫

11、或黯,或有瘀斑、瘀點或舌下有青紫點或靜脈曲張,脈弦細或澀等。活血化瘀具有疏通經絡、促進血流、改善血液循環、抑制結締組織增生,並有一定抑癌細胞作用。,中醫癌症的治法-袪邪抗癌法,有認為腫瘤病人較多處於“血瘀”狀態,利用活血化瘀藥物能改變異常血流,降低血濃度,以消除這種“高凝狀態”,使癌細胞不易在血流中停留、著床、種植,減少腫瘤轉移擴散的機會。常用中藥有蒲黃、丹參、莪术、三七、凌霄花、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當歸、穿山甲、王不留行、蘇木、乳香、沒藥、五靈芝、石見穿、鬼箭羽等。這些中藥還起到很好的鎮痛作用。,中醫癌症的治法-袪邪抗癌法,三、化痰軟堅 用於痰凝濕聚之証,如體表腫塊、淋巴結腫大、胸悶腹脹

12、、噁心嘔吐、四肢困乏或腫脹、或喘咳痰鳴、嘔吐痰涎、或兼有胸腔積液、腹水、白帶多、舌苔膩、舌質晦暗、脈滑等。常用藥包括半夏、膽南星、瓜蔞、皂角刺、夏枯草、牡蠣、海藻、昆布、黃藥子、僵 蠶、山慈菇、貓爪草等。這些藥物除能抗癌外,同時亦減輕免疫抑制作用。,中醫癌症的治法-袪邪抗癌法,四、以毒功毒 癌毒深陷,非攻不可,因此臨床上常用一些猛峻有毒之物,以毒功毒。實驗證明這些藥物大多對癌細胞有直接殺傷力,某些中草藥現已制成各種片劑、膠囊、注射劑,應用於臨床上各種癌症的治療,效果令人滿意。常用藥有動物類的蝎子、蜈蚣、斑蝥、紅娘子、蟾蜍、土鱉蟲、蜣螂、水蛭等;礦物類有雄黃、砒霜;植物類有藤黃、毛茛、菎麻、馬錢

13、子、巴豆、洋金花、急性子、雪上一枝蒿、烏頭、八角蓮、大戟、高陸等。這類中藥中,如斑蝥、狼毒、馬錢子等,能明顯消腫止痛,用來治療癌性疼痛有一定療效。,中醫癌症的治法,中醫抗癌外治法口服、注射等用藥屬癌症全身治療,中醫還有很多局部治療方法,包括針灸、按摩、外敷、薰洗、吸入、塞藥、灌腸等等,有助局部拔毒、通塞、枯萎癌腫、消腫止痛,是療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例如子宮頸癌、皮膚癌或淋巴轉移等可用中藥制劑外敷來提高病灶藥物濃度以達消毒散堅效果;用吸入法治療肺癌和鼻咽癌;用清熱解毒、瀉下逐水中藥外敷來治療肝癌腹水等。,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1),以毒攻毒,中醫認為癌為有形之邪,非毒不能消。善用蟲類藥:水蛭,全

14、蠍,蜈蚣,斑蟊。大積大聚,毒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則死人。攻毒藥須配合扶正藥使用,並需適可而止。,殺滅惡性腫瘤,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2),濕熱久則蘊積毒素,治療應清熱利濕。現行研究證明這類藥,有抗癌作用。半支蓮、七葉一枝花、山慈菇、喜樹、白花蛇舌草。此藥能通利二便,使毒解,注意保持大便2次為佳,清熱利濕,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3),中醫認為癌症是在虛的基礎上發病的,故治療的各階段,皆應以扶正為本。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消化功能,提高造血能力,尤其是西醫治療階段,及治療後調補期。,增強抗癌本錢,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4),正向思考的病人,往往治療效果比較好。中醫認為百病皆生於氣,七情所傷,氣機鬱

15、結,是癌症形成原因,故應配合心理輔導。中藥處方:逍遙散。,心情調適,中醫對癌症治療的想法(5),中醫注重預防的概念。增強機體的功能,即使有少許癌細胞,人體都能自行修復。,養正積自除,總結,早期以祛邪為主中期以攻補兼施晚期以扶正為主,抗癌中藥,抗腫瘤中藥的特點,1 抗腫瘤中藥多屬於植物多糖類,具有生物調節劑的作用。2 可透過神經、內分泌、免疫調節網路,發揮抗腫瘤的作用。如黃耆既可以增強T、B 淋巴細胞的殺傷活性,又能促進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使後者分泌細胞因子增多,進一步增強T細胞的殺傷活性。3 抗腫瘤的機制多樣,同一種中藥有多個抗腫瘤機制,而不同的中藥可能具有相同的抗腫瘤作用機制。4 大部分抗腫

16、瘤中藥少有毒副作用。,中醫中藥治癌有五大特點,1.具有較強的整體觀念。腫瘤雖然是生長在身體的某一局部,但實際上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對多數的腫瘤病人來說,局部治療是不能解決根治問題的,而中醫由於以整體觀念出發,不僅考慮了局部的治療,亦採取扶正根本的方法,對於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狀和全身狀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2.可以彌補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不足。手術僅能切除癌腫,但不能預防殘癌和癌細胞的轉移,運用中藥在手術後長期治療,可以防止復發和轉移;放射、化學治療對人體有相當的副作用,運用中藥治療既能減輕放射、化學治療的副作用,又能加強放射、化學治療的效果,對於晚期或不能手術和放射、化學治療的患者是一大福音。

17、,中醫中藥治癌有五大特點,中醫藥治療腫瘤多用複方,是多種藥物組合起來服用,它不只是單方向的殺傷癌細胞作用,很可能還具有調控免疫機制,調節內分泌代謝等整體作用,是在多環節上產生效果的。常見的抗癌中藥如:靈芝、薑黃、人参、刺五加等,靈芝可增強機體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能力,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日本學者由靈芝中提取4種多糖,對癌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有對抗抗癌藥物對人體的損害,回升白血球數的效果。,中醫中藥治癌有五大特點,3.生活品質改善。癌症患者在局部狀況好轉的同時,全身狀況也得到改善,甚至能勝任日常的工作。4.副作用小。沒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作用,對消化道也不會有嚴重的影響。5.經濟上比較便宜,服用又

18、方便。,中醫藥治療癌症-扶正祛邪,扶正培本 理論基礎:中醫理論認為虛證是腫瘤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和病機,正氣不足,氣血虛弱,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因而出現氣滯、血瘀、濕聚、痰結等一系列病理變化,最終形成腫瘤。臨床實踐也充分證明了扶正培本可以緩解症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降低放化療的毒副作用等,對於某些腫瘤可能會降低復發率、提高治愈率的作用。因此扶正培本是中醫預防、治療腫瘤的特色和優勢。適應證:主要適應於晚期腫瘤。具體措施:滋陰,補氣,補陽,養血。,中醫藥治療癌症-扶正祛邪,祛邪 理論基礎:中醫理論認為外邪是腫瘤發生發展的一個因素。由於長期飲食不潔、情志失調、過度勞傷等引起機體陰陽平衡失調、臟腑

19、功能失調、外邪乘虛而入,引起氣滯血瘀、邪毒聚結等一系列病理變化,最終形成腫瘤。因此,祛邪也是中醫治療腫瘤的一大治則,具有較好的療效。適應證:早期腫瘤和體質較好的病人。具體措施:清熱解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化痰祛溼,以毒攻毒等。,中醫藥防治惡性腫瘤的主要機制,1 抗突變作用2 直接的細胞毒殺作用3 免疫增強作用4 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其分化 5 誘導腫瘤細胞凋亡6 直接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與增殖7.應用於放療、化療的病人,有減毒作用,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清熱解毒類活血化瘀類扶正固表類化瘀散結類利水滲濕類以毒攻毒藥,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清熱解毒類,主要對惡性腫瘤病人的熱證、實證有消炎、殺菌、抑癌、

20、退熱、解毒、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例如苦參生物鹼具有抗癌活性。苦參鹼、氧化苦參鹼、脫氫苦參鹼等對S-180 實體瘤均有不同程度抑製作用。白花蛇舌草含白花蛇草素和三帖酸類成分,半枝蓮含有黃酮類成分及生物鹼,均直接殺滅癌細胞;茜草提取物PA 對小鼠白血病、腹水瘤、大腸癌的轉移有預防作用;青黛中靛玉紅抑制腫瘤組織的DNA 合成,影響細胞的核酸代謝直接殺傷癌細胞。,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如莪朮對腫瘤細胞有極強的破壞作用,臨床用治子宮頸癌效優,對其他腫瘤如肝癌、食道癌、胃癌等也有效,莪術活血力強,為破血行氣消積之品,最適合血瘀重證之瘕瘕積聚,而且止痛力亦強,同時消積滯,對於腫瘤患者飲食不消,食欲不振腹脹

21、可配黨參、茯苓等補氣健脾之品。正如本草通玄謂其“專走肝家,破積聚惡血,祛痰食作痛”,其氣香性溫,能調氣通竅,大破氣中之血;若積塊日久,痛有定處,可配三棱,以破血中之氣,則一切凝結停滯有形之堅積,無所不克,此即“堅者削之”。因其力峻猛,必資以參、朮、耆、芍之力,方可無損正氣。,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活血化瘀類,這類中藥的基本藥理作用有兩點:(1)減弱血小板凝聚和粘著,使癌細胞不易在血液中停留、聚集、種植,從而減少血行轉移。如赤芍提取物可延長凝血 原時間,並且對C57BL 小鼠Lewis 肺癌和B16 黑色素瘤自發肺轉移有明顯抑製作用。(2)增加血管通透性,使癌瘤局部缺氧,從而提高化療放療敏感性。莪

22、術、虎杖、穿山甲、淩霄花等透過促纖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環等多種途徑改善血液高凝狀態,並且使轉移灶內新生的毛細血管退化及改善循環中的免疫識別。,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如莪朮對腫瘤細胞有極強的破壞作用,臨床用治子宮頸癌效優,對其他腫瘤如肝癌、食道癌、胃癌等也有效,莪術活血力強,為破血行氣消積之品,最適合血瘀重證之瘕瘕積聚,而且止痛力亦強,同時消積滯,對於腫瘤患者飲食不消,食欲不振腹脹可配黨參、茯苓等補氣健脾之品。正如本草通玄謂其“專走肝家,破積聚惡血,祛痰食作痛”,其氣香性溫,能調氣通竅,大破氣中之血;若積塊日久,痛有定處,可配三棱,以破血中之氣,則一切凝結停滯有形之堅積,無所不克,此即“堅

23、者削之”。因其力峻猛,必資以參、朮、耆、芍之力,方可無損正氣。,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扶正固表類中藥,可增強或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升高外周白血球數,促進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如增加瘤細胞的免疫原性,使進入循環的瘤細胞控制在免疫監視之下,提高具有細胞毒的T 淋巴細胞攻擊能力,使癌細胞失去轉移能力而崩解。此類中藥補氣、養血、滋陰、壯陽的作用,可誘導細胞因子如白介素(IL-2)、干擾素(IFN)、腫瘤抑制因子(TNF)的釋放,促進淋巴細胞轉化,調整T 細胞亞群比例,提高NK 細胞、LAK 細胞活性。山藥中含有機鍺,可誘生干擾素,抑制小鼠Lewis 腫瘤的轉移。,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人參,其人參皂苷、人

24、參多糖及人參揮髮油均具有抗腫瘤作用,且有延長壽命,抗突變等作用。黨參,黃耆補其氣血虛,活化骨髓細胞起扶正固本之功;白朮補氣健脾燥溼、止瀉,當歸、白芍補血養血增加末梢血營養及抑毒作用,減少放化療毒副反應及脫髮;冬蟲夏草,陰陽並補,補益肺腎,止血化痰之品,藥理研究證明:本品有抗癌、抗衰老等作用。山茱萸,體外試驗能殺死腹水癌細胞。腫瘤患者體虛,脾胃功能弱,而補益藥又大多溫燥滋膩,故服用後極易齣現腹脹,不欲食,便秘,口乾及時有煩躁等虛不受補的表現,所以服用補益藥時要適當加一些理氣健脾藥,如陳皮、砂仁等。,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化瘀散結類,主要針對性地對甲狀腺癌、乳癌、子宮頸癌、肺癌有作用。半夏的稀醇或水

25、浸齣液對動物實驗性腫瘤HCA、S180 和Heia 細胞都具有明顯抑製作用。,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利水滲濕類,滲泄水濕為主要功能,對癌性胸水、腹水,可減輕水腫,減少癌細胞轉移擴散,或直接殺滅癌細胞。主要藥有:五倍子、豬苓、瞿麥等。豬苓多醣有抗腫瘤作用,且可提高機體免疫功能;豬苓和龍葵,具有利尿通淋解毒之功效,用於治療泌尿係腫瘤如膀骯癌、前列腺癌等是常用藥。半夏,其稀醇或水浸齣液對實驗性腫瘤有明顯抑製作用。,中醫藥治療惡性腫瘤,以毒攻毒藥 蟲類藥如蜈蚣、全蝎、蟾酥等屬中藥蟲類藥,有解毒散結之功,臨床常用於多種腫瘤。斑蝥為破血逐瘀藥,其斑蝥素有抗癌作用,臨床治肝癌等有效。但斑蝥有大毒,應用稍有不慎

26、,引起中毒死亡,有用斑蝥置雞蛋內煮食之法。有毒礦物藥如砒霜,其主要有效成分製劑三氧化二砷用於治療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療效極佳。,癌症內服常用中藥,養血:當歸、白芍、熟地、制首烏等活血:三七、延胡索、丹參、赤芍、桃仁、紅花、川芎、乳香、沒藥養陰:枸杞、女貞子、山藥、山茱萸、生地補氣:制甘草、黃耆、茯苓、黨參、白朮溫陽:細辛、續斷、淫羊霍、補骨脂、川烏、草烏逐瘀通絡:三稜、水蛭、全蝎、蜈蚣、天龍、地龍、莪朮,2009/3/23 癌症疼痛,王豔玲,中藥複方治療癌性疼痛用藥規律分析,59,癌症內服常用中藥,2009/3/23 癌症疼痛,王豔玲,中藥複方治療癌性疼痛用藥規律分析,60,2009/3/23

27、 癌症疼痛,王豔玲,中藥複方治療癌性疼痛用藥規律分析,61,癌症外用常用中藥,2009/3/23 癌症疼痛,王豔玲,中藥複方治療癌性疼痛用藥規律分析,62,外用藥物,多用活血、通絡、溫陽、開竅化痰祛邪為主通絡逐瘀破血:馬前子、全蝎、蜈蚣、血竭、水蛭、穿山甲、天龍、地龍、鼠婦、烏梢蛇、斑蟊等化痰:生南星、生半夏溫陽:川烏、草烏、細辛、生附子活血:延胡索、乳香、沒藥、丹參、三七、桃仁、紅花、赤芍、鬱金、生大黃開竅:冰片、蟾酥、麝香,2009/3/23 癌症疼痛,王豔玲,中藥複方治療癌性疼痛用藥規律分析,63,飲食抗癌,氣功養生,中醫調理,西醫治療,遠離癌症,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66,

28、什麼是經絡?,中醫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其中經脈是主幹,在一般的中醫經絡圖中主要畫的就是經脈。絡脈是經脈的分支,幾乎遍佈全身。從經絡物質基礎的研究中,發現手上和腳上的經絡多數在骨間膜上,而臟的經絡和其相應腑的經絡通常都在同一片骨間膜的兩面,所以這兩個臟腑之間的變化會形成一致的病理現象。,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67,人體的硬體結構:五臟六腑,五臟六腑是中國人用了幾千年的一個名詞,就是指人體內的主要器官。“臟”是指實心有機構的臟器,有心、肝、脾、肺、腎五臟,“腑”是指空心的容器,有小腸、膽、胃、大腸、膀胱等分別和五個臟相對應的五個腑,另外將人體的胸腔和腹腔分為上焦、中焦、下焦為三焦,是第

29、六個腑。,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68,五行理論經絡與臟腑,東方:屬木經絡:肝、膽節氣:春,北方:屬水經絡:腎、膀胱節氣:冬,南方:屬火經絡:心、小腸(心包、三焦)節氣:夏,西方:屬金經絡:肺、大腸節氣:秋,中:屬土經絡:脾、胃,除了本表所列的10條經絡外,再加上心包、三焦經及任、督兩脈,組成身體主要十四正經,相生,相剋,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69,人體的血氣能量水平,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70,調養血氣的一式三招,敲膽經早睡早起按摩心包經,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71,敲膽經,目的:主要在刺激膽經,強迫膽汁的分泌,提升人體的吸收能力,提供人體造血系

30、統所需的充足材料。額外效益:1.使膽經的活動加速,將大腿外側堆積在膽經上的垃圾排出,直接使臀部和大腿外側的脂肪減少。2.患有脂肪肝和膽結石的人,這個方法是最簡單而且最有效改善健康的方法。3.改善油性頭髮。4.敲膽經可以提高人體的吸收能力,白髮的人,會逐漸轉黑。,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72,按摩心包經,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73,晚上11-1,零晨1-3,零晨3-5,上午5-7,上午7-9,上午9-11,中午11-1,下午1-3,下午3-5,下午5-7,晚上7-9,晚上9-11,早睡早起,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74,早睡早起,要點:每周至少保持午夜12點以前就

31、寢,累計有八個小時睡眠。目的:敲膽經使人體可以生產足夠的造血材料,正確的睡眠則提供人體足夠的造血時間,兩者具全人體的造血機能就能夠正常工作,血液總量就會逐漸增加,氣血能量也就逐漸提高了。額外效益:1.改善人體的肥胖狀態 2.皮膚會愈來愈光滑 3.臉上自然會呈現白裡透紅的氣色,同時嘴唇也會出現自然的紅潤。4.腦部的供血會增加,會使人更聰明,反應更快。無論讀書或工作,都會更得心應手。,2023/6/11,人體使用手冊,75,養生功法結論,不生氣:修身養性的功課 敲膽經:運動型自我治療的功課 早睡早起:健康的生活習慣 按摩心包經:運動型自我治療的功課 保持潔淨的腸胃:健康的生活習慣 這套方法並不需要

32、花錢買特別的健康食品,也不需要長期運動的毅力,是一種最簡單的養生方法。這套方法不需要任何準備,就可以立即實施,只要試行一個月,立即會發現身體的改變,可能精神或體力好些了,也可能體重略微增加,但人卻精瘦些了。是非常快速見效的一種方法。,2023/6/11,76,食物與癌症,醫學上的研究顯示,三分之一的癌症和飲食密切相關。高脂肪而且缺乏蔬果(含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的飲食組合,容易罹患癌症。哈佛的研究發現,會危害心血管健康的反式脂肪(液態植物油經氫化處理,轉為固態或半固態油脂時,),也會增加停經後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提高乳癌風險哈佛大學曾針對5萬名男性進行一項5年的研究,發現飲食中脂肪吃最多的男性比

33、吃最少的男性,得到攝護腺癌的機率竟然高出80。,2023/6/11,77,高鹽分食物易讓胃癌上身,鹽分攝取太多也是另一個致癌危險因子,最直接相關的便是胃癌。那些鹽漬食物吃得較多的國家,如日本,胃癌發生率就很高,也是主要死因之一。醫學上發現,鹽分(鈉)會促進胃細胞發炎,使它們不正常地快速增生。而且鹽分也讓胃中的致癌化學物質作用加強,更容易致癌。,2023/6/11,78,科學家通過對40多種蔬菜抗癌成分的分析與實驗性抑癌的實驗結果,從高到低排列出20種對癌有顯著抑制效應的蔬菜,供大家參考。1.熟甘薯98.7%2.生甘薯94.4%3.蘆筍93.7%4.花椰菜92.8%5.捲心菜91.4%6.菜花9

34、0.8%7.歐芹83.7%8.茄子皮74%9.甜椒55.5%10.胡蘿蔔46.5%11.金花菜37.6%12.苤藍34.7%13.薺菜32.4%14.芥菜32.4%15.雪裏紅29.8%16.番茄23.8%17.大蔥16.3%18.大蒜15.9%19.黃瓜14.3%20.大白菜7.4%,抗癌蔬菜的排行榜,2023/6/11,79,攝取充足的纖維,目標每天25克,1.每天吃全榖類食物。如1碗五榖雜糧飯可提供2克、糙米飯可提供1.8克;2片全麥土司可提供1.6克等。2.每天攝取3種蔬菜、2種水果。如1盤地瓜葉可提供3克;1盤芥藍菜可提供2克;1顆芭樂可提供78克;1顆柳丁可提供3克;1顆蘋果可提供

35、23克。此外,蔬果中含有各種抗氧化劑及植物性化學物質,能預防多種癌症。,蔬果食療的現代進展,古時候蔬果食療完全是靠代代相傳的經驗累積。隨著現代科學和醫學的進步,蔬果所蘊藏的養生和治病成分,一一被發現,不但印證古代食療經驗的正確性,並且擴充更多療病的訊息。,癌症病患保健藥膳,所謂“藥食同源”、“藥補如食補”乃中醫治和養生學中的至名言。藥膳法是中醫治過程中重要的一環,藥膳的特點是以中醫為指導,注重五味與五臟的關係,主張以臟補臟,倡導辨證用藥,因人施膳,因時施膳,藥膳法是以中藥與飲食互相調配結合。,中醫食療的理論根據黃帝內經,中醫學的經典【黃帝內經】第22、70、77篇記載:凡欲診病,必問飲食。治病

36、必求其本,藥以祛之,食以隨之。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蔬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中醫整體觀與辨證用膳相結合,人體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系統,把腑、五體、五官、九竅、四肢、百骸繫成有機的整體,並通過、氣、血、津液的作用,完成機體統一的機能活動。辨證用膳是根據同體質,同病證,選用同飲食。,腫瘤的藥膳法,定義 是指對于處於各種治及維護期癌症病人,採取中藥與食物相配合的藥膳進辨證施治,可以有效地起到扶正抗癌的作用。原則 同體質的癌症病人應用同藥膳方,藥膳,是以中國傳統醫學陰陽五、臟腑經絡、辨證治為基礎按中醫方劑學的組方原則和藥物、食物的性能選配組合烹飪藥膳的主要功能是以藥物寒、熱、溫

37、、涼四種同特性增強機體的抵抗和免疫,其具有養生健身、防病治病、滋補強身、延壽功效,是中國傳統醫藥知與烹調經驗相結合藥借食、食助藥威效用,中藥藥膳的目標,中國代醫家依中藥的特性,配合病候和環境因素,整出具備養生、調體質的美味藥膳,其特點是依據同的體質,採辨証治的原則,運用中藥的四氣(寒、涼、溫、熱)和五味(酸、苦、甘、辛、鹹),針對病程予以調,僅由物質的補充著手,還依當時氣血營衛的況養。藉由營養的改善,增強身體的機能和免疫,達到防治疾病的目標。,腫瘤藥膳的特點,(一)針對腫瘤本身的防治,符合膳食的基本要求1.配合腫瘤的治方針為基礎,調配具備營養和消化的佳餚2.配製藥膳選用具有抑制腫瘤的作用,如刀

38、豆性溫味甘,具溫中下氣,補腎健脾功能(二)相輔相成提高效,並有一定治價值 如減少病人接受放射治之副作用,癌症患者的藥膳飲食原則,癌症的藥膳大部份可分為大:(1)補性癌症藥膳:此藥膳具有治病補虛的雙重作用,用於癌症日久或因放射治或化學治所致體質虛弱。(2)治性藥膳:此藥膳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及軟堅散結等作用。,癌症患者的藥膳飲食遵循原則,1.根據臟腑特性,辨證施膳2.針對具體症,辨證施膳(1)氣滯血瘀證:腫塊堅痞,痛有定處,舌質紫暗,瘀點瘀斑,脈細澀。(2)脾腎虛寒證:口淡乏味,喜溫怕,振,腰膝酸軟,脈微細,應選擇溫熱助陽之品,放射治、化學治病患藥膳的原則,放射治及化學治癌症藥膳可以具有滋陰生

39、血作用的抗癌藥膳,適用於放化的癌症病人。藥膳主要適用於放化副作用食慾振口腔潰瘍等陰虛徵候,其作用具有清熱潤燥、補陰生血的作用。對放射治及化學治病患的飲食治,中醫認為應分期進,辨證施膳。即分為放化前、放化期間、放化後三期,結合病患病情、症、體質等情況因證施膳,藥膳結論,中醫一貫重視護,主張“三分治,七分護,在黃帝內經中就較為系統地述中醫護的各個方面,包括修養、個人衛生、環境衛生、飲食護與禁忌及用藥護等方面的內容。中醫治重視食,內經中強調:“毒藥攻邪,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畜爲,五菜爲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氣。在疾病治過程中,要在用藥除去大部分疾病後,隨即用飲食調養正氣,祛盡餘邪,否則一味用藥治,必損人體正氣。飲食時對人體生命活動和提高治效果、促進病人康有這樣重要的作用,護上應遵循中醫體系,做好藥膳飲食調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