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75733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4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涂擦在临床中的用途,什么是中药涂擦?,第一 中药 伤科油 伤科水 红花酒精 湿润烧伤膏等等,第二 涂擦 属于按摩手法法中的一种 还包括其他按摩手法。,按摩手法(理筋手法)有许多重要治疗的作用,是许多其他疗法无法替代的,在筋伤疾病治疗中占重要地位,还与所选取的经络,穴位和特定部位有一定关系,筋伤手法繁多,(按摩法,推拿发,揉法,滚法,叩击法,点穴法等)我们根据不同受伤部位可选择不同手法配合伤科油即可达到行气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解痉,舒筋活络,温经散寒的作用。,中药涂擦是指将各种外用药物直接涂擦于患处的中医外治法。其剂型有水剂,酊剂,油剂,膏剂等。,按是用指尖,拳尖,手掌在患处垂直用力,作用较深

2、,以局部感觉胀痛为度。摩用手在局部回旋移动,作用轻柔而浅,速率较快。按摩两种方法临床最为普遍,早在明代以前就作为了筋伤的大纲.摩法具有益气合中,消积异滞,消淤退肿,并能缓解肌肉紧张疼痛。揉法,用手指或手掌在皮肤上压着作轻轻回旋揉动的手法,操作手不离开皮肤,使该处的皮下深部组织随揉动而滑动。掌揉具有理气,合胃,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指揉法温筋理气,散瘀止痛。,作用机理:外用药物作用于局部皮肤,通过吸收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皮肤外用药物无胃肠道反应,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小,给药方便。外用中药能加速毛细血管再生改善创面的血液循环。刘星等采用消炎解毒方煎汤烫洗疮面获得很好的疗效研究发现烫洗使创面周

3、围肌肤升温并推动血行令药物直达病所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改善创面血液循环从而加速新生肉芽生长促进愈合推拿按摩手法作用于经络腧穴,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其中的疏通作用有两层含义。首先,通过手法对人体体表的直接刺激,促进了气血的运行。其次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作功,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了气血的流动。,适应症:皮肤病 包括1.轻度鳞屑病 2.广泛用于肛周、会阴部的红肿疼痛、湿疹 软组织损伤早期 四肢骨折早期广泛用于度压疮,中医认为,四肢骨折术后筋脉受损,筋脉失养,气血运行受阻“阳气虚败,血气湿瘀”为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肿胀主要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损伤日久,水肿不消,经脉受阻,

4、气滞血瘀,营卫不合,发为肿胀。故临床应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运气活血为原则。我院自制的伤科油便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中医认为,四肢骨折术后筋脉受损,筋脉失养,气血运行受阻“阳气虚败,血气湿瘀”为四肢骨折术后患者肿胀主要病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损伤日久,水肿不消,经脉受阻,气滞血瘀,营卫不合,发为肿胀。故临床应以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运气活血为原则。我院自制的伤科油便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作者张海英在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发表的中药涂擦对软组织挫伤 肿胀早期患者的疗效 观察。将实验组在传统红外线,药物治疗,患肢抬高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涂擦,其结论中药涂擦有利于消肿,中

5、药涂擦温筋活络,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更好的发挥了消肿止痛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河南安阳市中医院王文政在中国中医急症中2012年21卷8期对中药涂擦在四肢骨折术后肢体肿胀治疗中疗效观察 一组采用常规消炎消肿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中药涂擦治疗,一周后其效果显著。中药涂擦消除骨折术后肢体肿胀,具有消肿快,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中药涂擦之前应进行评估:患者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患者体质及涂药部位的皮肤情况,心理状况等,【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治疗盘、遵医嘱配制的药物、弯盘、棉签、镊子、盐水棉球、

6、干棉球、纱布、胶布、绷带、橡胶单、中单等携至床旁做好解释核对医嘱。2、根据涂药部位取合理体位暴露涂药部位注意保暖必要时屏风遮挡。患处酌情铺橡胶中单。3、清洁皮肤将配制的药物用棉签均匀的涂于患处。面积较大时可用镊子夹棉球蘸药物涂布蘸药干湿度适宜涂药厚薄均匀。4、必要时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5、涂药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6、清理物品做好记录签字。【注意事项】1、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并告知患者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油渍等污染衣物。2、涂药次数依病情而定水剂、酊剂用后须将盖盖紧防止挥发.3、混悬液先要匀后再涂药.4、霜剂则应用手掌或手指反复涂抹使之渗入皮肤。5、涂药不宜过后、过多以

7、防毛孔闭塞。6、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可涂于面部。婴幼儿忌用。7、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或局部肿胀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擦拭干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操作方法,将伤科油药液摇匀,均匀的喷洒于患处,避开破损皮肤,以手掌大鱼际,对肿胀的肢体进行向心性按摩,力量以患者舒适,不感觉疼痛为宜,使药液充分的渗透到组织内,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目的。(肋骨骨折唐海平)每日一到二次,每次10min.同时可与中药熏洗结合治疗,在中药熏蒸使奏理疏通了的前提下,中药涂擦的药物作用会直接渗透,且持续时间更长。一般3天可有效果。,涂擦之前要告知:局部涂药后可出现药物颜色污染

8、衣物,以及有不舒适的感觉立即告知医务人员。涂药次数:依据病情及临床症状而定,一般每日两次,症状严重者每日三次。一般3天后即见效果。,注意事项,1.伤科水冬天必须加热,夏天不必加热,但根据临床观察加热的效果比不加热的效果好。2.涂药前需清洁局部皮肤.3.注意遮挡患者,保护患者隐私.4.涂药不宜过厚、过多,以防毛孔堵塞。,5.根据不同涂擦部位采用合适体位,以防时间过长,患者不能耐受。6.涂药后观察局部皮肤,如有丘疹、奇痒等过敏现象时,停止用药,并将药物擦拭干净或清洗,遵医嘱内服或外用抗过敏药物.7.酊剂避免伤口.,伤科水的主要成分,大黄:100g 黄柏:50g 黄芩:50g 白芷:30g栀子:30

9、g 姜黄:40g红花:30g 玄胡:30g续断:40g 香附:30g,“伤科水”的用途,1、广泛用于度压疮(压疮的淤血红润期)红花,气香行散,人血分,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红花可使全血凝固时间及血浆的复钙时间显著延长,从红花中分离的有效成分红花黄色素,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增加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体外血栓形成等。,2、广泛用于肛周、会阴部的红肿、疼痛、湿疹3、轻度鳞屑病(观察1例病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作者张海英在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发表的中药涂擦对软组织挫伤 肿胀早期患者的疗效 观察。将实验组在传统红外线,药物治疗,患肢抬高的基础上加以中药涂擦,其结论中药涂擦有利

10、于消肿,中药涂擦温筋活络,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更好的发挥了消肿止痛的作用,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早期并发症的发生,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讨论分析,肛周、会阴湿疹主要是因身体虚弱,或因湿热蕴久,耗伤阴血,致湿热下注所引起;压疮主要是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所引;伤科水的主要成分中的大黄、黄柏、黄芩具有清热燥湿、祛瘀解毒、凉血止血,抗感染的作用;用于疮疡肿痛,湿疹湿疮;栀子具有凉血止血,且能够抑制细菌生长,涂擦用于烂疮 的治疗;红花具有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功效的作用。白芷具有燥湿,消肿,止痛,用于痈疽疮疡,皮肤燥痒,姜黄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配大黄、白芷等外敷、涂擦,可用于疮疡痈肿,优点,易于取材,操作简便,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并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是本科的特色护理之一。,经济效益,中药涂擦广泛用于我科病人的压疮、湿疹的治疗护理,每月的经济效益可观。其中:1)伤科水:56元/瓶。2)按中药涂擦收费,每次收23元;每日2次,收费46元,每日约15人次,每月该项纯收入约2万余元,每年就20多万收入。,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