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75804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用药“八法”及护理,教学目标识记:1、以下概念: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2、能准确复述汗法、下法、温法的护理要点。理解:1、以上用药方法的原理及禁用要点。,“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每一种治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随病情变化而相互配合使用。“八法”与辨证施护,一、汗法及护理,1、定义:汗法,亦称解表法。是通过宣发肺气,调畅营卫,开泄腠理等作用,促使人体微微出汗,将肌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2、适应症:汗法除了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外,凡腠理闭塞,营卫不通而寒热无汗者皆可以用汗法治疗。,3、护理:1饮食宜忌。2汤药煎煮、服用方法;助汗护理

2、。3观察生命体征及出汗情况。,4防复感。5采用措施透邪发汗;防止“闭门留寇”,忌大汗。6要因人因时而发汗。7防止汗出太过。,二、吐法及护理,1、定义:亦称涌吐法,是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2、适应症:中风、痰涎壅盛、癫狂、宿食、食厥、气厥、胃中残留毒物及霍乱吐泻不得等。,3、护理:1暂禁食。2服药应中病即止。3助吐、观察呕吐物、避免呕吐物吸入呼吸道。,4吐后的护理,防止外邪。5吐而不止者的护理措施。,6严重呕吐者应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7注意适应症和禁忌症。8食物中毒或服毒患者,可根据需要保留呕吐物,以便化验。,三、下法及

3、护理,1、定义:亦称泻下法,是通过运用泻下药,荡涤肠胃、通利大便,使停留在肠胃中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驱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下法:寒下、温下、润下、逐下、攻补兼施,2、适应症:适用于邪在肠胃致大便不通,燥屎内结;或热结旁流,以及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邪正俱实之证。,3、护理方法:1.药宜空腹温服;以邪去为度,中病即止。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注意排泄物的质、量、色、味等。3注意适应症,服寒下药期间应暂禁食,待燥屎泻下后再给以米汤、面条等养胃气之品。,4服温下药食宜温热性味之品。5服润下药期间应配合食疗以润肠通便;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四、和法及护理,1、定

4、义:亦称和解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以祛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2、适应症: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病邪在半表半里之证。,3、护理方法:1饮食宜忌。2注意饮食要配合药物。3服调和肝脾药时应配合情志护理。,4注意服药时间,注意病情观察。5防止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时产生副作用。,五、温法与护理,1、定义:温法,亦称温阳法,是通过温中、祛寒、回阳、通络等作用,使寒气去,阳气复,经络通,血脉和。,2、适应症:适用于脏腑经络因寒邪为病之证。温法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 之区别。,3、护理方法:1应辨别寒热真假,三因制宜。2生活起居、饮食、服药等护理均以“温”法护之。3服温中祛寒药,

5、应在服药后饮热粥少许,并避免外感。,4灵活应用给药方法。5注意病情观察。,六、清法与护理,1、定义:亦称清热法,是通过清热泻火,使邪热外泄,以清除里热的一种方法。,2、适应症:对于由温、热、火所致的里热证皆可适用。尤其治疗温热病中更为常用。,3、护理方法:1环境护理。2饮食护理。,最难言的是“阳痿”最无奈的是“早泄”最危险的是“肾虚”最尴尬的是“秒射”最心碎的是“老公”最伤心的是“老婆”所以请关爱它,保养它,做个自信的男人吧,应当在中医的建议下,积极配合治疗,对症下药。欢迎迦葳亻言msdf003咨询。,七、消法与护理,1、定义:消法,亦称消导法,即通过消食导滞和软坚散结作用,对气、血、痰、食、

6、水、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之邪逐渐消散的一种治法。消法又分消导食积、消痞化癥、消痰祛水、消疳杀虫、消疮散痈等。,2、适应症:适用于病势较缓,虚实夹杂之证,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块,不可能迅速消除,必须渐消缓散。,消法与下法虽皆治有形之实邪,但两者有所不同:下法是适用于病势急迫,形证俱实之证,必须急下,速除;消法适用于病势较缓,虚实夹杂之证,尤其是气血积聚而成之癥块,不可能迅速消除,必须渐消缓散。消法也常于补法或下法配合运用,但仍然是以消为目的。,3、护理方法:1要根据其方药的气味清淡、重厚之别,采用不同的煎药法。如药味清淡,临床取其气者,煎药时间宜短;如药味重厚,取其质者,煎药时间宜延长。2服药期

7、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勿过饱,婴幼儿应注意减少乳食量,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喂乳。,3加强病情观察。4汤剂宜在饭后服用。与西药同服时,应注意配伍禁忌;不与补益和收敛药同用,以免降低药效。5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年老、体弱者慎用;脾胃虚弱、无食积者及孕妇禁用。,八、补法与护理,1、定义:补法,亦称补益法,是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养的一种治疗方法。即通过滋养、补益人体气血阴阳。,2、适应症:适用于某一脏腑或几个脏腑,或气、血、阴、阳之一,或全部虚弱。补法的内容很多,既有补阴、补阳、补血、补气、补心、补肝、补脾、补肺、补肾之分,又有峻补、平补之异,更有兼补、双补、补母生子之法。,3、护理

8、方法:1生活起居及一般护理。2补益药的正确煎煮方法与服用方法。3饮食调护上应对证进补。,4情志护理 5服药期间应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血色素、体重等情况;若遇外感,应停服补药以防“闭门留寇”。6.指导患者坚持用药。,辨 时 给 药 法,教学目标,识记:1、以下概念:八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消法、补法。2、能准确复述汗法、下法、温法的护理要点。理解:1、辨时给药的原理。2、以上用药方法的原理及禁用要点。,应用:1、能根据辨时给药的理论因人制宜为病人实施用药护理。2、能指导病人如何预防中药中毒,能明确如何为乌头、半夏中毒的病人实施急救。,辨时给药法:是在昼夜周期中,在人体生命节律的基

9、础上,根据不同的治疗目的、方药性能、病位所在脏腑的节律特性,选择符合生理节律的服药时间,从而激发相应的生理机能,顺应时间节律与生命节律的和谐,以达到提高药物效应目的的一种服药方法。,一、辨时给药的意义及机理,意义:根据生理节律的变化时间,服用相应的治疗用药,充分激发人体生理活动中不同生理机能的高潮与药物的效能协调,同时,利用人体的生理高潮,使药物产生最大作用,从而激发正气的抗病能力,提高药物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的产生。,(一)辨时服药,符合机体对阴阳需要的时间性(二)辨时服药,通过借助机体内在因素起作用才能发挥药效(三)辨时服药,能够诱导紊乱的人体节律恢复,二、时药与时禁,时药:不论患何种疾

10、病,除了辨病施治外,都要根据四季不同,配伍时令性药物,以适应四季时间气候的特点。时禁:指不论患何种疾病,除了辨病施治外,都要根据四季不同,禁忌配伍某些药物。,(一)病证不同,同一季节加相同时药,临床上病证很多,在同一季节,因其所处的气候环境大体相同,所以,在辨治本病的同时,应加相同的季节性时药。,(二)病证相同,不同季节加不同时药,除一些季节性很强的疾病外,大多数病证在四季内皆可出现,单因发病所在的季节不同,虽然是同一病证,却要加不同的时药。,(三)使用同一方剂,随时令而加减,中医治疗疾病,有辨证施治和辨病施治的两大特长,通过辨病或辨证确定治法,由于季节不同,即使同一方剂,也要随时令的变化进行

11、加减。,三、常用辨时给药法,(一)按月亮盈亏选方用药人体除了具有自身节律外,还有与月亮盈亏同步的月节律,郑国柄氏提出了随月亮盈亏调治妇科病的四种办法;,1“上玄调经,温养补益为主”2“月望逐淤,理气通消是法”3“下玄安胎,固摄安保为重”4“逆时止带,除湿健脾补肾”这些经验,都与内经“月生无泻”,“月满无补”的观点一致,可供临床诊治时参考。,(一)宜于早晨或上午服用的方药,1、补益阳气类方药宜清晨上午服用2、发汗透表药宜于午前服用3、催吐药宜于清晨服用4、行气利湿药宜于清晨服用,三、常用辨时给药法,(二)宜于午后至夜间服用的方药,1滋养阴血药宜于夜间服用2安神药宜于夜卧时服用3泻下药宜于午后或暮

12、夜服用,(三)定时发作性疾病宜发前服用,治疗疟疾的恶寒发热,宜在发作前服。如麻黄苍术汤证是每天五更咳嗽,李东垣主张“稍热临卧服”,意在截其未发。黄一峰老中医治疗湿温病,主张服药时间“应争取在上午热逝未张之际,截除邪路,则效果更好”。,(四)按经脉气血流注节律辨时给药,由于气血循行,是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出现周期性的盛衰开合,开时气血就盛,合时气血就衰,如能掌握这个规律来按时间分脏腑服药,即可提高疗效。,四、现代医学对时间药理学的认识,(一)生物节律与药物作用的时间节律性 人类的各种生命活动多数呈节律周期性变化。时间药理学:即研究药代动力学的节律性变化及其与机体生物节律的关系。,(二)药物时间疗法,1对非节律障碍疾病的药物时间疗法 2对节律障碍疾病的药物疗法 3非药物性时间疗法,常用中草药中毒解救与护理,一、常用易中毒的中药分类二、中药中毒的解救和护理三、中草药中毒的预防,主要内容,常用易中毒的中药分类,1、生物硷类2、甙类3、毒蛋白类4、毒蕈类5、动物类6、矿物质,*一般护理*加速已吸收毒物的排泄*支持和对症处理*观察病情*特殊解毒护理,催吐 洗胃 导泻 观察与生活护理等,经肾排出(利尿)透析,中药中毒的解救和护理,*详细向病人/家属解释用药的注意事项*纠正中草药不会中毒的错误观点*生产中草药的特殊工作人员注意自我保护,中草药中毒的预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