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复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药理学复习.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识回顾,1临床药理学的概念,定义-临床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人体内作用规律和人体与药物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2临床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临床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临床药动学(pharmamacokinetics)与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研究毒理学(toxicology)研究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3临床试验,评价新药的疗效和毒性,是判断一个新药可否推广应用和投产的重要依据。我国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四期:期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和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耐受程度、药代动力学;期随机盲法对照
2、临床试验,有效性、安全性初步评价;期扩大的多中心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安全性;期新药上市后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效和不良反应。,4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指通过各种现代测试手段,测定血液或者其他体液中的药物及药物代谢物的浓度,探讨病人体内血药浓度与疗效及毒性反应的关系,从而确定有效及毒性血药浓度范围。,5治疗药物监测的范围,1.安全范围较窄的药物:即治疗指数低,毒性大的药物,如地高辛,氨茶碱,环孢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锂盐等。,2.药动学呈非线性特征的药物:这类药物随剂量增大血药浓度可不成比例地猛增,并伴以消除半衰期明显延
3、长,如苯妥英钠,普奈洛尔,乙酰水杨酸等。,3.需长期使用的药物:如抗癫痫药,抗排异药等。4.患有肝,肾,心脏和胃肠道等脏器疾 病的患者:这类患者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参数可发生显著改变,这些病人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随时调整给药方案。,5.一些中毒症状与原疾病本身症状类似的药物:如苯妥英钠中毒引起的抽搐与癫痫大发作不易区别。6.合并用药: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而引起药物的吸收,分布或代谢的改变,通过血药浓度的监测,可以有效地作出校正.,6定义,稳态浓度(Css)在给药后经57个半衰期取血,可认为已达稳态浓度。稳态峰浓度(Css max)一般在静脉滴注给药后1530min,肌注给药后1小时,口服给药后12
4、小时取血,可测得稳态峰浓度(峰值)。稳态谷浓度(Css min)下一剂量给药前取血可测得稳态谷浓度(谷值)。,7案例,患者,女性,69岁,因哮喘、心衰入院,患者入院时由平车推入病房,进院后给予环丙沙星和甲硝唑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地高辛、氨茶碱、地塞米松等多种药物治疗。入院第三天监测茶碱血浓度为25.23ug/ml,提示中毒。临床观察该患者兴奋不已,动作敏捷,不时从床上跳下,要求上山打游击,病人明显表现出精神症状。,用药分析:喹诺酮+茶碱联合使用,茶碱血浓升高,毒性作用增强;喹诺酮+甲硝唑可以引起精神异常;建议临床立即停用环丙沙星和甲硝唑,改用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两天后病人茶碱血浓恢复正常,精神
5、症状消失。,8药品的定义,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功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9处方的种类,1、中药、西药处方2、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淡红色)3、儿科处方(淡绿色)4、急诊处方(淡黄色)5、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白色)6、普通处方(白色)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10处方药物总量,一般药品每单处方以13日量为宜,7日量为限,某些慢性病或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处方开药天数,特殊药品的处方量按有关规定办理。,处方药物总量,(1)麻醉药品处方及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为一次用量;其他剂型不得超过3日用量;控缓释制剂不得超过7
6、日用量;为癌痛、慢性中、重度非癌痛患者开具注射剂不得超过3日用量,其他剂型处方不得超过7日用量;控缓释制剂不得超过15日用量。,处方药物总量,(2)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每次不得超过 7日常用量;对于某些特殊情况,处方可适当延长,但医生应当注明理由。(3)毒性药品处方的规定基本上与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规定相同。毒性药品每张处方不超过2日极量。,11药品不良反应,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即为药品不良反应,简称ADR(Advers drug reactions)。,12因果关系评定方法,5级标准1、肯定:用药时间顺序合理,停药后反应停止;重新用药,反应再现;与
7、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2、很可能:时间顺序合理;该反应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停药后反应停止;无法用病人疾病进行合理解释。3、可能: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患者疾病或其他治疗也可造成这样的结果。4、条件:时间顺序合理;与已知的药物不良反应相符合;不能合理地用患者疾病进行解释。5、可疑:不符合上述各项标准。,例:女,34岁,因流行性腮腺炎采用注射用阿昔洛韦钠25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静滴,qd。用药8h后(另1例为12h)患者出现肉眼可见血尿,终末呈血滴状,尿样本分析红细胞+,白细胞+,少量鳞状上皮细胞及粘液,为排除月经或阴道分泌物干扰、留取中段尿确认,并停
8、用阿昔洛韦,4d后,血样本恢复正常。按五项标准分析:,结论:很可能为注射用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13抗生素联合用药指征:,(1)病原未明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和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3)免疫缺陷患者伴发严重感染;(4)疗程较长的慢性感染,有可能产生耐药者(如结核病)。,14处方分析,Rp:沙丁胺醇片 2mg12 sig:2mg t.i.d po博利康尼片 2.5mg12sig:2.5mg t.i.d po普萘洛尔片 20mg10sig:20mg t.i.d po,问题:1、处方中各药物的作用、用途是什么?2.上述处方是否合理?为什么?3.和沙丁胺醇同类的药物还有什么?4.上述处方中沙丁胺醇的用药途径是用来预防发作还是制止发作?为什么?5.上述处方治疗何种病人?,小结案例分析:1.沙丁胺醇、博利康尼(特布他林):激动受体,扩张支气管、平喘.普萘洛尔:阻断受体,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 2.不合理,普萘洛尔和沙丁胺醇、博利康尼不能联合使用 3.克仑特罗、特布他林、福莫特罗等 4.预防发作,因为口服起效慢,制止发作多用气雾吸入 5.支气管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