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专业机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专业机构).ppt(1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一节安全生产方针,一、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即生产必须安全,不安全不能生产。“预防为主”: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综合治理”:即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方针的新发展。,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二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一、安全生产法律1、基础法:安全生产法于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2014年8月31日通过修订
2、,新安法自2014年12月1日实施。2、专门法:如消防法矿山安全法等,是规范某一专业领域生产法律法规制度的法律。3、相关法:如劳动法刑法等。二、安全生产法规我国现行的法规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两种。,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二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二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三、安全生产规章安全生产部门规章是指国务院的部、委员会和直属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授权制定的全国范围内实施安全生产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如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和处置办法等。,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二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四、安全生产标准安全生产标准是围绕如何消除、限制
3、或预防劳动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保护职工安全与健康,保障设备、生产正常运行而制定的统一规定。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标准的层次一次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二节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五、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法律效力及相互关系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可以使安全生产工作有法可以、有章可循。2、安全生产法律的地位和效力次于宪法。3、行政法规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4、地方性法规的法律效力高于本级和下级地方政府规章。,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一、法律(一)安全生产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
4、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于2014年8月31日通过,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它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以人为本,安全发展”重点包含三层含义:1、必须以人的生命为本2、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安全为基础、前提和保障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一、法律新修订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
5、和社会监督的机制。首次确定了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发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二)、劳动法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劳动法第52条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治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根据本条款的法律规定,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用人单位必须建立、
6、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2)用人单位必须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3)用人单位必须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三)、消防法修订后的消防法与我们相关的内容主要包括:(1)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落实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消防设施、器材,设置消防安全
7、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3)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8、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4)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的设置,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位置,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二、行政法规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是为了严格规范安全生产条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治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制定的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04年1月13日首次发布,2014年7月29日进行修订,自2004年1月13日起正式施行。
9、还有工伤保险条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差处理条例、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三、部门规章(一)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三)、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于2005年12月28日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号令发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已于2013年8月19日修订自2013年8月29日施行。具体规定如下:(一)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应当包括的内容,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
10、规及部门规章,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应当包括的内容(1)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2)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技术、职业卫生等知识。(3)伤亡事故统计、报告及职业危害的调查处理方法。(4)应急管理、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应急处置的内容和要求。(5)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管理经验。(6)典型事故和应急救援案例分析。(7)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四)、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它的发布主要是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11、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治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它是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的规定,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五)、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新修订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5号令发布,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种类:(1)警告;(2)罚款;(3)责令改正、责令限期改正、责令停止违法行为;(4)没收违法所得;,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5)责令停产停业整顿、责令停产停
12、业、责令停止建设、责令停止施工;(6)暂扣或者吊销有关许可证,暂停或者撤销有关执业资格、岗位证书;(7)关闭;(8)拘留;(9)安全生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符合法定程序,制作行政执法文书。,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1,2,3,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六)、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总局令47号),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009年7月1日公布的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
13、定同时废止。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强化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的主体责任,预防、控制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健康和相关权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本规定。,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3月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总局令49号),现予公布,自2012年6月1日起施行。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加强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14、,制定的本办法,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八)、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本法案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经2009年3月20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2009年4月1日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办法。,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
15、及部门规章,(九)、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已经2010年4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最新修订的是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废止和修改劳动防护用品和安全培训等领域十部规章的决定已经2015年2月2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7月1日起施行(总局80号令)主要是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治和减少伤亡事故,是根据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的本规定,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
16、准第三节安全生产常用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自由裁量使用规则(试行)(十一)、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十二)、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十三、有限空间安全座椅五条规定(十四)、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公告六条规定,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1、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什么?怎么理解?2、安全生产法强调的安全生产理念是什么?其具体含义是?3、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作出了哪些规定?,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一、触电事故基本知识根据能量转移论的观点,触电事故是由于电能非正常状态形成的。为了更好的预防触电
17、事故,我们可以分三个方面了解触电事故:触电事故的种类、触电的方式及触电事故的规律。,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一)触电事故的分类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分为电击和电伤。1、电击: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机体组织,使肌体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造成伤害的形式。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形成危及生命的伤害。,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电击的主要特征有:(1)伤害人体内部。(2)在人体的外表没有显著的痕迹。(3)致命电流较小
18、。按照发生电击时电气设备的状态,电击可以分为(1)直接接触电击: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带电体发生的电击(如误触接线端子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正常状态下的电击。(2)间接接触电击:间接接触电击是触及正常状态下不带电,而当设备或线路故障时意外带电的导体发生的电击(如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发生的电击),也称为故障状态下的电击。,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2、电伤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伤害多见于机体的外部,往往在机体表面留下伤痕。能够形成电伤的电流通常比较大。电伤的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
19、伤部位等。触电伤亡事故中,纯电伤性质的及带有电伤性质的约占75(电烧伤约占40)。尽管大约85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电击造成的,但其中大约70的含有电伤成分。对专业电工自身的安全而言,预防电伤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电伤主要包括:(1)电烧伤 是电流的热效应造成的伤害,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1)电流灼伤是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成热能造成的伤害。电流灼伤一般发生在低压设备或低压线路上。2)电弧烧伤是由弧光放电造成的伤害,分为直接电弧烧伤和间接电弧烧伤。前者是带电体与人体之间发生电弧,有电流流过人体的烧伤
20、;后者是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对人体的烧伤,包含熔化了的炽热金属溅出造成的烫伤。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电弧温度高达8900以上,可造成大面积、大深度的烧伤,甚至烧焦、烧掉四肢及其他部位。大电流通过人体,也可能烘干、烧焦机体组织。高压电弧的烧伤较低压电弧严重,直流电弧的烧伤较工频交流电弧严重,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发生直接电弧烧伤时,电流进、出口烧伤最为严重,体内也会受到烧伤。与电击不同的是,电弧烧伤都会在人体表面留下明显痕迹,而且致命电流较大。(2)皮肤金属化 是在电弧高温的作用下,金属熔化、汽化,金属微粒渗入皮肤,使皮肤粗糙而张紧
21、的伤害。皮肤金属化多与电弧烧伤同时发生。(3)电烙印 是在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的部位留下的永久性斑痕。斑痕处皮肤失去原有弹性、色泽,表皮坏死,失去知觉。(4)机械性损伤 是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由于中枢神经反射和肌肉强烈收缩等作用导致的机体组织断裂、骨折等伤害。(5)电光眼 是发生弧光放电时,由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电光眼表现为角膜炎或结膜炎。,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二)、触电方式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1单相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相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
22、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相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相触电。,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低压电网通常采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通过保护间隙接地)的接线方式,这两种接线方式发生单相触电的情况如图13所示。(a)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b)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36,37,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1)中性点接地电网的单相触电 在中性点接地的电网中,人体所触及的电压是相电压。电流
23、经相线、人体、大地和中性点接地装置而形成通路,触电的后果往往很严重。2)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单相触电 由于相线与大地间存在电容,有对地的电容电流从另外两相流入大地,并全部经人体流入到人手触及的相线。一般导线越长,对地的电容电流越大,其危险性越大。,38,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2两相触电 即相间触电,指人体与大地绝缘的情况下,同时接触到两根不同的相线,或人体同时触及到电气设备的两个不同相的带电部位。两相触电比单相触电更危险。,39,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双相触电,低压触电的两种形式,单相
24、触电,3跨步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分布时,若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绝缘损坏或线路一相断线落地。离导线落地点20m外,地面电位近似为零。人走近导线落地点,在两脚之间出现电位差,即跨步电压。离电流入地点越近,跨步电压越大;在20m外,跨步电压很小,可看作为零。当发现跨步电压威胁时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或赶快用一条腿跳着离开危险区。,41,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42,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
25、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人体承受跨步电压时,电流一般是沿着人的下身,即从脚到胯部到脚流过,与大地形成通路,电流很少通过人的心脏重要器官,看起来似乎危害不大,但是,跨步电压较高时,人就会因脚抽筋而倒在地上,这不但会使作用于身体上的电压增加,还有可能改变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而经过人体的重要器官,因而大大增加了触电的危险性。因此电从业人员在平时工作或行走时,一定格外小心。当发现设备出现接地故障或导线断线落地时,要远离断线落地区;一旦不小心已步入断线落地区且感觉到有跨步电压时,应赶快把双脚并在一起或用一条腿跳着离开断线落地区;当必须进入断线落地区救人或排除故障时,应穿绝缘靴。,43,第二章常见
26、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高压电弧触电,高压危险,请勿靠近,高压触电的两种形式,高压跨步触电,4、接触电压触电 接触电压是指人站在发生接地短路故障设备的旁边,触及漏电设备的外壳时,其手、脚之间所承受的电压。由接触电压引起的触电称为接触电压触电。在发电厂和变电所中,一般电气设备的外壳和机座都是接地的,正常时,这些设备的外壳和机座都不带电。但当设备发生绝缘击穿、接地部分破坏,设备与大地之间产生电位差时,人体若接触这些设备,其手、脚之间便会承受接触电压而触电。为防治接触电压触电,往往要把一个车间、一个变电站的所有设备均单独埋设接地体,对每台电动机采用单独的保
27、护接地。触电者一般不会立即死亡,往往是“假死”,现场人员迅速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立即运用正确的救护方法加以抢救。,45,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46,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5、弧光放电触电 因不小心或没有采取安全措施而接近了裸露的高压带电设备,将会发生严重的放电触电事故。6、停电设备突然来电引起的触电 在停电设备上检修时,若未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如未装挂临时接地及悬挂必要的标示牌,当误将正在检修设备送电,致使检修人员触电。提示:下列情况和部位可能发生跨步电压电击 带电导体,特别是高压
28、导体故障接地处,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接地装置流过故障电流时,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47,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正常时有较大工作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流散电流在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防雷装置接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其接地装置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高大设施或高大树木遭受雷击时,极大的流散电流在附近地面各点产生的电位差造成跨步电压电击。跨步电压的大小受接地电流大小、鞋和地面特征、两脚之间的跨距、两脚的方位以及离接地点的远近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人的
29、跨距一般按08m考虑。由于跨步电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及由于地面电位分布的复杂性,几个人在同一地带(如同一棵大树下或同一故障接地点附近)遭到跨步电压电击时,完全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后果。,48,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自1879年法国里昂一家剧院发生第一起触电死亡事故以来,人们对电击和安全电流的研究已有百年的历史。虽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检查措施,但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人们的一时疏忽大意,或客观上电气绝缘性能的降低导致漏电,以及架空线路发生断线等意外情况,仍然会造成触电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触电的方式、防治触电的措施及触电
30、后现场紧急救护有个大体的认识与了解。,49,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延伸内容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延展内容)电流对人体的作用(伤害)我们都知道,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和伤害,引起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人体的外部受到电的损伤,如电弧灼伤、电烙印等。当人体处于高压设备附近,而距离小于或等于放电距离时,在人与带电的高压设备之间就会发生电弧放电,人体在高达3000,甚至更高的电弧温度和电流的热、化学效应作用下,将会引起严重的甚至可以死亡的电弧灼伤。电击则指人体的内部器官受到伤害,如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神经中枢,使心脏
31、和呼吸系统机能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发生抽搐和痉挛,失去知觉等现象,也可能使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活动停止或大大减弱,而形成所谓假死。此时,若不及时采用人工呼吸和其他医疗方法救护,人将不能复生。,50,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人触电时的受害程度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人体的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值、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的时间、电流在人体中流通的途径以及人的体质情况等因素有关,而电流值则是危害人体的直接因素。二、作用影响因素 触电的危险程度同很多因素有关: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不同途径;电流的种类与频率的高低;人
32、体电阻的高低。其中,以电流的大小和触电时间的长短为主要因素。,51,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1.1通过人体的电流量对电击伤害的程度有决定性的作用。(电流大小的影响)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险就越大。对于工频交流电,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感知电流:引起人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抖和刺痛。摆脱电流:电流大于感知电流时,发热、刺痛的感觉增强。电流大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
33、人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都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造成的。心室颤动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当时间由数少到数分钟,通过电流达3050mA时即可引起心室颤动。,52,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由上图所知,女性较男性敏感,儿童较成人敏感,体重小的较体重大的敏感,患有心脏等疾病的人,遭受电击的危险性较大。1.2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对人体的影响 通电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电击
34、伤害程度就愈大,这是因为:通电时间愈长,能量积累增加,就更易引起心室颤动。在心脏搏动周期中,有约0.1秒的特定相位对电流最敏感。因此,通电时间愈长,与该特定相位重合的可能性就愈大,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便越大。通电时间愈长,人体电阻会因皮肤角质层破坏等原因而降低,从而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受电击的伤害程度亦随这增大。,54,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1.3电流通过人体不同途径的影响 电流流经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而致死。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即刻停止跳动,在通电途径中,以从手经胸到脚的通路为最危险,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危险性较小。电流纵向通过
35、人体要横向通过人体时,更易发生心室颤动,因此危险性更大一些。电流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而造成呼吸抑制,导致死亡。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电流通过脊髓时会使人截瘫。,55,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1.4电流种类、电源频率对人体的影响 相对于220V交流电来说,常用的5060Hz工频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最为严重,频率偏离工频越远,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越轻。在直流和高频情况下,人体可以耐受更大的电流值,但高压高频电流对人体依然是十分危险的。1.5人体电阻高低的影响 人体触电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当接触电压一定时)
36、由人体的电阻值决定,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也就越危险。人体电阻包括体内电阻和皮肤电阻。体内电阻基本上不受外界影响,其数值一般不低于500。皮肤电阻随条件不同而有很大的变化,使人体电阻也在很大范围内有所变化。一般人的平均电阻值是10001500。,56,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人体电阻,在干燥、电流途径从左手到右手、接触面积50 100cm2的条件下,人体电阻()见下表。,干燥:10003000,潮湿:500800。,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三)触电事故的规律为防治触电事故,
37、应当了解触电事故的规律。根据对触电事故的分析,从触电事故的发生率上看,可找到以下规律:1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统计资料表明,每年二三季度事故多。特别是69月,事故最为集中。主要原因为,一是这段时间天气炎热、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二是这段时间多雨、潮湿,地面导电性增强,容易构成电击电流的回路,而且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降低,容易漏电。其次,这段时间在大部分农村都是农忙季节,农村用电量增加,触电事故因而增多。,58,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2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低压触电事故远远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其主要原因是低压设备远远多于高
38、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与高压设备接触的人多得多,而且都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应当指出,在专业电工中,情况是相反的,即高压触电事故比低压触电事故多。3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的主要原因是这些设备是在人的紧握之下运行,不但接触电阻小,而且一旦触电就难以摆脱电源;另一方面,这些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设备和电源线都容易发生故障或损坏;此外,单相携带式设备的保护零线与工作零线容易接错,也会造成触电事故。,59,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大量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表明,很多触电事故发生在
39、接线端子、缠接接头、压接接头、焊接接头、电缆头、灯座、插销、插座、控制开关、接触器、熔断器等分支线、接户线处。主要是由于这些连接部位机械牢固性较差、接触电阻较大、绝缘强度较低以及可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5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大量触电事故的统计资料表明,有85以上的事故是由于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安全教育不够、安全制度不严和安全措施不完善、操作者素质不高等。,60,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6不同行业触电事故不同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由于这些行业的生产现场经常伴有潮湿、高温、现场混乱、移动式设备
40、和携带式设备多以及金属设备多等不安全因素,以致触电事故多。7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触电事故不同中青年工人、非专业电工、合同工和临时工触电事故多。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人是主要操作者,经常接触电气设备;而且,这些人经验不足,又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其中有的责任心还不够强,以致触电事故多。8不同地域触电事故不同部分省市统计资料表明,农村触电事故明显多于城市,发生在农村的事故约为城市的3倍。,61,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从造成事故的原因上看,由于电气设备或电气线路安装不符合要求,会直接造成触电事故;由于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使绝缘损坏而漏电,又没有切实
41、有效的安全措施,也会造成触电事故;由于制度不完善或违章作业,特别是非电工擅自处理电气事务,很容易造成电气事故;接线错误,特别是插头、插座接线错误造成过很多触电事故;高压线断落地面可能造成跨步电压触电事故等等。应当注意,很多触电事故都不是由单一原因,而是由两个以上的原因造成的。触电事故的规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触电事故的规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触电事故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但对于专业电气工作人员来说,情况往往是相反的。因此,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分析和总结触电事故的规律,为做好电气安全工作积累经验。,62,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
42、防(电气安全技术),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二、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绝缘绝缘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电气设备的绝缘应符合其相应的电压等级、环境条件和使用条件。电气设备的绝缘不得受潮,表面不得有粉尘、纤维或其他污物,不得有裂纹或放电痕迹,表面光泽不得减退,不得有脆裂、破损t弹性不得消失o运行时不得有异味。绝缘的电气指标主要是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用兆欧表测量。任何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每伏工作电压1OOO并应符合专业标准的规定。,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2.屏护屏护是采用遮栏、护罩、护
43、盖、箱闸等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屏护装置应有足够的尺寸。应与带电体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遮栏与低压裸导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8 m;网眼遮栏与裸导体之间的距离,低压设备不宜小于0.15m,10 kV设备不宜小于0.35m.屏护装置应安装牢固。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应可靠接地(或接零)。遮栏、栅栏应根据需要挂标示牌。遮栏出入口的门上应根据需要安装信号装置和连锁装置。,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2.间距为了防治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避免车辆或其它器具碰撞或过分接近带电体造成事故,防治火灾、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且为了操作方便,在带电
44、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其它设施和设备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安全距离的大小决定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的类型、安装的方式等因素。,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三、间接接触电击预防技术1.IT系统(保护接地)IT系统就是保护接地系统。IT系统的字母“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所谓接地,就是将设备的某一部位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紧密连接起来。保护接地的做法是将电气设备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位经接地线、接地体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其安全原理是:把故障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以保证
45、电气设备(包括变压器、电机和配电装置)在运行、维护和检修时,不因设备的绝缘损坏而导致人身伤害事故。保护接地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在这类配电网中,凡由于绝缘损坏或其他原因而可能呈现危险电压的金属部分,除另有规定外,均应接地。在380V不接地低压系统中,一般要求保护接地电阻RE4。当配电变压器或发电机的容量不超过100 kVoA时,要求RE10。,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2)TT系统TT系统,中性点的接地RN叫做工作接地、中性点引出的导线叫做中性线也叫做工作零线。TT系统的第一个字母T表示配电网直接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外壳接地。TT
46、系统的接地RE也能大幅度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因此,采用TT系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或过电流保护装置,并优先采用前者。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用户,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3.TN系统(保护接零)TN系统相当于传统的保护接零系统。典型的TN系统如图1-7所示。图中,PE是保护零线,Rs叫做重复接地。TN系统中的字母N表示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配电网中性点之间,亦即与保护零线之间紧密连接。保护接零的安全原理是当某相带电部分碰连设备外壳时,形成
47、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元件迅速动作,从而把故障设备电源断开,消除电击危险。虽然保护接零也能降低漏电设备上的故障电压,但一般不能降低到安全范围以内。其第一位的安全作用是迅速切断电源。TN系统分为TN-S,TN-C-S,TN-C三种类型。TN-S系统的安全性能最好。有爆炸危险环境、火灾危险性大的环境及其他安全要求高的场所应采用TN-S系统;厂内低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应采用TN-C-S系统,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一节电气安全事故预防(电气安全技术),四、其他电击预防技术1、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2、安全电压;3、电气隔离;4、漏电保护。,第二章常见生产安
48、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二节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火灾爆炸安全技术),(1)使用明火引起的事故;,(2)吸烟;,(3)使用、运输、存储易燃易爆品;,(4)静电;,(5)电气设施使用、安装、管理部当;,(6)压力容器、锅炉等设备及其附件出故障。,可以讨论一下,我们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从直接原因来看,主要有哪几种原因引起。,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二节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火灾爆炸安全技术),二、防火防爆的原理与基本技术措施1.原理,防火原理,防爆原理,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二节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火灾爆炸安全技术),二、防火防爆的原理与基本技术措施2.防治产生燃烧的基本措
49、施(结合我们实际的生活、工作经验,大家可以先讨论一下)(1)消除火源,第四章 烟花爆竹安全经营与管理第三节 烟花爆竹零售经营与安全管理,(2)控制可燃物,(1)以难燃或不燃代替可燃材料;,(2)防治可燃物的跑、冒、滴、漏;,(3)易燃物的存放必须远离火源;,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二节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火灾爆炸安全技术),(3)隔绝空气在必要时可以使生产置于真空条件下进行,或在设备容器中充装惰性介质保护。(4)防治形成新的燃烧条件。可设置阻火装置。,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二节火灾爆炸事故预防(火灾爆炸安全技术),(1)以爆炸危险性小的物质代替危险性大的物质,(
50、2)加强通风排气;,(3)隔离存放;,(4)采用密闭措施;,(5)充装惰性介质保护;,(6)隔绝空气。,3.防治爆炸的基本技术措施,(7)安装检测报警装置。,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三节高处坠落事故防治(高空作业安全技术),一、高处作业级登高架设作业的定义与种类(一)高处作业的定义及种类,(1)定义,(2)基准面,(3)最低坠落点,4高处作业高度,第二章常见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安全技术)第三节高处坠落事故防治(高空作业安全技术),1.高处作业的级别,(1)高处作业高度在2-5m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2)高处作业高度在5m以上至15m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3)高处作业高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