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180840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走近法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衡阳市石鼓区角山中学 王益瑞,1823年,在英格兰一所大学的一场足球比赛中,一位队员,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跳起来用手接住队友的传球,直奔对方球门,把球扔了进去。双方对这个进球是否有效争执不下,因为当时没有规则可依。后来,为了防止出现类似的问题,英国足协制定了“不许用手触球和持球跑动”的足球比赛规则,并成为全世界通用的规则,一直延续至今。,趣谈,撑杆跳比赛刚刚设立时,有一次国际比赛,一位日本运动员拿着长杆,跑到横杆前,突然将长杆插在地上,并两手抓住杆子爬了上去,到了横杆高度时跳了过去,全场都一下子目瞪口呆,因为在当时的撑杆跳比赛规则

2、中,没有规定是否允许爬杆,只是说用杆。,这样的比赛成绩算还是不算?假如体育比赛当中都是这种场景,那会是一种什么样子。,趣谈,链接与拓展,对比课文86页的两幅图“交通井然有序”和“交通混乱不堪”,并讨论问题:,1、同样是十字路口为什么出现不一样 的现象?,2、交通规则起了什么作用?,3、这个现象对你有什么启示?,提示:(1)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2)社会生活离不开共同的准则,“无规矩不成方圆”,2004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67753起,造成99217人死亡,451810人受伤,造成直接财产损失高达27.7亿元。,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令人不满意的结果甚至是悲剧性的结果?,(因为他们都没遵守

3、社会规则。),(一)我们身边的规则,思 考:什么是社会生活中的规矩?社会生活为什么必须要有规矩?,社会生活有很多规则,学校,比赛场上,公共场所,生意场上,纪 律,有秩序,有规则,要遵守交易规则,道德,法律,纪律,规章,是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依靠舆论、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和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它力求在人们心中定出准则,是社会的各种组织和团体,根据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利益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要求本单位本团体本组织的成员或者进入一定场合的人们必须遵守的,在局部范围内适用的准则,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社

4、会生活有很多规则,规 则,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为我们提供行为准则或者行为模 式,对我们的行为都具有规范作用。,规则大比拼,自然形成,教育行政部门,国家制定或认可,普遍适用,全国适用,在校学生,国家强制力,教育行政力量,舆论、习惯、信念,试着写出社会道德、学生守则、国家法律三者的区别,并完成书上88页的表格,法律的显著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2)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力。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 遍约束力。,(最重要的),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1)反国家分裂法是怎样诞生的?2)由此你能推断我国法律是怎样产生的吗?,道德规则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存在于人

5、们的意识和社会舆论中。法律则不同,它是按照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意志的要求,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道德行为规则主要是靠社会舆论、习俗和人们信念的力量予以维护的。法律行为规则则不同,它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所谓国家强制力主要是指的是暴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1、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都要平行地遵守法律;2、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功劳大小,违反法律都要平等地受到制裁。,这是“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表现”,1998年3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长在向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做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说,检察机

6、关依法对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涉嫌贪污罪案侦查终结,即将以涉嫌依法渎职罪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思考:,现代社会生活中能不能没有法律?为什 么?,(二)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阅读教材88页小郑的案例,并思考问题:(1)舞迷夫妇的行为对吗?为什么?(2)最后执法部门依照什么规则阻止了舞迷夫妇的行为?(3)假如没有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4)这个案例,体现了法律什么作用?,1、法律对人们言行规范作用(表现),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法律

7、既为人们的提供了一个模式,一个标准或方向,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有效准绳。,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日常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我们享受权益,需要法律的保护。,阅读教材89页的图画,思考、讨论并回答:(1)小叶、小静为什么能如愿以偿?(2)如果没有法律的相关规定,情况将会怎样?(3)这主要体现了法律的一种什么作用?,活 动,说说你一天中感受的规则,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认识一个朋友,她叫马丽,现在正读初一,她最近一段时间碰到了一些事情,有些她知道,有些却不清楚,我们去看看大家能否帮帮

8、她,并看看自己是否也有这样的遭遇:1、一天,班级里同学小何带来了一个漂亮的手机,并在同学们面前炫耀,让大家非常羡慕。上体育课了,大家都去操场上锻炼,等到回到教室后,突然,小何大叫起来“我的手机不见了,谁拿了我的手机”,大伙儿连忙去报告班主任李老师。李老师通过判断,认为手机可能是同班同学拿的,这时有同学在下面说,“李老师,你来检查一下我们大家的书包吧,看看有没有”,马丽却觉得这样做不是很妥当,你认为呢?为什么?,阅读思考,2、教室里,马丽听到坐在自己前面的男同学刘浩,正在悄悄地对同桌说,近段时间在每天傍晚放学后,总有几个高年级的学生拦住他,向他索要钱物,并且威胁说,不准把这件事告诉老师,否则就不

9、客气了。刘浩既害怕又感到烦恼,所以准备告诉自己中学刚毕业的堂哥,让他带几个朋友来帮帮他,把那几个人狠狠地打一顿,让他们以后不敢再来找他。请你评价一下刘浩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有何选择?,3、马丽和妈妈去参观一次展销会,并且还帮助妈妈挑选了一双鞋子,没想到穿了三天后,鞋跟就掉了,妈妈想去换,但展销会这时已经结束了,妈妈说:算了,算了,就当花钱买了个教训。如果你是马丽,你给妈妈一个什么样的建议?,4、12月1日是马丽的生日,她非常高兴,为了庆祝,她特意去照相馆拍了张艺术照,但这家照相馆却未经她许可,就将照片摆放在门口做广告宣传,同学看到后告诉了她,她非常生气,与照相馆负责人进行交涉,要求收回照

10、片并要求赔偿、道歉,但这位负责人却毫不理会。马丽应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5、今天早上的晨会上,马丽就读的学校宣读了一份处分决定:有三个初三同学,放学路经一施工路段时,为打赌把放在施工路段前挂有红灯的危险标志牌搬开,致使当晚一骑车人跌进坑内,身受重伤。后经公安机关核查,依法给予三人罚款并责令赔偿相关医药费和其他损失等处罚。听了这则处分,同学们开始热烈讨论起来,大多数同学认为确实要对他们进行处罚,但也有少数同学认为他们只是打了一个赌,又不是他们把骑车人推进沟里,不需要处罚。你认为这种行为该不该处罚,为什么?,6、马丽的日记本每天都锁在抽屉里,一天早上,由于匆忙上学忘了锁上,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

11、日记已经被父母亲看过了,面对马丽的责问,他们却认为做父母的本来就有监护权,有权教育孩子,马丽很委屈,也很生气,她该如何与父母交流呢?,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法律是我们生活的“卫士”,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做到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友情提示,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一、走进法律,(一)我们身边的规则1、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2、社会生活中的规则有很多 道德、纪律、规章、法律等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普遍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3、法律是特殊的行为规范,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力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的显著特征,(二)生活离不开法律,1、法律的规范人的行为,第一,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第二,法律规范作用的表现:一方面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制裁,另一方面法律为人的行为提供模式、标准或方向。,2、法律具有保护作用,一方面,是国家生活的保障另一方面,法律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