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标准DB354052000 安溪乌龙茶.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8434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地方标准DB354052000 安溪乌龙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DB地方标准DB354052000 安溪乌龙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DB地方标准DB354052000 安溪乌龙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DB地方标准DB354052000 安溪乌龙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DB地方标准DB354052000 安溪乌龙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DB地方标准DB354052000 安溪乌龙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地方标准DB354052000 安溪乌龙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福建:DB35/405 - 2000安溪乌龙茶 前言 安溪乌龙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我国的名牌、优质、特色产品,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由于目前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为进一步提高安溪乌龙茶的质量,规范安溪乌龙茶的市场秩序,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根据GBT11 - 1993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1部分: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和GBT13一1997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单元: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第3部分:产品标准编写规定进行起草编写。 本标准于2000年7月24日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福建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溪县技术监督局、

2、安溪县茶果局、安溪茶厂 本标准起草人:周东文、黄火良、王进东、黄淑惠、陈革亮 福建省地方标准 安 溪 乌 龙 茶 DB 35405 -200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溪乌龙茶的定义、分类与分级、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安溪乌龙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l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500957 -1996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3、GBT83021987茶 取样 GBT8304 -1987茶 水分测定 GBT83061987 茶 总灰分测定 GBT8311 1988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9679 -1988茶叶卫生标准 GBT14487 -1993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SBT100351992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SBT10095 -1992茶叶储藏养护通用技术条件 SBT10157 - 1993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DB35SB02 -1999福建省乌龙茶产(商)品标准样 DB353701 999安溪铁观音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 1 安溪乌龙茶 用安溪乌龙茶茶树新梢经过晒青一凉青一摇(凉)青一杀青一

4、揉捻一初烘一初包揉一复烘一复包揉(定型)一烘干等十大工序制成毛茶,再经过拼配、筛分、风选、拣剔、干燥等工序精制加工而成,具有安溪乌龙茶品种特征和品质特点的茶叶产品。 DB3 5 405-2000 3 2 铁观音 按DB35370的规定执行。 3 3 色种 用安溪乌龙茶茶树品种(铁观音除外)的鲜叶,并用安溪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制成的成品茶为色种茶。 3 4 本山 用安溪乌龙茶本山茶树品种的鲜叶,本山是色种的一种主要品种。 3 5 黄金桂 用安溪乌龙茶黄旦茶树品种的鲜叶,并用安溪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制成的成品茶为黄金桂茶叶。黄金桂是色种的一种主要品种。 3 6 毛蟹 用安溪乌龙茶毛蟹茶树品种的鲜叶,并

5、用安溪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制成的成品茶为毛蟹茶。毛蟹是色种的一种主要品种。 4 、分类与分级 4 1 分类 安溪乌龙茶分为两大类,即:铁观音、色种。本山、黄金桂、毛蟹是色种类中的主要品种。 4 2 分级 4 21 铁观音产品按DB35370的规定执行。 4 22 色种产品分为五个级别,即:特、一、二、三、四级。 4 221 本山产品分为二个级别,即:特、一级。 4 222黄金桂产品分为二个级别,即:特、一级。 4 223 毛蟹产品分为五个级别,即:特、一、二、三、四级。 5 、质量要求 5 1 感官指标 应具有安溪乌龙茶相应茶叶品种的品质特征,无非茶类夹杂物,无异味、无霉变,符合上级有关部门颁发

6、的乌龙茶实物标准样的要求。 5 11 铁观音 铁观音产品感官品质按DB35370的规定执行。 5 12 色种 色种茶叶产品感官品质应符合表1的规定。 2 DB35 4052000 表l 安溪乌龙茶色种茶叶产品感官品质要求 项 目 特 级 一级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条索 紧结、重实、卷曲 结实 尚结实 微结实 稍松 外 色泽 沙绿、翠润 油润 尚油润 尚润 欠油润、枯褐 整碎 匀整 匀整 尚匀整 尚匀整 稍欠匀整 形 净度 洁净 匀净 尚匀净 夹细梗 尚匀净 夹细梗 稍欠匀净 略有梗片 香气 清香 清醇 尚浓欠长 稍淡 稍粗淡 内 滋味 清醇甘爽、火候轻微 尚醇厚 火候轻 尚醇带涩 火候较足

7、 尚浓稍粗 火候足 平淡带粗 火候充足 质 汤色 金黄、清澈明亮 金黄清澈 金黄 深金黄 深黄暗红 叶底 肥厚软亮、匀整、红 边明显 软亮尚匀 红边显 尚软亮 尚匀整 软硬不匀 欠匀整稍亮 粗硬欠亮 5 121 本山 本山茶叶产品感官品质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安溪乌龙茶本山茶叶产品感官品质要求 项 目 特 级 一 级 条索 紧结较重实 结实、略重 外 色泽 翠绿、乌润 乌绿润、红点略明 形 整碎 匀整 匀整 净度 洁净 净 香气 清高、持久 清高、纯正 内 滋味 醇厚、甘鲜、火候轻微 清纯较鲜、火候轻 质 汤色 金黄 淡金黄 叶底 软亮、红边明显、有余香 软亮、红边明 5 122 黄金桂

8、黄金桂茶叶产品感官品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安溪乌龙茶黄金桂茶叶产品感官品质要求 项 目 特 级 一 级 条索 细秀、紧卷 尚细秀、尚紧卷 外 色泽 黄绿、有光泽 黄绿 形 整碎 匀整 匀整 净度 洁净 净 香气 清香持久 清纯 内 滋味 清醇、鲜爽、火候轻微 清醇、火候轻 质 汤色 金黄清澈 橙黄 叶底 软亮、红边明显、有余香 尚软亮、红边明 DB35 405-2000 5 123 毛蟹 毛蟹茶叶产品感官品质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安溪乌龙茶毛蟹茶叶产品感官品质要求 项 目 特 级 一级 二 级 三 级 四 级 条索 紧结 结实 较结实 弯曲稍结实 较弯曲较粗松 外 色泽 翠润、乌润 乌

9、绿尚润 乌绿稍润 暗绿带红褐点 暗绿带红褐色 整碎 匀整 匀整 尚匀整 尚匀整 稍带匀整 形 净度 洁净 净 尚净略带 幼嫩梗 尚净夹 幼嫩梗 稍欠净略 有梗片 香气 清高持久 较高纯正 清纯 较清纯 带粗味 内 滋味 清纯甘鲜 火候轻微 清纯较鲜 火候轻 醇和平正 火候较足 平和稍淡 火候足 略粗带浓 火候充足 质 汤色 金黄 深金黄 橙黄 深橙黄或浅红 橙红或清红 叶底 均匀软亮,红 边明显有余香 软亮尚匀 红边明 尚均匀 有红边 软硬不均 有红褐叶 粗硬叶多 暗绿色 5 2理化指标 安溪乌龙茶理化指标应符合表5规定。 表5 安溪乌龙茶理化指标 单位: 项目 水分 碎茶 粉末 总灰分 指标

10、 7.5 16 1.3 6.5 5 3卫生指标 安溪乌龙茶卫生指标应符合GB9679的规定。 6 、检验方法 6 1感官指标按SBT101 57的规定,并对照DB35SB02实物标准样进行检验。 6 2水分按GBT8304的规定进行检验。 6 3碎茶和粉末按GBT83 ll的规定进行检验。 6 4总灰分按GBT8306的规定进行检验。 6 5卫生指标按GBT500957的规定进行检验。 7 、检验规则 7 1 检验分类 7 11 出厂检验 安溪乌龙茶产品必须经过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明,方可出厂销售。 7 12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投产时; b)正

11、常生产满半年时; c)加工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d)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7 2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见表6。 表6 安溪乌龙茶成品茶检验项目表 项 目 要求的章条号 检验方法的章条号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感官指标 5.1 6.1 应检 应检 理 化 水 分 5.2 6.2 应检 应检 指 标 碎茶粉末 5.2 6.3 应检 应检 总灰分 5.2 6.4 应检 应检 卫生指标 5.3 6.5 / 应检 7 3组批规则与取样方法 7 31 组批规则 产品均应以批(唛)为单位,同批(唛)产品的品质、规格和包装应一致。 7 32取样方法 按GBT8302的规定执行

12、。 7 4判定规则与复检规则 7 41 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的每个项目均符合第5章的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 7 42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中有一个项目不符合第5章的要求,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7 43 对不合格批的不合格项目应对留存样或按7。3的规定加倍抽样复检,复检后合格者判为合 格品,复检后仍不合格者判为不合格品。 8 、标志、标签 8 1 标志 安溪乌龙茶产品的标志按GBl9l的规定执行。 8 2标签 安溪乌龙茶产品的标签按GB7718的规定执行。 9 、包装、运输、贮藏 9 1 安溪乌龙茶产品的包装按SBT10035的规定执行。 9 2运输 5 DB35 4052000 9 21装运箱茶的运输工具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异味。 9 22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潮湿、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9 23箱茶在运转过程中,必须有防潮、防雨、防晒的设施,中转途中不得与潮湿地面接触。 9 24箱茶装卸时,应轻搬、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9 25箱茶搬运,一般不得在雨天进行,如遇特殊情况,须用防雨布严密遮盖和防护。 9 3贮藏 安溪乌龙茶的贮藏应按SBT 10095的规定进行。 9 4保质期 安溪乌龙茶的保质期为1 8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