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地方标准DB33 261.42005 笋竹两用毛竹林 第4部分 笋质量安全要求.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184426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地方标准DB33 261.42005 笋竹两用毛竹林 第4部分 笋质量安全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地方标准DB33 261.42005 笋竹两用毛竹林 第4部分 笋质量安全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地方标准DB33 261.42005 笋竹两用毛竹林 第4部分 笋质量安全要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地方标准DB33 261.42005 笋竹两用毛竹林 第4部分 笋质量安全要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地方标准DB33 261.42005 笋竹两用毛竹林 第4部分 笋质量安全要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地方标准DB33 261.42005 笋竹两用毛竹林 第4部分 笋质量安全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地方标准DB33 261.42005 笋竹两用毛竹林 第4部分 笋质量安全要求.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DB33/T 261.42003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2005-02-14实施2005-01-14发布笋竹两用毛竹林第4部分:笋质量安全要求Mao bamboo forest for both shoots and bamboosPart 4: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bamboo shootsDB33/ 261.42005代替DB33/ 261.4-1999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ICS65.020.01B30备案号:1DB33/ 261.42005前 言本部分4.4为强制性条款,其余为推荐性的。本地方标准是在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 261笋竹两用毛竹林的基础上

2、修订而成。DB33/ 261笋竹两用毛竹林实施以来,对毛竹林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为适应笋竹产业的发展,有必要对DB33/ 261笋竹两用毛竹林重新修订。DB33/ 261-2005笋竹两用毛竹林分为5个部分:第1部分:母竹第2部分:栽培技术与验收规范第3部分: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第4部分:笋质量安全要求第5部分:商品竹本部分为笋竹两用毛竹林的第4部分。本部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龙游县林业局、龙游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文清、吴柏林、洪游游、邹家池、虞敏之。I笋竹两用毛竹林第4部分:笋质量安全要求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笋竹两用毛竹林笋的质量安全要

3、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及贮存。本部分适用于笋竹两用毛竹林的商品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5009.3-2003 食品中水份的测定GB/T 5009.4-2003 食品中灰份的测定GB/T 5009.5-2003 食品中蛋白的测定GB/T 5009.6-2003 食品中脂肪

4、的测定GB/T 5009.8-2003 食品中蔗糖的测定GB/T 5009.10-2003 植物类食品中粗纤维的测定GB/T 5009.17-2003 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T 5009.11-2003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 5009.12-2003 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15-2003 食品中镉的测定GB/T 5009.18-2003 食品中氟的测定GB/T 5009.20-2003 食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33-200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8-2003 蔬菜、水果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5009.1

5、10-2003 植物性食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残留量的测定GB/T 5009.145-2003 植物性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GB 15569-1995 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植物检疫条例3 术语与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本部分。3.1龙头冬笋的基部膨大部分称龙头。3.2萝卜笋无龙头,两头尖,形状似萝卜形的冬笋。3.3龙头笋指有龙头的冬笋。4 质量安全要求4.1 分级商品笋分特级、一级、二级共三个等级。4.1.1 冬笋分级指标冬笋分级指标见表1。表1 冬笋分级指标等级色泽形态单株重(g)特级鲜嫩浅黄无病虫害,笋体饱满整洁,形态良好完整,无损伤的萝卜笋。350一级300

6、二级无病虫害,形态完整整洁,未损伤或微损伤的萝卜笋。2504.1.2 春笋分级指标春笋分级指标见表2。表2 春笋分级指标等级色泽形态单株重(g)特级鲜嫩浅黄、浅综无病虫害,笋体饱满整洁,形态良好完整,无损伤。100且1500一级鲜嫩浅黄、浅综、淡褐300且1500二级鲜嫩浅黄、浅综、棕褐无病虫害,形态完整整洁,无损伤,切除须根。2504.2 等级差容许度同一级笋中不得有隔级笋,含邻级笋的株数不得超过5%。4.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见表3。表3 理化指标类别水份(%)粗纤维(%)粗蛋白(%)脂肪(%)蔗糖(%)灰份(%)冬笋841.22.50.23.50.6春笋901.02.00.23.00.74

7、.4 卫生指标卫生指标应符合的规定见表4。 表4 卫生指标 mg/kg序号项目(最大残留限量)指标1汞(以Hg计)0.012铅(以Pb计)0.23砷(以As计)0.54氟(以F 计)1.05镉(以Cd计)0.05 表4(续)序号项目(最大残留限量)指标6敌敌畏0.2 7乐果1.08溴氰菊酯0.59氰戊菊酯0.0510多菌灵0.511甲胺磷不得检出12呋喃丹不得检出13氧化乐果不得检出14甲基对硫磷不得检出15甲拌磷不得检出16硝酸盐(以NaNO3计)120017亚硝酸盐(以NaNO2计)4注:测定项目可根据竹林农药使用情况而定。4.5 笋检疫应符合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5 试验方法5.1 感观检

8、验用目测法观看外表(包括色泽、形态等),并嗅其气味。5.2 理化指标5.2.1 单株重用感量为1g的天平称重。5.2.2 水份按GB/T 5009.3-2003检验。5.2.3 粗纤维按GB/T 5009.10-2003检验。5.2.4 粗蛋白按GB/T 5009.5-2003检验。5.2.5 脂肪按GB/T 5009.6-2003检验。5.2.6 蔗糖按GB/T 5009.8-2003检验。5.2.7 灰份按GB/T 5009.4-2003检验。5.2.8 笋检疫按GB 15569-1995检验。5.3 卫生指标5.3.1 汞的测定:按GB/T 5009.17-2003规定执行。5.3.2

9、铅的测定:按GB/T 5009.12-2003的规定执行。5.3.3 砷的测定:按GB/T 5009.11-2003的规定执行。5.3.4 氟的测定:按GB/T 5009.18-2003的规定执行。5.3.5 镉的测定:按GB/T 5009.15-2003的规定执行。5.3.6 氧化乐果、甲胺磷、甲拌磷、甲基对硫磷的测定:按GB/T 5009.20-2003的规定执行。5.3.7 呋喃丹的测定:按GB/T 5009.145-2003的规定执行。5.3.8 氰戊菊脂和溴氰菊脂的测定:按GB/T 5009.110-2003的规定执行。5.3.9 多菌灵的测定:按GB/T 5009.38-2003的

10、规定执行。5.3.10 乐果和敌敌畏的测定:按GB/T 5009.145-2003的规定执行。5.3.11 硝酸盐、亚硝酸盐的测定:按GB/T 5009.33-2003的规定执行。6 检验规则6.1 检验分类商品笋检验分为例行检验和交收检验。6.2 检验项目6.2.1 检验项目见表5。表5 检验项目检验类别检验项目例行检验第4章中所有项目交收检验4.1 4.2 4.46.2.2 所有商品笋须进行交收检验。如有下列情况,应进行例行检验。a) 管理技术有重大变化;b) 新开发竹林首次采收时;c) 客商或合同要求;d) 质量监督部门要求检验时;e) 其它认为有必要例行检验时。6.3 组批以同等级,一

11、次收购或一次包装的商品笋为一个检验批次。6.3 抽样6.4.1 以一个检验批次作为相应的抽样年批次。抽取样品时,在货物不同部位,随机抽到样品。未包装的商品笋抽到数量见表6。6.4.2 抽样数量见表6。表6 抽样数量批量数(kg)抽样数量(kg)批量数(kg)抽样数(kg)1005500100010101300710001530150096.4.3 对已包装的商品笋按表7抽取后,拆除包装,混匀后按箱数;重量(单位为kg)为1:1的比例随机抽取。6.4 判定规则6.5.1 对每一个检验批抽取的样品,逐个清点笋株数,对单株笋判定按4.1要求进行检验。凡有一项不合格就判为不合格笋。当不合格笋超过4.2

12、规定,判定该批为不合格批,并作好标记、记录。可作降级处理或重新分级,重新分级后按本标准要求检验。6.5.2 理化指标暂不作为收购销售检验的质量指标。但可作为正确掌握采收时间、提高产品质量的依据。6.5.3 不符合4.4、4.5规定的商品笋不得调运、出售。7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7.1 标志、标签包装箱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地、质量等级、净含量、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或批号并附合格证。“怕热”、“怕压”、“怕湿”等包装贮运图示标志符合GB/T 191-2000规定。7.2 包装采用散装或容器装。包装容器(筐、袋、箱)要求清洁、干燥、牢固、透气,无污染、无异味、无霉变等现象。每批产品包装规格、单位、重量必须一致。7.3 运输包装箱在运输时应轻装轻卸,防止机械碰撞,不得摔掷、重压,避免雨淋、日晒、受潮和污染,保持包装完好。无包装的春笋在运输时,也应轻拿轻放,不得摔扔、重压,防止机械碰撞。7.4 贮存应贮存于清洁、干燥、阴凉的库房内,堆放整齐,并远离热源。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