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19305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8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知识生殖健康咨询师考试培训课件系列,讲课内容:,人口发展知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知识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知识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行政管理知识,第一节人口发展知识,世界人口变化历程(了解)中国人口发展史当代中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口发展史(五个人口显著增长期),当代中国人口发展 面临的严峻挑战(七大挑战),人口惯性增长势头强劲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适应综合国力竞争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庞大,就业形势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带来隐患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社会均衡发

2、展任务艰巨,第二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知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历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伟大成就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重要地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主要任务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思路,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发展历程,三个阶段严格控制人口增长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2000年初)稳定低生育水平阶段(2000年2006年)(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决定)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阶段(2006年现在)(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决定),二、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伟大成就(五大成就),在生产力尚不发达情况下,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历史性转变人口快速转变,为经济社会发展

3、创造了有利条件国民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人类发展指数位次显著上升人口减少对自然资源需求量下降,增强了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人民生存与发展状况得到改善,推动人权事业发展,三、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重要地位,解决好人口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人口发展对世界人口发展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 主要任务,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五、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 总体思路(“一二三四

4、”),一条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两个统筹统筹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之间关系,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五、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 总体思路(“一二三四”),三个注重更加注重利益导向更加注重服务关怀更加注重宣传倡导四个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向解决统筹人口问题转变工作机制和方法转变,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取信于民村(居)民自治赋权于民优质服务造福于民政策推动施惠于民综合治理合力为民,第三节,

5、第三节人口科学常识和人口基本国情,一、人口,(一)人口概念和基本属性:人口: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生产关系下,在一定 时间、一定地域内、由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有一定数量和质量、有生命的人所组成的群体。两个属性: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生物属性)指人口自身的生物本 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 社会属性:指人口作为一切社会生活主体所 具有的特征,是人口的本质属性。,(二)人口状况静态,是人口在一定时间所显现出来的各种状况。是过去人口长期变动结果,也是未来人口变动的基础和前提。2010年六普数据就是2010年11月1日时点上的人口总量状况,(三)人口过程动态,人口过程:指人口随着时间推移、空间

6、的变化,或是由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发生的变动过程。内容:自然变动过程:出生死亡引起的变动。迁移变动过程:迁入迁出引起的变动。社会变动过程: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变动。,(四)总人口和户籍人口、常住人口,总人口:指一定时点、一定地区范围内有生命的个 人的总和。户籍人口:在常住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的常 住户口的人数常住人口:指辖区内的常住人口数。指实际、经 常居住在某地区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者,或离开户口地半年以上而调查时在本地居住的人口。调查时居住在本地,但在任何地方都没有登记常住户口的人(如:口袋户口)不包括户籍在本辖区但常住外地的人口。,二、两种

7、生产理论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物质资料生产: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为人类生存提供物质基础。人类自身生产:指人类为了世代延续所进行的生产。包括两方面原有人口生命的生产:新一代人口生命的生产:社会生产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统一,三、人口发展的内在特征,(一)出生人口和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1.出生人口 指一定时期内所有统计对象所生育的活产婴儿总数。绝对数指标,受人口总量影响,2、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1)出生率(粗出生率)出生率 1000受育龄妇女比重影响(2)死亡率(粗死亡率)死亡率 1000受老年人口比重影响(3)自然增长率 自

8、然增长率 1000=出生率-死亡率受人口出生水平和死亡水平双重影响,(二)总和生育率和更替水平(反映生育水平),1.总和生育率:假设一批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反映育龄妇女生育水平。可进行生育水平比较 1.8 1.63优点:不受育龄妇女任何年龄构成的影响,可以代表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间进行比较。缺点:计算比较复杂,2.更替水平,定义 指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这样的总和生育率水平。女儿一代成长到母亲生育他们年龄时,女儿一代的数量和母亲那一代人的数量相等。母亲一代的生育水平就是更替水平。用总和生育率表示。现在更替

9、水平发达国家2.1左右、发展中国家2.33。影响因素:人口死亡水平、出生婴儿性别比低生育水平:低于或等于更替水平的生育水平。,(三)人口政策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国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从本国实际情况出发,对人口数量、质量和分布所采取的调节手段和措施。人口政策措施体系:思想体系、行政组织体系、法律体系、经济体系、技术体系等计划生育:是人类对生育行为进行预先设计,使人类自身生产计划化。宏观:国家有计划控制人口数量,微观:家庭实行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四)人口再生产类型,概念:指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以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相结合而形成人口自然变动特征来划分的人口发展类型。类型:

10、原始型: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增率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增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增率,四、人口素质,(一)人口素质及其内涵 人口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 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二)影响人口素质因素 自然因素:生物学因素、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 社会因素: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宗教等,五、当代中国人口基本国情(五个),人口规模庞大出生人口素质需大力提高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龄化流动人口增长迅速,第四节人口和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知识,一、人口计生工作机构,行政管理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二、新时期人口计生机构队伍建设 面临困难和挑战,队伍整体素

11、质与新阶段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基层机构和队伍面临冲击队伍建设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任务艰巨少数人口计生工作者依法行政意识不强,部分地区违法行政现象还有发生人口计生队伍处于超稳定状态,部分地区对优秀计生干部不够重视,第五节面向民生的服务业行政管理知识,补 充,活产、孕产妇死亡率,活产 孕满28周(或出生体重达1000克及其以上)、胎儿娩出后具有4种生命现象(呼吸、心脏跳动、脐带搏动、随意肌收缩)之一者,称为活产。孕产妇死亡率 单位:10万 年内孕产妇死亡人数与活产数之比 直接反映孕产妇死亡水平,间接反映医疗卫生水平反映。重点:孕产妇死亡指从妊娠开始至产后42天内死亡者,不论妊娠时间与部位,包括内外科原

12、因、计划生育手术、宫外孕、葡萄胎死亡者,但不包括意外原因死亡者。,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人流出生比,(1)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指育龄妇女中采取各种避孕措施的人数与育龄妇女总人数的比率育龄妇女避孕现用率=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注意:已婚育龄妇女综合避孕率不可能达到100%,出生婴儿性别比,定义:指某个人口在一定时期内活产婴儿中男女性别的比率,以女性100为单位计算出相对的男性人口数则为性别比的数值。出生婴儿性别比=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3107是国际上公认的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人口老龄化,人口老龄化:指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随时间的推移不断上升的动态变化。人口老化特征:

13、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地区发展不平衡(上海1979年,宁夏2012年 注意:人口老化老年型人口人口老化不是计划生育的产物,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口也会老化,总抚养比,总负担系数: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总抚养比=总抚养比低意味着较高的储蓄率和较强的社会需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非常有利,人口统计年度如何规定 国家计生委规定:上一年10月1日零时至本年度9月30日24时为一个完整的计划生育统计年度。例如:2009年上半年指2008年10月1日零时2009年3月31日24时计划生育统计对象如何规定 凡在本地区居住的具有中国国籍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都应作为计划生育统计对象来统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的现役军人以及其他保密单位的有关人员除外。,年龄的规定 年龄的计算方法有三个:周岁、虚岁、确切年龄人口统计中,计算年龄的基本原则以周岁年龄为准出生人数统计如何分类 计划生育统计中,出生人数统计通常按照两种形式进行统计:分孩次数统计,可分为一孩、二孩、多孩(3个及3个以上),具体按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情况又可分政策内出生(内一孩、内二孩)和政策外出生(外一孩、外二孩、多孩)。按月份(季度、年)统计,只需按照具体统计时限的要求对出生人数进行统计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