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01159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模块1.健康领域(1)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便。(2)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涉及的内容很广,总的来说,它包括身体保健和身体锻炼两慷慨面的活动内容。(一)身体保健活动的主要内容1 .生活习惯和能力。包括盥洗的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穿脱衣服的有关知识和技能,保护个人和周围环境清洁卫生的有关知识、技能及情感态度,生活作息的有关知识和习惯,学习习惯,饮食卫生的习惯,坐、行、站、立的正确姿式,等

2、等。2 .饮食与营养。包括饮食的有关知识和技能,常见食物的名称及其营养知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膳食平衡的简单知识,等等。3 .人体认识与保护。包括身体的主要器官及其主要功能,保护器官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预防接种的有关知识和态度,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治疗,常见外伤的简单处理知识和方法,预防踽齿及换牙的有关知识,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等等。4 .保护自身安全。包括生活安全常识,活动安全常识,药物安全常识,对付和处理意外事故的简单知识与技能,自我保护能力,等等。(二)身体锻炼活动的主要内容1 .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基本动作及有关知识,体育运动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等

3、等。2 .身体素质练习。包括平衡、协调、灵敏、柔韧、力量、速度等身体机能练习的有关知识和技能,等等。3 .基本体操和队列队形练习。包括摹仿操、徒手体操、轻器械体操,口令、信号与动作,列队,变化队形,等等。(3)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设计:二、幼儿身体锻炼活动实施与指导的普通要求(一)确定幼儿在身体锻炼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重视通过幼儿自身的身体练习来实现身体锻炼的目标1 .重视灵便运用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参预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 .注意精讲多练,为幼儿提供身体练习的机会和条件。3 .尊重幼儿,多用鼓励、表扬等正面教育的方式方法。(二)灵便地调控运动的负荷运动负

4、荷既包括生理负荷(活动量),又包括心理负荷,虽然在活动设计时已考虑到这些负荷的合适安排,但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将直接影响运动负荷的变化,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活动时应注意:1 .既要按照活动方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幼儿的身体锻炼活动,又要根据幼儿具体的活动情况,运用观察等方法灵便调节活动的节奏(甚至改变活动的计划),确保运动量的变化符合人体生理机能能力变化规律。2 .确保情绪负荷的高潮不宜浮现过早。(三)树立随机教育意识,灵便机智地指导幼儿的活动随机教育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的补充和完善,有利于教师对付和处理偶发事件,使活动自然而顺利地进行下去。为此,教师在组织实施每一次身体锻炼活动时都应注意:

5、1.树立随机教育意识,善于捕捉随机教育的时机和条件。2 .随时观察和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情况,善于发现问题,及早排除一些影响活动顺利进行的因素和问题。3 .随机应变,处理好突发事件。在遇到突发事件时,教师应处变不惊,灵便运用教育机智指导幼儿顺利进行活动。二、幼儿体育课的实施与指导(一)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幼儿的知识准备,活动前的场地、器材和玩具的置备与布置,熟悉活动计划,做好活动前幼儿及场地的安全、卫生工作。(二)教师的情绪、语调和态度等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情绪和兴趣,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言行对幼儿情绪兴趣的影响和感染,要以积极的态度和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中去,并有执行活动计划的

6、高度责任心和灵便性。(三)灵便运用多种指导方式,既面向全体,又应注意个体差异,做好个别教育。(四)控制好活动的时间。普通小班为1520分钟,中班为2025分钟,大班为30分钟摆布。(五)重视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智力,并通过建立活动常规,利用活动的有关内容,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和个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六)注意做好活动后的复习辅导和检查评价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组织指导能力和教育质量。三、幼儿早操活动的实施与指导(一)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二)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活动器材,并提供幼儿进行自选器材、自机会和条件。(三)在活动的不同时间,指导幼儿利用同一器材或者选用不同的器材开展各

7、种玩法,培养幼儿活动的创造性,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四)丰富早操活动的内容。早操活动的内容普通都是幼儿基本学会和掌握的内容,普通不进行新内容的学习(除器材的不同玩法外)。基本体操的内容普通应一学期更换1一2次,以提高幼儿做操的积极性和做操的能力。做操时,应注意幼儿动作姿式正确、到位(教师可领做,并镜面示范),发现错误应及时用语言提示或者具体匡助的方法加以纠正,并注意引导幼儿做操时动作和呼吸的配合。为避免幼儿憋气,提高做操的兴趣,教师有时可采用以声助力的方法。(五)根据季节温和候,灵便调节早操活动的时间和内容。注意早操活动的安全和卫生,即应保证场地整洁,所用器械的安全和卫生,播放音乐的音量不宜过

8、大,等等。(六)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四、户外体育活动的实施和指导户外体育活动与早操活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由于户外体育活动与早操活动相比,其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灵便性更大,因此在指导时应注意:(一)保证幼儿足够的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二)提供足够的活动器械和活动内容,提供幼儿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活动的不同时间,应注意投放新的不同的活动器材,开展不同的活动内容。(三)活动前应向幼儿提出活动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活动中要注意观察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灵便地加以指导,注意因人施教,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四)启示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量。特别在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活动中,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创造多

9、种玩法,发展幼儿活动的创造性,增强幼儿的智力。同时,应要求幼儿遵守活动规则,爱护活动器材,团结合作,处理好同伴间的相互关系,以促进幼儿社会性和良好品德、个性的形成。活动结束时,要求幼儿整理和收拾好活动的器材。(五)灵便运用多种活动和指导方式开展幼儿的户外体育活动。特别应加强对幼儿自选活动的指导,避免活动的失控。为此,教师一方面应限制幼儿的不当或者过分活动,另一方面又要调动那些消极活动的幼儿积极参预活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六)注意户外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其他形式的身体锻炼活动的密切配合。(七)保证户外体育活动的安全和卫生。2.语言领域(1)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目标: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2、注

10、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3、能清晰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5、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2)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一、教育内容:二、教育要求1 .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2 .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展语言理解能力;3 .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4 .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5 .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6 .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7 .利用图书和绘画,引起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

11、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8 .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匡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匡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3)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类型:I、谈话活动2、讲述活动3、听说游戏活动4、早期阅读活动5、文学活动(4)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制定活动目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制定,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订得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包括影响活动设计的方向、范围和程度。如前所述,教育活动目标可分为终期目标、阶段目标和活动目标三个层次。其中,活动目标处于最具体的层次,也是最贴近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因此,教师要重视活动目标的制定,具体设计

12、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活动目标要着眼于幼儿的发展,包含两层意思。其一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应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其二是目标的制定应将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也就是要落实到幼儿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2 .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要与终期目标、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而终期目标和阶段目标正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一个幼儿身上。因此,在制定具体目标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幼儿能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3 .目标的内容应包括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

13、个方面。(1)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如要幼儿掌握多少词汇、句式,以及懂得在什么样的语言情境上运用这些词汇和句式。(2)情感态度的学习,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如形成幼儿耐心而有礼貌地倾听别人说话的态度,产生乐意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经历的事和图片内容的兴趣,懂得并遵守语言交往中的普通规则。(3)能力的学习,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言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如能根据不同的听者和不同的情境,恰当地运用有关的词汇、语法和语调;能用联贯的语句说清晰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能听懂别人所表达的意思。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表述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明确而详

14、细地:说明目标内容,是谈话目标还是讲述目标或者是阅读目标;二是要用特;定的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来表述。如能理解和运用表示物体相对位;置的词语:“在XXX上,“在XXX下”,“在XXXX里”等;能用完整的句子回答XX在哪儿”;能在老师给出的10个句子中找出三个错句;能正确使用描述物体的形容词;等等。(二)选择活动内容活动内容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是将目标转化为幼儿发展的中间环节,也是活动设计和组织开展的主要依据。于是活动内容的选择是一个完美的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核心。教师要根据目标、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幼儿已有语言经验,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此外,在具体选择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定活动内容中的语言点

15、,避免语言教育活动成为社会或者其他领域的活动。(2)根据语言教育活动的类型、特点选择活动内容。如谈话活动的特点是环绕一个话题来学习和练习说话,教师在选择这一类活动的内容时,就要寻觅有利于幼儿自由交谈的话题,诸如汽车、风筝、玩具等幼儿感兴趣的话题。(3)了解幼儿的已有经验。包括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语言经验。惟独掌握了幼儿的已有经验,才干选择到有针对性的,并能产生新经验的活动内容。(三)策划活动过程整个活动过程的策划,应思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活动步骤;二是各个步骤的活动方式。1 .活动步骤的安排由于语言教育内容种类的不同,所以其组织步骤也存在特殊性。例如,看图讲述的第一步是出示图片,第二步是组织

16、观察,第三步是启示提问,然后是讲述图片,最后是为图片命名(中、大班);而欣赏故事类的讲述的第一步是浮现故事名字,第二步是教师讲故事,幼儿听故事,第三步是通过提问匡助幼儿掌握故事内容和学习新词、句式,第四步是明确故事主题。就其普通性而言,语言教育的活动步骤为:(D活动开始。这是引导幼儿准备参预活动的第一个步骤,要让幼儿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要求,初步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2)基本活动。是完成活动目标的主要部份。除用少量时间展示学习内容外,主要是教育引导幼儿参预活动,进行学习和练习。(3)活动结束。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地结束活动。(4)活动延伸。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对学习内容的继续练习、巩固和

17、运用。在步骤之间的环节过渡上,教师的安排要自然,促进幼儿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发展,保证活动目标的有效实现。2 .各步骤中活动方式的采用活动方式是指活动环境和条件、活动方法、活动形式三者的有机结合和综合体现。采用的活动方式,既要适应教育内容类型的特点,又要起起幼儿对学习内容发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起幼儿参加语言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活动环境和条件。是指幼儿活动的空间和教具、学具、教学设备的提供,要考虑提供的内容、形式、数量、出示时间和出示方法等。(2)活动方式。如前所述的示范法、游戏法、表演法、提问法等,都可根据各个活动步骤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择,灵便地运用。通常

18、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以发挥其综合作用。活动组织形式。语言教育活动组织形式,可以是全班或者大组的集体活动(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组织形式);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比较松散的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如集体活动中分组进行故事表演和个别的自由练习等。应根据各活动步骤、教育内容和要求,考虑比较合适的组织形式。因此,以上两种活动形式往往可以交替进行。此外,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正常活动中的语言教育既可作为有组织语言教育活动的延伸,又可作为积累幼儿语言的经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四)语言教育活动的指导活动设计的结果是一份完整的静态计划。而活动的组织实施,则由于幼儿的参预,成为了一系列动态发展的进程。整

19、个活动过程中,需要解决好不少问题,如教师如何全面实施计划,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参预活动,如何使全体幼儿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语言的发展和提高等等,对待和处理好这一系列问题,是一种高水平教育艺术的体现。因此,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对待,灵便掌握,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态度和情感,以发挥最大的组织作用。在语言教育活动的实施中,教师可通过以下方面发挥良好的中介作用。1 .直接指导教师通过语言示范、启示提问、讲解、评价等手段,直接指导幼儿的活动。根据幼儿语言经验及语言水平的实际状况,普通对小班幼儿或者语言发展较差的幼儿,或者教育内容难度较大的语言教育活动,教师

20、较多地运用直接指导方式。2 .间接引导教师通过自身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语言的提示、眼神或者手势的暗示等手段,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预语言活动。这种间接引导方式,对年龄稍大的幼儿和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宜于多用。3 .环境条件的利用从本质上讲,利用环境条件也是一种间接引导。教师利用语言活动设备、教具和学具,如幻灯、图片、木绵等的教具,电视、录相、VCD等,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积极参预活动的愿望,匡助幼儿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能力。根据幼儿的表现和活动过程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灵便运用以上各种指导手段,使幼儿始终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达到目标,圆满结束活动。此外,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即语音是否准确,

21、吐词是否清晰,用词是否得当,内容是否简洁有条理,语调是否生动、有感染力等等,都能对幼儿语言发展起到十分显著的作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但不是惟一的手段。为全面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还需要十分重视对幼儿日常生活中语言的指导,以全面实现幼儿语言教育目标。4 .社会领域(1)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1、能主动地参预各项活动,有自信心;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2)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园社

22、会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3)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是通过具体的社会教育活动来实现的。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上课、游戏、劳动等。这里着重探讨有目的有计划地按集体形式组织的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普通步骤,包括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活动内容、拟定活动目标及策划活动过程几个部份。设计则是将以上思量的过程文字化,即写成教案。一份完整的社会教育活动教案,普通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和活动延伸几个部份。活动的指导则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方式和运用一定的方法实施文案的过程。下面分别阐述。一、

23、活动目标的设计与拟定具体的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制定最直接的依据是单元目标。单元目标普通是根据总目标、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由本园同年龄班教师一起讨论制定的。通过哪些课题的活动来实施这一目标,也是各班基本统一的。而具体的每一个教育活动目标,则需要每位带班教师发挥自己的才干,根据本班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状况,包括近来幼儿在社会教育活动中的具体情况来拟定。普通要考虑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发展几方面的情况。固然,根据具体活动,目标会有所侧重,有的是潜在隐性的。表述时应做到简洁、明了,可操作。如中班活动“我们的国旗”目标的设计,可依据总目标中“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及分类目标中

24、“引导幼儿感知我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激发幼儿初步爱祖国的情感”,初步制定为“让幼儿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培养幼儿初步的尊重国旗、热爱祖国的情感”。这里主要表述为社会认知和社会情感的目的,社会行为的目标是潜在的,即通过类似主题的活动,幼儿在生活中能做到尊重国旗,升旗时要立正、不讲话,向国旗行注目礼等。这个活动的目标就是幼儿能掌握有关的社会认知,从而激发出初步的社会情感。二、活动的准备包括物质材料的准备和知识经验的准备。幼儿社会教育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幼儿社会认知的增加,社会情感的激发及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不是靠教师空口说教就能达到的。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易于幼儿理解和学习。因此,活

25、动的准备在整个活动设计中不是一个辅助的可有可无的部份,而是实现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有力保证。在中班“我们的国旗”活动中需要考虑的准备,包括一面国旗、有关升国旗仪式的资料、图片或者录相;固然幼儿如有参加升旗仪式的经验则更好。活动准备中的有些材料是现成的,有些则需要教师进行绘制,有的情景表演准备需要教师事先安排好,保证能为活动所用。三、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活动的指导(一)在活动的目标确定后,就要思量通过哪些具体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来实施目标。活动过程的设计则是将这种思量书面化与细致化,普通包括开始部份、基本部份和结束部份。1 .活动的开始部份,是引导幼儿活动的第一个步骤,起到初步引起幼儿参预活动的兴趣及

26、调动幼儿学习主动性的作用。教师组织活动的方式,普通有讲故事、引导幼儿看图片、欣赏录相资料、情景表演等。如是外出参观活动,则在开始部份告诉幼儿参观何处,提出参观的要求等。2 .活动的基本部份。这是完成目标的主要部份,主要是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感知学习和练习。活动的大部份时间应放在这里03 .活动的结束部份。教师可改变原先的活动方式,引导幼儿通过其他符号系统的参预(如音乐、美术、身体动作等),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中自然而然地结束。如要在结束部份对活动进行小结评价,应做到简洁、精练,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以宽容积极的态度进行评价,对问题本身应留有一些思量的余地,使得活动能够有效地延伸,幼儿能够保留对活动

27、的兴趣,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以企盼的心情和态度等待下次活动的到来。(一)活动过程的每一个步骤都应是实实在在地为达到目标服务的。活动过程的设计只是静态地保证了活动目标的实现。真正能够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作用,还有赖于对活动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指导是关键。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各个活动步骤、内容的需要,恰当地选择,灵便地运用。通常是几种方法交替使用,以发挥其综合作用。活动过程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全班的或者大组的集体活动,也可是教师指导下的比较松散的小班活动和个别活动。通常是几种组织形式交替综合使用。如幼儿园课程指导丛书社会大班的“今天我是值日生”活动中,第一步骤是引

28、导幼儿“说说值日生该做哪些事?应该怎么做?”是全班集体活动;第二步骤是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当好值日生?”则可以按固定小组活动;第三步骤是“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值日生的职责”,又是全班集体活动;第四步骤是“分组练习做值日生,体验为班级服务的快乐”,则可以让幼儿自选活动内容,以自选小组的形式活动。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实践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设计活动的过程时“有环顾摆布而言他”的现象,特别是青年教师,对活动的目标把握不透,在设计时心中无目标。这种缺点是务必要克服的。在活动步骤的安排中,要十分重视前一步骤向后一步骤环节的过渡,使内容和目标自然联贯,促进幼儿的学习从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发展,保证

29、活动目标的有效实现。(三)活动的延伸。符合一定社会行为规范的社会行为技能的产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如果只停留在增进幼儿社会认知、激发幼儿情感上是不够的。良好的社会行为技能的产生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是通过某一个活动就能形成的。为此,社会教育活动的活动延伸的设计也是不可或者缺的一环。延伸的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游戏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动,让幼儿继续学习巩固活动中所了解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技能;利用家庭、社区条件,帮助幼儿学习社会知识,锻炼社会技能等。4 .科学领域(1)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1、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2、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3、能

30、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4、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5、爱护动植物,并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2)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选择的要求:(一)发展性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幼儿科学救育活动设计的着眼点,幼儿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发展。(二)趣味性设计的着眼点应放在幼儿活动的趣味性上。通过科学教育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三)开放性活动的形式和设计的思量等都应是开放性的。如提问不限于惟一的答案,形式不局限于单一性,还可以延伸到园外、社区等地进行。(四)活动性要使幼儿在科学教育活动中,通过他们自身的动手、动脑、动口等操作活

31、动来与环境进行交往,主动发现,获得经验,得到发展。因此,要提供幼儿充分活动的机会。(五)整合性要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完成活动目标、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各自的整合。活动目标中有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的整合;内容中可有科学内容之间的整合,也可将科学内容和其他领域的内容整合。如“春天”主题中还可容纳语言、美术、音乐等方面的内容。(3)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一、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是指教师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课题内容,提供相应材料,有步骤地开展幼儿科学探索活动,最终达到教育目标的形式。它是面向全体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这里主要谈活

32、动目标的设计、教师提问的设计和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一)活动目标的设计教师要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和该年龄阶段的目标,结合每次活动内容的具体特点,对幼儿提出全面、恰当的要求,使幼儿在活动结束时能够达到的目标。具体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尊重幼儿的发展水平,促进幼儿的发展;2 .内容和要求始终和总目标、阶段目标在方向上保持一致;3 .具体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三方面;4 .表述应明确,且用行为目标的表述方法。如小班“请你摸一摸”的活动,可以设计以下三项目标:(1)幼儿通过触摸,发现物体冷热、软硬、光滑粗糙等属性,发展幼儿的触摸觉。(2)培养幼儿用手感觉物体特性的能力。(3

3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发展和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二)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活动过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对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具体展开的运用,是正规性教育活动的核心环节。因此,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是关键。教师要依据活动目标,认真思量整个过程的各个步骤,认真指导。1 .导人活动要求。明确任务,引起兴趣,导人活动。从活动一开始,老师就应让幼儿明确本活动的任务,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投入到科学探索活动中去。导入的设计可考虑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丰富的材料导人。如“看看小朋友面前有什么?”(2)利用各种文学作品导人。如用猜谜来导入。利用情景表演导入。(4)利用环境设置导入。如走进

34、一间布置好的房屋,问幼儿“看到什么了”。(5)利用直接指令或者提问导人,即开门见山式的导人。如“看面前的水仙花”。2 .基本活动要求。环绕目标,合理充分地发挥材料的作用,有步骤地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进行感知操作,并学习用各种方式进行表达,使幼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普通说来,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基本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有以下步骤。(1)教师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启示幼儿从多方面、使用多种方法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去感知、操作、发现和思量问题。教师观察、了解幼儿探索活动情况。包括幼儿参预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如幼儿操作的方法、发现及问题),倾听幼儿的自言自语和同伴轻声细语,观察幼儿的情绪,是否在等待

35、老师的匡助,等等。(3)要求和鼓励幼儿积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发现。(4)教师以简短的语言,概括幼儿的发现,并再次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启示幼儿在前面探索的基础上再作探索,寻求完整答案。(5)教师继续观察、了解幼儿情况,并赋予幼儿及时的匡助(提供材料、解决艰难等)。(6)再次鼓励和启示幼儿描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方法,陈述自己的发现和问题,以及在活动中的感受。此处要给足时间,用于幼儿表达、交流。(7)教师在幼儿充分交流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和评价,包括知识点(幼儿获取的经验或者幼儿主动建构的表象水平上的概念);幼儿参预活动的积极态度,探索发现的过程和使用的方法,特别是善于思量、有所创造的幼儿和发展较差而

36、进步的幼儿,避免重结果、重纪律、3.结束活动要求。由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在自然状态下结束活动并继续布置任务,让幼儿延伸活动,在自然角、科学发现室、家庭或者社区继续探索。因此,结束活动应该是开放式的。还可以指导幼儿一起整理材料,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三)教师提问设计教师对幼儿科学探索过程的指导,主要通过设计有质量的问题来实现。教师提问有两种。一是封闭式的,其答案是限定的、惟一的。如“这是什么?”是不是啊?二是开放式的,没有限定答案。如“你有什么发现?,“你看它像什么?”教师应更多地向幼儿提开放式的问题,便于幼儿回顾并联系自己的经验,在经验和自有水平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方法

37、去操作、发现和创造,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随着教师提问的步步深入,幼儿也就在无意中逐步深入到探索活动的过程中去了。二、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是由教师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提供各种科学活动的设备和丰富多样的材料,引起幼儿的好奇心;每一个幼儿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从自己的发展水平出发,运用方法和技能进行的科学探索活动。这种活动普通在自然角和科学发现室内进行。幼儿以个别活动为主,或者三两人自愿组合;教师以间接指导为主,幼儿的自由度较大。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重点在于活动目标的设计、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设置、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等。(一)活动目标的设计和正规性

38、科学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相同。在设计时还要注意:1 .根据个别幼儿的情况设计具体活动目标;2 .根据上一次正规性活动的结果来设计。譬如,班上有的孩子在主动探索方面能力弱,教师可针对其设计具体目标;上次活动中,由于时间关系,有许多小朋友对显微镜有进一步操作的愿望,就可在选择性活动中具体设计教育目标。(二)活动环境和材料的设置创造和提供环境及物质材料是幼儿开展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1 .建构科学发现室(科技活动室、科学宫、科学探索室等)对环境和材料(设备)的特点要求具有新鲜和趣味性、可探索性和可操作性、教育性和安全性、可欣赏性和配合性(如将磁性材料和能磁化与不能磁化的材料放在一起,以供幼儿操

39、作)。具体提供的材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生物和无生物的材料动植物的标本,如种子、树叶、花卉、果实、昆虫、鸟兽等等;实物,如各种岩石、矿物、贝壳、纵横切面的树段等等。生物和无生物有关的科技产品。(2)探索光的材料放大镜、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三棱镜、万花筒、调色板、调色盘、颜料、望远镜、显微镜等;以及能在放大镜下观察的各种标本和实物,如昆虫标本、化石、羽毛等等。有关光学的科技产品。(3)探索磁和电现象的材料磁性材料:各种磁铁(马蹄形、棒状、条状、环状等)。能磁化的材料:螺丝钉、指南针、铁夹、金属丝、别针、图钉、铁砂、铁片等等。不能磁化的材料:果壳、钮扣(非铁的)、塑料制品、玻璃弹子、纸

40、、棉花等等。其它材料:电池、铜丝、电珠、玻璃棒或者塑料棒、毛皮以及电筒、小电扇、纸片等可观察产电现象的物品。有关电和磁的科技产品。(4)探索声的材料乐器:三角铁、小铃、木鱼、锣、金属片琴、二胡等。发声器和竹声器:音叉、发声盘、发声板(竹板)、传声筒。敲击用的鼓棒:木棍、金属棒、竹条等。有关声学的科学产品。(5)探索力的材料定滑轮、动滑轮、斜面板、天平、机械手、不倒翁、小推车、小降落伞、陀螺以及沙袋祛码、小球、木块、金属片等。在水中沉浮的材料:各类石头、玻璃弹子、小钢球、金属品、砂、软木塞、棉花、积木、竹片、乒乓球、羽毛、泡沫塑料等等。盛水容器:水盆、水箱、小水池。幼儿常见的小机械和玩具。各种玩

41、具:电话机、电动或者惯性汽车、电动火车、机器人、电动小汽艇等。各种生活用小机器:如蔬菜喷洗机、仪器、磨碎机、水果榨汁机、铅笔刨削机等。有关力学的各种科技产品。(6)探索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的材料水、油、牛奶、醋等液体材料。蜡烛、冰块、奶粉、糖、盐等固体材料。不同质地的纸、杯子、吸管、加热器等材料和器皿。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科技产品。(7)感觉训练的材料和实物各种质地的纺织品和纸张,各种尺寸的无锋钉、螺丝钉,各种形状的物品,以及奇妙的箱子等以练习幼儿的触觉。各种气味瓶:装有醋、水、牛奶、香水、芝麻、花生、药水等能散发出浓郁气味的小瓶子,以训练幼儿的嗅觉。各种发声罐:装有砂子、豆子、玻璃球、石块、纸屑等

42、能发出不同音响的罐子,以训练幼儿的听觉。(8)测量工具各种标准测量工具:尺、温度计、钟表、磅秤、天平、量杯等。非正式测量工具:绳子、木条、杯子、盒子、短棍等。(9)制作工具和材料制作工具:锤子、剪刀、刀子、小刨子、凿子、磨子、钉书机。各种制作材料:纸片、纸板、纸盒、木块、木条、竹片、竹条、绒线、绳子、布、草编、泡沫塑料块、浆糊、胶水、针等。(10)各种图书、画片和匹配小图片,供幼儿阅读、观看和做游戏用。(11)其他材料、实物和设备地球仪、草本植物、花卉、水箱、沙箱、吹泡盒、磁铁盘、标本柜、书架等。2 .设置科学桌、科学角在幼儿平时的活动室一角,教师为幼儿安放一张桌子,提供同类或者不同类的可探索

43、材料,让幼儿自主操作。具体材料可参照科学发现室设置清单,根据需要,数量可少得多。3 .设置自然角教师在幼儿活动室内或者活动室门口附近的向阳处设置一个分层架(或者桌子,或者在窗前柜子上),放上易养的植物和金鱼、乌龟等小动物,也可放置一些贝壳、稻穗等等,以体现大自然,使幼儿随时可接引自然,探索自然。三、活动的设计与指导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不需要全班统一行动,也无固定步骤。活动过程的设计与指导要表现出以下步骤。1 .合理组织活动,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探索。2 .当幼儿进入活动室后,教师要向幼儿介绍材料的名称和操作方法,匡助每一个幼儿作好选择。3 .幼儿进入探索后,教师要耐心、全面

44、、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活动。若有幼儿遇到艰难,不要急于去匡助他,可鼓励幼儿反复探索,努力自己解决问题。4 .对于反应快、操作灵敏的幼儿,可启示其进一步探索;对行动迟缓、怕艰难的幼儿,则要鼓励,赋予其适时、适度的匡助,以增强其继续探索的信心。5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相互合作。6 .整个过程,教师要以热情、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并以探索者的身份参预活动,使幼儿有一个轻松、愉悦、安全的心境参预探索,从而专心致志于活动。四、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是指在幼儿周围世界中,蓦地发生的某一自然科学现象、自然物或者有趣、神奇的科技产品和情景,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导致幼儿自发投入的一

45、种科学探索活动。由于这种科学探索是教师事先无法估计到的,带有偶然性,因此,教师不能事先进行设计,但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关心、指导。1 .随时关心、观察、发现幼儿的活动;2 .积极热情支持幼儿的自发性探索活动;3 .正确引导、鼓励幼儿的探索,和幼儿分享探索活动的成果。正规性、选择性和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或者相互转换的。正规性探索活动内容可延伸到选择性活动中去,选择性和偶发性探索内容又可能转换成正规性科学教育活动内容,三者有机结合,整体发挥效能,最终实现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目标。(4)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目标:1、对周围环境中事物的数量、形状、时间和空间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参加数

46、学活动和游戏;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获得有关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感性经验,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3、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操作和探索问题的过程和结果。4、会正确使用数学活动材料,能按规则进行活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5)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I版本一:I(一)分类、排序与对应(二)数、计数与数的运算(三)几何图形(四)量与计量(五)空间和时间ls二:I1、感知集合2、10以内的数概念3、10以内的加减运算4、认识几何形体5、量的认识及自然测量6、空间与时间概念(6)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数学教学活动设计普

47、通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建议和活动延伸、活动评价几个部份。1、活动名称:就是给活动起一个名字。普通有两种取法:一是按数学活动的要求,用数学术语定名称;另一种是按活动内容或者选用的材料,用生活的语言定名称,如找朋友、花儿朵朵2、活动目标:指数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具体教育效果。活动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的要求及幼儿行为的养成要求。活动目标中的学习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概念的学习; 认知能力的学习; 操作技能的学习;兴趣、态度和行为习惯的学习;3、活动准备:(1)学习经验的选择,也就是为了达到提出的活动目标,教师应为幼儿选择哪些学习经验,(2)幼儿的经验准备,即幼儿对江要进行的学习活动必须先期掌握哪些知识技能,具备哪些能力?教师可用任务分析法,来了解、分析幼儿经验的准备情况。(3)数学教学活动所需教具、学具和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准备。4、活动过程:(分三个部份进行)第一部份:活动开始。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教师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材料、配合提问来介绍活动内容和要求。第二部份,活动进行。幼儿可分组进行活动,也可集体进行活动;第三部份,活动结束。教师可请部份幼儿讲述自己的活动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幼儿进行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