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0501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基本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名词解释,论述题等,考试题型任选四种。复习依据:社会学概论学习指导书,各题答案均以指导书给出的为准一、单选题请参见学习指导书各章内容1 .本世纪40-5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盛行的社会变迁理论是(C)A.“生物有机体”说B.社会进化论C.社会均衡论D.“文化类型”说2 .社会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直线式发展工这是社会变迁哪种理论的观点(八)A.社会进化论B.历史循环论C.社会均衡论D.历史三阶段说3 .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4

2、.社会保险是(B)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5 .(C)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引起世界的高度重视。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6 .对贫穷问题更具有操作性和描述性的解释是(八)A.经济学定义B.政治学定义C.社会文化的定义D.环境学定义7 .把越轨行为的原因归结为社会结构各部分之间的不整合、不一致,这是哪种越轨行为理论(B)A.社会失范论B.标签论C.亚文化群体论D.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8 .手段一目的论认为人们的五种行为方式中,“只认同文化目标,但不遵从制度化手段此是(B)A.逃避行为B.形式主义C.创新D.反叛9 .“不同社会成员或社

3、会团体为了各自获得同一目标而进行的相互作用方式”指(B)A.冲突B.竞争C.合作D.顺应1 O.一位教师与学生、校长、图书馆员、校医院人员等人建立不同的角色关系,叫做(B)A.复式角色B.角色丛C.实际角色D.自致角色11 .社会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是(八)A.交换关系B.索取关系C.对立关系D.奉献关系12 .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的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C)A.过度城市化B.逆城市化C.郊区化D.城乡融合13 .整合作用是指(C)A.一个社会的整体作用B.将各部分合在一起C.各部分协调成一个整体D.一个社会的稳定14 .有人借改革,假公济私,所谓“你有政策,我

4、有对策”,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C)A.制度化优先B.制度化冲突C.制度化逃避D.制度化建设15 .通过表彰模范行为来弘扬正气的社会控制属于(C)A.消极的控制B.外在控制C.积极的控制D.非正式控制16 .注重对人的管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从而具有强烈的“任务本位”和机械主义色彩,这种管理理论属于(B)A.家长制B.古典管理理论C.行为科学管理理论D.当代管理理论17 .在劳动或工作岗位上,劳动者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这是(D)A.就业B.失业C.显性失业D.不充分就业18 .我国的基本国策是(B)A.加强精神文明建设B.计划生育C.缩小城乡差别D.扶贫19 .“后工业社会”论是(八)提出的A.

5、贝尔B.弗兰克C奈斯比特D达伦道夫20 .中国城乡发展的理想目标为(D)A.城乡对立B.缩小城乡差别C.农村发展为城市D.城乡协调发展21 .人文区位学的分析框架是由(八)A.芝加哥学派B.纽约学派C.华盛顿学派D.哈佛大学学派22 .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人物是(八)A.帕森斯B.斯宾塞C库利D.丁伯根23 .(C)正在成为世界性问题,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A.人口问题B.失业问题C.环境问题D.贫穷问题24 .中国社会学的起始人是(B)A.严复B.康有为C.梁启超D.陈千秋25 .孔德在(C)中第一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个新名词。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原理C.实践哲学教程D.社会学方法的规则

6、26 .“镜中自我”是(B)提出的A.米德B.库利C.布鲁默D.托马斯27 .“工作安定”属于(B)需要A.生理的B.安全的C.归属的D.自尊的28 .一位工厂的工程师调到大学里任教师,这种流动称作(D)A.个人流动B.代内流动C.向上流动D.水平流动29 .社会保险是(B)A.社会救助B.社会保障的一项内容C.社会福利D.人身、人寿保险二、多项选择题:1.(ABC)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A.生存B.享受C.发展D.自我实现30 需要的特点包括(ABC)A.必然性B.客观性C.社会性D.广泛性31 根据交往的性质,把社会交往划分为(ABCD)A.竞争B.合作C.冲突D.顺应32 人类生存环

7、境包括(AB)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政治环境D.经济环境33 巴甫洛夫的信号刺激分为(AB)A.第一信号系统B.第二信号系统C.第三信号系统D.第四信号系统34 社区分析的框架有(ABC)A.人文区位学B.文化人类学C.社会系统理论D.结构分析学35 未来社会学分为三个学派(ABe)A.经院学派B.罗马俱乐部学派C.赫德森学派D.人文学派36 社会流动按照流动主体划分为(ABe)A.个人流动B.家庭流动C.群体流动De集体流动37 社会保障的特点有(ABCD)A.经济保障B.社会性C.合法性D.人道主义38 .人文环境失调包括(AB)A.社会关系失调B.人与环境关系失调C.群体失调D.地

8、区失调39 .道德是靠(AB)来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的。A.人们的内心信念B.社会舆论C.法律D.规范40 .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BCD)A.普遍性B.变异性C.相对稳定性D.阶级性41 .维科认为世界民族都经历了(ABe)的历史阶段。A.神的统治B.贵族统治C.人民统治D.氏族统治42 .社会保障包括(ABC)几项内容。A.社会保险B.社会救助C.社会福利D社会援助43 .我国人口问题的成因(ABCD)A.政治原因B.人口惯性C.文化的影响D.社会因素的影响44 .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包括(ABe)A.个案工作B.团体工作C.社区工作De集体工作45 .解释贫穷问题的理论有(AB

9、C)A.贫穷的恶性循环论B.贫穷文化论C.社会环境剥夺论D.人口基础论46 .社会分层的标准有(ABC)A.财富B.声望C.权力D.职业三、简答题:L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答:社区的要素,社区作为一种社会实体,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1.以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 .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居民共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已所属的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4 .简述目前我国家庭中

10、存在的问题。答:第一,在婚姻的缔结过程中,仍存在着包办、买卖婚姻的现象。第二,早婚、违法婚姻问题严重。第三,独生子女问题。第四,老人赡养问题。第五,离婚问题。5 .简述社会问题的成因。答:教科书P295-297(6 .简述初级社会群体的内涵。答:1.以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P1187 .简述科层制的内涵。L以一定的的社会关系为基础组织起来的.进行共同的社会生活的人群。相当数量的具有

11、相互联系的人群是社区的存在的首要条件。2.一定的有界限的地域。3,共同的社会生活。4.有自己的社区文化。5.社区居民在情感及心理上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有归属感和认同感。(P170)8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内涵。社会现代化也就是说,人们利用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造自己生存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以及改造自己以适应这些条件,达到社会繁荣发展的过程。(P386)9 .简述越轨行为的内涵。也称违规行为,它是个体或群体违反其所应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在这种条件下,越轨行为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某一社会群体。P28310 简述社会变迁的原因。1自然环境的变化2人口变动3文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与传播4社会生产

12、力的变化P357-11 简述社会趋同论的基本内容。社会趋同论的基本观点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尽管有不同的社会起点,社会制度.具体条件不尽相同,但都会经历同样的过程,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城市化.世俗化。经过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不同国家在许多方面变的越来越相似(P390)12 .简述社会工作的功能。.解决实际困难,保障个人生活。2,挖掘潜能,促进其发展。3.发扬互助精神,促进社会整合。4.化解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稳定。(P338-33913 .简述“经济人”假设与“社会人”假设在管理策略上有何区别经济人假设是美国管理学家泰罗为企业设计的管理思想。这种管理思想推崇刻苦工作,经济理性和个人主义的价

13、值观。其认为工人是为了挣钱才来工厂做工的,因此通过多劳多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效率。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使工人成为机器和工具,运用这种方式资本家剥削了工人的更大剩余价值,因此遭到批判。14 .简述社会现代化的特征L社会现代化是社会的全面的革新,全面的现代化。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物质建设,精神建设,社会建设以及个人的思想,行为等方面的现代化;2.社会现代化,必须以现代文化现代科学技术为后盾,科学技术不发达,文化教育不发达,就不具备现代化的基本条件。3.社会现代化不是一时一国的追求,而是全球性的长远的追求,一个国家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条件,不断进取才

14、能完成这项任务。(P386-387)15 .简述社会趋同论的基本内容。(同上一个一样16 .简述社会交往的意义。1。有利于个人成长2o是文化传播的手段3。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P56-5717 .简述社会舆论的特点。1、现实性强2、集体的产物3大众传播(P280-281四、论述题:L浅述社会保障的功能。1.满足无劳动能力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其生活的安全。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是向老.弱.病.残无业人员等提供物质帮助,保证这些处于不利环境的社会成员的安全。2.维护社会稳定。社会保障通过向不辛者提供保障,缓解各种社会矛盾,从而保持社会稳定。3.保护和维持劳动者的工作能力,保障劳动力的再生产,刺激劳动

15、潜力的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通向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保障,可以使其劳动潜力不致丧失,而是为它的发挥创造基本条件。4.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社会保障通过合理收入的再分配,向蒙受不幸者提供参与公平竞争的基本条件。通过收入再分配,调节社会成员收入上的过分悬殊,这也是社会进步的目标。5.社会保障也有反功能:第一社会保障实行初期,某些国家和政府通过此手段使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就范,未能保障其合理的权利。第二在实行高福利制度的情况下,使一些人滋生了懒汉心理,不利于人潜在能力的发挥。(P330-3312.根据社会舆论的社会控制作用理论,结合一些具体事例,谈一谈你对我国新闻媒体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认识和看法。

16、具体来说社会舆论分两种控制,制:积极的社会控制作用代表社会正义是一种正确的意见时“千夫所指,无病而死”,就指这种情况,例如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中对某些干部的贪污、腐败的议论甚多,在一定的程度上遏制了这咱现象的发生;社会舆论未必部能对社会现象给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在新生事物出现之初更是如此。这时革新者畏于人言,就可能改变自己的做法,这时就是消极作用了。比如(看法请自己写)(P281)3 .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P364)太多了4 .比较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异同。从形式上看,不论哪一种现代化,都是采用现代科技技术来发展经济,但从实质上看,二者是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模式。其特点为高生产.

17、高工资,高消费高物价高债务和高度精神空虚。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强调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强调建设精神文明。这才是全面的,理想的,真正的现代化。第二,从实现现代化的基础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的,因而现代化命运掌握在资本家手中,而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现代化的命运掌握在生产者手中。第三,从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来看,资本主义现代化是通过对本国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对其他国家人民的疯狂掠夺,特别是依靠侵略战争,殖民化实现的,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则不能靠剥削和掠夺,只能依靠解放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全国人民的勤奋来实现。5 .试述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表现、成因,对

18、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解决的办法。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为:1.人口数量多,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2.人口素质低。包括人的身体素质.人的文化和精神素质。人口问题的成因:1.政治原因。人口的迅速增长与我国的政治和政策有直接关系。人多力量大。2.人口惯性。我国两次生育高峰,为人口周期性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这种惯性影响要经过几十年的时间才能消除,所以我过人口仍将大幅度增长。3.文化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传统中国是农业社会,崇尚大家庭制度和多子多福。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降低了人口的死亡率。我国人口尚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阶段。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大量新增人口消耗掉了物质生产的新增部分,也就降低了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2.大量新增人口日后必然将带来严重的就业问题。3.我国人口文化程度低,必将对现代化建设产生不利影响。4.我国老龄群体迅速扩大,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也对经济的发展,对老年人的赡养及人们的家庭生活带来重要影响。解决的具体办法:1控制人口数量,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强化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少生优生,不早育超生)建立养老保险制度,2提高人口素质,主要是文化素质3、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减轻就业压力,缓解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在生产的矛盾。(P301-306)6 .简述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联系社会现实,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发挥道德的社会控制作用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