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方案.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05987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2-1: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论证方案学位授予单位名称:福州大学学位授予单位代码:二级学科名称土木工程材料二级学科代码0814Z3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学位授权级别0814土木工程博士硕士口接受质询联系电话接受质询电子邮箱注:1.请填写相关项目,并在相应的划;2.各单位自主设置目录内二级学科可参照本提纲进行论证;3.本方案将上网公示。一、该学科基本概况(一)学科内涵“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目录外增设的二级学科,该学科由结构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岩土工程、材料科学、水利工程、给排水、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相应的其它工程学科所组成,围绕构建我国对土木工程结构长寿命,以及节能

2、、环保和低碳等国家需求,主要研究超高性能建筑材料与复合材料、环保水泥基材料与耐久性、固体废弃物再生与应用技术和高分子材料与功能材料等方面的新理论和工程新技术,实现土木工程与资源、环境和生态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二)国内外设置该学科的状况和发展情况国外有关“土木工程材料”的研究均为“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的增设学科,在主要的国外大学中该专业大都独立设置在土木工程系或环境与材料系下。在国内知名高校中,只有东南大学增设了目录外的0814Z1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硕士点和河海大学的力学与材料学院增设了目录外的0814Z2土木工程材料硕士点。其他知名高校均将“土木工程材料”作

3、为一个研究方向设在土木工程学院和材料与工程学院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点下,详见表1。表1国内知名高校在一级和二级学科下设“土木工程材料”的情况序号学校学院一级学科代码与名称二级学科名下设的研究方向1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0814土木工程081402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2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3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先进土木工程材料4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0814土木工程081402结构工程土木工程材料5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80502材料学土木工程材料6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00材料科学与工

4、程土木工程材料7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8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081400土木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及应用9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材料10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增设学科。目前我国正处于土木工程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土木工程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尤其是结构设计的新构思及施工的新工艺、新技术与新型建筑材料的关系日益密切,使得土木工程建设领域对同时具有土木工程专业及材料学专业的基本知识、并能从事土木工程材料及应用研

5、究和开发的高级技术人才,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在以福建省为中心的海峡西岸,还没有“先进土木工程”学术型硕士点。福建省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许多桥梁和房屋建筑结构处于海水腐蚀环境中,这对土木工程结构寿命造成影响。“土木工程材料”这个学术型硕士点设在土木工程学院有利在将土木工程材料与实际工程的紧密结合,能使土木工程材料充分为重大工程服务。利用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成立“土木工程材料”学术型硕士点,将推动福建省并带动我国沿海地区建材业和与土木工程有关各种产业升级和规模化,推动“生态省”建设,以及促进国家节能、环保和低碳和可持续事业的发展,推动“一路一带”政策的实施。(三)该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6、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超高性能建筑材料与复合材料、环保水泥基材料与耐久性、固体废弃物再生与应用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功能材料等。(I)超高性能建筑材料与复合材料研究基于工程应用的最优性价比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制备技术研究;UHPC纤维细观力学研究;超高性能钢管混凝土(UHPCFST)组合材料与结构受力性能研究;预制与现浇UHPC体积稳定性对结构性能影响与性能匹配设计;UHPC梁在不同环境下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研究;UHPC拱受力性能与全寿命费用研究;UHPC构件联接构造和预应力锚固处局部受力性能;花岗岩石粉为主的福建替代材料的UHPC制备技术研究;UHPC制备设计的计算机算法研究;闽台高温高湿、海洋

7、气候对UHPC的特殊要求及对制备技术影响研究;UHPC力学指标和体积稳定性研究。超韧性UHPC配方及性能研究。碳纤维、玻璃纤维和PVA等在UHPC中的增加增韧作用机理研究,高韧性UHPC的3D打印技术研究等。(2)环保水泥基材料与耐久性环保水泥是指采用碱(NaOH、水玻璃等)来激发矿渣制成的水泥。因为它减少了CO2的排放,利用了固体废弃物,延长了结构的使用寿命(即环保水泥制成的结构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其环保效益明显。与传统隧道防火涂料相比,环保水泥隧道防火涂料具有:1)凝结时间短(2h以内),可连续喷涂25mm,施工效率高;2)粘结耐久性好,在风震、冻融和硫酸盐腐蚀下不脱落。3)采用无机粘

8、结剂制成,与隧道同寿命。4)具有较好的抗裂、抗渗和防火性能。研究水滑石对环保水泥隧道防火涂料防火和减噪机理;研究C-A-S-H对环保水泥隧道防火涂料粘结耐久性的影响。研究环保水泥混凝土桥梁基础、桥墩和箱梁的性能。环保水泥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可用于腐蚀性环境桥梁基础的建造。现有桥梁的桥墩和箱梁均处于碳化环境,碳化会导致桥梁的桥墩和箱梁混凝土中性化,最终导致桥墩和箱梁中钢筋的锈蚀。采用环保水泥技术,在自然碳化环境下,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碳化层和吸附碳酸根的水滑石层,此处的显微硬度是内部混凝土的3倍左右,因此空气中的Co2很难再进一步对环保水泥混凝土桥墩和箱梁进行碳化,这样碳化就得到了抑制;

9、且环保水泥混凝土内部为高碱性环境,保护了钢筋的钝化膜,避免了钢筋锈蚀。此外,环保水泥凝结时间较快(可调控),采用现浇法施工箱梁时可提高施工效率。对这方面开展一些量化研究,并将其在工程中推广应用。研究单组分环保水泥、环保水泥加气混凝土砌块、装配式构件环保水泥灌浆料、环保水泥快速修补砂浆(针对道路和钢筋锈蚀)和环保水泥人工鱼礁等产品等,并对这些环保水泥产品的力学性能、抗裂性和在碳化、海水腐蚀和生物等腐蚀下的耐久性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分子结构、水化产物等层次解释其机理。研究普通硅酸盐水泥和环保水泥混凝土海工结构(人工鱼礁、海洋平台、海底隧道、海底输油管线等)在波浪力等动力荷载及海水腐蚀耦合作下的性

10、能,提出成套的设计和施工技术。(3)固体废弃物再生与应用技术现有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再生骨料、粉煤灰、矿渣、银渣和生活焚烧垃圾炉渣等。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在荷载和外界腐蚀性介质耦合作用下的性能,再生骨料界面过渡区特性与再生骨料混凝土宏观性能和构件性能的关系,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劣化机理,采用再生骨料制作砌块。研究将银渣用于预制构件,研究生活焚烧垃圾炉渣在实心砖、空心砌块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应用。(4)高分子材料与功能材料在土木工程中,高分子材料和功能材料有着与普通土建材料无以伦比的优点。高分子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具有质轻、高强、耐腐蚀、易成型等优点,使结构物耐久性得到显著的提高,更加轻便,

11、美观。高分子材料方面就聚苯乙烯而言,高分子聚苯乙烯的出现,带动以聚苯乙烯为主要原料的PC轻质墙板产业的发展。泡沫混凝土功能材料,随着泡沫混凝土的研究深入,强度进一步提高,可代替普通混凝土的比例增加,将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自修复混凝土对存在潜在损坏危险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有效保护、对造成裂纹和损伤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自修复,使混凝土结构具备自防护功能。对这些功能材料开展研究,提高了结构物的安全性,并且延长了结构物的耐久性,产生很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对这些高分子材料与功能材料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产业的发展。(四)该学科的理论基础“土木工程材料是以“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增设的二级学科。其理论基

12、础包括土木工程材料、计算机科学、微纳观测试技术、量子力学、物理化学、纳米材料和凝胶材料等。(五)该学科与其相近学科的关系【重点说明与其相近学科的区别】“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增设的二级学科。土木工程材料主要包括水泥基材料、沥青材料和复合材料等。它是采用先进测试技术和理论,从分子和水化产物角度对土木工程材料进行升级改造,提高其性能和性价比,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包括岩土工程、结构工程、市政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和桥梁与隧道工程等。为土木工程(房屋建筑、桥梁工程、地铁工程、隧道工程、海洋工程和道路工程等)力学性能、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等的提高提供高性能材料。因此,

13、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成立“土木工程材料”二级学科硕士点,能使土木工程材料更好地为土木工程结构服务。二、设置该学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社会对该学科人才的需求情况【重点说明社会对该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情况】土木建筑材料的发展与土木工程的发展,是互相推动,密切相关的。新的材料常常带来工程的新变革,工程变革的需要又促进新材料的诞生。土木工程材料是土木工程的物质基础,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与土木工程技术的进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们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推动。新型土木工程材料的诞生推动了土木工程设计方法和施工方法的变化,而新的土木工程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对土木工程的材料品种和质量提出更高和多样化的要求

14、。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更有效利用地球有限资源,全面改善及迅速扩大人类工作与生存空间势在必行,未来的土木工程必将需要在各种苛刻的环境条件下,实现多功能化,甚至智能化,满足愈来愈高的安全、舒适、美观、耐久的要求,土木工程在原材料生产工艺、性能及产品形式诸方面均将面临可持续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严酷挑战。今后,在原材料方面要最大限度的节约有限资源,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及工农业废料;在生产工艺方面要大力引进现代技术,降低原材料及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在性能方面要求轻质、高强、耐久(尤其在海洋环境中)、多功能及结构-功能(智能)一体化;在产品形式方面积极发展预制技术,逐步提高构件、单元化。因而对于超

15、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环保水泥、高性能沥青、高分子和功能材料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有尾矿、粉煤灰、煤砰石、冶炼废渣、炉渣、脱硫石膏等。2000-2014年工业固体废弃物总产生量289亿吨。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基础设施和房地产等各类建筑项目遍地开花,随处可见。这些项目既对GDP作出了贡献,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成为制约城市有序发展的问题。根据中科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24亿吨左右,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建筑垃圾数量持续增长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伴生问题。目前采用的常规建筑材料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沥青、河砂和天然石子等。混凝土的主要组成

16、材料之一是普通硅酸盐水泥。据欧洲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普通硅酸盐水泥产量达到40亿吨,其中中国为24.2亿吨,占全球总产量的58.6%。生产1吨普通硅酸盐水泥大约排放约1吨的CO2,消耗45GJ的能源;普通硅酸盐水泥行业是第3大温室效应的影响者(占58%),消耗5%全球能源。采用河砂,会造成河床受到破坏,造成河上桥梁的桥墩外露,危及桥梁和两岸大坝的安全。开采天然石子会破坏植被和环境。如何采用工业固体废物制备环保水泥,采用建筑垃圾制作再生骨料,采用机制砂和海砂替代河砂,如何再生利用沥青混凝土,变废为宝,制成高性能混凝土和沥青材料,将它们用于土木工程结构,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迫解决的

17、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指出:“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因此,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高性能材料(如配装式节点的灌浆料)成为本学科急需要研发的内容。然而,现在遇到的困境是:“土木工程”学科培养的人才不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的制备原理,无法对现有土木工程材料进行提升和改进,这造成现有的土木工程结构(装配式建筑、现浇建筑、桥梁工程、地铁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和道路工程等)无法成为现有大宗工业和建筑固体废物的消纳场所,新材料和新技术也很难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以提高其耐久性。社会急切需求具有“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的高级人才,在这种环

18、境下,成立“土木工程材料”学术型硕士点,为社会培养这方面的高端人才是非常有必要的。(二)设置该学科的目的【重点说明设置该学科与本单位发展目标和学科特色形成的关系】“土木工程材料”学术型硕土点依托土木工程省级优势与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等学科基础平台,培养土木工程急需的同时具有土木工程结构和材料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成立于1959年。历经50多年的建设,尤其是通过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连续三期的建设,本学科获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本学科在国内四百余所有此学科的高校中,处于二十名左右,并在国际上有了一定的影响。在十三五规划和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学院将土

19、木工程材料作为重点支持和发展的方向。在学院的规划中,近半年内成立“工程结构先进材料研究所”,并引进材料千人和知名大学的海归博士。学院已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点中增歹上土木工程材料”方向。本次申报“土木工程材料”学术型硕士点是学院整体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力发展土木工程材料将成为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新的增长点,推动学院向国内一流和国际先进水平迈进。本学科的特色包括:(1)变废为宝和资源化利用。固体废弃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采用先进材料科学技术,可以将其资源化利用,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一方面解决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土木工程结构原材料来源问题。(2)海峡两岸和“一路一带”的

20、区域特色。福建省作为与台湾相邻的省份和福州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国家重点发展的城市),由于环境保护和空气在全国名列前茅,成我国面向世界的窗口,其基础设备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尤其重要。研究东南沿海地区高温、高湿和海水腐蚀对土木工程结构的影响,成为其重要特色。研究成果将具有示范效应,且能带动台湾和东南亚国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建造和维护水平的提升。(3)学科优势。福州大学具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学校材料学科的高端测试设备(SEM-EDSNMR、XRD等)齐全,同时土木工程学科具有国际先进的三台阵系统、MTS系统和压剪系统,这为培养高级的土木工程复合型人才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三)本单位设置该学

21、科已具备的基础【从师资队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分别说明】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福建省属重点大学。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优势学科创新平台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学科26个;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国际ESl学科排名前l%0共有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含23个工程领域)。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技创

22、新平台48个。本学科所依托的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土木建筑工程系,成立于1959年。2006年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历经50多年的建设,特别是近10多年来,土木工程学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学院现设有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系、市政工程系、交通运输工程系、工程管理系、轨道与地下工程系等7个系,设有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交通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学院设有结构工程研究所、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研究所、福建省海峡两岸土木工程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现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23、,结构工程等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有结构工程等1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每年招收本科生500名左右,硕士生180名左右,博士生15名左右,工程硕士生和教育硕士生60多名。学院现有“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土木工程新技术与防灾减灾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以及“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和岩土工程等3个福建省重点学科。学院工程结构实验室为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中心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院现有教职工169名,其中专任教师135名,教授29名,副教授6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3名,硕士学位的教师39名。现有教师中有国家国外专家千人计划

24、1人,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闽江学者3人,福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6人,福建省杰青2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学院还聘有双聘院士1名,兼职教授26名、副教授4名。3年累计获批纵向科研项目152项,纵向科研总经费超过1500万元;先后承担了200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到校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达4500多万元;公开发表论文600多篇,出版专著及教材2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坚持产学研合作,注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是土木工程学科的显著特色;土木工程学科老师参与了福建省几乎所有重大和重点建设工程的科技攻关项目,为

25、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学科对台交流合作活跃,是本学科明显的区位优势。已形成的学校和学院先进学科平台、实验条件和人才队伍,为本学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环境和人才培养条件。(四)该学科的发展前景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承诺在2005年基础上,到2020年将单位GDP碳排放量减少40%至45%。而水泥行业是第3大温室效应的影响者(占58%)。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甚至出现垃圾围城现象。如何在建材行业减少CO2排放,在建筑材料中再生利用这些固体废弃物,并固化到土木工程结构中,这成为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其次,如何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承

26、载力、韧性和抗裂性能,使其在恶劣环境(地震、火灾和海洋等)下具有很好的耐久性,这必需从多尺度开展研究,从微纳观层次研究其分子结构,从材料的最底层来设计土木工程材料和调控土木工程材料的性能,使之满足工程要求。土木工程材料耐久性的提高,提高了土木工程结构使用年限,这减少了维修和拆除对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是节能环保的重要内容。最后,土木工程材料性能的提高(如超高性能混凝土的超高强度和韧性),减少了原材料的用量,也缓解了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压力。成立“土木工程材料”学术型硕士点,培养急需的既懂结构又懂材料的复合型土木工程高级人才,这一方面可充分再生利用固体废弃物,另一方面可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因此该学

27、科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三、该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科研道德和敬业精神。品行端正,诚实守信,身心健康。2、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具有解决土木工程材料和结构问题的系统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具有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能够掌握土木工程材料宏微测试技术,具有在土木工程结构中设计和应用土木工程材料和结构的能力,能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研究、管理或其他工程技术工作。(二)生源要求和选拔方式【重点说明学习者应具备

28、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能力等】1、生源要求2、选拔方式(1)考试选拔;(2)免试直读。(三)课程体系的设计方案及依据依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参考国内外相关学科课程体系,结合福州大学“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己有二级学科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充分考虑“土木工程材料”研究方向的学科特点,制定本学科的课程体系。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包括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两部分,修满至少28学分(包括学术活动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至少为18学分(表8)。表8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开课学期选修类型是否学位课是否必修0(X)(X)8004英语(一)482.()1公共学位课是是000008

29、005英语(二)361.52公共学位课是是0(X)(X)803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2.()2公共学位课是是000008037自然辩证法概论181.01公共学位课是是O(X)(X)SO12统计分析方法543.()1可选公共学位课是否000008017数值分析452.51可选公共学位课是否()05018015专业英语241.()2专业学位课是是高分子与高分子复合材料362.01专业学位课是是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力学543.()2专业学位课是是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技术362.02可选专业学位课是否水泥基材料化学与物理724.02可选专业学位课是否学位课学分要求18.00(X)(X)8047

30、科学研究方法与学术论文规范181.()1任选非学位课否否005018006高性能混凝土271.53任选非学位课否否()05018018新型建筑材料(实验课)362.()2任选非学位课否否005018003高等实验力学与方法543.01限选非学位课否是材料腐蚀与防护271.52任选非学位课否否水泥化学362.02任选非学位课否否纤维复合材料工程结构理论362.()1任选非学位课否否工程结构耐久性与行为评估362.03任选非学位课否否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271.53任选非学位课否否高等胶凝材料学362.02任选非学位课否否材料热力学与动力学271.53任选非学位课否否材料射线衍射和散射分析2

31、71.53任选非学位课否否结构材料耐久性的设计原理362.()2任选非学位课否否土木工程材料新进展362.03任选非学位课否否非学位课学分要求0.()005008002学术活动601.04学术活动否是学术活动学分要求1.()005008003实践环节1202.04实践环节否是实践环节学分要求(不计入总学分)2.()总学分要求28.0(四)培养和学位的基本要求【培养环节的设置与要求,质量保证的措施,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等】1、学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为3年。如因特殊原因需延期毕业的,须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导师和学院同意,研究生处(院)审核,报学校批准。硕士研究生至多可延长学习年限一年。

32、在第三学期末到第四学期的第十周前完成开题报告。学校实行研究生课程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根据需要,在导师指导下选择适合的课程学习时间,在硕士论文答辩前应完成课程学分。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5年,其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2、培养方式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也可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生个人学计划,组织安排开题报告,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3、学位论文(1)开题报告具体要求详见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2)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1)规范性要求硕士学位论文的组成内容、版式格式、符号术语、语言表述、图形

33、表达、引文注释等应规范严谨。学位论文应包含如下内容:封面:论文题目(中英文)、论文作者、指导教师、学科门类、专业名称、培养单位、完成日期。独创性声明和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须有作者及导师的亲笔签字。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论文目录,以及公式、图表清单和符号及缩略语表。论文正文包含选题依据、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必要的附录。致谢。2)质量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应满足以下的要求: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工作量饱满,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一年。论文选题应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论文应表明作者己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文献综述应对所研

34、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论述与分析。学位论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试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对科学研究课题和较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科学、结果可信,且应具有一定的技术验证度或理论深度。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3)论文答辩学位论文与答辩工作按福州大学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管理实施细则(2012年9月修订)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其他要求详见福州大学最新文件。四、该学科的建设规划【从研究方向、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教学科研基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分别论证】(一)研究方向经过211工程三期的建设,“土木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形成

35、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研究领域,形成“超高性能建筑材料与复合材料”、“环保水泥基材料与耐久性”、”固体废弃物再生与应用技术”和“高分子材料与功能材料”4个主攻方向明确、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的稳定特色研究方向。这为“土木工程”学科一级学科下增设的二级学科“土木工程材料”学术型硕士点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该硕士点建设期间,进一步将这4个研究方向做大做强,实现土木工程结构与土木工程材料的交融与提升,培养土木工程急需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提高土木工程结构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二)师资队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注重对本校具有学术带头人潜质的教师的重点培养,力争培养和造就34名在土木工程材料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丰

36、硕教学科研成果的学术带头人。继续通过引进人才,吸纳海外内外著名大学与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如引入青年材料千人、有留学背景和科研潜力的年青博士等)。规划到2020年,力争使本学科副高及以上人数增加10名,总体形成30人左右的师资队伍,新增博士生导师34名。(三)人才培养依托“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师资与试验基础优势,突出土木工程材料特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宽广知识面和扎实基础理论知识的土木工程材料专门人才,适应我国现代土木工程对复合型创新性人才需求。十三五期间拟培养博士研究生25人,硕士生200人。(四)科学研究注重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十三五”期间争取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项,同时积极参与国

37、家以及本地区土木工程领域重大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获得国家基金、海峡基金或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参与国家重大研究项目的研究。五年期间,科研经费到款1200万以上,发表SCI、El检索的高水平论文50篇以上,申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项以上。(五)学术交流在五年规划中,继续开展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学术交流,承办2次本领域有影响的国际学术会议(ACF会议和第二届超高性能混凝土国际会议),与国内外著名土木工程材料相关学科建立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包括互派师资和研究生。重点资助主要学科教师每年参加一次本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内外材料学术会议,包括全球有最具影响的美国科学院TRB、ACF会议

38、等,逐年扩大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影响力。(六)教学科研基本条件及保障本学科依托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土木工程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开展相关教学科研工作。土木工程学院现有“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土木工程新技术与防灾减灾”“211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以及“结构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和“岩土工程”等3个福建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学院工程结构实验室为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由工程结构实验室、道路工程实验室、建筑材料实验室、交通工程实验室、岩土及地下工程实验室、给排水工程实验室、虚拟实验室、水利工程实验室、测量实验室组成。

39、建筑面积1.72万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总价值7307万元,其中大型、先进的实验系统有MTS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地震模拟振动台三台阵系统和压剪系统等。2009年中心成为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目前是福建省乃至周边地区学科专业最广、设备最齐全先进、技术力量最强的土木类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己向福建全省开放,并积极发挥与台湾教学科研交流的区域优势和对周边地区辐射的示范作用。福州大学具有场发射扫描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X-射线衍射仪、全自动微孔分析仪、四靶双离子溅射仪、万能试验机等大型贵重仪器。同时福州大学图书馆有千余种与本工程专业领域方面藏书和电子书籍。基于以上能够满足本学科教学与科研之需,同时为进一步加强本学科的教学科研条件,在学科建设期间,拟依托福州大学“211”重点高校的综合优势,充分发挥和利用实验室现有科研设备的科研能力,继续增加教学试验的先进仪器设备硬件投入,建设若干重大试验平台,为进一步争取国家级项目提供硬件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