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解剖和麻醉操作常规.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06010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臂丛解剖和麻醉操作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臂丛解剖和麻醉操作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臂丛解剖和麻醉操作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臂丛解剖和麻醉操作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臂丛解剖和麻醉操作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臂丛解剖和麻醉操作常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臂丛解剖及阻滞操作常规Z-TheskinmarkingsoutlinetheclavicleandStemo-Cleidomastodmuscle.ThemusclehasbeenremovedtouncovertheScalenemusclesandbrachialPIeXUS臂丛阻滞麻醉:适应证:上肢及肩关节手术。禁忌证:1、局麻药过敏;2、穿刺部位感染。操作前预备:1、病人预备:术前禁食水6-8小时,常规备皮。2、抢救用品:气管插管用具,麻醉机。操作程序:1、锁骨上法:(1)患者仰卧,患侧肩下垫一薄枕,头转向对侧,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孔巾。(2)在锁骨中点上约ICm处用局麻药做皮丘,

2、用61/2号3.5Cm注射针头向内、后、下方向进针查找第一肋骨,约进针l-3cm可刺中该肋,沿肋骨找到异感。无异感消失可沿肋骨扇形注药。(3)回吸无血,无气即可注药。(4)注药完毕亲密观看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并测定阻滞范围。2、腋路法:(1)病人去枕平卧头转向对侧,患肢外展外旋屈肘,手背贴于台面或呈举手礼状。(2)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单。(3)以腋动脉搏动最高点和最明显处为穿刺点,用61/2注射针头,与腋动脉呈45角向腋窝顶方向进针,入腋鞘时可有落空惑,放手后针随腋动脉摇摆。(4)回吸无血即可注药,然后将针退至皮下向上刺入喙肱肌注药5ml,以阻滞肌皮神经。(5)注药后亲密观看生命体征变化并测定阻滞

3、范围。3、肌间沟法:(1)病人平卧,头转向对侧肩胛骨下垫一薄枕,肩和手臂尽量下垂。(2)常规消毒皮肤,铺巾。(3)在前、中斜角肌肌间沟与第六颈椎横突平面交叉点做皮丘,用22号3.5Cm长穿刺针与皮肤呈垂直并略向尾侧方向进针,刺入神经鞘时可有落空感,触及臂丛神经可有坚韧感,患者上肢消失异感。(4)回吸无血、无脑脊液即可注药。(5)注药后亲密观看生命体征变化并测定阻滞范围。留意事项:1、穿剌针勿入血管及刺破胸膜,肌间沟法谨防剌入椎管内。2、注药勿过快。3、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禁用肾上腺素。4、常用药物浓度及剂量:常用1-1.6%利多卡因、2%普鲁卡因溶液,并加0.1%肾上腺素2-3滴。锁骨上径路注药剂量为20-3OmL腋径路为3040ml,肌间沟径路为10-15ml,如并用丁卡因30-40mg或布比卡因30-75mg,可延长作用时间。临床意义:1、可满意手、前臂、上臂及肩部手术麻醉并对腋、肘及肩关节脱位的复位可保证在无痛松弛下完成。2、目前冻结肩的冶疗及上肢各部分的痛苦治疗也广为应用。3、常用臂丛阻滞为肌间沟法,腋路和锁骨上路。其中锁骨上路易发生气胸,应予留意。各种入路应依据术者把握程度及手术部位加以选择。4、臂丛的并发症较多,除气胸外,有出血,膈神经麻痹,喉返神经麻痹,Horner氏征及全脊髓麻醉应在操作中加以留意,尽力避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