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08578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2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n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n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n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n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n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n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轨道交通11号线10标(曹杨路站)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编制:校对:审核: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三项管部轨道交通11号线10标项经部2009年6月acidity, mL.; M-calibration of the molar concentration of sodium hydroxide standard solution, moI/L; V-amount of the volume of sodium hydroxide standard solution, Ml; M-the weight of the sample, g. Such as poor meet

2、s the requirements, take the arithmetic mean of the second determination as a result. Results one decimal. 6, allowing differential analyst simultaneously or in quick succession for the second determination,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sults. This value should be no more than 1.0.

3、1, definitions and principles for determination of ash in starches, starch and ash: starch samples of ash the residue obtained after weight. Original sample residue weight of sample weight or weight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dry weight of the sample. Samples of ash at 900 high temperature unt

4、il ashing sample . The Crucible: determination of Platinum or other conditions of the affected material, capacity of 50mL. Dryer: has effectively adequate drying agent and-perforated metal plate or porcelain. Ashing furnaces: device for controlling and regulating temperature, offers 900 incineration

5、 temperature of 25 c. Analytical balance. Electric hot plate or Bunsen. 3, crucible of analysis steps preparation: Crucible must first wash with boiling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 then wash with a lot of water and then rinse with distilled water. Wash the Crucible within ashing furnace, heated at 900

6、 to 25 30min, and in the desiccator to cool to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n weighing,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目 录1工程概况- 1 -1.1工程概述- 1 -1.23600合流污水管概述- 2 -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3 -3施工筹划- 4 -3.1施工总体流程- 4 -3.2施工工期计划- 4 -4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技术措施- 5 -4.1SMW工法隔断技术措施- 5 -4.2地基加固技术措施- 6 -4.3封闭降水技术措施- 7 -4.4箱涵顶进技术措施- 8 -4.4.1箱涵制作- 8

7、 -4.4.2箱涵姿态控制措施- 8 -4.4.3箱涵顶进- 9 -4.5施工监测技术措施- 9 -5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 11 -5.1换乘通道施工应急预案- 11 -5.1.1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应急- 11 -5.1.2箱涵顶进过程中渗漏应急- 12 -5.1.3箱涵顶进过程竖向倾斜应急- 12 -5.1.4合流污水管安全应急- 13 -5.2应急准备- 15 -5.3应急响应- 15 -5.4应急演练和预案的评价及修改- 17 -5.5应急抢修材料设备- 18 -a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三项管部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方案(换乘通道施工)1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述轨道交通11号线曹

8、杨路站,位于普陀区曹杨路(凯旋北路白玉路段),车站建成后将实现11号线、3(4)号线、换乘远期规划的14号线四线换乘,因此轨道交通11号线曹杨路站是未来上海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一个重要枢纽车站。其中,实现换乘的重要环节就是11号线曹杨路站的换乘通道。11号线曹杨路站换乘通道位于曹杨路、凯旋北路路口,靠近3(4)号线曹杨路站与巴士一汽电车场一侧。该换乘通道部分位于运营中的轨道交通3(4)号线高架区间下;部分穿越3600合流污水支干管。换乘通道施工环境比较复杂,特别是穿越3600合流污水支干管施工难度极大,风险极高。详见附图01:换乘通道总平面图。11号线曹杨路站换乘通道为平面不规则几何形状基坑,一般

9、开挖标高-0.8m(深度4.3m,地面标高以+3.50m计),自动扶梯坑位置局部落深1.2m。换乘通道按照平面位置划分为3个区域进行分阶段施工,并根据各施工区域的实际施工条件,采用不同的围护形式:(1) 区:围护结构形式为850SMW工法桩,桩长14m,间隔插入700300H型钢,型钢长度L=12m。基坑开挖深度4.3m,箱涵制作部位落地43cm,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一道609钢支撑;(2) 区:围护结构形式为800钻孔灌注桩+1200选喷桩止水帷幕,钻孔桩桩长9.5m,止水帷幕深度14m。基坑开挖深度4.3m,局部落深1.2m,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一道609钢支撑;(3) 区:采用箱涵顶进穿

10、越3600合流污水管,合流污水管两侧采用搅拌桩地基加固,加固深度10m,比3600合流污水管底部深约2m。箱涵长度14.8m,外尺寸宽度7.5m和8m,箱涵外尺寸高度3.45m。箱涵前端2.2m长度作为箱涵机头,采用横断面U型形式,其余部分为封闭矩形横断面,机头前端设置刃脚,机头后端设置封隔墙。具体详见附图02:换乘通道围护结构平面图。附图0308:换乘通道剖面图。1.2 3600合流污水管概述3600合流污水管由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于19911992年施工建设,采用3600盾构从曹杨路、白玉路路口的14.5井出发,推进至曹杨路中山北路路口下的13井,推进里程从Z0000Z0371.878,推

11、进总长约372m,线路纵向坡度为0.843。根据相关了解,3600合流污水管道是上海市西北区一条重要的合流支干管,主要负责静安区、长宁区、普陀区等大部地区的雨污水合流输送。周边与3600合流污水管相关的泵站有:万航泵站、武宁泵站、华阳泵站、凯旋泵站、林家巷泵站、江苏路泵站等。3600合流污水管作为上海市西北区一条合流支干管,承载着非常大的输送任务,日输送量达102万吨之多。因此,确保3600合流污水管的安全运行尤为重要,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将针对该3600合流污水管采取一系列保护措施,确保其安全。3600合流污水管结构衬砌采用盾构管片,衬砌环由四块管片组成,采用通缝拼装,封顶块采用全纵向插入的

12、大封顶形式。环相螺栓采用A3钢螺栓,每环8只,每只图1-1 合流污水管断面图螺栓配以M24螺母和M24垫圈各2只(材料均为A3钢);纵向螺栓采用45钢,螺栓规格为M24250,每环数量为8只,每根螺栓需配一只M24预埋螺母和一支M24垫圈。同时为确保隧道使用阶段的功能要求,隧道底部还制作了流槽,主要为最底部395mm高的道渣垫层和上部浇筑的900mm高的250素砼(相当于现在C25素砼)流槽,如图1-1合流污水管断面图所示。根据地质报告,3600合流污水管全断面处于3a和3b的粉砂层中。该两层土层含水量丰富,易产生流沙现象,是本工程施工的最大难点和风险所在。因此,在设计和施工阶段,我们将采取一

13、系列措施,确保3600合流污水管的安全。2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根据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一期)工程9标段中山北路站(S14)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工程编号:2005-K-20-6所提供的资料,11号线曹杨路站换乘通道地质资料选择孔号:S14XZ1为主要参考。施工场地地基土层分划详见下表:表 21 场地地基土层分化表层号土层名称成因类型分布状况土体描述1杂填土遍布松散、夹建筑渣土2浜填土局部分布含黑色有机质3a灰色砂质粉土滨海-河口遍布松散稍密3b灰色粉砂滨海-河口遍布中密灰黑色淤泥质粘土滨海-浅海遍布中等强度1-1灰色粘土滨海-沼泽遍布中等强度1-2灰色粉质粘土

14、滨海-沼泽遍布中等强度(1) 第1层为杂填土,层底标高0.22m,厚度分布较均匀,其分布厚度主要受人为因素影响。(2) 第2层浜填土,层底标高-1.38m,厚度1.1m左右,分布较均匀。(3) 第3a灰色砂质粉土层,状态松散,层底标高-4.28m,厚度为3.90m,分布均匀;其下部为第3b灰色粉砂层,状态中密,层底标高-8.88m,厚度为4.6m。第3a灰色砂质粉土和3b灰色粉砂层,属于上海地区一般常见的砂(粉)性土,易产生流砂现象,对基坑开挖非常不利。(4) 第、1-1、1-2层层位分布比较稳定,土性亦较均匀。层和1-2层土性软弱,具有触变性及流变特性。本工程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补

15、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而变化。潜水水位约在0.31.5m。按上海市对地下水位长期观察资料:年平均地下水位一般在0.50.7m,实际应用时,地下水位按不利条件分别取地下水高水位埋深0.5m及低水位埋深1.5m。3 施工筹划3.1 施工总体流程根据施工平面划分为三个区域进行施工,首先施工区的SMW工法桩围护结构,同时施工完成箱涵出洞口地基加固,开挖基坑,并完成结构制作;然后施工区钻孔桩围护及旋喷止水帷幕,开挖基坑,并完成结构制作;在区结构完成后,在区预留箱涵胎模上制作箱涵结构,待箱涵强度养护达到龄期后实施箱涵顶进,箱涵顶进施工前完成区地基加固并养护到设计强度,以及箱涵顶进导向贝雷架的安装施工

16、。具体施工流程如图3-1所示:SMW工法隔断桩区:SMW工法围护区:钻孔桩围护区:地基加固区:基坑开挖+结构区:基坑开挖+结构区:箱涵顶进+密封施工准备工程结束图3-1 换乘通道施工流程图3.2 施工工期计划(1) 区:计划从2009年6月15日2009年7月15日完成围护结构施工;2009年7月16日2009年7月31日,完成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2009年8月1日2009年8月25日,完成结构施工。(2) 区:计划从2009年7月15日2009年8月5日,完成围护结构施工;2009年8月26日9月10日,完成土方开挖与基坑支护;2009年9月11日9月30日,完成结构施工。(3) 区:计划从

17、2009年8月26日2009年9月5日,完成箱涵制作;2009年9月6日2009年10月4日,完成箱涵养护及顶进施工准备;2009年10月5日2009年11月30日,完成箱涵顶进和接头制作。4 3600合流污水管保护技术措施本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大的难点和风险点,是通道横向上穿3600合流污水管,为了确保3600合流污水管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在设计和施工上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进行保护,确保换乘通道安全穿越3600合流污水管施工。4.1 SMW工法隔断技术措施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浅层存在3a灰色砂质粉土和3b粉砂层,该两层土在地下312m范围内,土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均较大,且含水量丰

18、富,在动水作用下以产生流沙现象。根据施工总体筹划,首先施工区基坑。在围护结构施工阶段,结合区基坑围护形式,采用SMW工法桩对3600合流污水管进行隔断保护。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4.3 m,SMW工法桩设计深度为14m,采用了较大的插入比(约为3.5:1),对控制围护结构位移有利。同时,由于浅层3a灰色砂质粉土和3b粉砂层内含水量丰富,基坑开挖需要进行降水疏干,而降水会引起土体沉降,对3600合流污水管的沉降控制不利。设计SMW工法桩桩底插入土层至少1m,因此围护结构完全隔断浅层砂性土层,为实现基坑封闭降水提供了条件。SMW工法桩施工过程,本身会对周边土体产生扰动,引起土体隆沉现象。根据轨道交通1

19、1号线曹杨路车站主体基坑施工期间,对3600合流污水管采取SMW工法桩隔断保护措施经验和监测数据分析,选择适合的施工参数可有效控制SMW工法桩施工期间以及工后3600合流污水管的沉降。注:车站主体施工期间采用SMW工法隔断桩桩长30m,水灰比1.6,钻进速度0.60m/min,提升速度1.50m/min。单桩施工过程中,3600合流污水管最大隆起值0.58mm。施工完成后20天累计沉降值(共16个沉降监测点):-0.45-1.77mm,平均累计沉降值:-1.10mm。本次SMW工法桩施工拟参考上述施工参数,并结合施工过程中对3600合流污水管的监测情况进行分析调整。SMW工法隔断桩施工要点:(

20、1) SMW工法桩采用850深层搅拌桩,施工设备使用三轴搅拌桩机。施工前在工法桩顶部开设1000mm1000mm应力释放槽,将三轴搅拌桩施工产生的土体应力通过应力释放槽得以释放,减少对周围土体的扰动。(2) 搅拌桩机在钻进和提升过程,应缓慢均匀进行,充分置换孔内土体,并使水泥浆与剩余搅拌土体充分均匀混合。 (3) 搅拌混合土体在固结过程中会失掉部分含水,周围土体会产生微量沉陷,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水泥浆水灰比例(根据经验选择水灰比1.6比较适合,具体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调整),确保成桩过程顺利的情况下,减少工后土体固结的失水量。(4) 搅拌桩施工完成后,及时插入工法桩型钢,严格控制垂直度,确保

21、型钢能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顺利插入到设计深度,严禁锤击插入型钢造成周围土体在震动作用下产生扰动和位移。(5) SMW工法桩主要施工参考参数:表 41 SMW工法施工参数表序号控制项目参考参数备注1水灰比1.62钻进速度0.60m/min3提升速度1.50m/min4水泥浆压力0.30.7Mpa5水泥浆流量200L/min6空气压力0.30.5Mpa4.2 地基加固技术措施换乘通道箱涵底部进入3a灰色砂质粉土1.2m左右,在箱涵出动时,防止机头工作面土方坍塌,需要进行出洞地基加固。同时为了加强靠近3600合流污水管一侧的SMW工法桩的挡土作用,减少围护结构变形引起土体沉降和位移,区基坑开挖前对顶

22、进箱涵出洞部位进行搅拌桩加固(搅拌桩施工方法及参数参考SMW工法桩施工)。主体车站施工期间设置的SMW工法隔断桩及本次施工SMW工法桩之间,位于3600合流污水管两侧的土体采用搅拌桩进行加固。加固深度为10m,即从地面标高+3.50m标高-6.50m。搅拌土体加固的作用:一是为了增强区基坑的围护结构刚度,避免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产生较大的位移和变形;二是为了在箱涵顶进过程中,防止下部砂性土流失对3600合流污水管产生破坏作用。搅拌加固强度按照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7Mpa进行。顶进箱涵与车站主体相连接的进洞处,结合前期主体基坑施工期间采取的SMW工法隔断桩进行加固。车站主体地下连续墙与前期

23、SMW工法隔断桩之间的空隙,由于受到空间的限制,无法采用搅拌桩进行加固,因此拟采用高压旋喷桩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加固强度按照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7Mpa 进行。4.3 封闭降水技术措施换乘通道施工分成3个区域,其中区和区采用明挖法施工,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砂性土层中含水量丰富,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进行降水疏干处理,将坑内水位降至基坑地面一下至少1m深度,确保基坑内土体的干燥。针对基坑明挖施工需要疏干降水的施工要求,同时必须满足3600合流污水管的安全要求,明挖部分基坑围护结构采取了加深措施,使得围护结构完全隔断3a灰色砂质粉土和3b粉砂层,并进入下部淤泥质黏土层至少1m。确保明挖基坑疏干降水过程

24、中,坑内潜水与坑外潜水完全隔断联系,使得坑外水位不受坑内水位下降的影响。可能封闭降水过程中,必须加强水头高度的控制,以满足坑内开挖面干燥为原则,同时确保基坑开挖到底时水头高度位于坑底以下1m左右,严禁过分降水导致围护结构向坑内位移,进而引起周边土体产生位移和沉降,对3600合流污水管的安全造成危害。根据开挖深度和降水深度要求,明挖基坑内采用射流井点进行短促降水,尽量缩短降水影响时间,确保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井点深度10m,井点间距约10m,在基坑范围内均匀布置。施工区和区内拟总共布置10口降水井点,其中区布置8口,区布置2口。4.4 箱涵顶进技术措施换乘通道结构底板与3600合流污水

25、管之间的垂直净距离仅18cm,由于地质因素和3600合流污水管的重要性,本工程换乘通道施工采用非开挖顶进箱涵技术,防止3600合流污水管因上部覆土被卸载而产生上浮产生管线结构破坏。4.4.1 箱涵制作箱涵采取现场制作,利用区先施工完成的结构地板作为制作胎模,因此区用于制作箱涵部分的底板制作有特殊的施工要求。首先,该部分底板落低430mm(箱涵地板厚度400mm),待箱涵顶进结束后,采用钢筋砼补充至箱涵底板顶面高度;其次,用于制作胎模的结构底板平整度及标高必须严格符合设计值,施工时可采用高强砂浆找平,确保箱涵的底板平整度和箱涵的底板标高。箱涵制作前,首先在混凝土胎模上满铺2mm厚薄夹板;然后在薄

26、夹板上均匀涂抹23mm厚黄油;最后再平整满铺20mm厚夹板作为箱涵结构制作的底模板,底模板必须临时固定牢固,防止在制作箱涵的过程中发生滑动。准备工作就绪后,在底模板上扎筋、立模、浇筑箱涵结构,箱涵制作必须确保其外形尺寸与设计尺寸相一致,待养护至设计强度后实施顶进。4.4.2 箱涵姿态控制措施箱涵顶进过程中,除通过测量手段控制箱涵顶进姿态外,为了防止箱涵出洞后由于重心外移,产生“磕头”与3600合流污水管顶部相接处,或者由于土体挤压产生“抬头”现象。在顶进前采用“321”贝雷架制作箱涵导向桁架,箱涵制作时在箱涵顶部预埋钢板(用于焊接导向滑槽)。在箱涵顶进出洞口两侧,设置2根钻孔灌注桩(满足抗拔、

27、抗压要求),桩顶加高至箱涵顶面以上2m,桩顶内预埋连接钢板。钻孔桩作为导向桁架位于出洞口处的反力基础;位于箱涵进洞口两侧,在主体围护结构圈梁上,制作钢筋混凝土基础,并在顶部预埋钢板作为导向架反力基础。首先,在进、出洞两端的反力基础上分别架设2组贝雷架横梁,每组横梁使用3榀贝雷架,紧密排置,刚性连接。横梁标高误差控制在2mm范围内,确保纵梁安装精度;然后,在横梁下部平行于箱涵中心轴线,对应箱涵上滑槽位置分别安装2组贝雷架导向纵梁,每组3榀,共6榀。导向纵梁与横梁牢固连接,安装轴线误差控制在2mm,标高误差2mm;其次,在纵梁下沿滑槽中心轴线安装500300型钢,作为导向滑槽轨道,轴线误差控制在2

28、mm,标高误差2mm。导向桁架设置,详见附图09:导向贝雷架剖面图。4.4.3 箱涵顶进正式顶进箱涵前,在出洞口安装防漏装置,并在箱涵上设置测量定位标志,顶进过程中对箱涵前进的姿态进行测量,并以实测数据指导纠偏。缓慢将箱涵推进至出洞口处,并使箱涵刃脚切入SMW工法桩内,凿处SMW工法桩加固土体至箱涵底板地面,并按照1:0.5对外侧出洞加固土体放坡,割除出洞口SMW工法桩型钢。SMW工法桩内型钢割除标高必须严格控制,割除后的型钢顶标高比箱涵底面标高低2cm,型钢切口必需平整。继续推进箱涵向前,使得刃脚切削土体进入机头内,在机头内采用挖机进行挖土,同时机头内土体保留1/3高度,防止开挖面土体滑落,

29、造成3600合流污水管顶部覆土减少产生上浮趋势。一边推进一边挖土,同时跟踪测量箱涵的顶进姿态,并通过千斤顶推力调整进行姿态纠正,确保箱涵能够按照设计轨迹顺利进洞。箱涵顶进前凿出进洞口处车站地下连续墙,并安装进洞防渗装置。但车站主体施工期间设置的SMW工法桩需要完整保留,防止渗漏和坍塌。待箱涵顶进末端,刃脚切入进洞处SMW工法桩水泥土内,并确保无渗漏的前提下,割除进洞处SMW工法桩,然后继续顶进至最终位置。最后,快速施工进、出洞处的密封,并采用钢筋混凝土将箱涵与两端的内衬墙浇筑成整体。4.5 施工监测技术措施换乘通道施工过程中,针对基坑围护结构变形、支撑轴力、地下水位、3600合流污水管沉降等内

30、容进行监测。确保换乘通道施工期间基坑本身和周边环境、管线的安全。监测点布置如下:(1) 靠近3600合流污水管一侧SMW工法桩内,间隔5m左右布置一根侧斜管,侧斜管深度与SMW工法桩深度相同。对应侧斜管布置围护顶部位移观测点和沉降观测点。其它部位按照15m左右布置侧斜管、墙顶位移观测点和墙顶沉降观测点。总计布置测斜管17个,相对应墙顶位移观测点和墙顶沉降观测点各17个。(2) 支撑轴力计全部采用表面应力计,在钢支撑安装好后,设置在钢支撑管壁上,靠近3600合流污水管一侧加密布置,总共布置6组钢支撑轴力计。(3) 地下水位观测孔布置于基坑围护墙附近,在靠近3600合流污水管一侧布置2个,在靠近巴

31、士电车场一侧布置1个,总共布置3个。(4) 在3600合流污水管顶部钻孔布置直接沉降观测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拟按照4m间距布置沉降观测点,总共布置25个,监测长度范围100m。换乘通道施工监测点布置情况,详见附图10:监测平面布置图。u 施工监测频率:由于换乘通道施工采取分区、分阶段进行,施工监测频率根据施工内容和影响范围进行动态控制,具体监测频率设置如下:(1) 围护结构施工阶段:施工作业点与3600合流污水管之间距离20m时,监测频率为1次/天;当20m施工作业面与3600合流污水管之间距离10m时,监测频率为2次/天;当施工作业面与3600合流污水管之间距离10m时,采用跟踪监测,监测

32、间隔时间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加密,确保动态掌握监测信息。(2) 区和区基坑开挖阶段:监测频率2次/天,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频率调整,必要时进行加密。(3) 箱涵顶进阶段:3600合流污水管沉降情况采取跟踪监测,为施工提供及时指导信息。u 监测警戒值:表 42:施工监测警戒值表序号监测项目变形速率累计变形量备注13600合流污水管沉降1mm/24h5mm差异沉降1mm2围护测斜2mm/24h5mm3围护墙顶位移2mm/24h5mm4围护墙顶沉降2mm/24h5mm5支撑轴力20%设计值80%设计值6坑外水位沉降100mm/12h500mm*注:表中所示数值均为绝对值,包含正值和负值。5 应急预案和快速反

33、应机制轨道交通11号线曹杨路站,与3(4)号线换乘通道施工,涉及到3600合流污水管的保护,特别是换乘通道穿越3600合流污水管施工,施工难度大,风险系数高。为了应对换乘通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确保采取的一切切实有效的措施能够将危害控制在最低限度内,减小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制定应急预案具有重大意义。5.1 换乘通道施工应急预案5.1.1 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应急围护结构变形过大可能造成周边土体向坑内产生较大位移和产生较大沉降,特别是靠近3600合流污水管一侧围护结构产生较大变形时,可能危及到3600合流污水管的安全。为了确保围护结构的变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根据

34、不同情况采取如下措施:(1)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密切监测基坑围护结构的变形情况,做到监测信息准确、及时,为后续采取技术措施提供信息指导;(2) 当发现围护结构变形速度加剧,继续开挖可能会超出安全控制范围时,采取在开挖标面快速增设支撑的措施,对基坑支护体系进行加强,并跟踪进行监测,确定增设支撑围护结构稳定后,方能继续开挖,否则立刻采取回填措施;(3) 当围护结构变形速度增大,危及到基坑和周边环境安全时,及时回填基坑至原地面标高,并对基坑围护结构采取补强措施,重新支撑、开挖;5.1.2 箱涵顶进过程中渗漏应急箱涵顶进施工过程中,防渗漏应急措施,分为三个阶段:(1) 出洞阶段:在顶进前虽然已经安全了

35、防渗漏装置,但在出洞过程中可能出现防渗漏装置密封不够严密的可能,一旦出洞时发生洞口渗漏情况,采用聚氨酯在出洞口围护外侧进行注浆,将洞口渗漏点进行封堵密封,并对防渗漏装置进行修复。(2) 正常顶进阶段:由于箱涵底部进入3a灰色砂质粉土层约1.2m,可能出现箱涵刃脚处出现涌沙现象,一旦水土流失,可能会造成3600合流污水管底出现空洞,因此必须严格防止涌沙现象的发生。一旦出现刃脚处出现涌沙,应立即暂停推进,并在箱涵“机头”内注满膨润土泥浆,平衡地下水压力,防止继续涌沙。后续推进改为边往机头内注入膨润土泥浆,边出土推进施工,始终确保地下水压力平衡。(3) 进洞阶段:在进洞口靠近主体车站内衬结构处,设置

36、安全门,待机头进入进洞口防渗装置后,检查密封是否完好、是否有渗漏现象。一旦出现渗漏现象,立刻关闭安全门,并在进洞口采用聚氨酯进行注浆堵漏,待完全密封后,将箱涵顶进到位,打开安全门,快速进行永久性密封。5.1.3 箱涵顶进过程竖向倾斜应急箱涵顶进过程中发生竖向倾斜有两种可能:一是箱涵机头上浮,导致顶进受阻,在导向桁架的抗浮作用下,迫使箱涵“低头”,造成箱涵下部土压力增大,对3600合流污水管造成挤压;二是箱涵随着顶进的进行,箱涵重心前移,出现机头向下倾斜趋势,致使推进受阻。针对上诉两种可能,采取相对应的应急措施:u 针对第一种可能性,一旦出现机头上浮导致顶进受阻,压迫3600合流污水管的情况发生

37、时,采取的应急措施:立刻暂停顶进,减小千斤顶力;在机头刃脚处适当进行超挖,释放下部土体应力,使得机头产生下沉趋势;后续顶进过程中,放缓顶进速度,确保下部土体因挤压产生的应力能够及时释放。u 针对第二种可能性,一旦出现机头向下倾斜导致顶进受阻,采取的应急措施:立即暂停顶进,减小千斤顶力;卸处机头内的土体,但必须确保无涌沙现象发生;在箱涵尾部进行堆载,使箱涵重心后移;继续推进过程中,一边推进,一边根据需要进行加载,防止箱涵向下倾斜压迫3600合流污水管。5.1.4 合流污水管安全应急换乘通道施工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都是为了确保3600合流污水管的安全。作为应急预案的一部分,应当对最不利情况进行考虑,即

38、一旦3600合流污水管出现险情情况下的应急措施。(1) 换乘通道施工前,与水务部门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取得联系,并建立应急管理网络和紧急联系方式。图 51 3600合流污水管应急管理网络3600合流污水管应急管理网络中各主要成员联系名单及联系方式,见表5-1。表 51 3600合流污水管应急管理网络成员联系表序号职能部门联系人电话1水务局马远东13601918111张煜伟136119584552区建委章建国13501987166彭 波133862787913重大办张友伟13002152609朱晓峰138188832134项目公司杨 军13901636990王仪融133018653835隧道公司杨

39、 磊13801778530沈 敏13817866785金国鑫138166954346市政质检站徐振峰139016579197普陀工务所陶金龙137017758338城投公司苏 平13331835678(2) 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建设方与应急管理网络中的各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确保工程安全和3600合流污水管的安全运行。(3) 若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险情危急3600合流污水管的安全,施工单位应及时通知排水运行公司、区防汛办、水政所等有关单位做好应急准备,并及时组织人员、设备排除风险,并将处理信息和结果及时通报各相关职能部门。(4) 若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较严重事故,对3600合流

40、污水管产生一定影响,各责任单位应迅速报告排水市中运营有限公司和市水务局“水务热线”,迅速采取有针对性的抢险措施,将事故损和影响降到最低。(5) 若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生重大事故,造成3600合流污水管破坏,应及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停泵断流应急措施,各相关泵站采取“放江”应急排放措施。根据3600合流污水管损坏情况,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恢复3600合流污水管的使用,将损失程度降到最低。5.2 应急准备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抢险小组,下设副组长和组员,并由项目经理部副经理和安全员及相关人员组成。该小组主要负责险情的发现、汇报和即时采取处理措施,以及平时应急抢修材料的购置、检查

41、、保养和维修,相关人员平时培训和演练等工作。表 52 应急小组组成和职责情况表岗位职务职责组长项目部经理负责事故发生后的组织、采取应急抢险措施和编写事故报告向上级汇报并做好预案的实际效果的评价和修改工作。副组长项目部副经理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平常的检查和事中处理工作。专员项目安全员负责平常的演练、培训和检查工作;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做好记录,并在项目经理的指挥下,有责任保护好事故现场。组员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及班组安全人员积极参加演练和培训;在事故发生过程中,在项目经理的指挥下,积极排除险情,抢救伤员,并保护好现场,协助专员做好事故记录工作。5.3 应急响应在施工过程中,一旦预防措施失效,发生险情。项目

42、部应急小组应立即运转,按照规定程序进行险情汇报、处理和评价工作。(1) 一般事故的应急响应: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值班人员立即向值班应急小组成员汇报。值班人员应根据发生事故的程度和部位,及时向项目部经理汇报。项目经理应召集应急小组成员,组织相关人员和应急材料及设备,针对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采取针对性应急措施进行处理,防止事态扩大。在事故得到控制后,由项目经理负责向公司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汇报事故发生原因和处理措施,并组织编写事故报告,在24小内向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工会以及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2) 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当重大事故发生或一般事故扩大形成重大事故后,项目经理接

43、到值班人员情况汇报,立即组织应急小组和相关人员,抢救伤员和排除险情,制止事故蔓延扩大,并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为了事故调查分析需要,现场人员在项目经理的组织下保护好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和排除而必须移动现场物件时,由应急小组专员做好标记,供事后查证。清理事故现场应在调查组确认无可取证,并充分记录后方可进行。不得借口恢复生产,擅自清理现场造成掩盖事故真相。另一方面,项目经理应立即向公司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汇报情况,并组织人员记录情况和编写事故报告,在2小内向劳动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检察机关、工会以及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应急小组专员应做好事故记录,主要内容如下:l 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气象等情况;

44、l 发生事故的原因和采取措施及效果的描述;l 有无人员伤亡。记录伤亡人数量和姓名、单位、职务,以及受伤原因、程度等情况;l 有无设备损坏或异常情况,并记录好设备损坏程度、原因和事故前后的位置;l 是否发生有害气体、物体扩散,并记录逸散造成的破坏情况、状态、程度和散落情况等;l 记录事故发生前劳动组合、现场人员的位置和行动;l 记录事故物证的特征、位置及检验情况等;l 根据事故类别和规模,绘制涉及范围等一些简要图片; 另外,应做好现场拍照工作,作为事故协助物证记录,的主要内容如下:l 方位拍照,要能反映事故现场在周围环境中的位置;l 全面拍照,要能反映事故现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l 中心拍照,反映

45、事故现场中心情况;l 细目拍照,揭示事故直接原因的痕迹物、致害物等;l 人体拍照,反映伤亡者主要受伤和造成死亡部位;5.4 应急演练和预案的评价及修改应急演练是贯彻“安全生产,以防为主”主要思想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项目部的应急演练采用定期培训、组织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表 53 应急演练情况汇总表演练对象每年演练和培训时间演练和培训形式备注项目经理30学时l 组织专项学习例会,全体人中参加,由专员主讲;l 组织相关班组进行相应实战模拟演练,并进行评分;l 组织相应讲座,请公司及安全主管部门相关人员主讲。l 学习例会和演练每月一次;l 讲座不定期举行,至少3次;l 汛期前或特殊情况增加一次。专员

46、40学时其他管理人员20学时特种作业人员20学时职工15学时应急培训内容根据公司相关文件和教材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并作为考核内容。同时必须保证内容的浅显易懂和针对性要强。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方面:(1) 相关安全知识教育,包括险情的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的种类、针对预防措施和处理过程;(2) 相关安全技能教育,包括常规人员抢救技能、事故常规处理方法,火灾等危险情况发生时的自我保证措施;(3) 事故案例教育,主要通过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原因分析、事故教训及预防事故发生所采取的措施教育职工。当事故妥善处理完成后,项目经理应组织人员针对事故发生原因,处理措施进行分析,编写事故处理总结材料,作为应急预案评价依据。针对实际情况处理效果,对应急预案进行适当修改,使其更符合今后施工情况。5.5 应急抢修材料设备作为应急预案的一部分,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有移动堵漏设备系统集装箱两套,可随时应对突发事故。此外,施工现场应保证下列设备材料的储备:表 54应急设备材料储备序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