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规划计划任务完成情况.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213188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规划计划任务完成情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规划计划任务完成情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规划计划任务完成情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规划计划任务完成情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规划计划任务完成情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规划计划任务完成情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规划计划任务完成情况.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小学规划计划任务完成情况本学年,XXXX小学在全面贯彻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校本“向美课程”,五育并举,立德树人,实施“向美教育”,让教育美起来。刚刚过去的这个学期,在学校校长的引领下,全体教师从一本本专业书籍中读出了研究型教师的教育情结,从一次次课例研究中发现了课堂中的真实问题,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教研的基本思路,研发一种紧贴课堂,由低阶思维转向高阶思维的教研模式,从而实现一种探索性的教学变革。一、理论储备,助力研究新学期伊始,XXXX大学XXX博士的学习共同体走进XXXX小学的阅读世界。关于这本书,全体领导和老师们一读再读,从三番五次的线上讨论,到不计其数的线下讨论;从与教科院

2、领导的困惑式探讨,到与教研组长以上干部的问题式研讨,再到与各科一线教师的片段式讨论,从中找到了共鸣、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了应用于实践的做法。使我们的课堂由“教授的场所”转换为“学习场所”,也使我们的课堂观察由观教走向查学。带着这种研究型的情结,我们相继共读了教了不等于学会了课例研究我们一起来,使我们的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更加深入。二、落地生根,实践研究,(一)开展主题教研。1.学期课程纲要撰写教研。利用假期教师培训,首先开启学期课程纲要的撰写。经历迷惑、懵懂、学步、理解、分析、查找等阶段,我们明白树与森林的关系。深刻理解学期课程纲要的四要素: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3、课程纲要是对学期任务的总体预案。新学期开始,老师们学期第一课的首要任务把学期课程纲要通报给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知晓学期学习目标,知晓评价性任务;课程纲要张贴在教师教本扉页,它像一张地图指引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真正贯通了课程标准、教材、教师、学生之间的联系,从教走向学,实现目标导航的作用。2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有了地图,接下来要具体对接。目标拆解到每个单元,以目标为引领实行学科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我们将基于理解力教学的单元备课表进行修改,再次研读课程标准,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单元教学的系统设计。单元课标的对接,学情的具体分析,单元基本理解的研究,具体评价任务的细化,评价标准与模式的完善,实现

4、所评即所教、所评即所学。学科的大概念是学科核心素养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是依据课标、教材寻找和验证出来的。教师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时,先要确定单元及其相应的大概念,再进行目标的叙写。以数学学科为例,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小单元解构、大单元整合、教学评一致性的进阶式评价,小单元结构,先提取核心概念,在核心概念的引领下,将原本零散分布在课本中的知识点打碎、重构,整合优化成新的课时标题。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特征,课型由传统的三种课型,重新规划为种子课、生长课、整理练习课、综合拓展课四类。大单元核心概念的整体优化主要是指复习课,是跨学段的。例如加法的复习,从算法的角度看,凑十、凑百、凑千、凑一都是不同的算法

5、,但就本质而言,都是凑整。几何图形的复习用移动、累加、转化这几个核心概念来统领小学段各年级几何图形的学习。大单元的三种课型主要是实现学科间融。3 .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研究针对“评价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开展头脑风暴式培训学习。我们理解:表现性评价是基于单元目标,从任务和量规两方面进行。任务评价贯穿于单元整体教学始终,借评价促进目标达成,借评价调整学习活动。那如何撰写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怎样将评价科学适切地嵌入教与学中;如何有效组织实施指向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如何做到在教学中适切呈现评价任务、准确收集评价信息、有效处理评价信息,如何通过评价反馈学生学习表现及时调节后面的学习活动,体现真实

6、情景“教学评”相一致,我们依思考促行动,借思考改课堂行走过程。借思考呈现深度思考的课堂,培养产生深度思维的学生,让课堂学习呈现最美的学习状态。(二)体验浸润式培训培训是加速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的途径。我们抓住寒暑假这一教师集中培训的最好时机。课例研究三步走:撰写学期课程纲要、单元整体教学、课时教学。起初,我们将九科分成两组进行。依托资源,发挥优势,主要由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两位主任进行个人学习的校级学科培训。偏向语言类的语文、英语、音乐一个大组,由潍坊市语文领军人物卢静带领研究。数学、美术、体育、微机等学科,由潍坊市数学领军人物焦玲带领研究。培训任务驱动学习,交流、碰撞、引领、提升。老师们对“课

7、程纲要”的叙写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接着团队老师带着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材、笔记本电脑,形成教研组学习共同体,开始“实战操练”。编写中,在深入思考的过程中,老师们经历迷茫与困惑,经历“柳暗花明”的惊喜愉悦,培训末尾将收获在核心研究团队里交流分享。实践中我们及时狂补理论短板,利用微信群展开学习崔允鄢: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即让学科教育回家、张奠宙马文杰:简评“数学核心素养”前沿研究。达到理论和实践双线并行。5月7日下午,所有学科集合,展示最深的打磨,展示最美的思考,进行最美的行走。(三)问题驱动深度教研2021年春天,在市教科院的高度引领下,在陈晶晶博士学习共同体阅读学习研究下,我们的课

8、堂研究观察由观教走向察学,我们对接学生和教师两个维度进行观课量表的设计。课堂量表的实施让我们的观课更加直观,更加准确。以具体数据评价课堂的发生,以学生的具体表现反馈原始课堂的真实状态。核心团队成员走进学生中间,对准焦点学生,以白描性的语言,关注学生学习历程,关注学生课堂心理特征,认知风格,以此为契机撬动教学环节的设计,倾听学生,倾听教师,倾听生命成长每一次拔节的声音。观察员借数据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合理性,教学设计的实效性,教学评价助推力,观察、改变、研究、提升,绽放绿色生命课堂。(四)共同体互助教研研究的深入,暴露一线教师掌握理论知识的匮乏。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合作才能共赢

9、。为改变这一现状,在市教科院的统一部署下,我们又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组建学校学科核心团队。“学科核心团队”以课题研究和主题研究活动的主线,带动团队成员教师的成长;二是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由诸城市教科院以城区学校为核心组建,以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最大限度实现教师间、学校间的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改革效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促使教师在团队中迅速成长。XXXX小学作为第三共同体的核心学校,带领7所学校相继进行了共同体内的备课、说课、赛课等活动,在学习、切磋中,实现共赢。今年4月份,我校数学学科青年教师郁逸菲代表共同体参加全市的“评价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的说课比赛,获得了全市第一名的成绩;5月,数

10、学学科青年教师康美玲,美术学科青年教师李瑛代表共同体参加全市“评价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获得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们第三共同体推出的8位学科教师,在全市比赛中,取得6个第一名的好成绩。三、深度对话课例研究课例研究启动年,我们研究的主题是(深度对话教学),课例研究推进年,我们研究的主题是基于课堂问题的研究、课例研究的深化年。我们研究的主题是评价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课时设计要专业化地呈现学习目标、评价内容与教学过程,最终要落脚到学生的“在学习”“真学习”“深学习”o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构建“一备二说三磨四研五思”五大环节,运用量表,从环节入手,相互衔接,相互推动,系统完善和整体构建课时课例研究模式。

11、按八大流程行进:11.选择研究对象;2.基于学生需求选择研究主题,确定学习内容;3.设计学情前测单进行调查,确定学习目标;4.基于目标设计评价性任务和评价标准;5.根据任务设计教学活动;6.为了解本次设计的核心概念是否能深入知识的本质,设计的教学活动(表现性任务)是否具有针对性,能够很好地达成目标,对学生进行后测和访谈,教师跟进反思,以获得全面而科学的改进依据。7然后进行新一轮设计与实施,8.最后撰写研究报告】。通过这五种组织形式进行深入地课例研究。【不同内容+不同教师+借鉴改进;同一单元+不同教师+循环改进;同一内容+不同教师+对比改进同一内容+不同教师+接力改进;同一内容+同一教师+连续改

12、进】我们的校本课程也积极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课例研究,“儿童文学进校园-整本书阅读”主题阅读课程活动,我们开展了六年级共读小王子的课例研究,基于四种的课型的不同目标,我们设计了基于目标的评价性任务。通过评价任务的实施,监测学生的阅读收获;学校特色课程古琴教学,同样也积极开展教学评一致性的课例研究。四、研究实践,成果斐然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走到今天,我们也取得了些许成果,有了看得见的成长。1.学生:在课堂的对话性实践中,学生彼此相互尊重,倾听对方的见解,形成彼此的主张,发现各自的困惑,展开互补的讨论。学生的学习力不断提升,逐渐由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呈现最美的学习状态。2 .教师:教师

13、们通过实际操作,转变观念,提升解读课程标准的能力,设计评价性任务的能力,基本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课堂上,同时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课堂上教与学的新样态。3 .学校:学校的知名度提高了。2020年11月4日,学校为枣庄教科院观摩团队呈现了“基于标准教学评一致性的课例研究晒课活动”,共开放了11门学科,参与课例研究的核心团队成员共有70多名。枣庄教科院的领导老师全程参与我们的课例研究活动过程,2021年4月、5月,聊城冠县的教育考察团和巨野教育考察团相继来校参观学习。考察团对我们基于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020年学校评为XX省课程实验基地学校。4 .共同体:

14、共同体8所学校通过“评价性任务的设计与实施”的课例研究的三备、三说、三赛活动,激发了教师课例研究的热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五、下步规划,细致深入结合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021工作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坚持五育并举,深化课例研究,加强教学改进,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好第三共同体的教学引领工作。1.提升课程育人实效。加强向美课程建设,以培养“美德、美智、美体、美情、美行“的最美少年为育人总目标,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整合荣通为学校5321课程体系。2 .激活学生成长动力。重视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培养,开发习惯培养微课程

15、;中高年级有序推进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培养学习者具有想象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充分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和多元需求,推荐适性、适才的学习方式和目标,为其量体打造最适合的学习增长曲线,运用策略和工具,让学习者实现深度学习,达到自己能达到的深度,享受学习的自由和幸福。3,继续聚焦“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将课例研究作为半日教研、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以语文、数学牵头,教研工作朝向“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以校情和学情为基点,确定研究思路与方法,依托基于课标的教学评一致的策略,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4 .带动第三共同体创造性完成教科院“三说”、“三备”和“讲课”活动。盘活共同体之间的互帮互学活动,为城市和乡村学生创造幸福快乐的学习之路。5 .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课堂评课教学的研究,以问题驱动半日教研,完善课堂评价标准,以学生个例学习研究带动评价的具体性,用学生真实有效的学习为评价课堂的主要标准。6 .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将各种资源整合成课程,以学科基本概念与关键内容、技能为骨架,以大概念聚合单元内容。构建立体综合课程。培养教育者要把握学科的本质,关注学习者独特的经验、个体的生活,让每一位老师都有看得见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