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探索发展学校本位课程.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15331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5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校园探索发展学校本位课程.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以校园探索发展学校本位课程.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以校园探索发展学校本位课程.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以校园探索发展学校本位课程.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以校园探索发展学校本位课程.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校园探索发展学校本位课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校园探索发展学校本位课程.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以校園探索發展學校本位課程,臺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 張子超,以校園探索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傳統的教學強調概念知識的傳遞,以課本的知識作為教與學的中心,把教室作為主要的教學場域,至於學習的情境與知識的生活意義和應用,就在無形中給忽略了。,以校園探索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學習的題材:課本內容 學校本位課程;學習的場域:教室 校園與社區;學習的成果:知識背誦 生活問題研究與處理的能力,以校園探索發展學校本位課程,校園是一個具有豐富教學內涵的學習場所,校園探索則是一個合適的教學活動。,杜威說:想要改變一個人,必須先改變環境,環境改變了,人也就被改變了。,以校園探索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分六大部份說明:A.校園探

2、索活動B.學校本位課程C.綠色學校D.永續校園改造計畫與教學活動E.校園探索的課程發展F.校園環境調查,A.校園探索活動,戶外教學的五個原則:少教多共賞(Teach less,share more)傾聽學生的意見(Be receptive)掌握學生的注意力,激起眼、耳、鼻、心等的敏銳感官能力(Focus students attention without delay)先看、先聽、先體驗、後說(Look and experience first,talk later);讓喜悅的感覺彌漫整個體驗的過程(A sense of joy should permeate)。,A.校園探索活動,流水學習法

3、(flow learning)激起熱切的心(Awaken Enthusiasm)集中注意力(Focus Attention)直接體驗(Direct Experience)共享歡欣、啟示、領悟、鼓舞等(Share Inspiration),A.校園探索活動,校園探索活動之利用校園的生態與景觀可以實施自然體驗的戶外教學,使學生獲得環境敏感度與美感。優勢:藉由此激發並增進學生對環境觀察的敏感度,使學生能發現多樣的校園環境生態,培養學生觀察與發現問題的能力。,A.校園探索活動,校園探索活動之 例如:校園尋寶發現之旅、尋找校園創意的符號。,A.校園探索活動,校園探索活動之二藉由校園與社區的人文資源和環境

4、議題,可以發展議題探索的教學設計。優勢:應用地區鄉土資源進行設計與教學,使學習內容生活化與意義化;採用地區性環境議題之探索與解決為導向,使學生獲得主動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A.校園探索活動,校園探索活動:2環境議題的教學設計。例如:1.失去部落的卡拉社人(水庫議題)2.環境議題主題統整(垃圾議題)(繪本)參考資料:教材設計可參考約瑟夫、柯內爾的書籍,以校園探索發展學校本位課程,網路資料:1.國小北市興華國小校園步道http:/2.國中東方威尼斯-淡水美的巡禮http:/=633.高中新莊采風http:/=861.華江國小 教師兼主任 翁世盟 轉化與象徵校園內現成物的利用(教案)()2.永安國

5、小 明水大樹(教案)http:/=7,B.學校本位課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應具有以下幾項特質1.以學校為主題2.強調地區特性3.發揮伙伴關係整合社區資源4.進行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5.重視課程的生活化、意義化與持續發展性,B.學校本位課程,優勢校園調查的教學活動可以充分的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特質結合,以校園作為學習的對象與空間,絕對符合以學校為主體和強調地區特性的特色;若配合議題探索的教學計畫,就完全呼應發揮伙伴關係整合社區資源、進行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及重視課程的生活化、意義性與持續發展性的特色了。,B.學校本位課程,媒材運用:經驗訪談分享影帶例如:1.學校本位課程再造艋舺看台北、聽艋舺、說萬 華

6、大理高中2.融合環境教育的學校本位課程設計-平溪國中(教案樹賞),B.學校本位課程,參考資料:學校本位課程的相關書籍網路資料:1.學校本位課程:家鄉的生命之河二仁溪(教案)(http:/contest.ks.edu.tw/river/teach/),C.綠色學校,台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受教育部補助,推動綠色學校伙伴關係與網絡機制,帶動一個涵蓋學校行政、景觀建築、課程教學與師生生活的全校整體策略whole school approach的環境教育執行模式,並建置了一個自願參與、經驗分享及合作學習的網路分享平台。,C.綠色學校,C.綠色學校,四個願景內涵與實施項:(一)學校環境政策與管理:(二)校

7、園景觀與建築:(三)環境課程與教學(四)師生校園生活:,C.綠色學校,優勢分享學習綠色學校的網絡受到了多數學校的認同,已有一千多所學校登入成為綠色學校的伙伴,分別在各自的校園推動環境教育,然後在網路上彼此分享與學習,激發更多對環境友善行為的做法與概念。綠色學校的四個願景,正是校園探索教學最好的主題。,C.綠色學校,參考資料:綠色學校網址(教材),D.永續校園改造與教學,為達永續發展的目標,教育部規劃永續校園推廣計畫,在硬體方面含括生態環境創造確保以及綠建築設施兩大項目。軟體的教學教材更須結合硬體改造主題,進行教學活動規劃。,D.永續校園改造與教學,D.永續校園改造與教學,D.永續校園改造與教學

8、,D.永續校園改造與教學,D.永續校園改造與教學,硬體師大永續校園改造的例子軟體永續校園的教學活動主題,D.永續校園改造與教學,參考資料:綠建築案例引介網路資料:1.綠建築相關網站,段落間隔句:,E.校園探索的課程發展,環境教育課程的能力指標環境覺知與敏感度環境知識概念環境倫理價值觀環境行動技能環境行動經驗,E.校園探索的課程發展,媒材運用:先播一段影片,再讓學生開放討論,並腦力激盪。校園探索教學活動的目標內涵 校園探索教學活動的設計,以校園探索發展學校本位課程,參考資料:提供各式樣可提供校園探索教學活動設計的錄影帶、卡通、繪本、遊戲互動軟體、實際可參觀訪察學校的名單及聆聽演講、公聽會的機會等等。,F.校園環境調查,校園探索的過程中,必然有校園環境調查的活動,唯有對校園的自然或人文基本資料有所瞭解,才能進行深入的相關議題探索。,F.校園環境調查,相關資料:1.校園環境資源調查的步驟及方法2.校園環境資源調查的表格參考資料:網站:School Grounds Transformationhttp:/,不論以教學活動的場域、學習的內容和教學的流程和策略而言,校園探索的教學活動均能面面兼顧。對於了解地區特色、生活經驗結合的學習與教師專業自主的要求,都能密切契合由此可知這項將是值得推廣的教學活動,結 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