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工作总结精选.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工作总结在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党的大精神和中国科协大工作方针的指导下,在相关单位的大力协作下,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在20年通过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组织科学考察活动,加强研究会自身能力建设等,使研究会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在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等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并在这些活动中使研究会不断得以发展壮大。一、以组织好学术年会为中心,通过多样的形式打造青藏高原学术交流平台,服务于广大科技工作者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成立以来,一直把每年举办一次大型学术活动作为研究会的中心任务。20年,由我会主办的青藏高原资源
2、环境生态建设学术研讨会于10月13-17日在新疆喀什市举行。这次会议既是我会20年度学术年会,也是为20年前我国首次开展的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以及可可西里地区综合科学考察而举办的科学纪念活动。150多名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学术交流内容涉及了青藏高原大陆碰撞、深部过程以及伴随隆起的构造活动;高原地区的过去环境、地表过程变化以及气候模拟;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全球变化条件下人类活动的适应对策等方面。会议通过精心组织大会报告,安排分组发言,邀请老科学家回顾喀喇昆仑山昆仑山以及可可西里科学考察的历史与成就等,使全体与会者不仅交流了解了青藏高原学术研究上的最新进展,也深深认识到区域经
3、济社会发展对青藏高原资源环境研究的迫切需求。同时,通过对青藏科学考察的回顾,将能够继续弘扬青藏高原科学考察团结协作、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推动新时期条件下青藏高原研究的深入开展。在办好学术年会的同时,我会还通过与相关研究单位和部门配合,开展了多次以专题科研项目或科研方向为主的学术交流。如20年4月在成都举办了973项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对策学术年会;20年5月在北京举办了中科院院士咨询项目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学术年会;20年12月在北京举办香山科学会议第315次学术讨论会-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影响与区域发展战略。这些会议累计参加人次达10
4、00人左右,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服务。二、以会员的科研积累和学术成果为基础,举办讲座和出版图书,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播与普及作为全国青藏高原研究领域的科学家共同体,我会广大会员在青藏高原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领域不断获得新的研究进展,在青藏高原与我国资源环境条件和发展前景等方面具有深入的认识。以广大会员长期科学实践获得的知识、结论以及积累的大量资料为基础,在全社会传播宣传这些研究成果,普及科学知识,从而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20年3月至5月,我会应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邀请组织了青藏高原研究系列讲座。钟大赉院士、滕吉文院士、李文华院士、秦大河院士、郑度院士以及其他4名
5、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骨干科学家分别从大地构造、地质过程、地表过程、环境变化、生物响应、社会经济发展、青藏研究范式等多方面展示了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研究领域长期工作取得的成果,形成的青藏研究精神及其社会效应。讲座先后举办九讲,有近2000人次参加。这组讲座展示了青藏高原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最新进展,拓宽了研究生的科研视野,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在组织专题讲座的同时,我会组织会员开展了科普图书的撰写和科学考察资料的整理。记录我国首次青藏高原无人区科学考察工作的回忆录闯进世界屋脊羌塘无人区一书已经完稿,正在由学苑出版社组织出版和印刷。系统介绍青藏高原形成演化过程、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和区域可持续发
6、展过程的科普图书青藏高原一书已经完成文字撰写和主要的图片工作,预计2008年3月由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同时,我会还不断整理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各种历史资料,与有关单位积极协商,寻找各种途径,筹备制作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电视专题片。三、以大型科学考察活动为契机,提高青藏高原科学研究水平和扩大社会影响随着近年来青藏高原旅游热和考察热的不断升温,对青藏高原的科学考察无论是从科学研究上还是从社会影响上均得到广泛关注。组织与开展青藏高原地区的科学考察活动,并在活动中探索科学奥秘,宣传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促进社会发展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青藏高原研究会开展工作的一个优势。我会承办的中国科学院可可
7、西里科学考察探秘行动在20年进入第三个年头,这也是考察活动的收官之年。20年的科考行动由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主办,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等协办。20年,考察队从新疆南部的若羌北上进入昆仑山脉,经过藏北无人区,登上新藏公路,历时30天的野外工作完成了对整个藏北高原的大规模考察。考察活动涉及了青藏高原陆内俯冲与造山作用、高原的抬升历史及藏北巨大异常波速区深部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可西里地区的种质资源、该区15年来生态与环境变化趋势及高原对我国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可可西里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的关系等。过去两年来,这支科考队在地质、冰川、湖泊、气候、动物、
8、植物、矿藏等学科取得了众多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研究发表了一批学术成果。考察活动不仅深化了这个地区的科研程度,而且通过系列电视报道、新闻发布、图书手册等,不断宣传可可西里科学考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宣传可可西里环境保护对我国和全球环境变化的重大意义,宣传可可西里资源潜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让普通公众更加深入了解了可可西里,了解了青藏高原。四、以专家群体的知识优势为依托,开展科技咨询活动,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全球日益变暖的条件下,青藏高原在我国资源环境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青藏高原研究主要以地球科学、生命科学为主,我会在这些领域拥有一大批高
9、水平的科技专家。他们深刻地了解相关研究领域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与相互联系。近年来,我会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发挥科技专家的知识优势,针对特定问题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言献策。在名誉理事长孙鸿烈院士的倡导和亲自主持下,我会在20年继续配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工作局和西藏自治区发展咨询委员会联合开展了青藏高原冰川冻土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科技咨询活动。咨询专家组在今年8月对西藏的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和那曲地区的冰川湖泊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意见和汇报,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和座谈会,对冰川冻土退化给青藏高原带来的影响给予了初步评估。针对近年来青藏高原地区冰川急剧退缩,湖泊出现上涨的现象,我会与相
10、关研究单位联合开展了冰川-湖泊相互关系的初步研究,通过湖泊水量平衡以及各补给来源的变化,认识冰川变化与湖面上升以及他们与气候变化之间的联系,为西藏自治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应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的要求,我会与中科院青藏高原所一道为西藏自然博物馆的前期规划论证提供了大量资料和建议,并与地方科研管理部门一道积极申请筹措经费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五、发挥学术社团的作用,促进人才成长和水平提高青藏高原研究是我国科研的优势领域之一。为使我国青藏高原研究持续、高质的发展,培养和激励青年后备人才是我会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所做的重要工作。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奋发进取,献身于青藏高原科技事业,促进青藏
11、高原科技人才的成长,我会于20年进行了第六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评选。依据好中选优的原则,经由7位院士和4名研究员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共选出5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根据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条例,我会常务理事会批准评审结果,授予上述刘喜方、其美多吉(藏)、石培礼、田立德、赵志丹5位同志第六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并于20年10月14日在喀什召开的学术年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推荐两院院士历来是我会为国举荐人才的重要工作。根据中国科协关于推荐、提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精神,我会成立了专门的两院院士候选人推荐与提名工作小组,对推荐、提名的候选人详细进行了资格和形式的审查,
12、并逐个讨论了其研究成就、贡献和学术水平,以无记名投票形式确定了我会上报的候选人的名单。根据目前的评选结果,我会推荐的候选人中有一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推选工作得到中国科协的书面表彰。六、扩大会员队伍,加强自身建设,保持研究会的良性发展20年,我会通过举办活动和强化会员参与活动的身份地位继续加强会员的发展工作,注册的青年会员数量较上一年有进一步增长,新增会员积极参与研究会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为研究会日益增长的社会影响贡献了力量。在全社会日益重视民间组织的形势下,我会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也不断提高自身影响,壮大实力。20年,我会的资金较以往有了进一步的增加,加强了对各种资料的收集和完善,为今后的发展建立了基础。同时,我会也积极参与中国科协组织的各项重要活动,如积极申报学科进展发布项目,申请举办青年科学家论坛,协助承办西部开发与社会发展论坛等,同时,按时完成并报送各类工作总结、统计报表等。根据新时期国家有关部门对民间团体的政策要求等,进一步完善了研究会业务范围内的各项审批和许可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