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课件.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2009911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4.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极地地区》ppt课件.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极地地区,一、极地的海陆位置二、极地地区的环境、科研考察、自然资源三、极地地区环境的保护,一、独特的自然环境,陆包洋,洋包陆,极地地区的范围和海陆位置?,北冰洋,北美洲,亚洲,欧洲,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严寒、干燥,南北极地区气温比较,南极比北极气温要低的多,观察南极、北极气温,南极地区世界最高的大陆,南极洲大部分被平均厚度2000多米的冰层覆盖,地势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资料: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陆中部地区的年降水量仅有5毫米,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极端寒冷的气候和极少的日照量,形成干燥的

2、“白色沙漠” 。,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烈风,14级台风的风速:45米/秒,南极最大风速:100米/秒,合作学习,完成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比较表,南极地区:严寒、烈风、干燥 北极地区:严寒、烈风,南极科考站:1.长城站:1985年2月,。长城站,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985 年2月我国建成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南极科考站:1.长城站:1985年2月 2.中山站:1989年2月,。长城站,中山站,二、科学考察的宝地,1989年1月建成第二个南极科考站中山站,南极科考站:1.长城站:1985年2月 2.中山站:1989年2月 3.昆仑站:2009年2月,。长城站,中

3、山站,。昆仑站,二、科学考察的宝地,2009年1月建成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南极科考站:,。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二、科学考察的宝地,沿海 内陆,2004年7月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在新奥尔松落成,三、自然资源的大宝库,1.世界最大淡水库 占世界淡水70%2.矿产、能源: 煤、铁、石油 天然气3.海洋生物: 企鹅、北极熊、 鲸鱼、海豹等,四、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全球变暖,四、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图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极地环境恶化,(1)国际合作 1.南极条约是目前国际上管理南 极事务唯一的法律依据。规定:南极利用只限于和

4、平目的,禁止在南极从事一切军事活动。 2.北极环境保护战略,四、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2)个人行为 低碳生活,探究活动:,面对世界资源越来越短缺,极地地区的资源是否要开发利用?,南极:酷寒、干燥、烈风北极:酷寒、烈风,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北极:黄河站,3.极地的环境保护,知识小结,1.海陆分布,1、到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是北半球的( ) A、夏季 B、春季 C、秋季 D、冬季2、南极地区的海陆分布状况( ) A、陆包洋 B、洋包陆 3、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和平站 D、东方站,A,D,B,下课,谢谢大家,极地地区,科学考察极地,极地环境

5、保护,理一理,2、丰富自然资源,独特的自然环境,保护极地,人人做起,小事做起,1、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南极地区 中山站 昆仑站北极地区: 黄河站,南极: 北极:酷寒 酷寒烈风 烈风干燥,南极地区世界最高的大陆,南极洲大部分被平均厚度2000多米的冰层覆盖,地势高,素有“冰雪高原”之称。,资料: 南极大陆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陆中部地区的年降水量仅有5毫米,在南极点附近,年降水量近于零,比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降水量还稀少。,极端寒冷的气候和极少的日照量,形成干燥的“白色沙漠” 。,南极地区“白色沙漠”,极地地区气候特征:酷寒、干燥、烈风,防寒衣,雨衣,假设同学们,作为科考队的一员,将要进行一次

6、极地冒险活动 ,一探究竟,二、科学考察的宝地,探究2:极地大冒险,团队合作:1.确定出发日期:A:1-2月 B:5-6月 (第93页)2.各队在极地地图上找到驻扎地 ,完成各队的任务:(1)长城队:南极有哪些矿产资源?(第92页)(2)中山队:南极有哪些海洋生物?(第94页)(3)昆仑队:南极开展了哪些研究工作?(第96页)(4)黄河队:北极有哪些能源资源和生物,在北极进行了哪些研究工作?(第97页),探究2:极地大冒险,大陆漂移假说,2亿年前,南极的“绅士”企鹅,海豹 海象,磷虾,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利用钻孔机钻取冰心,测量南极大陆冰层厚度,钻取冰岩芯的方法,得到相应历史年代的气温和降水资料

7、,进而了解远古环境,解开地球上的未解之谜。,冰雪中酣睡的北极熊,美丽的北极狐,北极的爱斯基摩人,北极科学考察的意义,对于我国,北极地区和我国的环境变化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全球变暖对北半球来说,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深海取样,采取雪样,保护极地动物资源,新华社消息:日本捕鲸船队浩浩荡荡地从南极归来,船队满载着440头被捕杀的鲸停靠在了日本的港口。日本政府每年都要组织捕鲸船队到南极捕鲸,而全然不顾国际社会禁止捕鲸的呼声!,视频,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动物,人类,全球变暖,(1)国际合作1959 年12月,签订了南极条约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2)作为科考人员将

8、日常垃圾,处理得当,不能随便扔掉或者烧掉,(3)个人行为低碳生活,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极地地区,科学考察极地,极地环境保护,理一理,2、丰富自然资源,独特的自然环境,保护极地,人人做起,小事做起,1、科学考察站: 长城站南极地区 中山站 昆仑站北极地区: 黄河站,南极: 北极:酷寒 酷寒烈风 烈风干燥,谢谢大家!,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臭氧层是保护地球,过滤来自宇宙的太阳的辐射。但是由于近现代严重的空气污染,特别像有氟利昂的冰箱的使用,氟利昂可以破坏大气的臭氧层,出现了南极黑洞。,极地地区,理一理,独特的自然环境,保护极地,人人做起,小事做起,酷寒,一、独特的自然环境气

9、候环境,北极因纽特人,南极科考人员,海象,极地地区,保护极地 ,人人有责,理一理,你我猜猜猜:,谜语: 一个大胖子,身穿黑褂子, 总忘系扣子, 露出白肚子。 (打一种动物),陆包洋,洋包陆,极地地区分别由哪些大洲大洋组成的呢?,一、独特的自然环境,保护极地,人人做起,小事做起,独特的自然环境,科学考察极地,科学考察极地,极地地区,理一理,探究1: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企鹅先生打算5月份,带家人到海边晒太阳。请看一段vcr,请你帮助企鹅先生决定5月份是否适合出行呢?为什么?,南极洲每年分寒、暖两季:410月是寒季(极夜)113月是暖季(极昼)那北极呢?,气候:酷寒、干燥、烈风 世界的“寒极”

10、、“风极”、“白色荒漠”、“世界冰箱”、 “天然冰库”,纬度高,酷 寒,高气压,烈风、干燥,暴雪、冰盖,高海拔,低纬气流 难以到达,大量反 射阳光,穿越南极 探险阶段,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你发现了什么,穿越南极,探险阶段,长城站,中山站,南,北,西,东,长城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合作学习,完成南极地区、北极地区比较表,1读南、北极地区图,说 出环绕南极大陆各大洋 的名称,环绕北冰洋各 大洲的名称。2读图10.5,比较南、北 极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和 极端最低气温。3归纳和比较南极地区和 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 点。,活动:说说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地上储

11、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海域及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对北极地区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规模远远超过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资源丰富。随着这里的石油、天然气、煤、铁等资源的发现和开采,人类对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和研究也越来越频繁。, 1985年2月14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耸立在南极洲乔治王岛的土地上。 1989年2月26日,我国首次东南极考察队经过不懈努力,在南极大陆上建立了规模壮观的中山站。 2004年7月28日,我国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12、,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群岛正式落成。 2009年2月2日,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想一想: 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长城站、中山站和昆仑站。为什么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站时间都选择在2月?,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在图上找出我国的黄河站。搜集有关材料,简要说明北极科学考察的重要意义。,黄河站,我国的极地科学考察,中国科学家秦大河院士是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的成员。他对南极地区考察的科学价值有一段形象的比喻。阅读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极地科考的价值。,活动:讨论我国对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在地球这个

13、大系统内的一切要素变化的迹象,如气候变化、火山喷发、厄尔尼诺现象、人类活动甚至太阳活动等等,都可以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记录”在南极冰盖的积雪和冰川冰里。这样,我们从南极的冰盖上取雪样,或者钻冰芯,就如同医生从人的耳朵上取一滴血一样。医生化验血样来判断人是否健康,我们就化验雪样来判断地球的健康情况,而深层的冰芯则会告诉我们地球的历史状况。,许多国家到极地进行科学考察,三、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极地地区环境的变化,南极大陆附近海域对鲸的捕杀。过度捕杀鲸等极地动物,将破坏这里的生物多样性,从而破坏其生态环境,北极地区的海豹、海狮、海象等动物,同样遭到人们的滥杀。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活动,

14、也导致北极地区的环境污染。如图为北极地区遭受漏油污染的海鸟,极地地区的环境问题,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受到全世界的重视。针对南极地区的和平利用、科学考察、环境保护等,1959 年12月,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我国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极条约。国际上于1991年制定了北极环境保护战略。,演讲活动:保护极地,人人有责 科学家一直警告,极地地区的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如图是两幅公益海报。作一个简短的演讲,谈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海豹和北极熊,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宝地,极地地区的环境保护,小结,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说一说,如果你去极地考察,请选择下列所需物品: 指南针、温度计、棉衣、棉帽、沙漠鞋、手套 太阳镜、遮阳帽、雨衣、冰芯钻探机、帆船,想一想:,Story:The coldest place on earth,故事开始时间:,故事主角:,故事:,比赛结果:,1911年12月14日,挪威人赢了。,成为到达南极点的第一人。,1910年6月,极地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