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26337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6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ppt(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近年来,据医疗机构统计患者在医院内跌倒而引发的事故一直在增加。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据报道,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约有1/3的人跌倒1次以上,而且比例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8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的年发生率可高达50%。跌倒不仅使患者感到恐惧和焦虑,而且跌倒后5%15%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并发症,最严重的损伤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后期寿命会减少10%15%,且生活质量也显著下降,约1/4髋部骨折的老年人可在6个月内死亡。,1.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1.1 年龄老年人生理功能随

2、着增龄逐步衰退导致平衡各方面功能下降,而易导致老年患者发生跌倒。1.2 疾病因素 老年人常患有疾病,导致患者机体虚弱,反应迟钝。如脑梗死后患者由于偏瘫肢体无力、脑锥体束受损出现平衡失调、步态不稳而致跌倒发生率较其他疾病明显高(43%);心血管疾病患者跌倒发生率占20%。1.3 发生时间 晚上至清晨护理人力相对不足时段跌倒发生率明显增高。1.4 药物因素 老年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中,如镇静催眠药、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血糖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等,有些可使反映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有些可导致低血糖、低血压,进而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1.5 环境因素 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偶有路面不平、光线较暗、地

3、面积水积液时,稍不慎就易跌倒;环境中防护设施不全、高危患者的病床未加用床栏或有护栏未拉上、床铺过高或无陪护均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跌倒最易发生在床边和厕所,由于起床时发生一过性眩晕或视物不清、站立不稳而跌倒,如厕时因地面湿滑而跌倒。1.6 感觉功能因素 老年患者由于中枢处理能力下降,感觉到的信息就会简化、削弱,反应时间会增加,环境突然改变不能及时做出适宜的动作而跌倒。1.7 患者对跌倒风险的认识不足 患者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对危险性认识不足,或由于不愿意麻烦家属、护士和护工,对所有事情都勉强为之而造成跌倒。,2 预防对策,2.1 实施跌倒危险因素评估 评估时必须全面了解患者病情,以客观事 实为依

4、据,不加入主观意愿。对神志不清,言语含糊不清或有脑血管后遗症的患者做评估时应向其监护人或可信的人了解情况,根据评分情况确定高、中、低危程度。对住院患者实施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能全面而有效地减少跌倒预防的盲目性和被动性。2.2 对跌倒高危患者加强安全管理(1)在床尾悬挂警示预防跌倒标志,警示各级工作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在该患者活动时能给予协助或警告,高危患者列入重点交班内容,严格交班。(2)对有跌倒史患者要详细询问跌倒发生的时间、地点、致伤程度、有否使用过易致跌倒的药物等,重点预防,必要时专人看护。(3)对高危患者加强巡视,巡视中加强生活护理,及时提供患者生活所需,指导患者重视床边呼叫铃的使用。

5、(4)对昏迷、烦躁、偏瘫、年老体弱患者安装床栏,安排高危患者临近护士站的病房,以方便观察,提供必要的帮助。2.3 建立适合老年人特定的生活环境 布局合理、安全,入室有充足的照明,避免灯光直射,最好有夜间灯且电源容易触及。地面应平坦,保持干燥。物品放置有序,通道无障碍物。走廊、楼梯、厕所和浴室要设扶手,特别是在意外发生而周围又无人扶时,扶手对于保持身体平衡能起到必要的支持作用。,2.4 加强患者及陪护人员的安全宣教 护理人员应向高危患者及陪护人员讲授跌倒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使患者认识到跌倒的危害性,教会患者及陪护人员识别跌倒危险因素及采取预防措施。对使用增加患者跌倒危险的药物时,用前应告知患者及

6、陪护人员可能出现的反应。如对服用镇静剂、安眠药的患者,告知未完全清醒时不要下床活动;对服用降压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致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时,嘱其缓慢改变体位,起床时可在床上先坐一会儿再起床。2.5 加强夜间巡视,增加薄弱时段的人力资源 针对子夜至凌晨为跌倒发,护士应提高工作主动性,及时排除各种隐患。2.6 心理干预 老年患者因内在及外在因素,常产生焦虑、沮丧、自卑等负性心理,部分老年人因曾经跌倒或险些跌倒而对做某种运动失去信心,这样不仅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而且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针对其不良心理状态,护士要耐心做好安慰、解释工作,心理上给予疏导、支持、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在学会自我保护的前提

7、下,适当活动,减少生活依赖性。2.7 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能增强肌力、肌肉的柔韧性、步态的稳定性、保持平衡能力、增加灵活性、减少反应时间,是一种预防跌倒的最简便安全、迅速有效、并能被广泛接受的方法。而且其他各种形式的负重活动,即使是如站立、行走等日常活动对保持肌肉骨骼健康也有一定的作用。,病例介绍,某患者,男性,27岁,诊断:右食指压砸伤,急诊在臂丛麻醉下行右食指清创断指再植术。术后医嘱予以一级护理,持续烤电,卧床制动,常规补液“三抗”治疗。再植术后第7天,患者再植右食指血运良好,医嘱予以停一级护理改为二级护理,停卧床制动、持续烤电,护士给予病人宣教,嘱患者可在家属的协助下下床活动,患者14:1

8、5输完液体上厕所,在厕所里跌倒。护士立即查看病人,询问情况,患者主诉头晕、膝部疼痛,给予测量血压、脉搏均正常,膝部皮肤无破损,其它部位也未受伤,护士与其沟通解释,告知跌倒可能与长期卧床体位改变及饮食量少有关,嘱患者卧床休息,给予饮食指导,多观察,经过多次观察之后病人未有不适主诉,于术后12d拆线出院。,原因,1.护士宣教不够详细,巡视病房不够仔细认真,对二级护理的病人未引起重视。2.护士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可能发生的危险问题未与病人及家属交代清楚。在工作中缺乏主动、细致地去规避各种风险的意识。3.病人对护士的宣教及可能存在的潜在危险思想上未重视。,病人在医院内跌倒,不仅会增加病人和家属的痛苦,更会成为医疗纠纷的隐患,影响医疗机构的信誉度。病人跌倒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既包括病人的自身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跌倒的可能性随着危险因素的增加而增加。预防住院病人跌倒应从多方面、多渠道抓起。尤其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对预防住院病人跌倒的重视程度.让所有的护理人员都牢牢树立起风险源于细节这种意识,要知道风险就存在于我们刹那间的疏忽大意中,就存在于我们某个时刻的少问一句,少看一眼中。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重视细节,做好细节。,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