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第二章小麦栽培.ppt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5228905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4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学第二章小麦栽培.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作物栽培学第二章小麦栽培.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作物栽培学第二章小麦栽培.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作物栽培学第二章小麦栽培.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作物栽培学第二章小麦栽培.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第二章小麦栽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第二章小麦栽培.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6/15,1,作物栽培学第二章 小麦栽培,主讲教师:李雁鸣,2023/6/15,2,第二章 小麦栽培,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第三节 小麦对土肥水的要求第四节 小麦的栽培技术,2023/6/15,3,一、小麦的生产特点 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二、我国小麦生产概况三、世界小麦生产概况四、河北省小麦生产概况五、小麦的起源和分类,第一节 概述,2023/6/15,4,一、小麦的生产特点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一)我国小麦品种繁多,适应性强,在全国各地均有种植。南北分布、东西分布、垂直分布(海拔1544 040 m)(二)小麦具有一定丰产性和稳产性。在高产田,北方冬小麦单产可达

2、67.5 t/hm2,春小麦已有15 t/hm2的报道。但在旱薄地区,经过努力,也可获得稳产。生长季中的灾害相对较少。,2023/6/15,5,一、小麦的生产特点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三)小麦的生长季节可以利用其他多数作物不能利用的暮秋到初春,对于调整种植制度,提高土地和光能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都有一定意义。(四)小麦耐贮藏,有利于储粮备荒。虽然小麦种子吸湿快,吸湿能力较强,但萌发所需水分较多,兼有较强耐热性。因此,在适宜条件下,可以贮藏30年以上不变质,也不丧失发芽力。,2023/6/15,6,一、小麦的生产特点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五)小麦较利于简化栽培和机械化栽培。小麦为密植作物,

3、有抑制杂草的作用,尤其对茅草的抑制作用更明显。所以除了杂草太多的情况,一般不用中耕除草。即使需要除草,也可在冬前或早春喷一次除草剂即可。目前,许多地区已实现小麦机播机收,且面积逐渐扩大。,2023/6/15,7,一、小麦的生产特点及在粮食生产中的意义,(六)小麦营养价值高,是细粮作物。小麦全粉一般含碳水化合物60%80%;含蛋白质8%15%,一般为12%;含脂肪1.5%2%。面筋是小麦独有的,因此可加工多种食品。(七)小麦的综合利用效率高。面粉可用于食品和酿造业;麦麸为精饲料;麦秸(和麦糠)可用作饲料、建筑、编织、造纸等。,2023/6/15,8,二、我国小麦生产概况,(一)我国的小麦栽培区划

4、(二)我国小麦种植与发展概况(三)我国小麦高产发展概况(四)我国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2023/6/15,9,(一)我国的小麦栽培区划,1949年以后我国曾有几次小麦区划。李希达(1989)确认的1983年的区划研究,把我国小麦分为3主区10亚区27副区。但是,苗果园(1995)认为:上述区划存在命名上的播性与种性(品种感温特性)相混淆的问题(如把华南秋冬播春性麦区称为华南冬麦区),因此建议在原命名基础上,增加一个播性层次,形成三级命名,以示与种性的区别。同时将三主区的命名明确为按播性命名,十亚区按“地域播性冬春性三级命名。这样,三主区十亚区及原来所分副区名称如下:,2023/6/15,10,我

5、国的小麦区划中的亚区,2 秋冬播区,1 春播区,3 秋春兼播区,2023/6/15,11,1 春播区(原春麦区),.东北春播春性麦区西部干旱高温副区北部冷凉副区东部低温副区.北部春播春性麦区平川副区丘陵高寒副区(我省坝上地区属之).西北春播春性麦区沿河水浇地副区山区旱地副区冷凉阴湿副区河西走廊副区,2023/6/15,12,.北部秋播冬性麦区冀东北平原副区黄土高原副区辽东胶东沿海副区.黄淮秋播弱冬性麦区华北平原副区西北丘陵川地副区淮北平原副区,2 秋冬播区(原冬麦区),.长江中下游秋冬播春性麦区长江中游副区长江下游副区江淮地区副区.西南秋冬播春性麦区四川盆地副区云南高原副区贵州高原副区.华南秋

6、冬播春性麦区沿江平原副区内陆山岭副区,2023/6/15,13,3 秋春兼播区(原冬春麦混作区),.新疆秋春播冬春性麦区北疆副区南疆副区.青、藏秋春播冬春性麦区青海高原春麦副区西藏高原副区,2023/6/15,14,(二)我国小麦种植与发展概况,我国的小麦生产仅次于水稻,是第二大作物。由表2-1可见,近50年中我国小麦有很大发展。在前30年中,播种面积和单产都有所提高,之后则主要是单产提高。从总产量提高1 000万吨所需时间看,大致为:5年(1949-1954)17年(1954-1971)4年(1971-1975)3年(1975-1978)3年(1978-1981)1年(1981-1982)1

7、年(1982-1983)3年(1983-1986)6年(1986-1992)4年(1992-1996)1年(1996-1997)以后在徘徊中略有下降。,2023/6/15,15,图2-1 1949年以后中国的小麦生产,总产量(104 t)或单产(kg hm-2),2023/6/15,16,表2-1 1949年以后中国的小麦生产,2023/6/15,17,表2-1 1949年以后中国的小麦生产,2023/6/15,18,表2-1 1949年以后中国的小麦生产,2023/6/15,19,(三)我国小麦高产发展概况,在1950s初期,我国即有个别单位在个别地块创造了每公顷6 150 kg的高产纪录。

8、目前,无论北方和南方,冬麦和春麦都出现了小面积7 500 kg,大面积6 000 kg的高产纪录。北方麦区的一些县(市),已实现全县平均每公顷6 000 kg。1996年,河南和山东省各有一个县平均产量达到7 500 kg hm2 山东省莱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连续多年创9 000 kg纪录。,2023/6/15,20,(三)我国小麦高产发展概况,到1998年,山东、河南、河北都有成县建制麦田产量7 500 kg hm2。山东省龙口市连续出现10 500 kg hm2地块。最高产量纪录为:1978年青海香日德农场0.29 hm2春小麦高产试验田取得的15195.75 kg/hm2。冬小麦是 197

9、9年在西藏日喀则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田取得的13066.5 kg/hm2。,2023/6/15,21,(四)我国小麦生产存在的问题,1 年度间不稳。2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3 管理不科学的两种倾向:不计成本,不计经济效果的高投入;管理粗放。4 由于品质的适用性差,品种不对路,造成小麦生产的结构性过剩。,2023/6/15,22,三、世界小麦生产概况,世界上以小麦为主粮的人口占1/3以上。世界上小麦面积和总产量居谷类作物之首,出口量占世界粮食出口量的70%。近半个世纪,小麦生产发展很快,总产量提高一倍多,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主要是靠单产的提高。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小麦的单产与各主要产麦国的

10、相近,但到1999年已超过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主要产麦国,但与英国、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挪威等小面积高产国家还有较大差距。,2023/6/15,23,四、河北省小麦生产概况,主要为冬小麦,仅冀西北有少量春小麦。1980s开始有少量春麦夏播。常年播种面积230270万公顷,近年为250万公顷左右,占粮食作物收获面积的1/3左右。1999年播种面积为2729.9 khm2,总产量1280.5万吨,单产4691 kg hm-2。面积和总产量少于河南、山东,居全国第三;单产为第五。,2023/6/15,24,表2-3 1949年以后河北省的小麦生产,2023/6/15,25,表2-3 1949

11、年以后河北省的小麦生产,2023/6/15,26,五、小麦的起源和分类,小麦属禾本科(Gramineae)小麦属(Triticum)。其祖先有野生一粒小麦、拟斯卑尔托小麦、粗山羊草和野生二粒小麦等。,2023/6/15,27,五、小麦的起源和分类,目前存在的栽培小麦有:带壳 易脱粒二倍体 栽培一粒小麦四倍体 提莫菲维小麦 硬粒小麦 栽培二粒小麦 圆锥小麦 波兰小麦 卡茨利小麦(波斯小麦)高拉山小麦(东方小麦)六倍体 斯卑尔托小麦 普通小麦 莫迦小麦 密穗小麦 瓦维罗夫小麦 印度矮生小麦,2023/6/15,28,五、小麦的起源和分类,我国的栽培小麦主要为普通小麦,占96%以上,分布在全国各麦区,冬、春小麦都有。其余为圆锥小麦、密穗小麦,分布于我国西南及西北地区。另在新疆有极少数的波兰小麦种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