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G平法图集总结.doc

上传人:sccc 文档编号:5237242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G平法图集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1G平法图集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1G平法图集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1G平法图集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1G平法图集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G平法图集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G平法图集总结.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平法系列图集平法概述: 平法的表达形式,概括来讲,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平法系列图集包括: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及桩承台基础)平法的标高定义:按平法设计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当用表格或其他方式注明包括地下和地

2、上各层的结构层楼(地)面标高、结构层高及相应的结构层号。结构层楼面标高系指将建筑图中的各层地面和楼面标高值扣除建筑面层及垫层做法厚度后的标高,结构层号应与建筑楼层号对应一致。11G101-1一、柱1柱的分类框架柱(KZ);框支柱(KZZ);芯柱(XZ);梁上柱(LZ);剪力墙上柱(QZ)。2柱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2.1列表注写方式:系在柱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个截面标注几何参数代号:在柱表中注写柱号、柱段起止标高、几何尺寸与配筋的具体数值,并配以各种柱截面形状及其箍筋类型图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2.2 截面注写方式:系在柱平面布置图的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

3、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二、剪力墙1剪力墙包含的构件1.1墙柱:约束边缘构件(YBZ);构造边缘构件(GBZ);非边缘暗柱(AZ);扶壁柱(FBZ)。1.2墙身:Qxx(X排)1.3墙梁:连梁(LL);连梁【对角暗撑配筋LL(JC)】;连梁【交叉斜筋配筋LL(JX)】; 连梁【集中对角斜筋配筋LL(DX)】;暗梁(AL);边框梁(BKL)。2剪力墙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2.1列表注写方式:系分别在剪力墙柱表、剪力墙身表和剪力墙梁表中,对应于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的编号,用绘制截面配筋图并注写几何尺寸与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2.2截面注写方

4、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已直接在墙柱、墙身、墙梁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剪力墙平法施工图。3剪力墙洞口的表示方法3.1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上绘制洞口示意,并标注洞口的平面定位尺寸。3.2在洞口中心位置引注:、洞口编号;、洞口几何尺寸;、洞口中心相对标高;、洞口每边补强钢筋,共四项内容。4地下室外墙的表示方法地下室外墙仅适用与起挡土作用的地下室外围护墙。地下室外墙中墙柱、连梁及洞口的表示方法同地上剪力墙4.1地下室外墙标号由墙身代号、序号组成。表达为:DWQxx4.2地下室外墙平法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注墙体编号、厚度、贯通筋、拉筋等和原位标注附加非贯通筋两部分内容

5、。4.3地下室外墙的集中标注,规定如下:4.3.1注写地下室外墙编号,包括代号、序号、墙身长度(注为xxxx轴)。4.3.2注写地下室外墙厚度bw=xxx。4.3.3注写地下室外墙的外侧、内侧贯通筋和拉筋(1)以OS代表外墙外侧贯通筋。其中,外侧水平贯通筋以H打头注写,外侧竖向贯通筋以V打头注写。(2)以IS代表外墙内侧贯通筋。其中,内侧水平贯通筋以H打头注写,内侧竖向贯通筋以V打头注写。(3)tb打头注写拉筋直径、强度等级及间距,并注明“双向”活“梅花双向”【例】DWQ2(),bw=300 OS:HC18200,VC20200 IS:HC16200,VC18200 Tb:A6 400400双

6、向表示2号外墙,长度范围轴,墙厚为300mm;外侧水平贯通筋为CH18200,竖向贯通筋为CV20200;内侧水平贯通筋为C16200,竖向贯通筋为C18200;双向拉筋为A6,水平间距400mm,竖向间距为400mm.5其他剪力墙中有偏心受拉墙肢时,无论采用何种直径的竖向钢筋,均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接长,设计者应在剪力墙平法施工图中加以注明。三、梁1梁的分类:楼层框架梁(KL);屋面框架梁(WKL);框支梁(KZL);非框架梁(L);悬挑梁(XL);井字梁(JZL)。2梁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2.1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7、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2.2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3.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3.1集中标注的内容:(新图集中说明有五项必注值及一项选注值,实际上应该有两项选注值)梁编号;(必注)梁类型代号序号跨书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xx(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xx(xx)、(xxA)或(x

8、xB)框支梁KZLxx(xx)、(xxA)或(xxB)非 框 架 梁Lxx(xx)、(xxA)或(xxB)悬挑梁XLxx井字梁JZLxx(xx)、(xxA)或(xxB)梁截面尺寸;(必注)当为等截面时,用bh表示;当为竖向加腋梁时,用bhG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当为水平加腋梁时,一侧加腋时用bhP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宽,加腋部位应在平面图中绘制;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为bh1/h2 。梁箍筋;(必注)箍筋信息包括直径、级别、加密间距、非加密间距、肢数;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

9、当抗震设计中的非框架梁、悬挑梁、井字梁,及非抗震设计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分隔。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与肢数),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间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HPB300钢筋,直径A10;梁的两端各有13个四肢箍,间距为150mm;梁跨中部分箍筋间距为200mm,四肢箍。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必注)规格及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需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

10、面的括号内,以表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例】:2C22用于双肢箍;2C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C22为通长筋,4A12为架立筋。梁下部通长筋;(选注)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为全跨相同时,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的配筋值分隔开,少数跨不同者,进行原位标注。【例】:3C22;3C20表示梁的上部配置3C22的通长筋,亮的下部配置3C20的通长筋。梁侧面纵向构造筋或受扭钢筋配置;(必注)当梁腹板高度hw450时,需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所注规格及根数应符合规范规定。侧面构造钢筋: 注写值以大写

11、字母G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侧面受扭钢筋:注写值以大写字母N打头,接续注写设置在梁两个侧面的总配筋值,且对称配置。注:1.当为梁侧面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2.当为梁侧面受扭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抗震);锚固长度为la或laE(抗震);其锚固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梁顶面标高高差。(选注)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于结构夹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入括号“( )”内,无高差时不注;注:当某梁的顶面高高于所在结构层的楼面标号时,其标高高差为正值,反之为负值。3.2原位标注的内容3.2.1梁

12、支座上部纵筋,该部位含通长筋在内的所有纵筋: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筋自上而下分开; 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面;当梁中间支座梁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3.2.2梁下部纵筋: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筋自上而下分开;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面;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深入支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量写在括号内。【例】: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C25 2(

13、-2)/4,表示梁上排纵筋为2C25,且不伸入支座;下排纵筋为4C25,全部伸入支座。3.2.3附加箍筋或吊筋:将其直接画在平面图上的主梁上,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内),当多数附加箍筋或吊筋相同时,可在梁平法施工图上统一注明,少数于统一注明值不同时,再原位引注。附加箍筋或吊筋的几何尺寸应按照标准构造详图,结合其所在位置的主梁和次梁的截面尺寸而定。3.3井字梁井字梁通常由非框架梁构成,并以框架梁为支座(特殊情况下以专门设置的非框架大梁为支座)。对某根井字梁进行编号时,其跨数为总支座数减1;在该梁的任意两个支座之间,无论有几根同类梁与其相交,均不作为支座。4.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

14、规定4.1框架梁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伸出长度a0值在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及跨中直径不同的通长筋从柱(梁)边起伸出至ln/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伸出至ln/4位置。ln的取值规定为:对于端支座,ln为本跨的净跨值;对于中间支座,ln为支座两边较大一跨的净跨值。注:按照混凝土施工规范要求,框架梁配置三排非通长筋时,第三排纵筋延伸至ln/5处;普通非框架梁,第一排非通长纵筋延伸至ln/5处;(于普通非框架梁端部为取跨中正弯矩配筋的构造配筋,通常不需要配置两排);当为配置一排纵筋的弧形非框架梁时,该排纵筋延伸至ln/3处。当为配置两排纵筋的弧形非框

15、架梁时,第一排延伸至ln/3处;第二排纵筋延伸至ln/5处。4.2悬挑梁(包括其他类型的悬挑部分)上部第一排纵筋伸出至梁端头并下弯,第二排伸出至3l/4位置,l为自柱(梁)边算起的悬挑净长。其他形式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5.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长度规定当梁(不包括框支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座时,不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纵筋截断点距支座的距离,在标准构造中统一取为0.1lni(lni为本跨梁的净跨值)。6.其他参见11G101-1图集第33页规定四、有梁板结构平面坐标方向规定:当两向轴网正交时,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 当轴网转折时,局部坐标方向顺轴网转折角度做相应转折;当轴网向心布置时,

16、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对于平面布置比较复杂的区域,如轴网转折交界区域、向心布置的核心区域等,其平面坐标方向应由设计者另行规定并在图上明确表示。1.有梁板的分类:楼面板(LB);屋面板(WB);悬挑板(XB)。2.有梁板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2.1板块集中标注:板块编号,板厚,贯通纵筋,以及当板面标高不同时的标高高差。板类型代号序号楼面板LBxx屋面板WBxx悬挑板XBxx2.1.1板块编号:2.1.2板厚注写为h = xxx(为垂直于板面的厚度);当悬挑板的端部改变截面厚度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厚度值,注写方式为h = xxx/xxx;当设计已在图注中统一注明板厚时,此项可不注;2.1.3贯

17、通纵筋贯通筋上部和下部分别注写,以B代表下部,以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与上部;X向贯通纵筋以X打头,Y向贯通纵筋以Y打头,两向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以X&Y打头;当为单向板时,分布筋可不必注写,而在图中统一注明;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悬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钢筋时,则X向以Xc,Y向以Yc打头注写;当Y向采用放射配筋时(切向为X向,径向为Y向),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定位尺寸;当贯通筋采用两种规格钢筋“隔一布一”方式时,表达式为Axx/yyxxx,表示直径为xx的钢筋和直径为yy的钢筋二者间距为xxx,直径xx的钢筋间距为xxx的2倍,直筋yy的钢筋间距为xxx的2倍。2.1.4板面标高高差

18、 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应将其注写在括号内,且有高差则注,无高差不注。2.2板支座原位标注: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和悬挑板上部受力筋。原位标注原则:板支座原位标注的钢筋,应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表达;在配置相同跨的第一跨(或悬挑部位),垂直于板支座(梁或墙)绘制一段适宜长度的中粗实线(当该筋通长设置在悬挑板或短跨板上部时,实线段应画至对边或短跨),以该线段代表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并在线段上方注写钢筋编号、配筋值、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注写在括号内,且当一跨时可不注),以及是否连续布置到梁的悬挑端;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心线向跨内的延伸长度,注写在线段的下方位置;当中间支座延伸长度为对

19、称配置时,可在支座一侧标注其长度,另一侧不注;为非对称布置时,应分别在支座的两侧线段下标注;对线段画至对边贯通全垮或贯通全悬挑长度的上部通长纵筋,贯通全跨或延伸至全悬挑一侧的长度值不注,只注明非贯通筋另一侧的伸出长度值;当板支座为弧形,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状分布时,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并加注“放射分布”四字,必要时应补绘平面配筋图;当悬挑板端部厚度不小于150mm时,设计者应制定板端部封边构造方式,当采用U形钢筋封边时,尚应指定U形钢筋的规格、直径;在板平面布置图中,不同部位的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及悬挑板上部受力钢筋,可仅在一个部位注写,对其他相同者则仅需在代表钢筋的线段上注写编

20、号及横向连续布置的跨数即可;与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垂直且绑扎在一起的构造钢筋或分布筋,应有设计者在图中注明;当板的上部已配置有贯通纵筋,单需增配板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时,应结合已配置的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隔一布一”方式配置。“隔一布一”方式,为非贯通筋的标准间距与贯通纵筋相同,两者组合后的实际间距为各自标注间距的1/2。当设定贯通纵筋为纵筋总截面面积的50%时,两种钢筋应取相同直径;当设定贯通纵筋大于或小于总截面面积的50%时,两种钢筋则取不同直径。五、无梁板1.无梁板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1.1板带集中标注:板带编号,板带厚及板带款和贯通纵筋。1.1.1板带编号板带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

21、悬挑柱上板带ZSBxx(xx)、(xxA)或(xxB)跨中板带KZBxx(xx)、(xxA)或(xxB)注:1、跨数按柱网轴线计算(两相邻住轴线之间为一跨);2、(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1.1.2板带厚板带厚注写为h = xxx;板带宽注写为b = xxx;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当无梁楼盖整体厚度和板带宽度已在图中注明时,此项可不注;1.1.3贯通纵筋贯通纵筋按板带下部和板带上部分别注写,并以B代表下部,T代表上部,B&T代表下部和上部;当采用放射布配筋时,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度量位置,必要时补绘配筋平面图。1.2板带支座原位标注:板带支

22、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原位标注原则:以一段与板带同向的中粗实线段代表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对柱上板带:实线段贯穿柱上区域绘制;对于跨中板带:实线段横贯柱网线绘制。在线段上注写钢筋编号(如、等)、配筋值及在线段的下方注写自支座中线向两侧跨内的伸出长度;当板带支座非贯通纵筋自支座中线向两侧对称伸出时,其伸出长度可仅在一侧标注;当配置在有悬挑端的边柱上时,该筋伸出到悬挑尽端,设计不注。当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呈放射分布时,设计者应注明配筋间距的定位位置;不同部位的板带支座上部非贯通纵筋相同者,可仅在一个部位注写,其余则在代表非贯通纵筋的线段上注写编号。当板带上部已经配有贯通纵筋,但需增加配置板带支座上部非

23、贯通纵筋时,应结合已配同向贯通纵筋的直径与间距,采取“隔一布一”的方式配置。2.暗梁的表示方法2.1暗梁集中标注:暗梁编号、暗梁截面尺寸(箍筋外皮宽度板厚)、暗梁箍筋、暗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2.1.1暗梁编号构件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暗梁ALxx(xx)、(xxA)或(xxB)注:1、跨数按柱网轴线计算(两相邻住轴线之间为一跨);2、(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2.1.2暗梁截面尺寸(箍筋外皮宽度板厚)、暗梁箍筋、暗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注写方式同梁集中标注方式。2.2暗梁支座原位标注:梁支座上部纵筋、梁下部纵筋;注写方式同梁原位标注方式。六、楼板相关构造1.1楼板相关构造类型与编号构造类型代号序号说明纵筋后浇带JDDxx以单向加强纵筋取代原位置配筋后浇带HJDxx有不同的留筋方式柱 帽ZMxxx适用于无梁楼盖局部升降板SJBxx板厚及配筋与所在板相同;构造升降高度300板加腋JYxx腋高于腋宽可选注板开洞BDxx最大边长或直径1m;加强筋长度有全跨贯通和自洞边锚固两种板翻边FBxx翻边高度300角部加强筋Crsxx以上部双向非贯通加强钢筋取代原位置的非贯通配筋悬挑板阳角放射筋Cesxx板悬挑阳角上部放射筋抗冲切箍筋Rhxx通常用于无柱帽无梁楼盖的柱顶抗冲切弯起筋Rbxx通常用于无柱帽无梁楼盖的柱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农业报告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