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3419 上传时间:2023-06-17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列车牵引运动学基础,作用于列车上的力 作用于列车上的力有多种,只研究对列车运行影响大的力,即与列车运行方向平行的力。1.机车牵引力F产生F的条件:机车的动力 M 轮轨摩擦力Q 特点:F的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一致 可控制,序 作用于列车上的各种力,2.列车运行阻力 W主要阻力:摩擦阻力、坡道阻力、曲线阻力、空气阻力、风阻力等。特点:不可控 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3.列车制动力 B 由列车制动装置通过轮轨相互作用产生,制动装置产生内力,轮轨相互作用产生外力。特点:可控 方向与列车运行方向相反,序 作用于列车上的各种力,4.列车在不同工作状态下的合力形式 C=FW 0 加速 a.牵引工况:C=

2、0 即 FW 匀速 C=FW 0 减速 b.惰行工况:C=W 减速 c.制动工况:C=(W+B)减速,序 作用于列车上的各种力,一、牵引力的形成二、机车牵引力取值,第一节 机车牵引力,(一)关于机车牵引性能的几个概念 1、轮周牵引力与车钩牵引力(1)轮周牵引力:钢轨作用于机车动轮踏面的力。考察某一动轴:,一、牵引力的形成,由力矩平衡条件:M=F R M 动轮扭矩 R 动轮半径对整个机车:F=mFm 机车动轴数 注:F是可控制的力,一、牵引力的形成,(2)车钩牵引力FF=F-W机W机 机车阻力 注:实际中,F由测得的F与W机 相加获得;牵规规定:机车牵引力均按轮周牵引力计算.(3)F的性质F与M

3、成正比F受轮轨粘着力(相当于轮轨最大静摩擦力)的限制即 FF=Q,一、牵引力的形成,2、机车粘着牵引力 受轮轨间粘着力限制的牵引力 F=P g j(KN)P 机车粘着重量 t;g 重力加速度(9.81m/s2);j 计算粘着系数。注:若FF 则动轮空转,无牵引力.j 的确定:a.一般通过试验确定F,然后反算j;b.小半径曲线j 下降,应加以修正;,一、牵引力的形成,c.不同类型的机车j 不同,一、牵引力的形成,3、机车轮周功率与机车理想牵引力曲线(1)机车轮周功率 V Km/h F N 1Hp=750 Nm/S;1Kw=1.36Hp,一、牵引力的形成,(2)理想牵引力曲线 要求:在牵引工况下,

4、机车恒功率输出。即N=F V 曲线受F 与Vg的限制,Vg为机车构造速度(3)机车实际的牵引力特性曲线,一、牵引力的形成,4、机车计算速度Vj与计算牵引力Fj根据N=F.V得出:F与V成反比 Vj 由最佳牵引重量决定的速度,即机车牵引列车通过区间限制坡道时,所遵照的最低规定速度。Fj 牵引重量G由Vj为条件得出,对应G和Vj的牵引力F,即为计算牵引力Fj5、机车计算起动牵引力Fq列车启动时,所要求的牵引力。一般,起动牵引力Fq由速度为2.5Km/h的列车阻力决定,即Fq按V 2.5Km/h确定。,一、牵引力的形成,(一)电传动内燃机车的取值 1、电传动内燃机车取持续速度Vc与持续牵引力Fc作为

5、Vj与Fj。Vc为牵引电机长时间工作不会过热的机车最低速度。2、起动牵引力Fq在粘着牵引力与起动电流所决定的牵引力中取小者。如:DF11:在V=038.5Km/h范围,取F253KN 在V 38.5Km/h时,按n1000转/分钟曲线取值 DF4:在 V=016.5Km/h,按粘着曲线取F,其中在V=02.5Km/h,取V=2.5Km/h 时的F;在V16.5Km/h,按满手柄位曲线取值,二、机车牵引力取值,3、牵引力的修正(1)在高海拔、高温、长大隧道条件下,F需修正:P 海拔修正系数 h 温度修正系数s 隧道修正系数(2)多机牵引与补机的F修正重联操纵 取全值 多机牵引:分别操纵 第二台后

6、取0.98 补机:尾部机车取0.95,二、机车牵引力取值,(二)电力机车牵引力取值(1)Vj分别按粘着制、小时制、持续制取值 Fj按Vj所确定的F取值(2)Fg按V0或V=2.5Km/h 取值(3)不同速度下F的取值,二、机车牵引力取值,一、列车运行阻力二、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力计算三、附加阻力四、列车总阻力和列车单位阻力,第二节 列车运行阻力,(一)阻力类型 1、基本阻力 列车在平直道上运行时所受到的阻力(KN)W0 W0+W0 W0 列车基本阻力 W0 机车基本阻力 W0 车辆基本阻力,一、列车运行阻力,3、附加阻力 除基本阻力以外的阻力 Wf(KN)坡道附加阻力:Wi 曲线附加阻力:Wr

7、隧道附加阻力:Ws起动附加阻力:Wq3、全阻力 W(KN)W=W+W=W0+WfW 机车阻力W 车辆阻力,一、列车运行阻力,一、列车运行阻力,4、单位阻力(N/KN)机车单位阻力(N/KN)车辆单位阻力(N/KN)列车单位阻力(N/KN)P 机车计算质量 t;G 机车牵引质量 t。,一、列车运行阻力,5、单位基本阻力 机车单位基本阻力(N/KN)车辆单位基本阻力(N/KN)列车单位基本阻力(N/KN),一、列车运行阻力,(二)基本阻力分析 1)轴承阻力 2)滚动阻力 1、基本阻力构成:3)滑动阻力 4)冲击与振动阻力 5)空气阻力,一、列车运行阻力,2、基本阻力分析(1)轴承阻力 轴颈部的摩擦

8、阻力 fi 轴摩擦阻力 Qi 轴荷重 r 轴颈半径 R 车轮半径 轴承摩擦系数,一、列车运行阻力,注:fi主要与有关 与Q成正比 与V有关(2)滚动阻力 轮轨间滚动摩擦力 滚动阻力的主因 弹性波(3)滑动阻力 轮轨间滑动摩擦力 滑动原因:锥形踏面 同一轮对直径不同 蛇形运动,一、列车运行阻力,(4)冲击振动 接头、轨道不平顺,车轮踏面擦伤;(5)空气阻力 正面、侧面 注:上述5种阻力随速度变化,其主要权重亦发生变化。低速时,轴颈间与轮轨间的滑动阻力占主要地位;高速时,轮轨间滑动与空气阻力为主要阻力。,(一)货车单位基本阻力公式 1、重车,二、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力计算,二、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力计

9、算,2、空车:,3、混编车:,:某种货车(滚承重车、滑承重车、空车)的单位 基本阻力。(N/KN);:该种车的总重Gi与牵引总重Gi之比。,(二)客车单位基本阻力公式,二、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力计算,(三)机车单位基本阻力公式1、电力机车,二、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力计算,2、内燃机车,二、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力计算,二、机车车辆单位基本阻力计算,3、蒸汽机车注:公式不适用于调车作业;当V10Km/h,按10Km/h计算阻力;货物重量50的标记载重时,按空车计算阻力;不适用于高速列车及无缝线路。,(一)坡道附加阻力 如图:1、坡度千分数i2、根据比例关系 有 由,三、附加阻力,有取列车坡道单位附加阻力

10、 wi 注:坡度千分数即为单位坡道阻力 坡道阻力分正负。上坡为正;下坡为负,三、附加阻力,(二)曲线附加阻力 A 试验常数,其值在450800之间。我国取为600;R 曲线半径;因Lr 曲线长度;Lr所对的圆心角。,三、附加阻力,注:以上公式只限于列车长度Lc Lr的情况若Lc Lr,则有,三、附加阻力,将上式代入公式:,或:,(三)隧道空气附加阻力 ws=0.00013 Ls(N/KN)有限制坡道时:(四)加算附加阻力当三种阻力并存时,利用单位相同的特点。有:ij iwrws(N/KN),三、附加阻力,列车总阻力W=W+W=W0+Wf=(Pw0)+G w0+(P+G)ij g 10-3(KN

11、)列车单位阻力,四、列车总阻力和列车单位阻力,一、列车制动力的产生及限制 二、闸瓦摩擦系数 三、闸瓦压力的计算 四、列车制动力计算 五、电阻制动,第三节 列车制动力,(一)列车制动力的产生过程,一、列车制动力的产生及限制,压缩空气 列车主管 车辆(机车)空气制动机 基础制动装置 车轮踏面 轮轨摩擦力,特点:BL=Kk(KN)Kk 闸瓦摩擦力;BL轴制动力;见右图,一、列车制动力的产生及限制,(二)制动力的限制BLmax=(Kk)maxQ(KN)Q 轴荷重;粘着系数。注:BLQ时,车轮产生滑动。此时,制动力下降,制动距离增长;见右图 车辆在空车状态下,易发生“抱死”现象。,一、列车制动力的产生及

12、限制,(三)避免“滑行”的措施方法:对闸瓦压力Kk进行限制。令 为轴制动率,即每轴闸瓦压力与轴荷重之比。因 KkQ 则=K/Q(/k)的取值应满足两个条件:保证足够的制动力;不出现滑行。据实验,取0.70.8,即闸瓦压力是轴荷重的0.70.8倍。实际中,为防止滑行,载重50t以上车辆都设有空重车调整装置。,一、列车制动力的产生及限制,(一)制动力与闸瓦摩擦系数的关系基本关系:当K为常数时,BL与k成正比。要求:k 要大些;k要比较稳定。(二)影响k的因素 1、闸瓦的材质 高磷含P1 k高,但易脆裂 a.铸铁闸瓦:中磷含P0.70.1 k居中,多采用 低磷含P 0.3 k较低 b.合成闸瓦:k高

13、,但散热不好,正在试验中,是发展方向。,二、闸瓦摩擦系数,2、闸瓦压力K 关系:Kk,闸瓦压力增加1倍,k下降27。3、制动初速V0:V0 k(三)k的计算公式,二、闸瓦摩擦系数,三、闸瓦压力的计算,(一)闸瓦压力的产生过程 压缩空气 制动缸勾贝 基础制动装置 闸瓦 踏面 见公式与下页图34及下页公式的参数说明。式中:dz:制动缸直径,mm pz:制动缸空气压强,kpa z:基础制动装置的传动效率 z:制动倍率,下图中,基础制动装置示意图,三、闸瓦压力的计算,:一辆车制动缸数:一辆车闸瓦数(或闸片数):制动盘摩擦半径,mm:车轮半径,mm 注:K仅与z和PZ 有关。,三、闸瓦压力的计算,(二)

14、基础制动装置传动效率=KS/KL KS 实际闸瓦压力;KL 理论闸瓦压力。牵规规定:机车、客车 0.85 货车 0.9,三、闸瓦压力的计算,(三)、制动缸空气压强 PZ 关系 Pz=f(r)r 减压量 1、列车主管的有效减压范围 最小减压量 rmin=50KPa;最大减压量 列车管定压力500KPa rmax=140KPa;列车管定压力600KPa rmax=170KPa。,三、闸瓦压力的计算,2、常用制动时制动缸的空气压强PZ 机车(kpa)客车:重车(kpa)空车(kpa)货车:重车(kpa)空车(kpa),三、闸瓦压力的计算,(一)列车制动力:B=Kk(KN)一般,列车制动力按单位制动力

15、计算:(二)列车制动力的实算法 B=Kk=(Kk1+Kk2+Kkn)(KN)单位制动力:b=1000(Kk1+Kk2+Kkn)/(P+G)g 注:实算法一般不用。,四、列车制动力计算,三、列车制动力的换算法条件:假定k与K无关;用h代替k。有 Khh=Kk 或 Kh=Kk/h Kh换算闸瓦压力;h换算摩擦系数。,四、列车制动力计算,经换算后,列车制动力可表达为:B=Kk=Khh 根据以上公式,需求出Kh和h 根据公式,四、列车制动力计算,根据Kh和h可得b 或 b=1000hh h 列车换算制动率;是反映制动能力的参数;牵规规定:货车h 0.28;客车h 0.58。,四、列车制动力计算,五、电

16、阻制动,电阻制动:电阻制动力产生原理:利用列车在坡道上的下滑力带动牵引电动机电枢旋转,使牵引电动机变为发电机运行。电阻制动的特点:制动特性稳定,可根据运行需要提供必要的制动力;制动力大小是速度的函数,低速运行时,制动力迅速减小。用途:区间调速与限速运行,五、电阻制动,电阻制动力需要值的确定 若要求电力牵引的列车在区间以某规定的限制速度运行,先按合力等于零的条件求出需要的制动力:由合力为0条件:(P+G)gij-Pw0-Gw0”-Bd(x)=0 得 需要的电阻制动力:Bd(x)=(P+G)gij-Pw0-Gw0”(N)求出需要的制动力后,根据机型查相应的电阻特性曲线,若需要的制动力在特性曲线的使

17、用范围内,说明可以用电阻制动控制列车按限速保持恒速下坡;如果超出使用范围,说明除采用电阻制动力外,还需要辅以部分空气制动,使列车不超限速运行。,第四节 列车运动方程式,一、合力曲线的绘制二、列车运行方程式三、列车速度曲线时分的绘制四、线路纵断面化简,一、合力曲线的绘制,(一)合力曲线 1、合力曲线 牵引工况 惰行工况 制动工况 2、已知条件:机车型号;牵引重量;车辆类型;,一、合力曲线的绘制,3、合力曲线的绘制步骤 编制单位合力曲线表 关系式:牵引工况单位合力,一、合力曲线的绘制,惰行工况单位合力惰行工况单位合力绘制图见下页图,一、合力曲线的绘制,一、合力曲线的绘制,4、单位合力曲线的用途:可

18、查出任意坡道、曲线、隧道上某一速度时的单位合力值 通过移动纵坐标。ij 0 坐标左移;ij 0 坐标右移。,二、列车运行方程式,列车运行方程表达了合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即(一)列车运行方程式的导出 牛顿第二定律 有 其中:,二、列车运行方程式,二、列车运行方程式,为计算方便。规定,系数127为120 故列车运行方程可表达为:直接运用单位合力C小 求列车运行距离与运行时分比较困难,故一般采用简化方法,用C均代替C小,如下页图:,二、列车运行方程式,二、列车运行方程式,二、列车运行方程式,(二)列车运行时分计算公式 根据简化的思想,列车在区间的运行时分应为:,二、列车运行方程式,(三)列车走行距

19、离计算公式 列车在区间的走行距离应为:,二、列车运行方程式,二、列车运行方程式,例:已知某列车在某一时段受单位平均合力6(N/KN)的作用,求速度由20(KM/h)30(KM/h)时,所用时间和相应的走行距离(m)?解:t=(V2-V1)/2C均(3020)/260.83分 s=4.17(V22-V21)/C均=4.17(302-202)/6347.5m 或 s=4.172(V1+V2)t=4.17(20+30)20.83347m,三、列车速度曲线时分的绘制,(一)绘曲前提及思路 1、依据单位合力曲线Cf(v)2、假定一定速度间隔单位合力为常数 3、绘制两条曲线:速度曲线vf(s),运行时分曲

20、线tf(s)。(二)速度曲线vf(s)的绘制注:一般计算栏中单位合力6mm为一单位长度 速度1mm为一单位长度 时间10mm为一单位长度 固定线段30mm为一单位长度,三、列车速度曲线时分的绘制,注意事项:1)比例尺选用第一组 2)规定:牵引运行“”,惰行“-”空气制动“”等 3)速度间隔,一般计算不大于10km/h,专题计算不大于5km/h。4)列车过变坡点速度需要试凑 5)列车进站需要试凑(三)时间曲线tf(s)的绘制 前提:tf(s)利用vf(s)绘制,四、线路纵断面化简,化简的目的:减少工作量(一)思路:用化简坡度代替实际坡度,即 ihi(二)化简公式:ih=(H1-H2)/Lh100

21、0 H1,H2 化简坡段的标高(m);Lh 化简坡段的长度(m),LhLi,四、线路纵断面化简,(三)精度问题 检验公式:Li2000/i=2000/ih-iih 化简坡度千分数i 化简坡段中任一实际坡度千分数Li 被化简坡道中任一实际坡道长度 注:化简坡段内每一实际坡度必须符合检验公式方可化简(四)化简坡度地段含曲线、隧道时的处理 1、思路:将曲线、隧道阻力换算成假想坡道,并计算出简化后的加算坡度千分数ihj。2、方法:将曲线阻力或隧道阻力平均分摊在化简后的整个坡段上,转化为曲线或隧道阻力换算坡度千分数ir、is。,四、线路纵断面化简,按照列车阻力所做机械功相等原则:a.曲线附加阻力换算千分

22、数 ir Lh=rLr=(600/R)Lr ir1/Lh(600/R)Lr 600/LhLr/R Lr 2R/360 ir600/Lh2R/360(10.5/Lh)b.隧道附加阻力换算千分数 is LhsLs;is(sLs)/Lh3.化简坡段坡道千分数 ihj ih+ir is,第五节 列车制度距离及其计算,一、制动距离 二、列车在下坡道上的最高允许速度,一、制动距离,(一)制动距离的定义:从司机开始实施制动至列车停止时止,列车所走过的距离。(二)制动过程的特点:1、各车辆制动动作不一致;每辆车压力不是瞬间达到最大。2、闸瓦压力随制动过程变化。假设条件:(1)从0t后,全列车压力从0瞬间达到最

23、大。(2)在一定范围内,不计列车阻力,列车作等速运行。,一、制动距离,一、制动距离,注:sk 空走距离 se 有效制动距离 列车制动距离sb sk+se(三)制动空走时间与空走距离的计算 1、空走时间tK:从施行制动到全列车闸瓦压力瞬间达最大值的走行时间。2、牵规规定:旅客列车:紧急制动:tK3.5-0.08ij(s)常用制动:tK(4.1+0.02rn)(1-0.03ij)(s),一、制动距离,货物列车:紧急制动:tK(1.6+0.065n)(1-0.028ij)(s)常用制动:tK(3.6+0.00176rn)(1-0.032ij)(s)单机:tK2.5(s)ij 加算坡度千分数,当ij0

24、时,按ij0计算。r列车主管减压量 n牵引辆数3、制动空走距离sk=(1000v0tK)/3600=v0tK/3.6(m),一、制动距离,(四)有效制动距离的计算 1、思路:V是变化的量,为了简化计算,将V初V末0,划分成若干速度段,按下式分别求各速度段制动距离s=4.17(V22-V12)/C均(m)有效制动距离ses 注:在紧急制动的条件下,作用于列车的单位合力为:故 上述公式均为分段累计法,一、制动距离,2、等效一次计算法 1)假设:和 在整个制动过程中都为常数,用等效常数 与 代替 和。则有:2)与 的算法 由式和式并忽略,则有:,一、制动距离,同样方法,可得:,二、列车在下坡道上的最

25、高允许速度,(一)最高允许速度限制条件 1、紧急制动距离(800m)2、列车制动能力(列车换算制动率)(二)基本关系K一定,|-i|越大,允许制动初速度V0越小。V0一定,|-i|越大,所需K越大。,二、列车在下坡道上的最高允许速度,(三)计算制动限速的方法 假定一个制动限速,变“求制动初速”为“求制动距离”。若求得制动距离为800m,则假定的制动初速即为制动限速,否则,需重新试验。(四)列车制动能力解算(换算制动率)已知长大下坡道最高允许速度下,需知道列车要多大制动能力才能保证800m内停车。,二、列车在下坡道上的最高允许速度,公式:注:规定:每百(KN)重量闸瓦压力52KN(客车)每百(KN)重量闸瓦压力26KN(货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