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5245890 上传时间:2023-06-18 格式:PPT 页数:6 大小:26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经济学案例分析.ppt(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案例分析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在1770年左右,英国出现了一种新的纺纱技术,这一技术可以生产出强度和质量更高的棉纱,而生产成本却大幅度降低。人们对物美价廉的棉纱产生了巨大的需求,这使得英格兰的兰开夏郡(英格兰棉织业基地)对手工织布工人的雇用量激增,从1789年的4万人增加到1820年的20万人。,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这些织布工人大多是妇女和儿童,她们大多以转包方式在家劳动。这些熟练的手工纺织者还曾受到过政府的保护:政府一度禁止使用效率更高的纺织机器,甚至禁止机械师移民进英国,想以此抑制先进技术的传播。,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

2、,但工厂最终还是繁荣起来,蒸汽织布机的效率是手工织布机的5倍,也因此遭到了熟练工人的暴力反抗。在1811年和1812年,成对的熟练工人冲击工厂,砸坏数百台织布机,当时英国政府出动了1.4万名士兵才镇压住暴动。,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到了1820年,几年前发明的动力织布机经过改进,终于应用于实际生产,替代了手工织布机。到1851年,在兰开夏只剩下5万名手工织布工了。一方面,从事手工织布的15万人失去了工作;但另一方面,在纺织厂工作的技术工人从1820年的8.5万增加到1850年的27.5万。,蒸汽织布机与英国手工纺织者的兴衰,请应用课堂所学知识来分析本案例中的技术进步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